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贤王 第75节

  就在我们的莽夫王殿下还在想着回头怎么规劝(哄骗)李二陛下让他随军出征的时候,另一边,李二陛下已经结束了太极殿的议事,在大臣们纷纷退下后,李二独留了长孙无忌一人,在殿内叙话。

  “二郎,”私底下,长孙无忌对李二还是用着两人旧时的称呼,他看着正闭目沉思的李二,打趣道:“可是在忧虑宽儿要随大军出征一事?”

  “无忌,”李二忽然睁开眼睛,看着少时便与自己相交莫逆的好友:“你是不是觉得朕昏聩了?”

  “陛……陛下?何出此言?”长孙无忌闻言悚然一惊,下意识地开口问道。

  “你要拿回长孙家的祖产,借关陇世家的手算计长孙安业,朕不怪你,甚至,你想让他死无葬身之地,朕也可以理解,可你为何偏偏要让他进宫跟观音婢提和亲之事?”李二说到最后,面色阴沉:“你知不知道宽儿当时怎么说的?他说旁的不论,他母后还怀着身孕,长孙安业却还拿和亲这事儿到跟前说,这是找死!”

  “陛下!臣有罪!”长孙无忌连忙跪倒在地。

  “呵,”李二冷笑一声:“你有什么罪?不过是一手托着五姓七望,一手托着我李家,如今还想着勾搭突厥人?无忌,如果只是这些,朕还不至于生这么大的气,可是你……”李二说到这里,顿了顿,突然道:“你要是让宽儿知道此事背后的指使者是你……往后,你就准备随时带着大队护卫出门吧!”

  “臣没有和五姓七望有太多交集,更没有勾连突厥人!”长孙无忌显然知道什么是最要命的:“臣可以发誓,当初只是想拿回祖产才跟世家合作,至于突厥人……也只是恰逢其会,刚好太原王氏可以在阿史那.铎仁面前说得上话……”

  “呵……”李二陛下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可表面依旧是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王家?他们的生意都做到突厥去了啊……”

  “盐铁,瓷器,还有布匹……”长孙无忌知道,这事儿必须得事无巨细有个交代。

  “朕知道了……”在长久的沉默过后,李二点了点头,随后,他看着地上的长孙无忌:“起来吧。”

  “谢陛下……”长孙无忌哆哆嗦嗦地站起身。

  “长孙安业流放岭南,朕不希望你再插手,此人是生是死,看天意。”李二看了对方一眼,突然道:“你我相交多年,我不希望你跟我一样,也背上一个弑杀兄长的罪名。”

  “陛下……”听着李二这番话,长孙无忌当即脸上便开始眼泪纵横。

  “行了,”李二烦躁的摆摆手:“哭个什么劲?你反正自己把收尾弄干净,此事的内幕可千万别让那竖子知晓,否则……你怕是也要被他套麻袋……无忌……”李二一言至此,突然神情变得无比严肃,他看着有些尴尬的长孙无忌,郑重道:“朕可没跟你开玩笑,那竖子是真敢。”

  “臣知晓……”长孙无忌能说啥呢,从那竖子说长孙冲出生“紫气东来”开始,他就知道,这外甥费舅舅。

  这不,已经“费”(废)了一个了……

  “行了,下去吧。”李二陛下摆了摆手。

  “臣……告退。”长孙无忌心情复杂的躬身行礼后,转身离开。

  只是当他走到殿门口的时候,李二忽然叫住了他:“无忌。”

  “陛下?”长孙无忌苦笑着转身,一副认命的架势。

  “朕是天子没错吧?”李二看着自己的好友,神情平淡。

  “自然是。”长孙无忌垂下眼帘。

  “那朕的意思,算不算天意?”李二又道。

  “陛……二郎?”长孙无忌抬头看着李二,脸上带着一副难以置信的神情。

  “我们俩很像,你讨厌长孙安业,我讨厌元吉。”李二没有去看长孙无忌,而是自顾自的从御案上拿起奏折:“岭南多烟瘴之地,他长孙安业多年以来被酒色掏空了身子,到了岭南撑不到两个月就因病身故……这也很合理吧?”

