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贤王 第35节

  还是说,相出小恪不过是个富贵闲人,所以当下您也安心,这殿上几位大臣也收了心思,你好我好大家好?只是就剩下小恪,从此既察觉到您给他的父爱,其实向来都是有条件的,余生都处在在失望之中,忍受着旁人对他的嘲讽:血统尊贵又如何?还不是虎父犬子,贻笑大方?

  怎么?我的弟弟,他的人生,就活该早早被你们左右?”李宽说到此处,想要发怒的李二早已经不知何时息了怒火,至于其他人,李宽的目光扫到谁,谁便会不自觉地低头。

  哪怕是长孙无忌,此时面对外甥仿佛洞穿人心的目光审视,他也不自觉地避开视线,心中戚戚然。

  这竖子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气魄?

  “要我说,何必那么麻烦?”既然没人接自己的话题,李宽便自顾自的继续说下去:“爹,您呐,跟袁道长那是相逢恨晚啊!

  您当初在陇右,被人说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的时候,您就该把袁道长叫来,问他是不是真有此事。若是没有,您就该认命,老老实实当一个世家贵公子,还怂恿皇祖父起什么事?

  再者,或者大哥出生的时候,还有我出生的时候,您怎么没把袁道长叫来?

  看看我大哥是不是命格无双,配不配当您的嫡长子啊。

  顺便看看我这个天生反骨的逆子,对,你看我把这个忘了。”李宽猛地一拍脑袋:“当初若是有袁道长相看,您得了我这么一个逆子,直接溺死不就好了?干嘛还送回陇右交给祖母亲自抚养?我自幼体弱,差点夭折,要不是祖母费心尽力,仔细照料,可能这世上早就没我李宽了,如此说来,我活到今天,好像对谁都不算好事啊。”

  “二哥!”眼下泪流满面的李恪,忍不住大声道:“我有二哥这样的好哥哥,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宽弟!”一旁同样早就泣不成声的李承乾也忍不住上前道:“大哥有你这样的好弟弟,何其有幸!”

  兄友弟恭的场面,加上李宽的那番诛心之言,让原本还觉得自己理直气壮的李二陛下和他的大臣们,顿时噤声。

  但楚王殿下已然是杀疯了:“还有啊,”那个从前在李二陛下面前从来都是撒泼打滚再求饶的楚王殿下,此刻已经挺直脊梁,怒视李二,嘶哑着喉咙道:“两年前,当您打算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为啥没把袁道长叫来?让他替您算上一算?行就接着举事,不行,那就偃旗息鼓,引颈待戮!

  左右不过‘此乃天命’四个字,既如此,您又何必抗争呢?

  如果一切皆是命数!

  那么,当年那个十六岁出山勤王,便闻名天下,后来更是自隋末十八路的烽火狼烟中,涿鹿中原,最终定鼎江山,被万人传颂的盖世英雄的李世民,不过是一个仰仗着‘天命在我’,才创下惊天伟业的幸运儿?!

  既如此,那可当真是天大的荒唐!”

第67章 得罪了本王还想跑?

  大殿之上,李宽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所有人都失去了开口争辩的欲望。

  饶是大喷子魏征,当下也是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和李宽的差距:这货是真敢骂啊,急起来先骂对方,再骂自己,最后骂众人,主打一个火力全开,无差别攻击。

【厌世小说中转站一948324092】

  关键是骂得你是真没脾气!

  其实魏征早就对李世民信天命一说有过意见。

  因为这位爷当年玄武门之变,那是真在举事前抱着龟甲打算占卜的。要不是恰巧手下张公谨见到,一把将龟壳摔到地上,对其迷惑行为大声斥责(张公谨对李世民说:占卜占的都是疑惑的事情,今日的事情早就有了决断,还占卜什么?),那么或许命运的齿轮将会再次转动,今日这殿上站着的,还是不是这些人,都两说。

  “陛下,”魏征身为读书人的风骨,没办法让他对李宽的这番锥心之言视而不见:“臣也认为,相命一事,本就虚无缥缈,您若当真,那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已经意识到自己一下子伤了仨儿子的心,正发愁该如何收场的李二陛下,此时将恼怒的目光看向魏征:“先前你怎么不说?”

