刷个短视频让老祖宗破防了 第38节

  “雍正霸气啊,改土归流可不仅仅是一句话的事儿,一个搞不好那些边疆少数民族是会造反的。”

  “摊丁入亩啊,高中老师讲过,还极力夸赞这个举措。”

  “清朝为什么会出现人口大爆发,除了高产作物的引入之外,摊丁入亩也非常重要,不再按照人头收税,百姓也就没必要隐藏黑户了。”

  “为什么雍正被黑的那么惨,不就是因为得罪了那些士绅文人嘛,要我说读书人没一个好东西!”

  唐朝。

  李世民也忍不住称赞雍正。

  “摊丁入亩,此举即便是放到我大唐也没有人敢这么做,可想而知实行此举的压力之大。”

  这时,李世民的余光突然看到魏征想要从人群中站出来。

  还未等魏征走出来,李世民立刻说道。

  “咳咳,朕有些内急,诸位大臣仔细观看天幕,朕去去就回。”

  魏征听到李世民这么说了,也不能拉着李世民不让他走,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李世民逃跑似的背影。

  明朝。

  张居正此刻非常激动,天幕所说的摊丁入亩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张居正感叹道:“可惜我生不逢时,我大明士绅文人过于强盛,我得罪不起啊!”

  大明王朝到了嘉靖年间,士绅阶层根深蒂固,仅仅实行“一条鞭法”都差点儿被士绅阶层骂死。

  如果张居正敢提出摊丁入亩,朝中大臣绝对会联合起来先把他整死。

  清朝。

  乾隆听到天幕对雍正有如此高的评价也不禁笑出了声。

  “哈哈哈哈,看到没有,虽然我大清出了那个所谓的慈禧太后,但是在此之前我大清依旧是圣明朝代!”

  一旁和借机拍乾隆的马屁说道。

  “陛下说的极是,往前细数一千年,除了盛唐能勉强和我大清相提并论,其他朝代哪里比得上我大清朝圣贤辈出,国泰民安。”

  乾隆扭头问和道。

  “和爱卿,父皇只当了十三年的皇帝就有如此高的评价,朕如今当值壮年,这些年兢兢业业,为国为民,你觉得朕能排在第几位?”

  和听到乾隆的问题被吓得直冒冷汗。

  如果他说乾隆的排名比雍正靠前很多,排在第二、三位,那不就是在暗讽先皇功绩不足,非圣贤之主嘛。

  但是如果他说乾隆排在第八、九位,那自负千古一帝的乾隆岂能善罢甘休?

  所以和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乾隆皇帝见状也猜透了和的心思,于是笑着拍了拍和的肩膀,不再追问。

  “和爱卿何必如此紧张,朕只是随口一问罢了,朕的功绩当由后世之人评判。”

  “来来来,陪朕观看天幕,朕倒要看看后世之人是如何评价父皇这位千古一帝的。”

  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排名第十,称呼一声千古一帝完全没毛病。

  【除了摊丁入亩之外,火耗归公,官差士绅当差一体纳粮等制度都是对士绅基层的极大冲击】

  【火耗归公也叫耗羡归公,以前地方征收银税需要融化重铸成官银,重铸期间的损耗称为火耗】

  【当然火耗并不限于税银,包括税粮运送途中的被鸟雀老鼠偷吃的雀鼠耗等】

  【火耗一直是地方官员贪污重要来源之一,明末时期火耗高达两三成,可是这和麻子当朝时期的八成想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麻子当朝时期,麻子竟然同情官员,让各地方随意征收火耗,以至于麻子年间火耗最高可达八成】

  【也就是说,原本10两的税银在计算完火耗之后只能算作2两税银,一斤税粮就要损耗掉8两】

  【八成火耗,即便是现在听起来这都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因此,麻子时期各地农民纷纷起义,眼看大清就要走到头了,可是雍正却硬生生给清朝续上了命】

  “卧槽!八成火耗!麻子还是个人?”

  “也就是说,原本我只要交税100块钱,因为八成火耗的存在,100块钱的税我实际要交800块?”

  “哈哈哈,楼上数学是历史老师教的吗?”

  “我告你诽谤啊!我是历史老师,我绝不会教出这种学生!”

  “啧啧啧,不是一直说康雍乾盛世吗?康熙有这么不堪吗?”

  

第68章 累死的皇帝

  清朝。

  康熙时期。

  康熙听着天幕中一口一个麻子,弹幕也一句一个麻子的叫自己,康熙终于忍不住暴走了。

  康熙愤怒道:“放肆!死罪!竟然敢如此辱骂于朕!”

  康熙不只是愤怒后世贬低自己,更是愤怒后世对他满脸麻子形象的嘲讽。

  康熙早年得了天花,虽然活了下来但是却落得满脸麻子。

  因此,康熙非常对自己的容貌非常敏感,现在后世之人一口一个麻子,这让他怎么可能不愤怒。

  如果不是顾及皇家脸面,说不定康熙也会干出像乾隆一样用大炮轰天幕的荒唐事。

  康熙指着天幕怒骂道:“朕继位以来战功赫赫,诛杀鳌拜,平定三藩之乱,收复新疆,平定准噶尔叛乱,剿灭大小和卓之乱,后世之人竟然如此辱骂于朕!”

