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贤王 第28节

  显然,李宽也不傻,收到大哥提醒的他连忙改口道:“你个老……老是不知道分别对错的糊涂蛋,有空的时候,多想想后世之人读完史书,会怎么评价你吧!”

  李宽说完这些,回头还不忘继续大言不惭的吓唬屏风后面的起居舍人:“我告诉你,颜术跟我可是忘年交,况且他还是太上皇的起居舍人,你要是敢春秋笔法,我就去弘义宫找颜术,让他把你赶出颜家!”

  李宽显然是低估了自己这番话的杀伤力。

  “你这竖子!竟敢出言威胁朕的起居舍人?你还算是朕的儿子吗?!”原本有心放过李宽的李二陛下,当下额头青筋暴起,在此刻,他想动手揍人的冲动达到了顶点。

  你个兔崽子就算是为了大唐好,也犯不着这么耍流氓吧?我这当爹的,不要面子的嘛?!

  “嗯……”说好的为了大唐可以身败名裂的楚王殿下,才不怕拉着大家一起自爆呢。

  所以此时的他,故意单手抚摸着下巴,抿嘴沉思了好一会儿后,才在裴寂、魏征、尉迟恭这些先前的手下败将们担忧的目光中,说出了那句经典的茶言茶语:“怎么不算呢?”

第51章 虞世南的打算

  面对儿子的挑衅,李二陛下终究还是没能忍住。

  可就在他准备起身走下台阶,亲自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上演一出“李二教子”的戏码时,魏征却在此时站了出来。

  “陛下,臣觉得,我们该向高句丽递交一份国书,勒令对方将前朝将士们的遗骸送回来。”

  这掷地有声的一番话,使得李二的脚步为之一顿。

  而殿上,察觉到情形有些不对的李宽,已经默默挪动了几步,站在了距离大门一条直线的位置。若是待会儿再有异变,自己先跑了再说。

  “魏卿,你是认真的?”重新坐回到龙椅上的李二,狐疑地看向魏征,作为真正讲求战争实用主义的李二,他从来都只相信一个真理:战争,作为政治的延续,往往要解决的,就是那些用嘴巴解决不了的问题。

  比如迎回前朝将士们的骸骨这件事,在李二看来,就是嘴巴解决不了的事。

  自己不动用武力,是绝对不可能达成目的。

  “陛下,不管高句丽答不答应我们的要求,大唐对其强硬的姿态,我们必须摆出来。就算暂时没能达到目的,可将来万一动起手来,大唐也并非师出无名。”魏征躬身向李二一礼,道出了自己真正的意图。

  要么现在你把遗骸给我送过来,要么将来我亲自带兵过去。

  怎么选,你高句丽可得仔细掂量。

  “陛下,臣觉得魏大人说的有道理。”一直就默默关注事态发展的萧,此时将身边的裴寂交给了褚遂良,自己出班站定,向李二躬身致礼,表示自己同意魏征的想法。

  “陛下,臣附议。”杜如晦,这位被李宽五杀收尾的治世良臣,再一次坚定不移地站了出来,支持他认为正确的那一方。

  “陛下,臣也附议,此举大善,且稳妥。”房玄龄在思索再三后,同样表示了对魏征的支持。

  文官表了态,武将们自然也知道该如何了。

  从尉迟恭开始,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长孙顺德、张亮、张公谨、李绩(徐茂公)、秦琼,一个个纷纷出班表示附议。

  一时之间,在朝中向来孤家寡人的魏征,竟然给人一种“党羽众多”的奇怪假象。

  当然,本就是做惯了孤臣的魏征,却不觉得这有什么。

  可某人却坐不住了。

  “我滴个乖乖……感情魏征人缘这么好啊……失策……失策啊……”当李宽躲在虞世南身后,扼腕叹息自己先前太上头,怎么一下子给魏征送去这么多盟友的时候。

  听见他嘀咕的虞世南却笑了:“楚王殿下,”老人和蔼地看着愁眉不展的少年王爷,语气和善道:“君子群而不党,这些大臣们,并非魏征的同党,只不过是认可了他提出的建议而已。

  不过,在老夫看来:要真论促成此举的首要功臣,将他们骂醒的楚王殿下,才是真正当之无愧呀……”

  要不说人还得多读书呢。

  听完虞世南的话,就开始一个劲儿“嘿嘿”傻乐的李宽,在这一刻,竟然生出了一种找到知己的感觉。

  “唉,哪有,要说这朝中真正的贤良之辈,当属虞公首屈一指!”正所谓花花轿子人抬人,此时心花怒放的李宽殿下,压根就不顾自己文化水平有限,开始自告奋勇的和虞世南进行商业互吹。

  “殿下又错啦……”听到李宽诚心诚意却又总是词不达意的恭维,虞世南笑着摇摇头,接着用下巴指了指此时已经默默站回班位的萧:“真论贤良,当属最先站出来支持魏征的萧公,殿下这份赞誉,萧公当仁不让!”

