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贤王 第81节

  阿史那.思摩眼睁睁的看着那伙战力可怖的黑甲军在自己的大军来回冲杀,将集结阵形冲散,随后,薛万彻带着骑兵也杀了进来,等自己回过神来的时候,这才发现,身前已经布满了敌人。

  “撤退!撤退!”阿史那.思摩绝望的命令手下吹动了战败的号角,突厥人在这一刻失去了最后的勇气,他们开始调转马头,前赴后继地朝着来时的方向夺路而逃。

  曾经不可一世的突厥人,此时将他们的后背留给了曾经被他们认为是软弱可欺的唐军。

  “杀!”无需多言,在姜盛的带领下,黑甲军和薛万彻麾下的骑军兵,此时早已经杀红了眼,他们迎着落日余晖,开始策马追杀那些败家之犬。

  一头雄壮的苍鹰飞过低矮的云层,这位天空之王原本只是在进行一场寻常的狩猎,却意外见证了下方这支第一次出现在西北大地,代表大唐王朝的钢铁洪流。

  那大地上不断蔓延的厮杀,掀起冲天血光,让苍鹰抖擞着翅膀,将身形拔得更高。

  凄厉的鹰唳之声在长空响起,仿佛奏响了游牧民族的悲歌。

  不断败退的突厥人,面对追杀,此时已经彻底失了胆魄,他们不管不顾地抛弃了身边的同伴,疯狂抽打着手中的马鞭,就行漫无目的的仓惶逃窜。

  终于,战事落幕。

  随着姜盛策马回身,率领手下回去复命,薛万彻也是哈哈大笑,拎着一个突厥千夫长的人头打算回去请赏。

  而此时的山坡之上,李宽打马缓缓来到地势最高处。

  他扫视着眼前的战场,尸横遍野的景象已经吸引了成群的秃鹫在这片突然沉寂的战场上空盘旋,就在刚刚,近一万突厥人把命留在了这里。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捷。

  可是不够,还不够,远远不够!

  李宽想到了自己背后这把柴刀的主人,想到了这几百年来中原百姓所受到的欺凌,他胸中的怒火便依旧升腾得厉害!

  忽然,他将目光投向不远处的朔方城大军,一杆唐字大纛,笔直竖立在军阵之中,堂堂皇皇,气势张扬,迎着大风猎猎作响。

  这面飘扬的旗帜,似乎在宣告着:秦汉勇烈之风,六百年后,就在今日,正式被一个新生的汉人王朝所继承。

  残阳如血, 荡气回肠!

  少年亲王痴痴地昂着那面旗帜,战场之上,无数士兵同时仰望那山坡上的挺拔身影。

  突然,李宽猛的抽出腰间还不曾染血的横刀,将其高高举起:“大唐,永胜!”

  “永胜!永胜!永胜! ”军中汉子们顿时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每个人脸上都有一种闪闪发亮的东西,难以言语,却又只觉志气高昂。

  走过了隋末大业年间的烽火狼烟,如果在陛下身上他们这些老卒看到了和平的希望,那么眼前这个少年人,带给他们的,是即将到来的另一番梦中景象。

  盛唐。

  盛唐!

第177章 战报打算怎么写

  沾染血迹的芒草成片扑倒在地,血腥气飘散出很远,夜幕降临,新月如钩,远方断断续续响起悠长的狼嚎。

  战事落幕,每个人只觉一股豪气仍在胸腔激荡,让人想仰天长啸。

  大战过后,战场上到处都是突厥人的战马在漫无目的的游荡。受伤的士兵被军医简单包扎过伤口,重伤者会被抬回朔方城疗伤,受轻伤的士卒们则是一边认真打扫战场,一边大声说着荤素不忌的玩笑话,笑声时不时响起。

  谈论最多的,自然是这支突然出现如天兵下凡的黑甲军,以及那个让他们生出甘愿为之赴死念头的少年大唐的楚王殿下。

  而楚王殿下此刻也终于见到了姑父柴绍。

  “姑丈!”李宽的一声姑丈,差点让柴绍落下泪来。

  当然,这落泪的原因除了一小部分是因为感动以外,剩下大半都是委屈。

  “你个小兔崽子!”山坡之上,柴绍看着眼前已经长高至自己肩头的少年,忍不住扒拉了一下对方的脑袋:“你要是有个好歹,你让姑丈将来怎么跟你姑姑交代?还有你爹和皇祖父,你是打算让姑丈死不回长安了是吧?!”

