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之君临天下 第46节

  第一次,启民可汗感受到这一个国家的怒火,见识到那一帮堪称可怕的百姓!

  PS;第六更!.

第六十四章以炎黄子孙的身份(7/10)

  从长安城内的通用街道始起,直至朱雀门正中央的街道…

  一路上,第一辆囚车内的启民可汗受到重点照顾,大部分腐烂物和恶臭物都往里边招呼。

  另外的那一少部分,则是抛向那些部族的首领们,一个都没有落下。

  放眼望去,每一位突厥首领连同可汗,浑身上下布满着黑乎乎的一片,时不时有虫子在蠕动着。

  呆呆的坐立在囚车内,粗犷的脸上尽是颓废的神色,哪有半点所谓突厥勇士的模样。.

  一只只苍蝇围绕起囚车,接连不断的打转着,嗡嗡的声音不绝于耳。

  听到耳边不时响起的刺耳声,身上传来的一阵不舒适感,启民可汗紧紧握住的拳头流溢出不少血珠。

  现在很想将大隋的百姓杀个痛快,以报今日的奇耻大辱,还有破坏他们重新占据草原漠北的深仇大恨。

  启民可汗恨不得立刻大杀特杀,将他们所受到的耻辱,一次性都还给大隋。

  不过…

  当看到那一名名红甲士卒,启民可汗仿佛又想起那天隋军骑兵的嗜血屠杀,浑身不由打了个哆嗦。

  再看到街道边几乎人山人海,至少几十万百姓前来观看,上百万只眼睛紧紧盯着他们。

  即便胆再大,恨再深,启民可汗和部族首领们都不觉毛骨悚然。

  一致对外的大隋,实在是令人感到由衷的慑然!

  一道寒意冲向颈椎骨,直达每个人的心头,久久不敢抬起头对视。

  那一副副狼狈的模样,百姓和绿林好汉们有种说不出的痛快淋漓,全身心上下又是无比的畅快。

  从前高高在上,显得不可一世的突厥人,在此刻,无疑变得异常的颓废。

  从前受尽的窝囊气,终于,有扬眉吐气的一天。

  从前朝廷的一步步退让,随着首次的北进之战,告别那一个被动防御的时代。

  当囚车来到朱雀门边缘,应该是早有预见,数名士卒手提一个个水桶。

  “下来!”

  无愧于禁军称号,十二卫的士卒无视那难闻的气味,连皱一下眉都没有,直接打开囚车附带的枷锁。

  启民可汗为首的突厥人不敢有片刻的停留,他们毫不怀疑,动作慢上一拍,免不了一顿毒打。

  哗得一声,一桶桶水浇向那些突厥人,清洗起身上的那一片片黑乎乎,以便继续接下来的献俘仪式。

  “献俘,开始!”

  兵部尚书兼辅臣的长孙晟,站在朱雀门前,宣书高喝。

  刹那时!

  鼓乐声大作,礼炮不住轰鸣,朝整座长安城悄然荡开。

  宣示着,大隋一改二十多年的国策,今后将会以强势的姿态扫灭一切冒犯者。

  整个观看场地寂静无声,几十万人没有再开口,屏住自己的呼吸,忘乎所以的注视着每个细节。

  无形之中,增添着几分庄重,及其几分肃然。

  “行礼!”

  紧接着,礼部所在的一名典礼官,高呼上一声。

  话音一落,十二卫禁军士卒将启民可汗,包括那几名部族首领给押过来。

  看着眼前高大的朱雀门,启民可汗透露出一股欲要彻底毁灭掉的想法,感到十分的不甘心。

  部族首领们纷纷主动下跪,唯独剩下启民可汗,依然站在原地上。

  见此,一名士卒扣住启民可汗的肩膀,并将双守往后扭去。

  随即,另外一名士卒挥起兵器的尾端,敲击起还站立在地面的双腿。

  一下又一下,发出沉闷的声音,启民可汗咬牙忍受莫大的痛楚,坚决不想跪下受辱。

  猛然落下,得一声轻微发声响,带来的巨大痛楚几乎使启民可汗彻底昏过去。

  最后,伴随着一道道血液流出,不得不跪伏在地。

  可恨的大隋天子!