  “二郎……”长孙无忌此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感动之余,便是愧疚。

  “仅此一次。”李二抬头看向长孙无忌,他太明白了,长孙安业几乎就是对方一生的心魔:“朕不是太上皇,你也不是裴寂,以后有些事情你得拎得清,如果再因小失大,你我之间,可没有情面可讲!”

  “我晓得!”长孙无忌此时还能说什么呢,尽管李二说得轻巧,可长孙安业真就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死在了岭南,明眼人都知道是李二下的手。

  毕竟长孙无忌只要不傻,他就不会选择这种风口浪尖的时候对长孙安业下手。

  “行了,这回是朕没事了。”李二拿起一旁的毛笔,开始批阅奏折,但刚提笔,他还是尴尬的咳嗽了一声,补充道:“回家以后别打冲儿啊,那孩子难得少年意气一回,你可莫要把他这份率真用家法给磨灭了。”

  “二郎我……”长孙无忌回头看向李二,他想说我觉得还是磨一下比较好,可这话还没说出口,就被身后一个“充满少年意气”的声音给粗暴打断。

  “爹!你为什么让常何阻拦我出宫?!”某竖子的声音中气十足,看来之前受的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果然年轻就是好挨了打,好得快。

  “舅舅,你也在啊?”李宽歪着头,总觉得舅舅的身体方才好似不自觉地僵硬了一下。

  “……”心虚的长孙无忌闻言没说话,可等他转身看向李宽,长孙无忌的心虚瞬间变为了无语:只见这竖子头上戴着李二当初的战甲头盔,身后背着一把长弓外加一支箭袋,完事了腰间还挂着一副套马索,最让长孙无忌绷不住的是,这小子一只手拿着一根哨棍,另一只手还提着一柄金瓜锤……

  长孙无忌看着全副武装,准备出宫“狩猎”长孙安业的楚王殿下,仅仅只是一瞬间,他就深刻理解了李二陛下先前给出的警告:在为母报仇这件事情上,这竖子是真敢……

  “外甥啊……”汗流浃背的长孙无忌现在企图唤醒某人的良知:“说到底……我……不是……长孙安业好歹也是你的舅舅,咱犯不着这样吧……”

  “哼!”李宽闻言把头扭向一边:“惹我母后伤心的人,不配当我的舅舅!”说完,他又抬头望着长孙无忌:“无忌舅舅,我不是在说你,算了,你让开,我要跟这昏君谈判!”

  “外甥啊……”长孙无忌还想再劝。

  “舅舅,没你事嗷!”楚王殿下忽然就急了:“我再不出宫找长孙安业算账,没准他就跑了!”

  “已经跑了!”李二陛下此时方才抬头看向自家竖子,在见到把自己过往的战利品穿戴整齐的李宽后,顿时勃然大怒:“朕的头盔是给你拿来玩的?!还有这副宝弓,是朕当年打败窦建德从他手上缴获的……还有这哨棍……这金瓜锤……也是朕当初打败薛举父子,你皇祖父给朕的赏赐,你……你这是又溜进朕的武库强行搜刮一番了啊?!”

  “父皇你不要这么小气!”李宽一本正经地答道:“借我用用又咋了?反正等你……呜呜……”李宽话说到一半,就被眼疾手快的长孙无忌给捂住了嘴。

  “陛下你先忙,臣这就把人带走!”长孙无忌眼看李二陛下就要在某竖子嘴里“崩”第四回,他当即决定出手拉外甥一把,免得臭小子再遭受一顿皮肉之苦。

第163章 旧事重提

  “让那个竖子把东西给朕送回去!否则朕就让洪三……”

  当长孙无忌强行获将李宽拖走时,这竖子还有些不情不愿,可等两人走到太极殿外,听到身后李二陛下那怒火中烧的警告声后,作为皇宫大内“最识时务的俊杰”我们的楚王殿下当即便开始了“丢盔卸甲”。

  只见他一边往外走,一边将下手里的金瓜锤和哨棍顺手丢开,接着他便开始解腰间的套马索、之后更是将背后的长弓、箭袋、还有头上戴的头盔、通通取下后一并丢到地上,任由云裳带着人在身后捡拾:“舅舅啊,你简直误我大事!”

