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贤王 第129节

  “原来是这样。”李渊听着孙儿的话,也大概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可接着他又狐疑道:“那你干嘛跑去调戏人家?还你有一计,可使隋室幽而复明?怎么,天水麒麟上你身了是吧?”

  “皇祖父,你看看你,做人不要这么无趣。”李宽闻言直接倒打一耙:“我当初就被姑姑称为‘陇右麒麟’,只不过我为人低调罢了……”

  “吭……”李渊此刻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回话了,可能对于孙儿的辩解,他半是好笑,半是心酸吧。

  李渊知道,自己的诸多女儿中,能被李宽当面亲口唤一声‘姑姑’的,从头到尾便只有平阳昭公主李秀宁一人而已,往日,李渊其他的女儿们想跟李宽亲近,不管那些公主们多么和颜悦色的跟他说话,这臭小子就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直接转身就走,态度固执得让人既头疼又心酸。

  或许是因为提到了姑姑平阳昭公主,原本聊得好好的祖孙俩人,一下子便因为突如其来的感伤失去了开口的欲望。

  在沉默许久后,李宽站起身:“祖父,我走啦。”

  “嗯……”李渊点点头,望着孙儿离去的背影,他的眼中带着某种不可言说的复杂情绪。

  直到孙儿彻底消失在殿门外,收回目光的太上皇,看着摆放在自己面前的传国玉玺,脸上并没有高兴的神情,反而闪过一阵失落和内疚。

  他李渊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发妻太穆皇后,一个是他的嫡女平阳昭公主。

  而偏偏这俩人,生前对于孙儿李宽,最是疼爱不过……

  “难道说,这才是老天给我的惩罚么……”不知想到了什么,李渊一边苦笑着一边口中喃喃道:“这人老了老了……方知这良心债,才最最难赎啊……”

第306章 楚王妙计安天下

  楚王殿下离了弘义宫,熟门熟路地找上了宗人府。

  老宗正如今已经准备颐养天年了,他的接班人正是李怀仁的老爹,河间郡王李孝恭,所以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于吭哧吭哧翻进几位皇子闭门思过的那间小院的楚王殿下,他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二哥?!二哥!!!!”李宽刚刚跳下院墙,就被眼前几个身影给扑倒在地。

  “你们他娘……赶紧……赶紧起来……压死本王了……”被几个弟弟扑倒在地的楚王殿下可以发誓,他在西北战场上都没受过这么重的伤。

  “二哥!我老早就在准备给你接风的酒宴了,可惜……”压在最上面的李泰,闻言连忙起身,随后李恪、李、李也挨个从李宽身上起来。

  “你们什么个情况啊?干嘛动手揍杨政道?还有小恪,你他娘的也去凑热闹? ”被弟弟们扶起来的李宽揉了揉腰,随后,他一边训话一边伸出两只手,一左一右拧起了李和李的耳朵:“我说两位好弟弟,二哥不在的日子里,你俩挺嚣张啊?兰陵的小猫儿你们都敢抢?还欺负她?咋的,是觉得二哥在西北回不来了是吧?”

  “嗷!嗷”耳朵上传来的剧痛让燕王殿下和梁王殿下意识到了自己即将就要为从前的二杆子行为付出代价。

  “二哥 ……”李泰见状,刚想替弟弟们求饶。

  “你跟小恪也给我去那边面壁思过去!他娘的!我不在,你们不知道管管啊?!兰陵多么乖巧懂事,你们也好意思袖手旁观?!”楚王殿下的愤怒需要被重视。

  于是……

  原本想开口求情的李泰和一旁同样欲言又止的三哥李恪对视一眼:罢了罢了……二哥说啥就是啥,咱俩面壁去吧……

  “二哥……呜呜呜……”李现在真的分不清自己的眼泪是因为二哥归来他太感动,还是二哥出手实在太重:“我就是想摸摸咪咪……是兰陵妹妹小气……我都打算拿母妃养的兰花跟她交换了……”

  “是啊二哥……我也只是想摸摸……小猫又摸不坏……”李也在一旁可怜巴巴的解释道。

  “你俩也给我面壁去!”李宽松了手,在两个混账弟弟屁股上一人一脚,等这俩臊眉耷眼地站到墙根那边后,他才坐到了小院的石桌旁,刚想喝一口水,发现这俩货居然还敢私底下交头接耳,楚王顿时便怒了:“你俩还打算合谋造二哥的反是吧?是不是二哥没舍得揍你们,你们心里不得劲啊?!”