  魏征:“……”

  自己先前哪有机会,前脚才入宫进殿,就被您拉着看道门高人给您儿子算命,自己压根就没来得及开口阻止,您的好大儿就冲进来了……

  事实上,真正的原因,魏征不好开口讲。

  因为他也很想知道,有着两代皇族血统的李恪,是否真像外界传言的那样,命格贵不可言。

  但眼下,看着眼前犹如一头小狼崽,死命回护弟弟的楚王殿下,魏征明白,这个问题恐怕永远都不会有答案了。

  李宽手中长剑,剑脊处的那道红线,虽然今日染的是袁天罡的血,但将来也可以染上任何人的血!

  当然,李二陛下可能不太好说,但最起码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将会无一例外!

  楚王那个竖子,从来都不是个好惹的主儿!

  “行了,”李宽见为自己说话的魏征被李二怒斥,本着“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的原则,李宽毫不犹豫地戳穿了李二陛下打算让魏征背黑锅的阴谋,开门见山道:“两位‘明君与良臣’,也甭在我这个犯上逆子面前演戏,诸位心中所想,自有心中日月辨之,我不关心这个。我现在想要的,就是一个交代:我弟弟不能白白被这么欺负。”李宽说着,伸出手,搂着身边还在抽抽噎噎的李恪脖子,对殿内众人道:“该道歉道歉,该解释解释,别想蒙混过关,至于袁道长”

  李宽看了一眼瘫坐在地,已无半点仙风道骨的袁天罡,明白这是个聪明人,打算用尊严换取性命,于是想继续先前算命游戏的楚王殿下,终究还是心软了,李宽决定放对方一马,当然,前提是要付出代价:“袁道长,我弟弟这命格,你还相不相了?”

  “楚王莫要取笑微臣,微臣这等微末道行,如何算得准贵人命格?不作数,不作数的……”袁天罡此时也看出来了,不管李宽下场如何,自己已经得罪了太子,要是不尽快消弭这份来自来自储君的敌视,那么别说当下只是他个人,将来整个道门也不见得会好。

  所以,除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再海阔天空,眼下摆在袁天罡面前的,没有第二个选项。

  更何况,于他而言,个人的荣辱跟道门的繁荣昌盛比起来,压根就算不得什么。

  “很好,”李宽点点头,随即循循善诱道:“虽然道长谦虚,但我听闻道门之中,道长的相人之术最为高深,既然您都说了你也做不得准,那我这弟弟,不管命格如何,这世上恐怕没谁再有资格相看吧?”

  呵呵,得罪了本王还想跑?做梦呢?!

  趁你病,要你命,不让你老小子今日把话给我撂圆满咯,想脱身?不可能!

  李宽话应刚落,听闻此言的袁天罡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楚王这是要烈火烹油,捧杀自己啊。

  天下道观茫茫多,山高水深处,自有蛟龙出。自己就算有点道行,可也不敢把话说死,自诩这世上相命之术,无人能出其右吧?

  “嗯?!”李宽见袁天罡沉默,理所应当地认为这老小子是在跟自己抗议,当即便拉长了声调,顺带着用长剑在地板上戳了几个窟窿。

  “哆,哆,哆!”一剑一个臭道士!

  “咳咳。”太子李承乾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威慑力比较足,于是咳嗽了几声,刷了一下存在感。

  然后,李二陛下就眼睁睁的看着自家一文一武,两个竖子,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有“世外高人”之称的袁天罡。

  “自是如此!”袁天罡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四个字的,这也意味着,从今以后,他将受到诸多道友攻讦,但李宽才不管这些:不管你是死贫道还是死道友,跟我这个楚王又有什么关系?

