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 第375节

宋桓的目光平静、澄澈,就像是阳光洒在了午后风平浪静的湖面上,敞亮得没有半点涟漪。

“父皇,二哥谋反,与儿臣无关!”

“这段时间以来,儿臣早就察觉到了二哥不太正常。”

“但儿臣不敢明说!”

“毕竟谋反是一顶大帽子,无论就在谁身上,都不是好事。”

“儿臣也不敢妄自告诉您,您一直风寒未愈,若是儿臣就这么将私自猜测的结果告诉了您,一定会伤了您的心!”

“所以,儿臣只能一面留心二哥说动向,一面早早通知了开封府总镇程天临,要他这几天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小心当差。”

“这些天,儿臣每天都在心中祈祷,二哥最终什么也不会做,只是单纯地发脾气了而已。”

“可没想到,最终的结果,却让父皇您如此失望,让儿臣这个做弟弟的替他蒙羞!”

说到这里,宋桓垂下头来,用手帕轻轻地拭了拭眼角。

从梁帝的视角来看,宋桓这是又伤心又生气,流下了复杂的眼泪。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宋桓只是差点演不下去了,借着擦眼泪的机会,平复一下心情而已。

这么绿茶的演技,就连宋桓本人都快要看不下去了!

不过话说回来,宋德谋反,却是跟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

即便宋德的身边没有马少星,也一定会有王少星、刘少星……

即便没有这些出谋划策的谋士,也一定会有那个憋了一肚子坏水的宋良,在背后怂恿驱使。

若是本就无意谋逆之人,无论你如何在他耳边吹风,他都坚决不会动了这样的念头。

可宋德心中早就种下了一颗反叛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

他之所以自食恶果,也都是他自己的选择,半点怨不得别人!

见宋桓情深意切,甚至流下了几滴眼泪,梁帝便不再多说什么。

“好了,老四。”

“你说的话,朕明白了!”

“朕与你父子二人,已经许久未一同共用晚膳了。”

“今晚不谈政事,咱们只用膳!”

“是!”宋桓瓮声瓮气地答了一声,再次拾起了筷子,默默用膳。

梁帝这话是不是可以代表着,从今往后,他都不会再提起跟宋德有关的事了?

毕竟自己的儿子要造反,这事每每被提起,都不算是什么光彩之事!

既然是不光彩的事,那就让它早早过去便是了。

宋桓正想得出神,却听梁帝突然开口道:“对了老四。”

“滇池安宁镇,这地方你听过么?”

宋桓:“……”

老头,你不是刚刚才说过,今晚吃饭,不谈政事的么!

不过只要不是谈跟宋德有关的事,其余谈什么,就都是小事。

宋桓点点头:“回父皇,儿臣听说过。”

“听说这地方乃是茶马互市的必经之路,更是修建茶马司的重要地点。”

“只是,当地百姓占山为王,自给自足,不愿配合朝廷办事。”

“据说滇池派去了几名官员游说,最终都被当地人给赶回去了!”

梁帝愁云满面:“不错!”

“安宁当地人占山为王数十载,只是先前大梁一直与北元相抗衡,朕也就无暇顾及当地的问题。”

“现如今,与北元的战事已经告一段落,成立茶马司迫在眉睫。”

“可当地非但不配合,反而变本加厉,愈演愈烈!”

“我大梁泱泱大国,又怎能容忍他们为所欲为?”

“所以朕打算趁此机会,收回安宁镇的统治权,一举将这些山匪剿灭!”

第450章 好一个先礼后兵

“三思啊父皇!”

宋桓下意识地张口道。

只是这话说完,宋桓就多少有点后悔了。

跟宋德有关的误会还不知有没有彻底解除,眼下自己又如此疾声厉色,否决了梁帝的话。

这不是上赶着要让梁帝心里不高兴么?

若是换成其他皇子,此刻为了讨梁帝的欢心,必定会对梁帝所说的话百依百顺,根本就顾不了别的。

但,违心的事、违心的话,宋桓却做不出来、说不出口!

