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个短视频让老祖宗破防了 第30节

  毕竟以他们的造纸技术根本不需要再看西汉时期的造纸术。

  可是当天幕讲解到魏晋两朝的时候,所有人都开始重视起来,毕竟能延伸到魏晋两朝,说不定还会延伸到后续朝代。

  虽然造纸术对皇帝来说没有武器、粮食、帝王排名等内容有吸引力。

  但是如果能白嫖到未来的知识,谁会嫌弃未来的技术呢?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造纸术。

  

第53章 印刷术

  【到了隋唐两朝,造纸术不仅在技术上得到了改良,原材料也不再仅限于麻纤维,像什么楮皮、桑皮、藤皮、瑞香皮、木芙蓉皮、竹等都被开发成造纸的原材料】

  【不光是纸张,纸的出现也逐渐代替其他材料,成为生活用品的制造原材料之一,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纸灯笼、糊窗纸,甚至还出现了纸衣、纸帽、纸被、纸帐、纸甲、纸花、剪纸及包装纸等等】

  【到了宋朝,由于宋朝商品贸易得到长足发展,造纸术也在这时趋于成熟,造纸术的发展也为宋朝‘交子’的出现打下了物质基础】

  【造纸术之所以被称为华夏古代四大发明之首,除了推动华夏的经济、文化发展之外,纸张的海外传播也给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进步提供了极大的物力支持】

  “不得不说,造纸术确实对华夏的文化传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没错,西方为什么没有历史,除了他们没有记录历史的习惯之外,最重要的是当时他们没有记录工具。”

  “西方双标狗,他们一边儿质疑咱们国家史书上确切记载的夏朝,一边儿相信西方发现的只言片语,就说自己历史悠久。”

  “楼上说得对,西方历史都是只言片语凑出来的,甚至大多数都是胡编乱造出来的,离奇程度不亚于山海经,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秦朝。

  嬴政对后面的内容已经不太关心了,只要能初步掌握纸张的制作嬴政已经很满足了,至于后面对纸张的改良,对纸张制造技术的改进,那并不是必须的东西,能记下来最好,记不下来也无所谓。

  嬴政看着天幕的画面自言自语道:“四大发明,不知道其他三大发明是什么东西。”

  此刻,除了秦汉两朝之外,其他朝代对于此次的天幕明显没有过多关注,最多也就是期待一下其他三大发明。

  至于纸张,对于各朝各代来说,天幕的讲解实在太粗糙了,如此粗糙简略的讲解,各大朝代根本懒得根据天幕的讲解,去浪费人力物力去研究改良造纸术。

  【讲解完造纸术,那么接下来就要给大家揭晓我个人认为的古代四大发明的第二位印刷术】

  【大家听到印刷术的第一感觉可能是印刷术的起源一定比纸张的起源要晚一些,但是据考古和历史记载,印刷术和造纸术基本属于同一时期】

  【印章可以看做印刷术的前身,早在公元前470年-公元前220年的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印章】

  【大家所熟知的传国玉玺便是其中最着名的印章之一】

  “我靠,传国玉玺出现了!”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传国玉玺啊,如果我捡到传国玉玺会怎样?”

  “会怎样,就算你下一秒死了也得算驾崩。”

  “可惜,传国玉玺被弄丢了,到现在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丢的。”

  “传说版本太多,可能早就丢了,只是后来的皇帝为了名声好听,特意造的假的。”

  秦国。

  嬴政有些无语的看着天幕中频频闪过的弹幕。

  看过这么多视频,阅读了成千上万的弹幕,嬴政认为自己已经习惯后世之人的嘴炮行为了,可是现在吃瓜吃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嬴政才发下,他好像还没完全习惯。

  台下的大臣也看到了弹幕,许多大臣都好奇嬴政的反应,悄悄的抬头看向嬴政。

  嬴政见状心中泛起了嘀咕。

  “后世之人一说到朕的玉玺,怎么就激动成这个样子?”

  玉玺对于嬴政或者秦国来说很重要,但是没有重要到让人为之疯狂到如此的地步。

  嬴政可不知道,他的玉玺被秦朝之后的无数皇帝追捧,自然价值随着增高,更何况还是华夏第一位皇帝始皇帝的玉玺,因此玉玺的价值更加无可估量。

  汉朝。

  汉武帝拿起传国玉玺看了看。

  “没想到后世之人如此重视这传国玉玺。”

  看到弹幕说传国玉玺早就丢了,汉武帝的心思活络了起来。

  “为了防止传国玉玺丢失,朕要不要也仿造一个假的?”

  想了一会儿,汉武帝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毕竟说到底传国玉玺就是个象征意义,真的假的并不重要。

  你如果当上了皇帝,就算拿个假的说是真的它也是真的;如果你就是个普通人,即便拿着真的传国玉玺,也没人拥护你当皇帝。

  【印章只能算是印刷术的前身,而我们所熟知的印刷术起源于东汉时期】

  【东汉时期的印刷术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雕版印刷,而是拓印】

  【拓印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操作,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而且大家一定都玩过,把一枚硬币放到课本上,然后盖上一页课本,用铅笔涂抹出硬币的花纹,这就是拓印】

  “我靠,爷青回,没想到我还会拓印!”

