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之君临天下 第3节

  说完,急忙前去调动宫中最为精锐的皇宫禁军骁果卫!

  “柳驸马,立即带人去将六皇子接到仁寿宫,包括其母和容华夫人。”

  未了,隋文帝移过头,看向驸马柳述。

  “诺。”

  柳述不敢有丝毫到停留,匆匆的离开仁寿宫。

  要知道这一次的废立太子,关键人物还是六皇子杨政。

  只要六皇子杨政能到仁寿宫,这些次的废立才会成功上一半。

  看到诏书已经在书写,军队开始调动起来,隋文帝才松了口气。

  当布置完这一切,隋文帝深感六皇子杨政的高瞻远瞩,更加坚定自己所作的决定。

  稍微慢上一步,后果将不堪设想,大隋江山将不会长久。

  想起之前将社稷交给杨广,隋文帝实在不敢想象,大隋会有怎样的下场!

  “参见皇上。”

  “参见父皇。”

  杨政,包括母亲,还有容华夫人的声音响起。

  “都平身,不必多礼。”

  直到看见杨政安然无恙,隋文帝终于放下心来,一切都还来得及。

  独孤皇后带来的错误,还可以进行挽救,天佑大隋!

  “父皇,儿臣请命随长孙将军前去,共同平定这次的乱军。”

  待母亲坐下,杨政上前几步,朗声说道。

  “政儿…”

  听闻,宣华夫人微微摇头,不由担忧的说道。

  希望着,政儿可以放弃这个决定,太危险了!

  余光中,杨政朝母亲投去一个不必担心的眼神,决心前所未有的坚定。

  “政儿,你的想法是什么?”

  沉默片刻,隋文帝看着眼前年仅十二岁的杨政,目光如炬。

  “我大隋以武立国,身为皇子自当以身作则,竭尽所能去处理好这一件事。”

  杨政的一字一句,可谓是掷地有声,憾动着人的心头。

  一时,尽是显现出威仪!

  正在书写诏书的元岩一惊,想不到六皇子已经具备帝王风范,还如此的聪慧过人。

  不比废太子杨勇,以及现任太子杨广,六皇子毫无班底根基,在朝中也没有丝毫的威望。

  然而,六皇子却看准这一个机会,想借着平乱一事树立自己的威严。

  并且还是要和长孙晟一起去,显现出同一个阵营,无形中建立起自己的班底。

  帝王心术!

  为官多年,又经常待在皇帝身边,元岩联想到四个字。

  六皇子才仅仅十二岁而已…

  感到一股莫名的震慑,元岩都不敢去直视六皇子杨政,这是在隋文帝身上才有的帝王威仪。

  政儿果然奇才!

  对此,隋文帝眼冒精光,对杨政是越来越感到满意,庆幸起今天改立太子的决定。

  有此奇才皇子,纵然日后驾崩而去,也可以放心的离开人世间。

  “好,这才是大隋男儿!”

  点了点头,隋文帝感到十分的认同,心底很是高兴。

  “政儿,带元爱卿前去东宫宣旨,倘若杨广抵抗,可以下令攻打东宫。”

  “但是,只要肯投降,留他一命吧!”

  闭上双眼,隋文帝哎出一口气,继而决然的说道。

  帝位之争演变成手足相残,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隋文帝突然间苍老了许多。

  “儿臣领命。”

  “诺。”

  看着离去的不凡背影,容华夫人掩起唇口,显然十分意外今天的这一件事,有着深深的疑惑。

  太子不是二皇子杨广么,什么时候变成六皇子杨政?

  难道是……

  容华夫人想到其中的变故,望了一眼宣华夫人,透露出一股羡慕。

  待这一场宫廷变故结束,其子杨政登基为帝,必定会成为无比尊贵的太后!