  “嘿嘿……姑丈……”楚王这孩子打小就聪明:“您这是说的什么话,我和哲威表哥和令武表哥那是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你和我自然是不是父子,胜似……”

  “停停停……”柴绍是真兜不住这个打小话多活儿也密的便宜侄子:“你个臭小子打小就知道怎么讨你姑姑开心,但你以为我也吃这一套啊?”

  “哼!”李宽闻言故意板起脸,冷笑道:“咋的?衣不如新,人不如旧啦?这是在西北看上哪个胡姬要养小啦?当年也不知道是谁,让我喊了一声姑丈就开开心地带着我撒尿和泥玩的……”

  “……”柴绍现在很想灭口,因为很明显,此时正向他们二人走来的窦师纶和薛万彻脸上的表情很是微妙那不断抽搐的嘴角,代表着某蛮王天生的大嗓门还是把自己的黑历史给泄露出去了。

  “哈哈哈……楚王殿下,”薛万彻是个粗人,所以没那么弯弯绕,他一上来就开始替柴绍打包票:“您可千万别误会咱大将军,他可是那酒色不沾,孤身在军中守寡多年的绝世奇男子啊……”

  “薛万彻,老夫去你娘的!”柴绍虽说是个儒将,但是有时候浑人太多,他也难免不知不觉就融入其中:“守寡是这么用的?你个狗东西,平日里瞧着忠厚,没想到骂人骂的这么脏!”

  “哈哈哈哈……”薛万彻闻言又是一阵大笑,随后朝李宽恭敬行礼后方道:“楚王殿下,此战斩获颇丰,不知你接下来要如何打算。”

  “给我爹那个昏君写战报,就说姑丈和本王共出奇谋,阵斩十万!”不得不说,楚王殿下是懂什么是奇谋的忽悠起他老子来,那叫一个出其不意,足智多谋。

  “……”柴绍看着眼前这么个混账玩意儿,他真的很不明白为何堪称世家奇女子的岳母大人偏就如此宠爱这臭小子:“我说,宽儿啊……你这么干,是想让姑父陪着你一起丢人现眼么?咱们此次阵斩一万余,已经是惊天之功,何必要如此谎报战功呢?”

  “谁说我谎报了?”李宽一听这话没,当即便不乐意了:“我说姑父,我先阵斩一万,剩下九万先欠着不行?大不了回头加点利息就是。”

  “噗……”一旁的薛万彻实在是绷不住了:“殿……殿下……您……哈哈哈……”

  “你哈哈哈个啥?就会哈哈哈?你哈基米啊?”李宽看着见到自己就傻乐的薛万彻,他感到很不爽,咋的,本王还没笑你当初玄武门败北呢, 你反倒先嘲笑起本王来了!

  “殿下啊……”窦师纶作为李宽的家臣头子,今日可谓是头一回生出了“得遇明主”的感慨,但谁曾想,这“明主”偏偏就是要没事儿给家臣上强度:“咱们实事求是就好,没必要在陛下面前吹牛。”

  “可不吹牛,我姑丈他不好回长安啊!”李宽一句话说完,在场三人明显一愣。

  “宽儿……”柴绍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声音哽咽地叫了李宽一声,便红着眼睛不说话了。

  “姑丈啊……”李宽叹了一口气,他知道,当初姑姑战死,所有人都感到伤心,可祖父和老爹伤心之余,却又迁怒姑丈,为此,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外为大唐征战,李宽看在眼里,却觉得不公平:“那不是您的错,我爹和叔伯们内斗,才害了姑姑……”

  “宽儿,慎言!”尽管柴绍此时伤心又感动,可听着侄子这大大咧咧的讲皇家秘闻,他又急得想上前捂住对方的嘴:“你个臭小子,自己不怕死,不怕姑丈受连累,那你好歹也考虑考虑窦公和薛将军啊!”

  “本王刚刚说什么了吗?!”李宽闻言双手叉腰,抬起下巴环视一周,这提问的架势颇有一副“掩耳盗铃”的风范:“本王什么都没说对不对?”