  李宽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看着萧的背影,没再说话。

  最后,李二终于还是接受了大臣们的建议,给高句丽的国书,今日之内就会从长安发出,大唐不在乎高句丽会就此如何回应。

  大唐只需要有一个强硬的姿态,以及日后光明正大收拾高句丽的理由罢了。

  在结束了这场风波后,李二看了一眼先前大出风头,此刻却躲在角落里“无所畏惧”的李宽,这竖子当下眼神时不时就会瞟向大殿外,身体更是始终保持一副跃跃欲试要逃离的样子。

  李二只觉得一阵头痛。

  因为这一幕不光落在他眼里,这朝中的大臣们,眼下想必也大多正在用眼角的余光观察这位头回上朝,就搅得大家鸡犬不宁的新晋刺儿头。

  都说龙生龙,凤生凤,有着“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的李二陛下,到底是怎么生出这么个混世小魔王的呢?

  这可能是大家在议事之余,始终都盘旋在脑海中的一个问题。

  而与此同时,先前“事了隐身去,深藏功与名”,此后稳坐钓鱼台的虞世南,正抱着朝芴,微阖双目,在谁都不曾在意的角落,思考着待会散了朝,自己要如何跟陛下开口,将年轻的王爷收为自己的弟子。

  是的,李宽先前的那番表现,或许在旁人眼中是天生桀骜,狂妄不逊,但是久经世故,且善于识人的虞世南却觉得,楚王殿下是块璞玉,只要自己细心教导,那么将来大唐将会多出一位了不得的贤王。

  如此,也算是他作为一个臣子,此生为陛下,为大唐所能尽到的最后一份心力了……

第52章 众生百态

  随着李二和文武百官们将剩余事项一一商定完毕,好不容易熬到了散朝的楚王殿下,不等太监总管张楠喊出那句“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的经典退场白,只管一马当先,活跟个大马猴儿似的,几个左右横跳间,显得身形飞快,率先跨出了太极殿的大门。

  留下后方震惊目光无数。

  在这一刻,百官们对李二陛下的同情,以及李二陛下心中的怒火,几乎同时达到了顶峰。

  在这一刻,君臣之间的默契值达到了巅峰:你这哪是上朝来了?你这是给朕(陛下)丢人来了啊!

  李二陛下现在恨不得给自己几个大嘴巴:自己干嘛要把对观音婢的疼爱之情“爱屋及乌”转嫁到这个竖子身上呢?

  当真是昏了头了……

  享受着台下文武百官意味深长的注目礼的李二,一念至此,不由愈发悔恨交加。

  他阴沉着脸,开始寻思着这回自己是不是该重新寻一把执行家法用的藤条,要更粗更硬更称手而且光有韧劲儿还不够,得带刺!

  但即便当真能够遂愿,李二也不觉得自家那个比谁都活泼的竖子能屈服在新的刑具之下,但是,起码能让那竖子更疼,自己也能更解气不是?

  是的,李二陛下如今已经彻底放弃纠正李宽的想法了毕竟有些自由的鸟儿,是关不住的!

  而自由的楚王殿下,更是如此!

  话分两头。

  长阶之下,今日难得硬气一回的太子李承乾,感受着此刻殿内诡异的气氛,他斟酌再三,想要开口为弟弟开脱,但又实在是编不出合适的理由,想了想,终究还是忍住了。

  罢了罢了……自己待会儿去御书房单独找父皇好了。

  但让太子爷没想到的是,当他随父皇一同下了朝,跟着走进御书房后。

  随后,李承乾刚跪下,正欲向背身走向御案后的父皇开口求情,屋外便有太监云裳通传:“陛下,虞世南在外求见。”

  于是……来不及起身的太子殿下,恰好被虞世南撞了个正着。

  “虞公……”李承乾干巴巴地打了个招呼,现在这种情形,大家似乎都很尴尬。

  “太子殿下您这是?”虞世南诧异地看着跪在御案前的李承乾,不知道对方这是在说什么。

  “呵……这小子见刚才外面人多,不好意思给朕跪下。”李二此时已经坐在了御案后,眼皮轻抬,瞅了一眼神情有些不自在的太子,冷笑一声,为其解释道。

  李承乾:“……”

  父皇,您这还不如不解释……

  您这么说,搞得儿子好像多不情愿一样……我那是在乎人多吗……我是怕当众跪了让您下不来台,回头您生起气来,儿子替宽弟求情没能求成不说,还得把自己搭进去……

  不得不说,不知何时起,因为有李宽这么一个妖孽一般的家伙存在,李二的儿子们,如今个个都有望成为人精。

  “太子如此友爱兄弟,当真不负贤良之名。”虞世南笑呵呵地为李承乾下了这样一个结论。

  李承乾闻言抿了抿嘴,偷偷看了李世民一眼,见老爹脸上并无不满神色,才小心翼翼道:“当不得虞公如此谬赞。”

