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之君临天下 第14节

  大隋,永不和亲!.

第十九章重返古时的皇权至上

  “叮,完成目前唯一的支线任务!”

  “君臣一致对外,做到永不和亲,改变大隋基本的国策。”

  “奖励一张神秘机构的卡牌,一张代表着帝王宝剑的卡牌。”.

  当突厥使者倒跪着离开太极殿,文武众臣喊出压仰许久的心声,系统的提示声随之响彻在脑海里。

  “使用帝王宝剑卡牌,那么,武器什么时候会出现?”

  有意趁着这样一个机会,树立起自己君权天授,真龙天子下凡的迹象,以便更快的掌控权力。

  因此,杨政没有过多的停顿,直接悄然的问道。

  “立刻出现在太极殿,方式直接从天而降!”

  听着系统的这一句,杨广的心里有了个底,只差一个合适的机会而已。

  一来可以加强帝王的威严,二来营造帝王的神圣感,重返汉朝时期的皇权至上。

  毕竟南北朝以来,皇帝可谓是层出不穷,已经失去原来的神秘感。

  说起来,高祖皇帝便是篡夺那北周的政权,这才建立的大隋。

  放到汉朝那会的时候,臣子只敢在朝堂上只手遮天,却不敢公然篡位。

  当然,穿越者王莽实在过于特殊,算不上是。

  至于曹魏篡汉一事,那时候的汉室已经名存实亡,并不是强盛的时期。

  当年大隋篡北周之际,可不是什么衰败期,而是处于国力在上升的阶段。

  其中的例子,西汉霍光便是典型的权臣,拥有权倾朝野的势力,更是掌控着皇宫的禁军。

  不过,霍光依然没有进行篡位,无论是本人亦或者下属都不敢。

  只因为…

  皇权至高无上,充满着无尽的神秘!

  可看看南北朝时代,明天你篡我的,后天我篡你的。

  一个个臣子,特别是手握重兵的大臣,公然篡位立国。

  这一些事件,足以说明皇权并不是那么的神秘,独特感不复存在。

  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原因,高祖皇帝不懈努力着,想致力恢复以前的皇权至上,避免大隋重蹈覆辙。

  否则,汉高祖刘邦也不会绞尽脑汁的,弄一出斩白蛇起义。

  渐渐的,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传闻变得越来越神话。

  那些追随刘邦的人,不由感到一阵阵的畏惧。

  因而过去才说汉朝崇尚火红色,以此神化刘邦斩白蛇的故事,称之为赤帝子。

  赤帝子杀死白帝子,讲究的是天命所归,顺应天命!

  天命所归,保持神秘感,说的正是这么个理!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高祖皇帝渐渐恢复皇权至上的地位,只是皇权神秘感几乎没有进展,仍旧停留在原地。

  而杨政要做的便是,彻彻底底重返汉朝时的神秘皇权,达到真正的君权天授!

  “使用帝王宝剑的卡牌。”

  想罢,杨政看着重新坐回原位的文武百官,在脑海里默念道。

  眼下刚刚经历基本的国策改变,喊出大隋永不和亲的宣言,正是一个绝佳的时机。

  这么一来,完全可以显示出自己决策的正确性,给予文武更大的自信心。

  “轰!”

  似乎是受到什么猛烈的重击,一阵地动山摇中,整座太极殿不住在摇晃着。

  仿佛在下一刻里,随时会轻而易举的倒塌,化为一堆废墟。

  天怒!

  文武大臣们大惊失色,脑海里,仅仅留下这几个字。

  天子刚刚继位不久,便有上天对大隋的警示……

  比起正在摇晃中的太极殿,更使文武众臣担忧的是,突如其来的天怒。

  大隋的国策才初步改变,喊出永不和亲的宣言,没过多久便有天怒直接降临。

  难道,他们做错了么?

  根本不去理睬已经跌倒的身体,以及随时可能倒塌的太极殿,文武众臣不断的反问着自己。

  即便是沉稳的长孙晟,脸色也是变了一变,不免感到一阵阵的严峻。

  大隋永不和亲的宣言,细想起来还是由天子直接说出来的,到时候怕是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护驾,护驾!”