  羡慕着宣华夫人的好福气,羡慕着能有这么个孩子。

  反观宣华夫人,仅有的只是挥之不去的担忧,哪有一丝的高兴。

  “你们退下吧。”

  一切安排妥当,气色不大好的隋文帝很想休息一下,准备等待接下来的消息。

  “诺。”

  闻言,宣华夫人,以及容华夫人随即行礼告退。

  随后,前往戒备森严的仁寿宫偏殿中,以保证必要的安全.

第四章岂能没有底牌的存在

  “快,快!”

  制式的战甲甲片相互碰撞,脚下不断在疾跑着,各自发出的声音掺合在一起,形成一幕幕肃然的景象。

  一队队十二卫禁军将士稳健行走,覆盖在整个长安的街道边,还带着类似蹶张弩这样的重型武器。

  太阳映照之下,手中的武器泛起寒光,脸边无不是对世间的漠然。

  无形之中增添着,一道道的杀气腾腾!

  “长安城,恐怕是有大事要发生啊。”

  看到十二卫禁军倾巢而出,十人为一哨,开始在整个长安巡逻起来,不少百姓忍不住嘀咕的说道。.

  大隋立国二十多年以来,长安城会这么戒备森严,可以说还是首次看到。

  甚至可以清晰看见,各种重型武器装备都从宫里搬运出来,匹配在十二卫禁军将士的身上。

  要知道,除非是平定大的叛乱,或者对外征战才会使用重型武器。

  “哎,不知道是福是祸?”

  “这天下大势,谁知道呢。”

  “但愿没什么大事吧,天下才刚刚太平二十多年。”

  当即,刚才说着的话百姓们哎息一声,满怀期望的说道。

  大隋一统天下,定北方平南陈,开启繁盛的开皇之治。

  好不容易迎来太平盛世,谁都想继续安居乐业,不要再饱受战乱之苦。

  “这长安城,怕是要变天了。”

  “快关门,免得被波及到。”

  感受出弥漫开来的肃然杀气,有人脸色惨白,很是害怕的说道。

  闻言,周围的百姓们一惊,慌不择路的朝自己家跑去。

  这一个特殊时期,一不小心就会被当成叛乱者,唯有待在家里才是最安全的。

  顿时,长安城内实行军事管辖!

  封锁长安的所有宫门,包括各个城门,不准出,也不准进。

  每一条街道,不允许有人再出现,必须开闭店铺或者待在家里。

  手持刀棒武器者,鬼鬼祟祟者,不听劝告者…

  现在特殊的时期,对应特殊的手段,一律杀!

  整座长安城,进入紧急的戒备状态……

  “踏…踏…踏…”

  一名名身披金色盔甲,内着红色甲衣的将士踏步在宫道边,朝东宫展开合围之势。

  大隋最为精锐的皇宫禁军,骁果卫!

  “将军,是否对东宫发起强攻?”

  一个标准的军中礼仪,直接单膝跪下,一名将领请示问道。

  “暂且将东宫包围起来,等待陛下的诏书前来。”

  目视眼前偌大的东宫殿宇,长孙晟(shèng)转过头,沉声说道。

  “诺!”

  带着这一道命令,那将领传示给上万名骁果卫将士,将东宫给团团包围起来。

  “太子殿下,大事不好了!”

  惊慌失措之中,东宫的一位文臣不顾往日的形象,连滚带爬进入宫殿内。

  “成何体统!”

  连点规矩和礼仪都没有,皱着眉头,杨广十分不悦的呵斥。

  “太子殿下,不好了,兵部尚书长孙将军,正带着不下一万骁果卫往东宫而来。”

  不下一万的骁果卫!

  直接从椅子边猛然跳起来,杨广简直不敢相信,那老匹夫竟然会率先动手。

  实在想不通原因,紧密的明暗配合之下,竟还会泄露出去。

  宫中但凡有风吹草动,杨广都尽量做到了如指掌,时刻掌握着宫里的动向。

  并且,每天都有一个固定时间,宫人会来禀报一切。

  宫内宫外都有眼线,究竟是怎么知道的?

首节上一节3/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