  “没……”李委屈地哼唧了一声,他只是想跟五哥说一声,回头得求求三哥和四哥,别把这事儿给说出去,毕竟他俩也要面子的……

  “哼,小树不修不直溜!”李宽冷哼一声,语气颇为不善:“从现在开始,再让我知道你俩没事欺负人……”

  “二哥,你以前不也老爱……那什么嘛……”李不愧是天生就带种的男人,这反抗精神,真是与世俱来,即便是面对天生对他就有除了血脉压制以外还附带各种压制的二哥李宽,他也能做到“怂了,但没完全怂。”

  “我欺负过长乐啊?我欺负过高阳啊?我欺负过襄城阿姊啊?!”李宽有些好笑地瞪着撅嘴能挂油瓶的弟弟:“你个臭小子,哪怕是在外边,你几时听说过我抢人家女孩子的东西?!”

  “那是,二哥你都是往外送……”李泰想起当初二哥在皇祖父那儿顺来玉佩,说要送给魏征家的舒怡阿姊……讲真……也就是最后没送成,否则就魏征那驴脾气,不闹到父皇那里去才怪。

  “我说小泰,你是不是觉得这一年不见,胖了一圈,就觉得自己行了。”楚王殿下发现,这弟弟们都到叛逆期了啊。

  “二哥,我没有……”李泰闻言连忙解释道:“我就是见到了你,我高兴……”所以嘴瓢了……

  “哼……”李宽冷哼一声,对于弟弟的临时马屁,表示不置可否。

  “二哥,当初我是劝过他俩的啊……”李恪见二哥今天似乎心情不大好,为了避免被殃及池鱼,于是连忙又道:“大哥那里你去了吗?他最近也很挂念你。”

  “那可不……”李宽听李恪提起这个就气不打一处来:“他都因为挂念我……开始往我寝殿里塞知心人了!”还他娘的是特别特别符合他审美观的那种知心人!

  “二哥你不高兴?”李泰闻言顿时惊讶了:“不应该啊,当初还是我建议大哥把称心送给你的,他也没犹豫,当即便给了……”

  “……”李宽看着自己的胖弟弟,好好好,你是知道怎么问大哥要,然后让大哥怎么给的……

  “二哥,能不面壁了吗?我答应你,我以后绝对绝对不欺负兰陵阿姊,也不会欺负其他的阿姊和妹妹们,我现在不想面壁,我就想看看你,这都一年未见了……”就在李宽想着怎么揍李泰这个二货弟弟的时候,李突然转过身来,可怜巴巴的望着李宽,半是真心话半是求饶道。

  “……”唉,李宽现在突然觉得,这二哥当得是真心累人。

  “二哥,我也一样!”李见李这个当弟弟的都知道服软,他意识到自己或许不必那么坚强。

  “我想知道,你们几个是怎么跟人杨政道起了冲突的。”已经决定回头跟母后求情,把这四个坐监的臭弟弟给放出来楚王殿下,决定还是先搞清楚事情真相。

  “杨政道非说二哥你调戏了他的阿姊,我不信,他就继续说,我还不信,他就添油加醋的说,然后我就揍他了。”李作为“自家二哥面前的老实孩子”,对李宽向来有问必答。

  “我见六弟打不过,我就上去帮了把手。”李在一旁附和道,他可不敢说自己只是出手慢了李一步,万一二哥又发怒了。

  “我看他俩跟杨政道打得有来有回,刚想上去帮忙, 结果李怀仁他也动手,李怀仁一动手,剩下的令武表哥、哲威表哥、还有长孙表哥他们,呼啦啦的就并肩子上了,我一看情形不对,我就上去拉人……”李泰闻言期期艾艾道。

  “……”李宽把目光转向李恪:“那小恪,你呢?”