  “啊对对对……”薛万彻已经吓得背后冷汗直流了,只见他忙不迭地点头应是,随后又赶紧道:“殿……殿下啊,您先聊着,老夫去替您警戒四周的宵小哈……”

ㄝЗ君羊⑦壹④㈣ ⑧б⑦七0

  “你瞧瞧,人都让你吓跑了!”柴绍望着薛万彻离去的背影,先是瞪了一眼李宽,随后又态度谦和地对窦师纶道:“窦公啊,这孩子不晓事,你莫要见怪。”

  “……”窦师纶此时还能说什么呢?他能说老夫已经对此见怪不怪了吗?

  “姑丈啊,战报您打算怎么写啊?”李宽觉得还是得想办法分姑丈一点战功,不然他会觉得对不起一直对自己的疼爱有加的姑姑。

  “照实写就是!”柴绍无奈地看着李宽道:“宽儿啊,军中之事,事无巨细,皆要实事求是,否则将来必出大患!”

  “唉……”李宽闻言仰天长叹:“姑丈啊,你咋就不信本王呢?本王说了啊,剩下的八万多个人头算本王赊账本王说阵斩十万,就会阵斩十万的啊!

  咋的,难不成那昏君还不许本王赊账啊?”

第178章 楚王阵斩多少万来着?

  朔方大捷的战报通过八百里加急送抵长安之时,已经是五日之后。

  而李二陛下在看到战报的时候,人都懵了。

  “朔方大捷”这四个字他看得懂,“阵斩万余”,他也看得懂,可就是后面那个晦气的“楚王首功”他看不懂看了。

  而且连起来的话,就更难懂了。

  “你是说,那个竖子亲冒矢石,在战场之上来回冲杀,最终在朔方城守军出城作战的骑兵配合下,加上随后率步卒出城的柴绍,一举将阿史那.思摩击溃,除了他本人及其亲卫队侥幸逃脱以外,剩余部队几乎全歼?”太极殿上,李二陛下的声音带着怒火和疑惑,不是……这小兔崽子当初连直面朕手中束带的勇气都没有,转头就敢带着千余人冲阵了?

  哪怕朕当年在他这个岁数,也没这个本事啊?

  “陛下,您确定您说的是楚王?”一旁的房玄龄和杜如晦对望一眼,总觉得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陛……陛下……”那传令官显然是不知道楚王殿下在长安的名声,所以他口中的实事求是,在李二陛下和他身边的房杜二人耳中,那就属于天方夜谭了:“楚王殿下带着手下部曲先是出现在大军南面,随后这支黑甲军便冲入了阿史那.思摩的大军之中,第一次冲锋,楚王殿下在十几个呼吸之内,射落了突厥人的中军大纛,随后到达北面高坡后,仅仅只是稍作休整,便再次发起冲锋配合正面进攻的薛万彻将军,一举将敌人击溃……”

  “……”李二陛下现在也觉得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那竖子……怎的听起来比自己当年在虎牢关那会儿还生猛呢。

  “你当真确定……那人是楚王?不是窦师纶窦公?”一旁的房玄龄忍不住开口问道。

  他实在无法想象,柴绍是到底收了那小王八蛋多少好处,才厚着脸皮写出这样的战报的。

  “……”那传令官面对房玄龄的质问,神情既费解又委屈,当然,还有那么一丝庆幸。

  当时柴绍写战报,他和一干兄弟们就恭敬的在外面候着,自然是听到楚王殿下威逼利诱非要大将军写上“本王当然要阵斩十万,不过先赊九万人头而已”的逆天说辞的。

  幸好大将军没这么干啊……

  不然小的都不知道今日能不能活着走出皇宫。

  而与此同时,太极殿门口,近日获封梁王的李扒着门槛撅着屁股听着自家二哥的英雄事迹,神情那叫一个专注。

  刚去弘义宫给太上皇送完消息,告知对方“楚王无恙”的太监云裳,无奈地看着这位颇有其兄风范的梁王殿下,不禁一阵无语。

  良久,他躬身半蹲在李身边:“梁王殿下……”

  “啊……啊?! ”被云裳吓了一跳的李,先是瑟缩了一下身子,接着又急忙看向殿内,见里面一切照旧,没注意到这边的小插曲,当即小心翼翼地退到一边,等他带着云裳来到广场上后,顿时大怒道:“云裳!你要干嘛?!知道本王的二哥如今多神勇吗?本王告诉你,再这样吓唬本王,等本王的二哥回来,当心要你好看!”