  这么大的动静,还以为是地动(地震旧称)的缘故。

  真的怕太极殿会突然间倒塌,年老的伍建章三步化为一步,急忙朝天子龙椅下的御阶边跑去。

  纵然明白其中的缘由,杨政看到这样一幕,还是暗叹了一声朝堂的忠臣。

  忠孝王伍建章,确实对得起忠孝二字,无愧于这样的一个称号。

  “快,护驾,护驾!”

  这一个时候,天子依然是天子!

  忠孝王的一声大喝,文武众臣回过神来,抛开心底的想法,立即前去参与护驾。

  无论如何,必须先尽到一名臣子的本份,将天子安全护驾到殿外。

  就在要前去护驾之际,太极殿重新恢复平静,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来得快,去得也快,实在不符合以往的地动。

  正当文武众臣感到奇怪,殿外走进一名骁果卫。

  “陛下,殿外出现一柄青铜宝剑!”

  那殿前持剑士快步进殿,带着掩饰不去的惊愕,禀报的说道.

第二十章帝星已明,大隋当兴!

  “陛下,殿外出现一柄青铜宝剑!”

  听着耳边的这么一句话,文武众臣都楞在了原地。

  显然,完全想不到这一名骁果卫会这么说,压根不可能的事。

  开什么玩笑,造成这么大的动静,几乎是地动般的天怒迹象。.

  这个时候来告诉他们,刚才简直地动山摇的一面,仅仅是一柄青铜宝剑造成的!

  天怒,就是上天对世间的一种警示,必须加以慎重对待。

  现在却是这样一个说法,不是在戏弄他们,那么又是什么意思。

  区区一柄青铜宝剑,造成地动那么大的动静,有可能么?

  不…

  完全,不可能!

  “大胆,竟敢蒙蔽陛下圣听,来啊,将此人拿下!”

  “简直妖言惑众,快快拖出殿外,处以极刑。”

  “即刻免去相应的职位,并且,即刻在太极门前处死。”

  竟敢当着天子的面前戏弄他们,这也就算了,还间接戏弄到天子。

  君忧则臣辱,君辱则臣死!

  当即,有数位大臣怒火中烧,立马呵斥一番。

  但凡帝王蒙受耻辱之时,只要还有点基本的气节,作为臣子理应誓死维护。

  “各位大人,我愿以项上人头担保,殿外确实有着一柄青铜宝剑。”

  面对性命的威胁,数位大臣的怒目而视,极有可能就此死去。

  不过,那名骁果卫没有丝毫的畏退缩,仍旧如实的说道。

  “到殿外看看也好,朕相信,大隋的禁军骁果卫不会说谎。”

  打住那几位大臣欲要说下去的话,杨政挥了一下衣袖,打断的说道。

  “陛下…”

  大臣们不相信,唯独天子信任自己,那名骁果卫十分的感动。

  特冲是那一句,大隋的禁军骁果卫不会说谎,更是觉得感动不已。

  心底下发着誓,一定要跟同伴誓死效忠天子,杀尽一切触犯到威严的人,包括那些乱臣贼子。

  “谨遵陛下圣言。”

  看天子都这么说了,文武众臣只能平息一下内心的怒火,前去太极殿外看看也好。

  他们就不相信了,区区一柄青铜宝剑而已,居然可以造成声势浩大的地动,还让太极殿面临倒塌的危险。

  再者,由青铜制造的兵器都已经过时了,自汉朝开始便渐渐使用起铁一类的兵器。

  现在和他们说,一切源头是柄青铜宝剑,徒增笑资。

  呵呵,世间的无稽之谈,真是贻笑大方!

  随即,依照官位的大小列好队伍,文武众臣随着天子前去殿外一看。

  太极殿外的正前方,正耸立着一柄青铜色的宝剑,正静静竖立在原地。

  青铜色的宝剑,即便剑柄处折射出五彩缤纷,但是整体看起来较为普通。

  这一点不足为奇,令文武众臣感到震撼的是…

  青铜宝剑留着剑柄在外,其余的部分竟硬生生没入殿外的白玉石之内,依照其长度来看,总共足足三尺有余!

  要明,白殿外通道采用的是最上等,也是最坚固的材料。

  这是仅供皇室专用的材料,民间和官吏都禁止使用,一旦发现会以谋反定罪。

  可见其珍贵程度,还有那坚固的性质,非比寻常。

  毫不夸张的讲,现在命令骁果卫用兵器使劲砸打,没个十天半月别想砸出个坑来。

首节上一节14/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