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之君临天下 第159节

  每一位江南出身的大臣,心下无不是跃跃欲试,磨拳擦掌般想要大干一番。

  PS;这是,第二更!.

第二百零六章回家种田去吧!(支持下订阅)

  刚才那一番话下来,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扔在殿内,在文武众臣之中掀起轩然大波。

  即便没有直接表明,文武众臣都心知肚明,暗指不少的北地士族参与叛乱。

  确切的说,这一次行刺联合前朝周室,其罪当诛!

  光是暗中联合前朝,足以定下无可挽回的罪状,不死也得脱层皮。

  更别说在国都内展开行刺,期间加以助力,那是罪加一等。.

  可以说,欧阳询就差没有当面指出来,你们就是叛乱的参与者。

  简直就是一种藐视和污蔑!

  宇文化及、杨素等大臣气极,望向江南士族的目光里,充满着一阵阵的怒火。

  只不过政治下的明争暗斗,切忌不能失去冷静,或者是过于愤怒。

  如果一方失去原有的冷静,势必会留下话柄,给对方制造机会。

  那时候的局面,怕是更不好收拾,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

  多年下来的为官经验,经历过太多的政治斗争,再怎么冲动都会有所克制。

  故而,北地士族的文武府是移开目光,转而投向刑部尚书牛弘。

  注意到关陇军事贵族,包括其余世家门阀文武的目光,牛弘可谓是暗暗叫苦。

  原本按照原来的计划,先淡化一下事情之后,再请奏于天子定夺。

  尽量做到影响没那么大,至少范围不要波及得太广,对于各方都好。

  毕竟兹事体大,牵连到类似于行刺的叛乱,容不得牛弘不去慎重对待。

  不曾想到江南士族暗中查到,还当着天子的面说出来,基本上已经没有回旋的地步。

  但是!

  不要得意的太早,看了一眼跃跃欲试的江南士族,牛弘轻微的冷笑一声。

  真当以为自己没有半点收获,并无任何的预防么?

  那真是大错特错!

  “刑部尚书牛弘,可有此事!”

  闻言,杨政随之沉着声,目光一定的说道。

  而在实则上,乐于看到北地和江南的士族互怼,自己坐观成败。

  不好好利用一下,又怎么对得起眼下时机,在一场政治斗争。

  “陛下…”

  “臣昨天正在彻查此事,确有其事,今天早朝正想请奏于陛下。”

  语气顿了一顿,牛弘朝龙椅之上的的天子,继而拱起手。

  这么一句话说出来,杨素、宇文化及等大臣暗骂一声,愚蠢至极的蠢猪牛弘。

  对此,他们只能一句话来形容,现在等着斩头吧!

  明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质,不趁早给解决掉,还留到现在才说出来。

  堂堂一个刑部尚书,对于大隋律法再清楚不过,到底怎么办事的?

  纵然是不露声色的长晟,也是皱了皱眉,流溢出其中不悦的情绪。

  不光是一向镇定的长孙晟,其余北地士族的文武们,都是一副阴沉的脸色。

  这一次,北地士族要是尽脸面,牛弘的官也不用继续当了。

  直接一次性贬为庶民,整个家族都不能再当官,直接回家种田去吧!

  眼下的疏忽,导致现在陷入极度的被动,江南士族开始占据主动优势。

  彻头彻尾的饭桶牛弘,还想当着刑部尚书,看明天滚不滚中央朝堂。

  江南士族的大臣已经乐开了花,天赐的大好机会,一定不能轻易的放过对方。

  特别是看到脸色阴沉的北地士族,在心底里,心情别提有多高兴。

  这一次搞不好,他们还可以小赢一局,将北地士族给硬生生踩在脚下。

  一想到这里,江南士族的大臣不由有些得意,总算扳赢一局。

  还站在殿内正中间的欧阳询,心底里说不出的喜悦,自己有望升任官职了。

  即便没有的话,也能在朝堂上积累不少的政绩,为今后的升迁打下良好基础。

  无论是哪一者,都对自己没有半点坏处,可算是上奏对了。

  “陛下,城门郎将一个是较为失职,一个可能参与到其中。”

  上次的监察御史萧第一个站出来,以一句话为开头,开始朝北地士族发起进攻。

  对于萧氏家族来说,除了誓死效忠天子外,还需要增添不少外力。

  北地士族和江南士族,之间的矛盾不开调和,最是再合适不过。

  那样子,萧氏家族才会一定的筹码,也就会有话语权。

  相应的,天子才会看重自己,并加以重宗捞功劳。

  “失职一事,根本无话可说,参与其中未免太过于荒唐。”

  “萧御史,实在是血口喷人!”