  “呵……”长孙无忌此时也懒得再说啥了,他瞪了一眼“轻装从简”的外甥:“你有本事别卸下武装啊?”

  “我这不是还想着随大军出征嘛?!”李宽闻言顿时委屈道:“我爹那个昏君,就是不相信本王的实力!”

  “我说外甥啊……有没有一种可能……”长孙无忌看着大言不惭的李宽:“陛下就是知道你的实力,这才……”

  “舅舅,你这么说话就没意思了嗷。”李宽双手环胸,赌气道:“哼,本王也就是生错了时代,要是本王早生二十年,还有……”

  “还有杨广什么事儿对吧?这‘千古昏君’的名头,他也该‘退位让贤’,将其让给你了。 ”长孙无忌想也不想的接口道。

  "我说舅舅,咱俩没仇吧?!"李宽歪着脑袋看着长孙无忌:“我咋觉得你今天一直在针对我呢?”

  “……”本就心虚,故而才表现得有些反常的长孙无忌,一下子就找回了原始的状态:“那什么……舅舅就是怕你……”

  “你怕我啥啊?”李宽直接给了自家舅舅一个白眼:“我不管,我要去干长孙安业,舅舅,要不你带我出宫呗?你放心,我保管不出卖你!”

  “……”长孙无忌看着眼前的竖子,半晌才道:“你是不是觉得舅舅很好骗?”

  “舅舅你说笑了……哈……哈……”准备事后把黑锅甩给自家舅舅的楚王殿下干笑两声,不再胡搅蛮缠。

  “好了,”长孙无忌带着李宽走出了太极宫后,他停下脚步,转头看着自家的外甥:“近来朝中之事颇为繁重让人恼,陛下为此耗费心神不少,故而脾气不会太好,你小子没事儿就别到处瞎跑,惹怒了陛下你指定讨不着好!”

  “舅舅,你在教我做事啊?还有,整这么押韵干嘛?编顺口溜儿啊? ”李宽闻言歪着脑袋,打量着突然就很好心的舅舅:“说,你是不是做了对不起我的事?!”

  “小兔崽子!”恼羞成怒的长孙无忌当即就挽起袖子:“来来来,你别跑啊,舅舅现在正打算做点儿对不起你的事。”

  “哈哈,我不跑是傻子啊?”早就远远逃开的李宽,此时闻言站定,双手叉腰继续对着舅舅挑衅道:“舅舅,给我一个面子,这次回去就别责罚冲表哥了,他往日性子那么沉稳的一个人,这次之所以跟我一起胡闹,说白了还是替您当初的遭遇鸣不平,你可别辜负了他的一片孝心呀!”

  “哼,你小子跟着虞世南和萧,光练了嘴皮子是吧?”长孙无忌好笑又好气地对李宽道:“你小子当初动手的时候怎么没想到你表哥会有今日啊?”

  “舅舅!”李宽忽然拿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对长孙无忌道:“亏我还听祖母说起过您和我爹当年是太原城里有名的纨绔,如今看来,多少是有些名不副实了哪有人闯祸的时候还想着事后那顿打的?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如此方才是我辈年少真风流!”(注1)

  “好好,楚王殿下真风流……”长孙无忌满脸无奈的看着外甥,他没想到,这竖子如今瞧着腹中倒还真有了几两墨水,可这点儿学问他却拿来给自己的顽劣行径找借口,此举实在是……长孙无忌想了想,给出了一个很中肯的评价:“你这竖子,愈发的不着调了。”

  “不是,舅舅,”李宽顿时不服气了:“上赶着夸我的是您,我还没说‘不敢当’呢,您这就又训上了是吧?”

