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贤王 第112节

  可不管他发不发疯,如果这位楚王仍旧敢按照原计划行事,那么他的下场就只有一个,死在大军围困之下,再多骁勇事迹,终究是折戟沉沙,成为过眼烟云了……

第262章 楚王的许攸和许褚

  作为整个西北都在针对的敌人,楚王殿下在高昌城的日子却依旧过得悠哉游哉。

  当然,非是他真的就无所畏惧,而是碍于需要时间将宇文擎这批部曲的家眷们送到玉门关,所以他只能暂时镇守高昌,面对从各个方向汇聚而来的敌人,依旧选择不动如山。

  “殿下,如今局势越来越危机,您要不走玉门关,就此回长安?”窦师纶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劝说自家头铁的家主了:“您听老夫一句劝,如今整个天下都在传颂您的英名,就此收手是最好的结果,否则真去金山祭天之后,成败难料啊……”

  “我说窦叔儿,你怕什么啊?”正在努力辨认李绩给自己画的西北舆图的楚王殿下,闻言抬起头,看向满脸苦涩的窦师纶道:“做事情,就得有始有终,我若现在灰溜溜的跑回去,那帮蛮夷还以为我怕他们呢!况且,我爹是什么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就本王这一路犯下的事儿,都够他揍到本王娶妻生子的那一天了,本王可不想遭这样的罪!”

  “说来说去,殿下这是怕了陛下了吗?”李绩自打被楚王殿下用一个馕饼收买以后,如今当真是事事为楚王着想,眼下为了逼楚王殿下回去,他甚至都用上了激将法。

  “我会怕他?!笑话!”楚王殿下在反抗自家老爹这件事情上,基本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可他刚梗着脖子放完狠话,接着便一塌肩膀:“唉……我这不是想着要……”

  楚王“要”什么还没说出口,门外却传来一个声音:“楚王殿下,西突厥派来使节求见!”

  “嗯?”李宽很好奇,对方竟然还敢派使者来,咋的,这是要跟自己谈判?

  “楚王殿下,这使节咱们还是见一见比较好。”李靖看得出楚王并不想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所以他已经做好了全面战争的准备,只是开战之前,了解一下对方的诉求也是好的。

  “既然李伯伯说见,那就见吧!”李宽对于李靖,一直以来都很尊重,他的话,自然要听。

  于是,片刻之后。

  “外臣阿史那铎仁,见过大唐楚王殿下!”

  “又是你?!”李宽看着站在自己面前,身份已经从东突厥使节变幻成西突厥使节的阿史那铎仁,他觉得,这人也真的算是个人才了:“你怎么混到西突厥那边去了?”

  “楚王殿下,我这次来,不是陪您逗闷子的,这些私人的事情,您还是不要打听的好。 ”阿史那铎仁板着脸,说话间底气十足。如今的他,没有了当初在大唐的狂妄,也没有了先前在定襄城的谦卑,在被楚王派人打断过一条腿后,阿史那铎仁觉得自己超脱了,他如今是一个有了人生追求的人。

  “哈?”李宽万万没想到,断了一条腿的阿史那铎仁,竟是把自己的脊梁给长好了:“可以啊,阿史那铎仁,本王没想到你居然有一天能在本王面前如此硬气。”

  “呵……”阿史那铎仁闻言一声冷笑:“楚王殿下,您还当是以前呢?如今整个西北的所有国家,已经基本全部联合起来,就为讨伐您,可您似乎是被从前的好运气给蒙蔽了双眼,竟还觉得自己不可一世呢!”

  “哇……”李宽看着慷慨陈词的阿史那铎仁,他忍不住对随对方一同进到大堂内的宇文擎和苏定方感慨道:“我们的朋友阿史那铎仁,他今天站起来了!”

  “楚王殿下……”苏定方现在很头疼,因为他是知道一旦开战,后果有多么的难预料,可眼下楚王依旧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好似压根就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臣觉得,眼下不适合说笑……”

  “唉……你可真无趣。”李宽闻言瞪了苏定方一眼,随后将目光收回,看着眼前的阿史那铎仁:“说说吧,这次是什么条件?”

  “我们可以放楚王殿下归国,但是前提是交出颉利可汗和莫贺咄可汗,并且您要写下认罪书,同时将手下的大将李靖、李绩、李道宗……”

  “你放你娘的狗屁!”阿史那铎仁的话都没说完,就被脸色阴沉下来的楚王给骂了回去。

  “李宽!你竟敢……”阿史那铎仁没想到,对方如今竟然还敢对自己张口便骂,当真是……

  当真是无法无天了!