  呐,这就是某贤王和太子殿下的差别了。

  要是虞世南这么夸奖李宽一句,后者不抓着对方的胳膊问上个十几遍“岂无故?公再曰!”是绝对不会撒手的。

  搞不好,李宽还会把跟他一面之缘的“忘年交”,太上皇的起居舍人颜术叫来,叫对方好生记录。

  如此头等大事,若是不蹭一蹭《帝王起居注》(李二陛下肯定是不会让他蹭的),李宽就不叫李宽了。

  “虞卿,”满意儿子谦虚态度的李二,此时神情总算是变得温和起来:“你来寻朕,所为何事?当然,你若是追着朕想要领罚,朕也会仔细考虑一二的。”

  当李二可以半开玩笑与大臣说话的时候,这便代表他此时的心情相当不错。

  故而,虞世南也终于鼓起勇气,放弃原先拐弯抹角,迂回取胜的打算,直接开门见山道:“陛下,老臣……想收楚王殿下当关门弟子。”

  “你说啥?!”突闻如此喜讯的李二陛下倏地站起身,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道:“你可别后悔!”

  虞世南:“……”

  "虞卿?"李二看着一言不发的虞世南,脸上的神情,竟是破天荒的有些紧张。

  “陛下……”沉默半晌的虞世南,忽然笑眯眯道:“本来是不后悔的,但是陛下你要这样……那就可得容老臣悔上一悔了……”

  哟,看这架势,知悔不愿悔?

  李二心中有数了。

  “哈哈,虞爱卿莫要误会,朕的意思是,虞爱卿真是慧眼识……才啊!”李二也不傻,意识到自己先前有些失态后,他便连忙开始补救,只是连着两声“虞爱卿”,听得一旁跪着的李承乾直打摆子。

  父皇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无……无底线的呢……

  不过……

  李承乾眉头轻挑,看着李二与虞世南君臣相合,正在亲切交谈,心里想着今后宽弟能得虞公教导,怎么看,都算得上是好事一桩啊!

  于是,当下他便由衷的开始为李宽感到高兴起来。

  只是……可怜的太子殿下,尚且不知此时此刻,自己的东宫,正在被自己的弟弟偷家呢。

  当然,在李宽真正展开拆迁行动之前,还去了一趟武德殿。

  于是,此时和虞世南相谈正欢的李二陛下尚且不知,被他收藏在武德殿内,随他征战多年的那把马槊,业已失窃,并且很快就会出现在东宫花园内的假山之上,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发挥它的作用……

第53章 眼睛会不会干

  “楚王殿下……哎哟……楚王殿下啊喂!”朴云作为东宫的太监总管,此时看着在东宫花园假山上忙碌的李宽,他恨不得给对方跪下。

  不对,他已经跪下了,而且正在不断磕头:“楚王殿下啊,算是奴婢求您了!您收了神通吧,这要是让陛下跟太子爷知道,奴婢指定是要被扒去一层皮的呀……”

  “这没你事儿嗷,赶紧滚蛋!一天天的就知道妨碍本王,你烦不烦?”当李宽将山顶的碎石扔的满院都是,寻了一个合适的洞口,将李二的马槊插在了假山上,再仔细在槊头栓上了细长的铁链,随后,他一边嘴上骂着朴云,一边身体小心翼翼地攀着岩壁下山,待他从假山上下来后,因为嫌弃挖坑麻烦,于是他干脆将铁链的末端系上几根铁链,随后一并给扔进了池塘中。

  如此,也算大功告成。

  “告诉其他人,这座假山包括这个池塘,往后就不要靠近了,特别是雷雨天,都给我躲得远远儿的!”李宽拍拍手,想着自己总算是了结了一桩心事,当下不由地志得意满起来:这一回,总算没人能再用雷击宫殿一事,来为难他的太子大哥了吧。

  是的,没人会再去为难李承乾了。

  毕竟太子殿下这颗米粒之珠,凭什么与“皓月之辉”的楚王殿下争夺光芒呢?

  眼下大家找茬的对象,全是李宽。

  房玄龄、杜如晦、这两位良臣今日可以说是承受了一场无妄之灾。

  作为被李宽“指桑骂槐”的两棵"大槐树",心宽气广:念在被李宽赞了一句“有宰相之才”的份上,二人决定,就做一回“宰相”,将此次当做无事发生。

  至于那个因为武将出身,等同半个丈育(文盲)的尉迟恭上门找他俩“问策”,两人的态度也是十分默契:任你好说歹说,我自无动于衷。

首节上一节28/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