  这时,有位大臣先是朝天子行起一礼,后是怒目而视。

  “这一位大人,在如此铁证眼前,还能有假不成?”

  “莫非,大人想要以法徇私,包庇自己的族人乎?”

  既然已方开始发起进攻,意味着吹响硬怼信号,自然需要展开力挺。

  听闻,中书省侍郎虞世南笑了一笑,突然反问一句。

  虞世南祖籍会稽余姚,当地有名的望族,属于江南士族。

  刑部尚书已经当面承认,这是真实有效的事情,还有关键性的证据。

  那么北地的士族,拿什么和他们相抗衡,简直就是贻笑大方。

  明白这一点的北地士族文武,一时之间,陷入短暂的沉默。

  一边则是继续暗骂着牛弘,刑部尚书当到头了,回家种田去吧。

  之前没有趁早解决,现在好了,陷入前所未有的被动局面。

  这一件事看起来和天子没关联,可谁都知道,难保不会去行刺天子。

  要知道当天行刺的方向,恰恰是高祖皇帝的嫡出长女,也是天子较为亲近的皇室成员。

  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其中代表的政治时机,比较难得的一件事。

  只要是合格的正客,基本都会利用此事借题发挥,从而打击自己的对手。

  PS;这是,第一更!.

第二百零七章先收取一点利息!(支持下订阅)

  由于找不出有力的事实反驳,一时之间,整座太极殿陷入沉默当中。

  确切的说,属于北地士族的文武们,无一例外都阴沉着脸。

  无论是望向刑部尚书牛弘,或者是江南士族的目光里,呈现一副沉默的模样。

  似乎,正在暗中积累反击的措词,被动挨打可不是他们的作风。

  殿内的寂静无声,类似于萧、欧阳询等江南士族,心底里别提有多兴奋。

  对方越是平静越好,这下子,一定要革掉数位朝臣的职。.

  届时,大可安排自己的族人,担任原来的重要职位。

  目视下方文武众臣的反应,杨政神色不变,最后将目光定格在牛弘身上。

  刑部尚书牛弘,背靠天下的望族,北地士族发起绝地反击的关键。

  不然的话,他为什么要将此事交给刑部,而不是让大理寺负责。

  唯有一个目标,最大程度挑起北地和江南的矛盾,不断在政治斗争中加剧仇恨。

  要知道在大理寺里,有实权的大臣都是北地士族,八九不离十会压下来。

  直接换成刑部的话,结果显而易见,江南士族起了反击的心思。

  “陛下,臣有话说,实在是不吐不快!”

  经过片刻的沉默,刑部尚书牛弘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再次出声道。

  那时!

  听到这么一句话,殿内的文武众臣都纷纷侧目,不明白现在还有什么好说的。

  看着显现出信心十足,甚至月匈有成竹的牛弘,北地士族升起一道希望。

  正愁该怎么去上奏,看到又一次站出来的牛弘,都是抱以浓厚的期盼。

  “最好是留有后招,否则直接回家种田,举族永生不能当官!”

  看到眼前的一幕画面,越王杨素暗中喃喃自语,心下显得十分冰冷。

  不光是杨素,连同其余的关陇军事贵族,包括世家门阀重臣都这么想。

  身为一名刑部尚书,出现这么大的纰漏,或者说是破绽给自己的对手。

  不罢免掉现在的官职,难不成还要留着丢人现眼,继续坑他们北地士族么?

  放任牛弘继续带来政治危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话尽可直说!”

  果然如此!

  闻言,端坐在龙椅边的杨政,继而缓缓的开口道。

  “陛下…”

  “在行刺事件发生之际,臣查实数位执勤将领,于当天前去赌坊和青楼。”

  “数位将领经过确认,都是出于江南士族的族人!”

  当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牛弘显得怒气冲冲,看起来相当得为国为君。

首节上一节159/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