  “你小子还知道‘不敢当’呢?”长孙无忌很怀疑对方这辈子会不会正儿八经的“不敢当”一回:“先前在大朝会上,你非得吵着要随大军出征,你要干嘛啊?唉……”长孙无忌忽然停了下来,先是叹了一口气,接着又苦口婆心的劝解道:“宽儿啊,战场之上刀剑无眼,人家突厥人可不会因为你是大唐的楚王就对你留手,届时你要真出了事,你让舅舅怎么办?”

  “您也说了战场之上刀剑无眼这本就是生死有命的事情,所以还能怎么办?假使外甥届时万一有了个好歹……”李宽说到这里,顿了顿,方又道:“那就辛苦您一回,换您给我打灵幡?”(按习俗:死者假如年少还未成婚,当将幡放置于棺椁之上,此谓顶幡。)

  我们的楚王殿下此刻旧事重提的一番话,可谓是迅速杀死了自家舅舅的突然煽情。

  “……行,你小子还挺乐天知命的哈?”被外甥冒犯的长孙无忌眼见对方如此混不吝,他努力回忆一下长孙家上一辈人的性格子,嗯……不管如何,这竖子品性顽劣的根源不在他们长孙氏。

  “好了, 舅舅,没啥其他事情的话,您就先去回去吧,不过,舅舅,您得给我一句实话:长孙安业真的已经离开长安了?这么快?”李宽可没忘记先前在太极殿上,老爹给他的回答。

  “他今早已经被发配岭南,”长孙无忌提及此事多少有些不自在:“此人注定下场凄惨,你就不用过多关注了。”

  “便宜他了。”李宽拍了拍手,打算过个两年等风声小了,他就派人去岭南把这货给做掉。

  当然,真到了那天,他就会发现,长孙安业的坟头草,都两尺高了……

第164章 一枚私印

  “皇祖父!”

  翌日午后,当李宽的声音在弘义宫外响起时,刚起床洗漱完,正在喝粥的李渊不禁手一哆嗦,将手里的玉汤匙丢进碗里。

  “你这竖子!又来?!”

  如今李宽已经不再跟李渊学习箭术,所以老头儿又过起了粉红色的夜生活,而眼下,放纵一夜的太上皇实在是经不住某人的折腾了。

  “祖父,孙儿这不是许久没见您,想您了嘛?!”李宽大摇大摆的走入大殿,对着坐在上首的李渊嘿嘿一笑,接着他晃了晃手里的食盒:“就知道您刚起,这不,给您送午膳来了!”

  “呵……”李渊看着无事献殷勤的孙儿,丝毫不打算买对方的账:“你这是又闯了什么祸?朕可是听说了,你个小兔崽子带人围殴长孙安业,还差点把他废了。臭小子,你爹这么快就放你出来了?”

  “那是您不知道他干了啥,”李宽一边解释,一边来到李渊面前坐下,将食盒中的佳肴摆在两人之间案几上:“他就没安好心,不但不顾及我母后如今怀着身孕一个劲的乱说话,事后还想栽赃,这能忍?孙儿本来想着出来以后继续找他算账的,可听闻他已经被流放岭南了,所以这才便宜了他!”

  “臭小子……”李渊看着案几上的菜式全是李宽按照自己的喜好准备的,当即心情便舒畅了几分:“成,这事儿不怨你,回头你父皇要是怪罪,你让他来找皇祖父,怎么样?皇祖父没让你白跑吧?”

  “哈哈,”李宽闻言开怀一笑,接着很狗腿的点头到:“要不说还是我皇祖父英明神武呢,这明察秋毫体恤忠良的作派,我爹那昏君这辈子都学不来!”