  “唉……二哥……”李恪提起这个就伤心:“我跟着小泰去拉架,结果混乱之中我被人扯了出去,然后就不小心撞到了夫子……”

  合着这位,才是最大的罪魁祸首。

  “……”李宽沉默许久,最后缓缓开口道:“你们也是人才啊……”

  就在楚王殿下因为弟弟们“长歪了”而感到苦恼的时候,彼时的太极殿内,李二陛下也很苦恼。

  “陛下,臣以为,传国玉玺实在是不宜一直保存在楚王手中……”说这话的,是如今的大唐中书令,房玄龄。

  如今房玄龄已是李二陛下身边最得力的助手,至于原本的“房谋杜断”中的另一位主角,杜如晦,现下还在家中养病,听说原本他可能都熬不过去年冬天,但是不知为何,如今杜府已经传来他即将大病痊愈的消息,想来也算是上苍怜悯。

  “陛下,臣也认为房公说得有道理 ,咱们应该让楚王将传国玉玺献出来。”如果说房玄龄是出于为国家社稷考虑而开的这个口,那么此时附和的长孙无忌那就纯属出于私心了:他是真担心宽儿这竖子一个把握不住,就学他老爹……嗯……不管怎么说,承乾这个大哥当得,厚道哇……他前段时间还听说这孩子把李元昌送给他的小内侍留给了自己的弟弟,如此重情重义的太子,简直是家国幸事!

  “陛下,臣也附议!”魏征虽然也是出于公义,但是大家都看得出他跟楚王之间的私人恩怨历来颇深:“若陛下不愿开口,那么交由臣来向楚王殿下讨要!”

  “……”李二陛下看了一眼魏征,然后又扫了一眼李靖、李绩这些人,随后叹了一口气:“朕的大将军们,为何一个个都默不作声啊……”

  “咳咳……”一干见识过楚王殿下在战场上有多能打的武将们 ,此刻都尴尬的很,不是他们不想占这个便宜,而是他们深知这便宜占不得……

  敢把亲爹当开路先锋使的楚王殿下,或许压根也没把传国玉玺当回事,但他不当回事,不代表旁人就有资格更有手段从他手里把这东西拿回来。

  这与这些敢站出来义正言辞,义愤填膺的文官们……

  嘿……你们这帮憨货,真当楚王传来的捷报,靠的是李靖这些人啊……

  就在场上气氛愈发尴尬,文官们个个表情疑惑的时候,大内总管张楠突然行色匆匆的走了进来。

  “陛下!奴有要事禀报!”张楠如今也顾不得这满殿都是朝中大佬了,主要是这消息他是一刻都不敢瞒着啊……

  “说!”李二陛下抿了抿嘴,总觉得八成是那竖子开始作妖了。

  “就在方才……楚王殿下他……”

  嘿……果然!李二陛下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冷笑。

  “楚王殿下他……”因为消息实在是太过令人震惊,磕磕巴巴的张楠接连开口了两次才将话头捋顺,并继续说下去:“楚王殿下他将传国玉玺,献于了太上皇了!”

  轰!

  整个太极殿,都被张楠突然爆出的这颗惊雷,给震撼的无以复加。

  而原本以为“我家竖子不过如此”的李二陛下,脸上先是愤怒,随后变得苦涩,可在许久之后……在震惊之中回过神来的庙堂诸公,发现高坐龙椅的李二陛下他那不知何时起,变得猩红的眼眶中,悄然流露出一抹晶莹之色……

第307章 真正的大智若愚

  正所谓子之爱父,则为之计深远。(注1)

  李二陛下在明白了儿子的一番良苦用心之后,难免会因为陷入感动而一时不能自已。

  可李二陛下是感动了,他的群臣那可就难受了……

  这帮当初被称为“天策府幕僚”的“邪恶势力”,终于体会到了来自楚王殿下的正义爆杀。

  好好好……楚王啊楚王……我们愿意称您为真正的大智若愚……

  您这一手棋下的是真好啊!

  咱先不说太上皇是否被您这番小心举动给哄得龙颜大悦,总之李二陛下从前那“得位不正”的坏名声,经此一役,终于是迎来了转机:只要太上皇事后愿意将传国玉玺交到李二陛下手里,那么曾经玄武门之变带来的恶劣影响,就会大幅度的降低……

  只不过……咱们这名声,可就……

  房玄龄身为文官之首,此时他的内心很复杂,这见惯了权力斗争中尔虞我诈大唐名相,原本还在心中悄悄定下了如何助陛下将传国玉玺从楚王殿下手里取回来的计策,可现在……嘿……他房玄龄必须承认:这世上再多阴谋诡计,在绝对出自真心的阳谋面前,当真是不值一提。

  “臣,李绩,为陛下贺!”李绩大将军作为楚王殿下的“编外家臣”,他是自然是为李宽的做法而感到开心的,别管你小子是不是真的无心大位,但能有这份心胸和魄力,老夫就没看错人!

