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之君临天下 第126节

  “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纵然是自己的外甥女,哪怕,少时还有过一定的交际。

  语气里,杨政仍旧没有改变半分,不曾有任何的波动。

  深谙的眸子之中,完全没有掺杂任何的情感,唯有一片片的冰冷。

  江山,朕的江山…

  天下,朕的天下…

  民族,辉煌兴亡…

  任何窥视社稷神器者,必将成为冢中枯骨,化为历史的尘埃!

  这就是,帝王心术!

  “诺!”

  半斜着身板,张仪重重的应上一声诺字。

  如果说…

  之前由于天子和宇文娥英之间,那一层外甥女和舅舅的关系,还有着一定的顾忌。

  那么,现在再无任何的顾忌,唯有对待叛乱者的斩尽杀绝。

  依照天子说的话,宇文娥英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这一句话,直接道尽一切的杀伐,不存在半点的优柔寡断。

  “这一次重创结束,着手调查宇文皇族,具体的藏身据点。”

  恢复原有的语气,杨政继续拿起奏折,继续说道。

  政治风暴的开端已经成功,接下来,仅仅需要提供一丁半点的线索。

  然后,由长孙晟三位彻查大臣,以中央朝廷的身份继续深查下去。

  现在已经不用太多的铁鹰士,布置在关陇地区,可以开始从中抽身。

  “诺,陛下!”

  现在,张仪已经可以基本确定,天子要着手对付起宇文皇族。

  只待这一次的阴谋起兵,顺势之中,重创着中原地区的世家门阀。

  联想起天子的布局,张仪同样感到心有余悸,一环扣一环。

  先是政治风暴,名正言顺之下,直接除掉名单里的世家门阀。

  后是针对江南世家门阀的政治,在朝堂顺势而为,为南北士族的斗争打下基础。

  此时又是直指中原世家门阀,在混乱的局势之中,铲除相当一部分的官吏和大臣。

  要知道在中原一带,世家门阀简直就是多如牛毛,已经是彻底的扎堆。

  一连番布局下来,赫然可以发现,都是围绕南北士族之间的斗争来展开!

  帝王心术!

  不知不觉之中,张仪不由呼出一口重气,心下感叹起来。

  朝堂的文武众臣,根本不知道!

  天子随时掌控着,他们的一切行踪…

  通过一场局中局的政治,削弱他们的实力…

  政治斗争并不可怕,期间,即便是落马在所难免。

  更为可怕的是!

  根本不知道自己身在局中,隐藏起来的背后,天子正在暗中操控着一切。

  这一切的一切,除了黑冰台的行使,根本无人知晓。

  “陛下,臣告退…”

  注意到天子正在继续处理奏折,并挥了一下手,张仪缓缓退出殿内。

  PS;这是,第三更!.

第一百六十三章大运河战略(4/5)

  “陛下,书籍已经整理完毕,请查阅…”

  身着淡紫色宫衣的侯巧文,移着风姿绰约的莲步,盈盈行上一礼。.

  掌书宫女侯巧文,即是上一次,出现过的普通扫地宫女。

  同样,还是历史上隋末唐初的著名才女,为后来的诗词歌赋打下基础。

  可以说,算是一位诗词歌赋,起到承上启下的人物。

  “将河北之地,中原一带到关陇地区,悉数将相关的地势书籍呈上来。”

  放下手里的笔,杨政将处理完的奏折各自放好,出言道。

  “是,陛下。”

  闪动着灵动的秀眼,侯巧文却是感到丝丝的好奇,好奇天子找地势书籍的缘由。

  据以前爹给出的说法,帝王通常都是处理军政国事,或者是诸如练武之类

  因而,很少花时间在这一方面上,较为少见的一幕。

  “陛下,这是关于以上三地,比较精准的相应书籍。”

  说着话,侯巧文依照刚才的顺序,将一本本书籍放在御案边。

  当侯巧文微微垂下身之际,随之,有着一道淡淡的花香味。

  不过当仔细一闻,又根本不是,反倒是一种传闻中的体香。

  不知不觉之中,不由沁人心肺,下意识得到一定的放松。

  当真是,无比神奇的一幕!

  当那一道体香微微传开,杨政正是这样的感受,顿感轻松不少。

  之前由于宇文娥英一事,产生的烦躁情绪,一下子消散不少。

  如果和宇文娥英之间未曾谋面,那么,倒也还罢了。

  少时,杨政还依稀记得……

  那个小丫头摔倒在长安街道,倔强的想要自己爬起来,并不想借助自己的力气。

  只是到最后,小丫头还在当场感谢自己,一起游玩着长安街道。

  期间,也有着不少的交际,之间的关系也算是熟络。

  如今,一切已经是物是人非,各有自己的一个立场。

  在其位,谋其政!

  即便宇文娥英是自己的外甥女,也是其舅舅的辈分,曾经还一起有过交际。

  但是!

  凡是窥视社稷神器者,一切的阴谋造反者,皆为冢中枯骨。

  再者,在外甥女的眼里,他就是宇文皇族最大的仇人。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双方之间,再无任何的余地。

  帝王,并非想要做到冷酷无情,往往出于无奈罢了。

  倘若,没有做到彻底的冷酷,也就没有莫大的威望。

  不说别的,光是朝中的文武众臣,根本弹压不住。

  关陇军事贵族,天下名门望族,一大批德高望重的开国元老。

  在以上三者之间,没有树立起属于帝王的威仪,连说出的话语都毫无威慑力。

  更别说力排众议,以天子的名义下达诏令,想都是不用想的。

  没有那一场天命所归,没有展现出政治手腕,没有那一场北进之战。

  一切的帝王威望,包括掌握大权,都是一种空谈。

  所以……

  高祖皇帝深知这样一个局势,特设四大辅臣,预防重蹈前朝的覆辙。

  仅有的一点记忆,彻底封存在脑海深处里,不会再轻易出现。

  或许,今后都不会再出现,永远永远的……

  宇文家的娥英!

  朕倒要看看,你有多大的能耐,和八年前有什么区别。

  对于名义上,外甥女宇文娥英的起兵反隋,杨政并不放在心上。

  心底里,权当是一种调味剂,提醒自己继续以史为鉴。

  作用,仅此而已!

  相当于猫戏老鼠,在给予一点希望的时候,再狠狠的摧毁掉。

  击垮掉那一份自信心,击垮掉那一份傲气!

  “来世,不要再来帝王家…”

  听起来,像是对自己说,却又恰恰不是。

  似乎,这一句意有所指的语句,好像是对宇文娥英说的。

  收回自己的思绪,杨政拿起关于地形的书籍,开始翻阅起来。

  眼下临近冬季之际,一到开春过后,大运河的开挖也是时候提上朝堂。

  大运河的开挖是大势所趋,同样,也是时代下的需要。

  特别是远征高句丽,展开大征战的时候,需要运输海量的军用物资。

  唯有大运河,才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较为安全的运往前线。

  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黎民百姓的负担,不至于徭役太繁重。

  大运河的开挖,确实可以由水利当面的大臣,前去探测一番。

  不过!

  大运河是百年大计,关乎到霸业的展开,天下的进一步稳固。

  同样,还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国利民的丰功伟业。

  因而…

首节上一节126/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