  “很好。”李宽点点头,随即对来到自己身边的大哥吩咐道:“大哥,把人带走,礼送出宫。对了,小恪,你出去看看,青雀和长乐到底走没走,会不会又折回来了。云裳那个笨蛋办事,我向来不怎么放心。”

  “嗯,”李承乾丝毫不觉得弟弟这么对自己有什么不对,虽然那帮大臣们各个瞪大眼珠子,觉得弟弟逾矩,可李承乾知道,对方是想把自己和李恪支走,独自面对父皇的事后清算。

  于是,李承乾在应下李宽的要求后,转而对工具人弟弟李恪吩咐道:“听到你二哥的话了?把人带走。”

  “大哥,二哥,我想留下……”李恪现在就是再傻,也察觉到问题的不对劲了。

  只有袁天罡,此时看着眼前三位大爷丝毫不顾自己死活在这上演兄弟情深,他觉得往后若是再要入宫,那么在来之前,自己必须要先全力以赴的为自己算上一卦:像今日这等失策之举,他这辈子也不想再有了。

第68章 类外祖的李宽

  但尽管袁天罡已经有了这次教训,长了一次记性,可楚王殿下可不会因为他认错态度好,就会放过他。

  “袁道长,”眼见无法说服自己的两个兄弟,李宽索性先将视线从李恪李承乾身上移开,转向了袁天罡:“本王之前问你的问题,你可还没回答啊?”

  袁天罡闻言有些幽怨的看向李宽:这竖子是要把贫道往绝路上逼啊……

  可即便如此,贫道又有什么办法呢?

  人啊,就是这样一个奇怪的生物。

  一旦两相碰撞,发生矛盾,先认怂的那一方,往往就会一怂到底。

  “楚王殿下,贫道可以保证……”袁天罡深吸一口气,随后缓缓开口道:“既然贫道都相不出三皇子的命格,那么这世上……恐怕就再也无人能相出他的命格了。”

  “很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于是打算投桃报李的李宽,指着妥协过后失魂落魄的袁天罡,满脸欣慰地对此时脸色阴沉的李二陛下以及他那帮神情复杂的大臣们道:“此人当为国师也!”

  “呵……”李二陛下闻言发出一声嗤笑:“你这是找到知己了?”

  毕竟在今日之前,楚王殿下在所有人眼中,就是个惯会见风使舵,看人下菜碟的,谁曾想,今日居然硬气起来了。

  对于老爹的嘲讽,李宽撇撇嘴,只能是充耳不闻。

  随后,他将目光转向一边,看着抽抽噎噎的李恪:“小恪,你还记不记得,年初那会儿,我揍了你,后来杨妃领你来甘露殿跟父皇母后认错,当我们和好的时候,我是怎么跟你说的?”

  李宽此话一出,原本阴沉着脸的李二脸上闪过一阵尴尬,而抽抽噎噎的李恪,则是开始嚎啕大哭:“记得!二哥你说过,只要我不犯错,别没事跑去欺负人,将来谁敢欺负我,你会第一个替我找回场子!”

  “那么现在,场子找回来了没有!”李宽猛地提高了音量,看似在质问弟弟,实则是在质问今日这殿上的主谋和他那帮爱卿。

  “呜呜呜……”李恪没有再去回答哥哥的问题,哪怕他只是个半大孩子,可他也明白,今日二哥为了自己,可以说是真正捅破了天。

  自己不能再火上浇油了。

  “裴相,舅舅,我有一事不解。”李宽没有再去逼着弟弟开口,他将目光看向裴寂和长孙无忌:“裴相你作为一朝宰相,党羽无数……”

  “楚王殿下!”裴寂都不敢让李宽把话说完,他顶着李二审视的目光,苦着一张老脸道:“这话您可不兴说啊……老夫怎么就党羽无数了……”

  “好好好,耳目无数,可以吧?”李宽表情玩味地看着这个演技上佳的老狐狸,继续挖坑:“本王很想知道,究竟是谁放出的谣言,能传至甚嚣尘上,您却没有任何动作。怎么,自己吃闲饭,手底下的人也吃闲饭?别说把始作俑者找出来,你就是给个线索也行啊!”