  李绩突然开口,当原本沉寂的大殿气氛活跃了不少,而有了他的开口,武将之中,顿时便有人响应。

  只是响应之人,有些出乎众人意料此人并非跟随楚王殿下在西北作战过的将领,而是卢国公程咬金。这个往日里大大咧咧好似没头脑的家伙,居然在这个时候选择了为楚王殿下发声:“陛下 ,楚王殿下此举大善啊,只是陛下,先前有些小人还他娘的试图离间您和楚王殿下,老臣说句实在话,看不过眼,看不过眼呐!”

  “臣也觉得卢国公说得有道理!”李靖此时才品过味来,当即出言附和道。

  而他一开口,接下来就是武将们的团建,从柴绍、薛万彻、再到尉迟恭、牛进达、独孤彦云、张亮这些朝中大将,无一不站出来用恭贺李二陛下的名义表达了对楚王殿下的暗中支持。

  虽然大家平日里虽然各有各的小心思,但是在楚王殿下有多能打的这件事上,这些武将们作为亲身经历者,他们是心中有数的,更何况此时楚王殿下还站着大义和公理,有鉴于此,那还有啥可迟疑的?

  最重要的是,除了能跟“脑子时好时坏,脾气一直很快”的楚王殿下爱结个善缘以外,像这种便宜群架放着不打,那真的白瞎了老哥儿几个在朝堂混迹十多年。

  武将们是团结了,文官们就……就很麻……

  可能他们这些年里就没受过这样的欺负吧……

  房玄龄还好,毕竟文官之首,况且他人缘也不差,大家说话也留着几分薄面。

  至于长孙无忌,毕竟是楚王殿下的便宜舅舅,人焉儿坏,大家也不好针对。

  几番排除之下,那也就剩下一个魏征,注定要遭老罪喽……

  这个往日里能喷到所有人都怀疑人生的“贞观第一大谏人”,李二陛下的“人形移动全身镜”,此时更是被一帮武夫给阴阳怪气到怀疑人生。

  尤其是独孤彦云这个老匹夫,居然一口一个“房、魏二人居心不良,长孙无忌不怀好意……”呵……好你个独孤老匹夫,为了讨好楚王,你他娘的连长孙无忌你都不怕了?!老夫是真不明白,你什么时候跟楚王关系这么好了?!

  尤其是程咬金这个老王八蛋,这会儿嘴上一口一个“离间”加“小人”的,但是这货说这话的时候,目光全程都盯着自己……

  啊……

  他魏征……终于明白了,楚王殿下这人是招惹不得。

  仅仅就这么随心所欲的把传国玉玺往太上皇那儿一送,就明明白白的告诉了他们这些口口声声说要为陛下尽忠的大臣们 ,什么他娘的叫他娘的惊喜……

  此时讷讷无言的文官之中,唐俭突然感到很庆幸:他方才是准备站出来支持房公魏公还有长孙无忌的,可想到那小王八蛋当初把自己折腾的差点都回不来长安,他就有些“从心”,但如今事实也证明了,楚王殿下他能这么嚣张,除了底牌多,后台硬,外加运气足够好以外,这货多多少少还是会偶尔动用他那“九九新,稀罕物儿”的脑子的。

  只是楚王殿下每动用一次脑子,就会有一个甚至多个大臣,名声扫地。

  而第一个受害者,叫裴寂。

  只是起初人们并不在意,以为那只是楚王殿下一次普通的“歪打正着”而已……

  但现在……谁懂啊家人们……至于后来……抛开名声因为弟子反复起起落落的虞公和萧公不谈,剩下的受害者名单,那当真是……唉……还好老夫当初因为张公瑾的“稳健”而在楚王手上吃了一次亏,否则……今日我唐俭的下场,未必就比他魏征好多少啊……

  “你们吵完了?”李二陛下的声音突然在大殿中响起,这让已经围着魏征开始“近身输出”的程咬金、尉迟恭、薛万彻等人,闻言纷纷站回了原位。

  “陛下……臣……”魏征此时已经彻底懵了,不是……往日里老夫哪怕跟陛下干起仗了,你们也没这么卖力吧?

  “魏公,还请慎言!”房玄龄此时心情也不太美妙,他看得出魏征要找回场子,恐怕已然成了奢望。

  你没看见就连长孙无忌此时脸上都是一脸的戚戚然么,那老货都没想到自己的好外甥如今能有这么好的人缘,他此刻八成也在心中犯怵呢……

  终于,所有人都安静下来,静待李二陛下开口。

首节上一节129/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