更何况梁帝又不是什么昏君,一番解释过后,他一定会明白自己的初衷。

梁帝正在气头上,没想到宋桓竟然会阻拦自己,不觉更加气恼。

“为何?!”

宋桓苦口婆心道:“如今四海太平,我大梁刚刚结束与北元的十年之战,又平定了梁州的马匪。”

“可以说,这样的太平,是格外来之不易的。”

“若是在此刻向安宁县发难,那岂不是再起战事?”

“而且儿臣听说,安宁当地人虽占山为王,但并未迫害过往路人,只是自成体系而已。”

“而且儿臣让丞相查过,当地百姓除了不愿修建茶马司外,其他一切都还算配合。”

“每年的赋税、交粮等等,也从未断过。”

“甚至当初,当地还有不少百姓选择参军,对抗北元!”

“若只是因为茶马司的问题,就对其大动干戈,只怕并不是善举啊……”

梁帝冷哼:“善举?”

“朕是大梁的皇帝,朕的职责,便是让大梁四海平定,一统九州!”

“如今安宁县拒不与朝廷合作,这和自立门户有什么区别?”

“朕若是放任其不管,才叫真正的不作为!”

见梁帝情绪激动,宋桓赶忙解释道:“父皇,您误会儿臣的意思了!”

“儿臣只是劝您别急在一时,并不是希望您放任不管的意思。”

“有句话说得好,先礼后兵!”

“安宁镇的问题,只是当地府衙派人去问了两次话。”

“具体情况,您也未可知!”

“若只是因为当地府衙的几句推托之言,您就征兵讨伐,未免太过草率。”

“再说,眼下正值隆冬季节,雪灾、旱灾都花了不少银子。”

“若是要向安宁镇出兵,少不了又是一大笔支出。”

“到时候国库捉襟见肘,情况可就不妙了!”

听宋桓一番分析确实言之有理,梁帝也逐渐没了刚才的激动怒火。

“那照你说,这事应该怎么办?”

宋桓道:“儿臣先前和丞相大人讨论过此事,我们一致认为,向安宁县派出钦差大臣,是最好的选择。”

“派出钦差,第一,有可能能够化解此次危机,免去一场战事。”

“毕竟茶马互市是好事,但若为此兵戎相见,那就好事变坏事了。”

“最关键的是,若是讨伐安宁县被夏国知道,难免会引起夏国人的非议。”

“但,若是派了钦差,就有可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

梁帝若有所思:“那第二呢?”

宋桓娓娓道:“若是安宁当地人拒不服从,竟连钦差的面子都不给,那父皇也就不必再给他们机会了。”

“小小一个县城,还想翻天?”

“直接拿下!”

“若真是走到了这一步,派去的钦差,自然也就有了别的用途。”

“那就是提前勘察安宁当地的情况,让咱们对战局有足够的了解!”

“换言之,到了那个时候,钦差去的使命,就相当于是战场上的探子了。”

听完了宋桓的一番解释,梁帝已是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

“好!”

“好一个先礼后兵!”

“老四啊老四,你果然从来不会让朕失望!”

宋桓谦虚低头:“为父皇排忧解难,是儿臣的职责所在!”

“只是,若当真要派遣钦差那这名钦差的人选,就格外重要了。”

“此人不但要在朝堂上身居要职,以彰显父皇您对当地百姓、对茶马司的重视。”

“而且,此人还必须要有一副三寸不烂之舌,能够向当地的百姓进行游说。”

“当然,这一切都还不是最关键的!”

梁帝忍不住疑惑:“那你说,什么才是最关键的?”

宋桓坚定道:“最关键的是,此人还必须要有一颗刚正不阿、勇敢不退缩的心!”

“并且,还要对当地百姓有着无尽的耐心,以及势必要促成此事的决心!”

“只要有了这样的条件,即便是再难,他都一定可以办到!”

梁帝闻言,忍不住点了点头。

“老四啊,你说得很有道理。”

“只是朕想知道,放眼整个大梁朝堂上,有这样的人么?”

“朕绞尽脑汁,只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那就是丞相程勋!”

听到梁帝的话,宋桓暗暗心惊。

首节上一节375/51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