  “这个……这个……”裴寂瞟了一眼某竖子手上的长剑,眼下他甚至都不敢还嘴人家骂自己吃闲饭:“查案的事,理应归大理寺……”

  “好好好,”李宽点点头,“回头我就去问问戴胄,为什么我舅舅刚从山东回来,就闹得谣言四起,难不成,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他不成?!我看他这个大理寺卿,是要当到头了!”

  长孙无忌此刻已经懵了,虽然外甥这话听着像是在为抱不平,可自己怎么越听越是背脊发凉呢?

  这个小兔崽子!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好外甥,图穷匕见,居然在这等着他!

  “竖子!你到底要干什么?!”李二陛下愤怒的声音再次响彻宫殿:“难不成,你还要把这事算在无忌身上?!”

  “爹,你在说什么?”李宽瞪大眼睛看向李二:“您怎么能平白无故怀疑舅舅呢?!母后会伤心的!”

  “逆子!逆子!”李二陛下当下只觉得眼前一黑,好话歹话竟全让这竖子说了!

  “宽弟!”身为太子的李承乾,天性纯良,所以他暂时还看不明白这背后的弯弯绕,只是觉得李宽对待长辈的态度未免恶劣了些。

  李宽对于大哥的好意提醒,只是笑笑,没说话。

  可作为当事人的长孙无忌,此时脸上的神色却是一阵阴晴不定:他怎么都没想到,好好的一场谋划,被李宽这个便宜外甥搅局不说,完事了还挨上一记背刺。

  关键是,这事儿背后还真有自己在推波助澜。

  毕竟李恪血统尊贵,而长孙无忌为了李承乾能够坐稳太子之位,自然要未雨绸缪早做打算,想办尽快除掉这个威胁。

  可如今……事情却发展到这种地步,这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

  宽儿这个竖子……这是要撕破脸皮跟所有人干架啊。

  不知为何,尽管已经被外甥逼到了角落,长孙无忌却没有想象中的愤怒,他甚至隐约有一种自豪:没想到这竖子身上,竟有几分父亲当年的风采。

  有勇有谋,敢想敢做!

  长孙无忌一念至此,心中又难免一阵不胜唏嘘:倘若父亲泉下有知,无垢的儿子竟然如此类他,应该也会感到欣慰吧……

  当然,仅限某些好的方面……

  “楚王殿下……”身为武将出身的李绩,自打李宽入殿起他就一直没开过口,没办法,魏征都喷不过的主儿,他李绩又何必去自取其辱呢?

  可当他见对方如此神勇,先是胡搅蛮缠坏了相命一事,接着提剑倒逼袁天罡,迫得对方低头,随后更是开启无差别模式,骂服了殿上所有人,将李二陛下气得头晕目眩,完事了还不解气。

  扭过头来就给弟弟找场子,先把裴寂骂到抬不起头,再指桑骂槐,合理怀疑长孙无忌,最后祸水东引:诬陷对其提出怀疑的人是李二陛下。

  如此一来,不管结果如何,三皇子先前受的那些委屈,已经只多不少的还回来了……

  如今,连魏征都识趣的闭嘴了。

  可自己……却还真得站出来,当这个和事佬。

  不然回头怕是陛下都会怨恨自己。

  只是……李绩在一声“楚王殿下”后,就没了下文。

  见李宽投来探究的眼神,李绩不禁露出苦笑,这位久经沙场的大将军抿了抿嘴唇,随即有些迟疑的开口道:“楚王殿下,您此番举动……究竟是想要干什么呢?”

第69章 唐朝好祖父

  如果李绩用百转千回的语气问李宽:“楚王殿下,您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呢?”

  那么被恶心到了的李宽也许会大发慈悲的告诉对方:给我弟弟道歉赔礼,这事儿便算过去了。

首节上一节35/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