  “你他娘的竟敢直呼殿下名讳?!”宇文擎的声音突然在大堂之上爆开,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只见他三步并作两步,一把来到阿史那铎仁的身后,没等对方闻声彻底转过头,他便直接一只手按上对方的脑袋,大手轻轻一拧:“咔!”

  刚有了人生追求的阿史那铎仁,就这样被人扭断了脖子!

  “宇文兄,你……”楚王的“许攸”,曾被前者赤脚相迎的苏定方,看着一下子就将使节给结果了的宇文擎,半晌说不出话来。

  好吧,老夫总算明白自己为何先前对你偶生心悸之感了,合着楚王殿下的“虎痴”就是您啊?!

  一旁将这一切目睹的姜去忍不住嘴角一歪:好哇,楚王的许攸和许褚,这回算是齐活了!

  “你杀了他干嘛?!老夫都还没来得及问话呢!”李靖也没想到,楚王这个莽夫带回来的家臣,竟然还是个能超越家主的存在。

  “他辱我主,怎可轻饶?!”宇文擎闻言把虎目一瞪,阿史那铎仁的身子已经像个破麻袋一样被他扔在脚下,宇文擎才不管诘问自己的是什么大元帅,反正楚王殿下的脸面最重要。

  “不是……我说……”要说眼下最最震惊的,还是我们的楚王殿下:“宇文擎啊……”李宽哭笑不得地看着自己猛如虎的家臣:“咱们以后做事之前能不能先动动脑子啊?”

  能让楚王这个莽夫劝人家做事之前动脑子,这天底下恐怕也就宇文擎独一份了。

  “殿下,没什么好问的,从这个狗东西嘴里转述的,能是什么好话吗?左右不过是一堆让您生气并且绝不可能答应的条件,依我看,不如不听,直接杀之,最得当!”

第263章 可曾见我如龙在渊

  宇文擎一个“直接杀之最得当”,的的确确是让大家挑不出半点毛病来。

  只不过……

  众人皆是一种“服了”但是又没“真的服”的状态。

  苏定方扫了一眼地上的尸体,叹了口气,随后对李宽道:“楚王殿下,此人是代表西突厥的肆叶护可汗前来与我们的谈判的,现在人死了,我们该如何回话?”

  “把他的头颅割下来,由我亲自给肆叶护可汗送去!”宇文擎本着一人做事一人当的原则,当即大包大揽地揽下了这个玩命儿的活计。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啊!”李绩深吸一口气,看着周身气势雄壮如渊的宇文擎,他总觉得楚王殿下的某些拼图,快要集齐了……

  “李绩将军,西域可没这样的规矩。”宇文擎觉得自己还得讲讲礼貌的:“强大的国家杀死前来向自己挑衅的小国使节,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真的?!”楚王一听这个没,顿时来了兴致:“那强大国家的王,可以对小国漂亮的 ……”

  “咳咳……”李靖咳嗽两声,提醒某个混账玩意儿跑题别跑得太荒谬。

  “李伯伯,您嗓子难受啊?也是,西北风沙大……”李宽想了想:“要不给您来两坛葡萄酿,润润喉咙?”

  “殿下……军中怎可饮酒?何况大敌当前!”李靖很想说老夫的嗓子要是真的不适,那多半也是让你个倒霉孩子给气的!

  “好吧,大敌当前……”楚王殿下点点头,随即脸色一正,对宇文擎沉声道:“宇文擎!”

  “臣在!”宇文擎当即躬身抱拳道。

  “带些人马,将阿史那铎仁的尸首带出城,给我当着那些斥候的面,将其弃置于荒野!”

  “唯!” 宇文擎恭声领命后,当即转身离去,一路飒踏而行。

  待他离开后,一直沉默的姜去突然开口道:“殿下,您是想和肆叶护可汗达成某种协议吗?”

  “我说姜公,可以啊。”李宽闻言哈哈一笑:“不愧是祖母安排在我身边的知心人,竟如此懂我!”

