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 第146节

“如今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属下担心……”

蒋林欲言又止,实在有些不敢破坏了上官仪的好心情。

上官仪脸上仍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但在听到蒋林所言之后,眸子瞬间冷了下来。

“怎么?”

“蒋管家好像对四皇子格外在意啊!”

“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难道还不算是好事吗?”

蒋林察觉到上官仪的愠怒,急忙跪下身来。

“属下不是这个意思!”

“俗话说得好,无利不起早!”

“属下只是担心,四皇子平白无故送您这么一份大礼,怕不是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上官仪纵横朝堂多年,培养门客无数,手中又紧握太子这么一张王牌。

如今他七十高龄,凭着这些便可安享晚年,高枕无忧。

但,偏偏那徐容是个不安分的,有心扶持他那外甥宋德做储君。

为此,徐容与上官仪这一斗,就足足斗了快二十年!

如今有这么一个铲除劲敌的大好机会,上官仪又怎么可能轻易放过!

他淡淡望着眼前苦口婆心的蒋林,第一次,丝毫没有把蒋林的劝告放在心里。

“你知道老夫的脾气,说话做事从不爱重复第二遍。”

“所以,你不要挑战老夫的耐心!”

“老夫命你继续将所有证据收集齐全,你直接照做便是。”

“若是再有推脱之意……”

“你不愿意做的事,有的是人愿意做!”

蒋林心中猛地一顿,惊惧到了极点!

他知道,太师既然说得出这样的话,就代表着他一定也做的出这样的事!

对于太师上官仪的狠辣手段,蒋林从未抱有一分一毫的怀疑。

“不不不!”

“属下不敢、属下不敢!”

“请太师大人再给属下一个机会,属下绝不会再多说半句!”

上官仪的神情虽然还有些许不满,但还是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淡淡抬了抬手。

望着蒋林那仓皇离去的背影,上官仪眼中的审视与狐疑呼之欲出。

疑人不用,是上官仪行事的准则。

若是蒋林一再触犯和挑战自己的底线,上官仪也不会对这个追随自己多年的部下手下留情!

……

“父皇,您找儿臣?”

安顿好苏玉如之后,宋桓带上夜宵,再次夜探御书房。

刚一见到宋桓出现,梁帝便放下手里的奏折,喜笑颜开。

“老四,今天又给朕换了什么新花样的夜宵?”

宋桓“嘿嘿”一笑:“您怎么知道儿臣又带了夜宵来?”

“只不过今天的夜宵,跟从前的几样都不太一样。”

“保证让您老人家意犹未尽!”

“哦?”梁帝充满了好奇,见宋桓从食盒中端出了一盘金灿灿的食物,忍不住更加疑惑了。

“老四,今天这又是啥好东西?”

宋桓将食物整齐地摆放在了书桌上:“父皇,您前几天吃的都是甜食,吃久了也没什么新鲜的。”

“儿臣今日给您带的这夜宵可就不一样了!”

“这道菜,叫做劲爆鸡米花!”

“劲爆鸡米花?”梁帝重复着宋桓的话,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鸡米花是个啥东西?”

“是鸡?”

“是米?”

“还是花?”

“朕怎么瞅着都不太像啊!”

宋桓笑道:“父皇,您尝尝就知道了!”

梁帝半信半疑,夹起一枚鸡米花放入了嘴里。

那酥脆香嫩的口感,令梁帝忍不住瞪大了双眼!

“老四,这东西……是鸡肉?”

“朕吃了这么多年御膳房做的饭,还不知道这鸡肉居然还可以这样做!”

“你小子,什么时候厨艺变得这么精进了?”

宋桓忙说道:“这鸡米花的做法十分简单,父皇若是简单,儿臣把秘方告诉御膳房,让御膳房天天给您做就是了。”

梁帝摇了摇头:“不瞒你说,前两日晚上,朕实在想吃你那天带来的蛋挞,就让御膳房照着你的方子复刻了一遍。”

“结果做出来的,根本就不是你做的那个味儿!”

梁帝面露失望,忍不住摇头叹息。

突然,梁帝好像是想到了什么十分重要的事情一般,猛地瞪大了双眼。

“对了!”

“今早御膳房还拿了招待使臣的菜单给朕看,朕觉得不好,打回去让他们重做了。”

“有你这么个大厨在,朕还需要御膳房那帮奴才干什么?”

“儿臣?”宋桓不可置信地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儿臣的手艺还是算了吧!”

“做几道小吃零食还行,可是接待使臣的菜肴,还得请宫中御厨出马啊!”

宋桓这么说,绝对不是因为自己谦虚。

自己这点手艺,拿来糊弄糊弄梁帝还差不多。

真要接待夏国使臣,自己可不行!

但梁帝却是以为宋桓在谦虚。坚持道:“谁说你手艺不行?”

“朕说你行,你就行!”

“况且你堂堂皇子,朕又不需要你亲自掌勺下厨。”

“只要给御膳房设计几道让人眼前一亮的菜品,能彰显出我大国风范,就行了。”

第177章 让奴婢伺候您吧

见梁帝如此坚持,宋桓也不好意思坚持推托,只能一口答应了下来。

“对了父皇,您深夜召唤儿臣,可有什么要事吩咐么?”

经宋桓这么一提醒,梁帝才想起来此番召唤他前来的目的。

“老四,朕批你今早递来的折子,怎么有些看不懂啊?”

“你这上面所说的建中学、建小学,推行九年义务教育,究竟是什么意思?”

宋桓耐心向梁帝解释了一番:“如今我大梁人口虽然众多,但是百姓的识字率却不高。”

“随便找几个平民老百姓,就有超过一半的人不识字!”

“这,也就导致我大梁可用之才越来越少。”

“而科举的意义,自然也就得不到体现!”

“所以儿臣恳求父皇,在大梁境内广建中学、小学,让大梁人人有书读、人人有学上!”

“这,就是所谓的九年义务教育!”

听了宋桓的话,梁帝却并没有宋桓想象当中那般心潮澎湃。

反而,他眉头紧锁,眉宇间流露出一抹淡淡的担忧。

“老四,你的想法特别好,理想也很崇高!”

“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

“大梁人口众多,若真想实现你口中所说的人人有书读、人人有学上,那要耗费多少的人力、物力?”

“大梁的国库好不容易做到了收支平衡,这么一比不菲的支出过后,国库中的钱还够用吗?”

“往后的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

“咱们国库的实力,能支撑你的崇高理想吗?”

梁帝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不过他的担心,宋桓也早已经想到了应对之策。

“父皇,您所说的,儿臣不是没有考虑过!”

“儿臣查过近年来户部账单,发现除了与北元交战用去了大量资金之外,还有一项十分庞大的支出”

“马匹!”

梁帝点头附和道:“不错!”

“我大梁虽是泱泱大国,但培育出来的马匹却总是良莠不齐。”

“无奈之下,每年都要花大价钱,向夏国求购马匹!”

“而这,也是为何夏国虽然只是弹丸小国,但在我大梁面前却总是一副趾高气扬模样的原因。”

提及此事,梁帝双拳紧握,眼神中流露出些许不甘,似乎也对此事不满许久了。

夏国仗着自己能为大梁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马匹,屡次狮子大开口,向梁帝索要高昂的费用。

不但如此,身为大梁属国,夏国甚至三年都不曾前来朝贡!

如此傲慢无礼,也不怪梁帝会对其心有怨念。

见梁帝如此生气,宋桓连忙安慰道:“父皇,您别生气!”

“儿臣有一妙招,保证夏国从今往后,甘愿将源源不断的马匹双手奉上。”

首节上一节146/51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