  “……”李渊看着眼前拍马屁净往马蹄上拍的孙儿,一阵无言,要不是李渊知道鉴于楚王殿下的文化水平,他能堆砌出这些好词就已经是这小子的极限了,李渊一定会认为对方这是在嘲讽自己。

  “祖父,你怎么不说话?是不爱说话吗?”李宽歪着头打量脸上神情如同便秘的皇祖父:“上火啦?”

  “……”李渊闭目吸气,说实话,是挺上火的……

  “听说你抢着要出征?”许久过后,李渊突然开口道。

  “啊……”李宽闻言脸上的表情顿时有些不自然起来:“就是……想出去看看。”

  “战场之上,人命厮杀的事情,有什么好看的?”李渊瞪了一眼孙儿,突然开始苦口婆心道:“宽儿啊,皇祖父跟你说句实话,孙辈之中,皇祖父最喜欢的就是你,所以皇祖父只望你平平安安的,什么王图霸业,什么青史留名,那些事情交给你大哥和你父皇去做吧,你只要开开心心做你的楚王,快快乐乐的过完这一生,我想不光是我,你的皇祖母,她也会感到很欣慰的。”

  可能这是李渊鲜少的真情流露,李宽抬起头,看着目光意味深长的皇祖父,心中总闪过一丝奇怪的感觉:皇祖父是不是察觉到什么了?

  “皇祖父,您放心,我肯定不会乱来……”面对祖父这突如其来的舐犊之爱,李宽的回应有些干巴巴。

  “你小子只要这么说,就代表着没听进去。”李渊显然是很了解孙儿的,他端起一杯酒,饮了一口,随后道:“行了,你且在这等着,不要随意走动!”

  “咋,皇祖父,您要给孙儿拿橘子啊?”李宽看着皇祖父离去的背影,整个人顿时摸不着头脑。

  半晌过后,李渊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将一个锦盒递给了孙儿:“拿着!”

  “皇祖父,这啥啊?您存的私房钱?”李宽接过锦盒,打开之后,发现是一枚私印。

  “将来你个臭小子万一惹下什么了不得的祸事,就把它拿出来,不管是你爹也好,还是你大哥,或者说你的任何一个兄弟,朕想,看在这枚私印的情分上,他们都会饶你一次。”李渊看着眉眼之间颇似发妻的孙儿,心中一阵不是滋味,这两日,他总是梦到当初自己在陇右的日子,那时候自己的几个儿子兄友弟恭,自己和窦氏也是举案齐眉……

  “皇祖父?这上面也没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啊?’”李宽将手中的私印翻来覆去的看,也没看出有啥特别之处,接着,李宽抬头看向开始吃菜的皇祖父:“您确定我到时候拿着这破玩意能救命?这也没啥用啊!”

  “破玩意儿?哼!”李渊突然觉得臭小子多多少少是有点瞧不起他的皇祖父了:“当年朕晋阳起兵,就是用这枚私印签发的第一道调兵手令,同时,朕给杨广的讨贼檄文,盖章用的也是这枚私印,现在你说他没用?”李渊说到这里,神情变得豪迈起来:“但凡我李氏子孙,不管将来谁做皇帝,这枚私印,他敢不认?!”

  “皇祖父……”李宽这下子是真感动了,自己本来是打算和皇祖父提前告个别,没想到老头儿竟然给了自己这么大的一份礼。

  “行了,坐回去!”李渊看着起身就要往自己身上扑过来的孙儿,当即一筷子敲在对方脑门上。

  “嗷!”李宽捂着额头坐倒在地:“皇祖父你下手咋没轻没重的啊!”

  “宽儿,”李渊突然道:“祖父将这枚私印交给你,你只管仔细收好,切记不要拿出去显摆。”

  “颜术不是在旁边吗?”李宽一手捂着额头,一手指着屏风。

  “让他知道无妨,或者说他记录了此事更好,将来可以为你洗去此物‘来路不正’的嫌疑。”李渊随口解释让某位经常在祖父宫殿顺走各种东西的蛮王先是红了脸,接着红了眼。

首节上一节75/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