  云裳看着一口一个“本王”的六皇子,心中一阵无语:这是忘了前些天被陛下摁着打屁股的旧事了?

  “梁王殿下,陛下与房相杜相在殿内议事,您趴在门口偷听,不大好……”云裳想了想,看在对方二哥的份上,他还是决定好心提醒一番。

  “谁偷听了?!本王那是路过!”李如今可是狂妄的很,在他看来,有三位哥哥,大唐的“上三王”李宽、李恪、李泰在,再加上自己和五哥燕王李这个“下二王。”

  这整个大唐,只要他们五兄弟一起,去哪里不都是横着走?

  别说什么太极殿,咋的,被横着抬出去就不是横着“走”了?哼!本王不但能被抬“走”,还能“走”得很安详(“睡”得很死)!

  况且就算是这样,太极殿门外就不许他堂堂梁王路过啦?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梁王殿下……”云裳深吸一口气,觉得自己不能和熊孩子计较:“奴婢这是为了您好……”

  “行啦行啦!”李满不在乎的摆摆手:“本王有事先走了,你该去干嘛就去干嘛,别烦本王!”

  说完,李当即甩开胳膊,迈着六亲不认的不认的步伐,大摇大摆走出了太极宫。

  可等他踏上御道,刚过一个路口,就见到扛着鱼竿打算去御花园钓鱼的李,李当即大喊一声:“五哥!”

  “六弟?!”李见到李也是眉头一喜:“走走走,跟五哥钓鱼去,我刚去找四哥讨来了香饵的配方,咱俩去试试……”

  “唉!”李闻言当即摇头:“五哥,你难道还没听说吗?朔方城大捷,咱二哥阵斩十万……”

  “哐当……”半晌后,李丢下手里的鱼竿和竹篓,拉着弟弟跑向尚文学馆,一进去他便大喊:“你们听说了吗?朔方城大捷,我二哥率军破阵,阵斩二十万!”

  到底是楚王的好弟弟,一个觉得二哥出手,必然是阵斩十万才有面子,赊人头就赊人头嘛,人家突厥人又没说不让赊,咋的,不信?不信你去找人当面一个一个问啊!

  而另一个就更逆天了:李觉得虽然百万不靠谱,但是十万翻一倍变成二十万,还是有可信度的。

  嗯,楚王的好名声,就靠自家的好弟弟了……

  然而,就在李帮着哥哥“扬名”的时候,一旁的李不乐意了。

  只见他一把推倒李,随后大怒道:“五哥,你怎么可以吹牛呢?!二哥说要阵斩十万,就会阵斩十万,哪怕还差点儿人数,那也没吹牛啊!不过是赊点人头罢了。但是你……你怎么可以做人这么不诚实呢?!”

  不得不说,楚王做人是挺“乘十”的,但是燕王显然没得其精髓。

  可李也不是个好相与的,当下他便爬起身,开始跟弟弟玩“角抵”,一时之间,好好的尚文学馆顿时变得鸡飞狗跳……

  而与此同时,在朔方城休整过后的李宽,不顾姑丈柴绍的劝阻,执意再度踏上征程。

  “姑丈,我这人懒,出一次远门更是不容易,所以这一次,怎么着我也要把突厥人打怕,打服!打得不敢再乘在马背上往南看,才算罢休。”朔方城外,领着一干下属的李宽看着执意要让自己留下来的柴绍,他说出的这番话,让后者难免感到一阵唏嘘。

  “宽儿到底是长大了啊……”柴绍拍了拍侄儿的肩头,没再开口挽留,但他想了想,突然道:“我将薛万彻和这城内的两千骑军留给你,另外,缴获的战马,你再带走四千匹,如此刚好一人双骑,也足够你劳师远征了。”

  "还是姑丈好!"李宽看着为自己担忧的柴绍,语气轻松道:“姑丈,您就别担心了,放心,我回了长安肯定不在姑姑墓前说你的坏话,你没养小,帐篷里也没有胡姬,我懂,都懂……”

  化身懂王的楚王,他现在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显得无比的讨打,而柴绍此时在恼火之余,还莫名的感到一阵欣慰:尽管侄儿有出息了,可这“竖子顽劣”的作派,还真就一如当年啊……

首节上一节81/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