  “……”姜去觉得吧,这人只有臭味相投才能意念合一,所以他认为楚王殿下骂得挺脏的……

  “殿下,您这又是要做什么?”向来沉默寡言的张公瑾,有些看不懂李宽为何如此行事。

  “公瑾呐,”出于某种恶趣味,李宽现在对张公瑾的称呼那叫一个肉麻:“莫贺咄可汗不过是本王去金山祭天的一个工具罢了,而这工具嘛,到时用完了就该丢掉了……

  可诸位别忘了,如今的莫贺咄可汗,在名义上仍是整个西突厥的可汗。

  虽说眼下整个西突厥的实际统治权,已经落入了他的儿子乙毗射匮可汗,和与肆叶护可汗这二人手上。甚至后者,还与莫贺咄可汗有着杀父之仇。

  可是,”李宽看着眼神渐渐了然的张公瑾,淡笑道:“我如果在此时许诺肆叶护可汗,在金山祭天之后,就将莫贺咄可汗交由他处置,条件则是他不能在金山围剿中对我出手,你觉得他会如何?”

  “他很可能会答应殿下您的要求,在这次事件中选择置身事外!”张公瑾的神情渐渐变得兴奋:“届时大军包围金山,我们完全可以往肆叶护可汗的方向突围……”

  “不,万一肆叶护可汗也是逢场作戏呢?”李靖忽然开口道,随后他看向李宽:“楚王殿下,莫贺咄可汗是不可能在西突厥有容身之处了,你把他交给肆叶护可汗,或许是他最好的结局,能够痛快一死。至于他的儿子乙毗射匮可汗……”

  “你是想说乙毗射匮会学我爹是吧?”李宽闻言眉头一挑,带孝子又开始了日常黑老爹的行为。

  “这可是您说的啊!诸位还请佐证,这话跟老夫可没半点关系!”李绩算是怕了楚王了,他娘的,真就怎么大逆不道怎么来。

  “乙毗射匮那狗东西还赶不上我爹呢!”李宽闻言把嘴一撇:“我爹可不会把我祖父送到颉利可汗的手上……”

  “呵……”李绩看着李宽似笑非笑道:“楚王殿下,您是会类比的……”

  “你俩没完了啊?!”李靖黑着脸,看着已经逐渐“蛮夷化”的李绩道:“再有几日,护送家眷的队伍就要进入玉门关,届时我们也该动身前往金山了,眼下正是针对敌军的种种谋划,做出一系列反制措施和安排的时候,怎可随意谈笑?”

  “李伯伯说得有道理!”楚带王见李靖有些生气,当即提高了声调:“反正本王决定赌一把,跟肆叶护可汗谈判,以莫贺咄可汗作筹码,换取他的合作。”

  “万一他不答应呢?”李靖对此还是不放心道。

  “李伯伯……”楚王殿下突然满脸坏笑道:“你难道还没发现吗?验证肆叶护可汗是否真心与我们合作的关键在于,届时我们在金山祭天以后,朝肆叶护可汗的方向突围时,对方会不会竭力阻拦。”

  “楚王殿下,您这不是废……”等等!李靖忽然只觉呼吸一窒……

  良久,李靖面色复杂地看着李宽:“楚王殿下啊……您可真是让老夫……第一次感到陌生啊……”

  “什么话什么话?!本王生来就是聪明脑袋!只不过是平日里不显山露水罢了!”楚王殿下说着,伸出大拇指,轻挑鼻尖:“哼哼,惯性思维害死人喽~~”

  “嘶”就在此时,后知后觉的李绩也回过味来,他看着眼前的楚王殿下,同样感到一阵不可思议。

  这还是从前长安城里的那个混账玩意儿吗?

  怎么来了一趟西北,见了一众蛮夷,这个小崽子非但没被同化,反而超脱了呢?!

  在这一刻,就连李绩也不得不承认,楚王是有点东西的:“殿下,好谋略啊!”

  事实上,楚王与肆叶护可汗达成合作的前提是大唐军队必须在金山祭天。

  肆叶护可汗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不管是不是为了替父报仇,从此获得其父统叶护可汗的旧部全心全意的效忠,还是打算独占功劳,来个暗中将计就计,最终独自拿下李宽,以此战功在西北获取巨大的声誉和地位;亦或者选择当个实在人,将此事提前与盟友通气,希望能在大家的配合下将楚王及其手下悍将给擒获。

  这一切的一切,都有一个巨大的前提楚王一行人必须一路顺畅无阻的前往金山祭天。

  所有的阴谋算计,也只有在楚王去金山祭天之后,才能一一现行。

  而楚王眼下眼下唯一的诉求是什么呢去金山祭天。

  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注1)

  当初那个在皇宫里的课堂上,枕着《孙子兵法》睡觉的楚王殿下,在此刻,终于让世人见到了他胸中的沟壑。

  谁人笑我当时狂与癫?