  “哈哈哈,我的书上全都是硬币图案。”

  “拓印硬币,圆规扎桌子,插缝玩儿直尺,上课三大娱乐项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现在都记得,小学上课玩尺子,然后被老师逮到,给了我一脖子拐。”

  【据记载,东汉时期东汉灵帝曾将《论语》、《春秋》、《周易》等典籍雕刻在洛阳太学门外的石碑上,因此也引来了不少学子抄录,没日没夜的将太学门外围了个水泄不通】

  【为了解决这一状况,有人利用纸和墨将碑文的字拓印下来,这便是最早记录的拓印】

  【拓印之所以并未得到大力推广,主要还是因为拓本材料所限制,直到唐朝时期,雕版印刷才进入大众的视野】

  【雕版印刷的雕版材料多为木质,当然有些为了保存长久也会选用石料,但是雕版印刷不同于雕刻印章和拓印】

  【雕版印刷首先要将需要雕版的书稿写样,期间不能错一个字,并且要求字迹工整,字体大小均匀,这对笔者的要求十分严苛】

  【例如现存的万历年间的赵秉忠的试卷,全文2460个字,字体清晰,大小工整堪比现代打印机,更重要的是全文无一涂改,至今为人所感叹】

  【写好样本之后将有字的一面铺在雕版上,然后利用刻刀刻成文字突出,其余空白凹陷的样子,这称之为阳文】

  【雕版刻成之后进行清晰,修整便可以使用了,据记载一个熟练的印刷工匠一天可以印刷2000-2500份,印刷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文学的传播和发展】

  

第54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

  【雕版印刷虽然比抄录方便了许多,但是随着科举考试的推行,越来越多的民间百姓希望通过科举实现跨越阶级,民间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直到宋朝时期,平民出身的毕改良了印刷术,起初毕用一个小木块儿雕刻一个文字的方法制作活字块儿,可惜木材遇水遇热容易变形,后来经过多次试验,最终选用胶泥】

  【毕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一个印,然后用火烧制成陶质,最后将字块儿根据文本排量在铁板上,然后在缝隙中填补松香、蜡,最后加热铁板,融化松香和蜡,最终形成不易散开的活字印刷版】

  【可惜,毕的这一杰作并未得到朝廷和当时社会的重视,随着毕去世,毕改良的活字印刷术虽然那得以流传,但是利用胶泥制造活字的方法却失传】

  【直到19世纪,安徽泾县的翟金生读到《梦溪笔谈》中记录的活字印刷术,才让胶泥活字得以重现】

  “胶泥?没想到我小时候的叫法是正确的。”

  “怀念啊,小时候谁家盖房子拉一车沙子,我们就会去刨胶泥。”

  “我小时候还烧过胶泥,可惜没有烧制成陶质,最多也就是烧成硬泥。”

  “小时候拿胶泥堵鼻孔玩儿,现在想想,当时真傻。”

  “话说,到现在我都没想明白胶泥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在沙子里才有。”

  秦朝。

  嬴政听完天幕的讲解微微点了点头,这次印刷术的原理并不难,尤其是其中还展示了印刷场景,嬴政仅仅从天幕的片段中便能还原个七七八八。

  “造纸术配合印刷术,确实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不过,这个科举考试是什么?”

  作为统治者,嬴政敏锐的察觉到了科举考试的不对劲。

  虽然嬴政不明白科举考试是什么意思,但是天幕说能改变阶级,而且还是通过文化改变阶级,嬴政大概也能猜到个七七八八。

  在天下大一统之前的秦国,改变阶级说困难也困难,说简单也简单,因为当时的秦国实行的是军功爵制,只要能上阵杀敌,只要能立军功就能获得奖赏。

  秦国的“杀敌一人,爵位一级”的制度下,想要突破阶级并不是没有可能。

  唐朝。

  李世民淡淡的说道:“活字印刷,确实确实有可取之处。”

  活字印刷并不是多么重要的技术,所以李世民随便交给官员去负责推广一下即可。

  李世民自言自语道:“四大发明,其中两个都和文字有关,难道后面两个也和书本或文字有关?”

  天幕刚开始,李世民听到四大发明还有些激动,但是看完两个发明之后李世民觉得有些与期望不符,心中难免有些落差感。

  【讲完活字印刷术,接下来到了二选一环节,大家猜一猜在我心目中排名第三的是谁呢】

  随着男子揭开白布,一小堆儿黑色的粉末出现在所有皇帝和大臣眼前。

  看到粉末的一瞬间,大多数朝代的皇帝和大臣都愣住了,只有极少数的大臣在心中有了猜测。

  秦朝。

  嬴政看着天幕中那一小堆儿粉末疑惑的问道:“这是什么?一堆粉末?”

  嬴政皱着眉思索了一会儿心中有几个猜测,但是感觉都不太对。

  “难道是木炭?可是木炭算什么发明?”

  不光嬴政疑惑,台下的大臣也搞不明白,只能按耐住好奇心等天幕中男子进行讲解。

  汉朝。

  汉武帝同样有了猜测。

  “难道是石涅粉末?”

  石涅也就是煤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煤炭就因为其易燃,燃烧时间长,燃烧效率高被人民注意到了。

  到了汉朝时期,煤炭基本已经应用于汉朝全国范围,不过由于煤炭的开采量较少,所以并没有像木炭一样达到门户人家家家必备的程度。

  明朝。

  朱棣看着天幕中的黑色粉末,大概猜到了那是什么东西。

  朱棣猜测道:“难道是火药?如果是火药的话,倒也说配得上四大发明的称号。”

  朱棣早年御驾亲征的时候没少接触火药,尤其是永乐5年平定平交趾的时候,朱棣特意为火药武器设置了神机营。

  再后来亲征漠北的时候,更是提出了神机铳在前,骑兵在后的策略,由此可见朱棣对火药武器的重视程度。

  【现在答案揭晓,在我个人心目中排名第三的就是火药】

  “我靠,火药啊,作者不怕封号吗?”

  “喂,110吗?有人非法制造爆炸物!”

首节上一节30/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