  康熙喘了口气,最后也只能说道:“后世之人真是有眼无珠!”

  如果让现代人听到康熙这些话肯定会嘲讽的呵呵一笑。

  康熙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叛乱,他自己心没点儿AC数吗?

  【士绅官差当差一体纳粮也是非常好的政策,在雍正之前有功名的官差士绅可以不当差不纳粮】

  【因此,这些负担只能分摊给穷苦百姓,而有了这一政策之后士绅如果不想当差,那只能掏钱】

  【虽然这一政策被他儿子十全好大儿玩儿坏了,但是在当时确实是一项不错的政策,同样得罪的也是士绅阶层】

  【雍正在税务方面的一系列措施让国家国库快速增长,不仅弥补了麻子时期连年征战,穷兵黔武的亏空,还为他的儿子,那位十全老人留下了大量银两,好让他吃喝玩乐】

  【除了政策上的调整之外,雍正对自己位置的认知也与清朝其他皇帝不同】

  【雍正是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天子,当成了天下之主,把天下当成了自己家,把自己当做了一家之主】

  【除了雍正之外,清朝其他皇帝都和元朝一样,只是把天下当做自己的猎物,把汉人当做可以随意压榨的奴隶】

  【雍正在位期间,曾静和张熙等人斥责雍正为异族,得位不正】

  【这放在清朝其他皇帝期间,绝对是凌迟处死,诛九族的死罪】

  【但是雍正竟然想要和他们讲道理,亲自下场和他们辩解,还印发《大义觉迷录》试图用道理说服曾、张等人】

  【可惜,雍正死后乾隆一上台便下令停止印发《大义觉迷录》,还不顾及雍正的临终嘱托,硬把曾、张二人抓起来凌迟处死】

  “哈哈哈哈,哄堂大孝好大儿!”

  “雍正攒了13年的民间好感度,乾隆一巴掌给拍散了。”

  “啧啧啧,就这还有人吹乾隆是千古一帝,盛世明君呢。”

  清朝。

  雍正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唉!后人还是不懂什么是朝廷,什么是皇帝啊!”

  雍正这辈子都想当个好皇帝,他想用一生来证明,哪怕是外族也能和中原人和睦相处,也能互相交融,更能管理好这国家。

  可是他的父皇,他的儿子好像都在害怕,害怕提起自己外族的身份,甚至对自己身份感到自卑。

  所谓的八旗子弟,贵族不过是自卑的外族最后的倔强罢了。

  【讲完雍正的功绩,最后我再来聊一聊雍正的死因】

  听到这里,雍正罕见的放下手中的奏折,坐直身子紧盯着天幕。

  【要说雍正可是位好皇帝啊,在位13年,休息日只有三五天,其他时间没有别的事,就是拼命工作】

  【雍正拼命到什么程度呢?据不完全统计,雍正在位13年,每天凌晨3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

  【13年批阅奏折高达1000多万字,平均每天批阅8000字】

  【8000字,多少小说作者一天都写不出来8000字,更别说雍正还需要阅读奏折,之后才能批改】

  听到这个数据,所有人都感觉一阵头皮发麻,不光是观看天幕的皇帝,就连刷短视频的网友都坐不住了。

  “我靠!一天8000字,还有看完之后批阅,雍正这么NB吗?”

  “凌晨3点起床,11点睡觉,和雍正一比996什么的弱爆了!”

  “怪不得雍正死的早,这是活活累死的啊!”

  “真有人这么疯狂的工作吗?我怎么有点儿不敢相信啊!”

  秦朝。

  即便是嬴政听到雍正的作息也不禁为之钦佩。

  “想不到后世之人还有如此勤政的好皇帝,这方面朕比不上他。”

  嬴政作为一国之君当然明白处理朝政是多么头疼的一件事。

  一个处理不好就得和丞相还有百官对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麻烦得很。

  更何况每天凌晨3点起床,光是想一想嬴政就感觉一阵头疼。

  唐朝。

  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

  “嘶~”

  “每天处理政务的时间将近10个时辰,刨去吃饭时间,难道他就不休息吗?”

  自从李世民继位以来,一直朝着明君的方向发展,直到现在看到天幕他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感叹完,李世民心中又有一个疑惑。

  “如此勤政的皇帝竟然仅排在第十名,那前九名皇帝又该是怎样的圣贤啊!”

  【相信大家看到雍正的作息表也十分疑惑,照着这个造法,铁打的人也扛不住啊】

  【所以,为了抗疲劳雍正选择服用丹药】

  【然而,恰恰是这丹药要了雍正的命】

  【众所周知,古代炼丹就没有一个不加重金属的】

  【加点儿什么铅啊,汞啊都是家常便饭】

首节上一节38/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