  尔可曾见我如龙在渊!

第264章 我持弓,你执矛

  “楚王殿下,那狗东西的尸首我丢外边儿去了,这不,还给您顺手牵了一只羊回来!”当宇文擎再度返回高昌城后,他当即找到了楚王殿下,展示了他的意外收获。

  “这小子谁啊?”楚王一边大口吃着烤馕,一边听着阿史那贺鲁跟自己讲解西突厥两位可汗的势力架构,他正听得入迷呢,却突然被人打断,等他闻声抬头,却见宇文擎带着一个衣着华贵,但却鼻青脸肿的倒霉蛋出现在自己面前。

  “喂,你小子谁啊?!”宇文擎闻言伸出手,扒拉了一下对方的脑袋。

  “……”那人咬牙没说话。

  他能说啥?本来是来前线巡查的,结果遇上这么一伙人出来抛尸,而自己两千多人的亲卫队,竟挡不住对方一波三百人的重骑冲锋,自己如今还成了阶下囚……

  “肆……肆叶护可汗?!”阿史那贺鲁自打对方进入大堂后,只是漫不经心的扫视了对方一眼,便只觉一阵胆战心惊,他趁着李宽和宇文擎对话的功夫,又仔仔细细打量了对方好一会儿,才勉强从对方那青紫交加的脸上确认出对方的身份来……

  “肆叶唔(护)?唔……唔……”李宽闻言顿时大吃一惊,下意识的想咽一口唾沫,结果他却忘了自己嘴里还有食物,于是这一下子竟然被噎住了。

  “殿下!”阿史那贺鲁见状,连忙抄起一旁案几上的葡萄酿送到楚王嘴边,一边替对方拍着脊背,一边帮着将壶中酒给囫囵灌下。

  “殿下!”宇文擎也惊呼一声,随后他意识到,自己似乎……闯祸了……

  而等李宽在阿史那贺鲁的帮助下好不容易缓过劲来以后,他看着放下酒壶的阿史那贺鲁,忍不住再三确认道:“贺鲁,你确定那人是肆叶护可汗?!”

  “楚王殿下,臣敢保证,真的是他!”阿史那贺鲁现在人也是懵的,他看着不远处一脸心虚的宇文擎,一时万般滋味在心头:原本我以为楚王殿下已经是举世无双的莽夫了,可没想到……竟还有人比他还鲁莽……

  李宽此时扭头瞪着宇文擎道:“你小子……你怎么把他给拐来了?!”

  “殿下……”宇文擎是知道楚王殿下先前的计划的,因此也深知肆叶护此人不该抓,故而他有些期期艾艾道:“臣……臣真的是遵照您的命令,将那阿史那铎仁的尸体给弃置荒野,随后便打算回城的。

  可谁知刚走了不久,就有一队突厥人马追了上来,他们仗着人多,二话不说就朝我们发起进攻,臣见如此情形,心想这哪能忍?于是臣当机立断直接率领大家返身杀了回去……然后……然后就成这样了…… ”宇文擎轻轻抬手,示意站在自己面前的肆叶护可汗。

  宇文擎现在很委屈,他哪知道顺手牵羊顺手牵羊……一下子把人家的头羊给“牵”回来了……

  “不要再说了!”此时的肆叶护可汗似乎不想旧事重提,他大喝一声后,目光直接望向李宽:“成王败寇,愿赌服输,如今我已经是你的俘虏,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你带了多少人去?”李宽才不会给对方面子,他见肆叶护这般反应,自然是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这打脸嘛,肯定是当面打脸才最痛快。

  “足足三百!”宇文擎的声音有些失落:“可臣哪知晓……”对方这么不经打啊……

  不过话说回来,自己这一千来号的兄弟们,除了自己以外,从前几乎都不曾在石国的军中效力,平日里大多都是放牧外带做点小买卖,就连训练武艺都是父辈们趁着夜色对他们偷偷摸摸进行的,谁知道这一个个的,打起仗来竟是这般生猛啊……

首节上一节112/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