  联想起北进之战的策划者,启民可汗的仇恨达到极点,望向朱雀门的眼神里,充满无尽的杀意。

  只要这一次可以回去,等整合草原漠北的部族,势必大举南下进攻,生擒那位大隋天子。

  感受起脚边传来的疼痛,启民可汗闪烁着恶狠狠的气息,恨不得将那未曾谋面的大隋天子给碎尸万段。

  “奉旨北进草原,所获之俘囚,谨献阙下,请旨。”

  手拿一份诏书,长孙晟立于朱雀门正中间,依照礼仪开始上奏。

  “从大业元年起,凡是大隋子民者,凡是炎黄子孙者…”

  站在朱雀门的宫楼边,杨政环视起诺大场地上的几十万百姓,说到最后的时候,语气一顿。

  天子的话音并不是很洪亮,不过,却是充斥一道莫名的震慑,使人不由去臣服。

  北进之战,正是由天子亲自策划!

  因而,百姓们争先恐后的抬起头,欲想目睹一眼,传闻中英睿贤明的少年天子。

  秦琼、程咬金、单雄信等人,虽然没有像百姓那么激动,但是双眼紧紧看向朱雀门的宫楼。

  接下来将会是影响大隋国策的真正走向,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他们既是期盼,又是无比紧张的希望着。

  “犯大隋者,虽远必诛!”

  万众瞩目之下,杨政轻启话语,铮铮铁骨之言宣示着属于大隋的风骨。

  犯大隋者,虽远必诛!

  仅仅八个字,点燃着那一份男儿热血,释放出一切的情绪。

  耻辱,和亲,窝囊,退让…

  一幕幕画面,回响在脑海里,压仰在身体深处里。

  身为一名炎黄子孙,大隋子民,永远没有忘记。

  从此以后!

  突厥骑兵再也不能轻易南下,再也不能肆意的烧杀百姓。

  同样,以前和亲政策带来的窝囊气,不必再默默承受。

  那些曾经面临的耻辱一去不复返,成为过去时,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时代。

  “犯大隋者,虽远必诛!”

  “犯大隋者,虽远必诛!”

  “犯大隋者,虽远必诛!”

  朝着朱雀门天子站立的位置,秦琼以一名大隋子民,及其炎黄子孙的身份,率先跪了下来。

  程咬金、单雄信、雄阔海等人没有落后,先后跪下,首次朝天子行上大礼。

  天子…

  再度建立起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又一次,给予一个民族挺立千秋的莫大自信!

  恢复起古时的大国之风气,重新远扬着天威!

  一雪二十多年来的前耻,大长天下人的志气!

  这一跪,又有何妨?

  这一跪,无不心服口服,发自肺腑。

  这一跪,仅为找回那一道民族尊严。

  道尽一切的强势和尊严,几十万人化为一道意念,向世间宣示着…

  犯大隋者,虽远必诛!

  PS;第七更!.

第六十五章请旨,祭旗!(8/10)

  伴随那一道犯大隋者,虽远必诛的强势宣言…

  这一场万众瞩目,牵动天下人密切关注的献俘仪式,临近最后的落幕。

  “大隋的子民们,平身!”

  感受出万民蕴含的那一道强国意愿,杨政双手伸展,朗起声道。

  “谢天子!”

  当话音一落,数十万百姓齐声一个谢字,对于当今天子再无半点的陌生。.

  一切的尊严,一切的自信,一切的天威……

  所有的所有,尽出于天子之手,方才可以再次恢复过来。

  从这一刻开始,天下人都已经知道,大隋有一位英睿贤明的天子。

  通常来说,陛下二字的用词需要官职在身,及其德高望重者才可以称呼。

  文武大臣私底下,亦或者是黎明百姓,一同称之为天子。

  “北进之战,尽败三十余万突厥骑兵,今所获俘囚一干人等,特此请旨。”

  仍旧是长孙晟上前,依照典礼的安排,继续上奏。

  毕竟作为兵部尚书,在献俘这一件事上,需要亲自来主持。

  因为,这是属于对外战争,在形式上的一个规定。

  闻言,文武众臣一副肃然的模样,各自站立好。

  同样,清楚最后一个步骤即将来临,百姓和绿林好汉们静静注视起来。

  “诏曰…”

  “一切冒犯大隋天威者,悉数诛杀殆尽!”

  当杨政的话音,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极其凛然的冰冷气息迸发而出。

  瞬间,道尽一切的态度!

首节上一节46/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