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之君临天下 第10节

第十三章蕴含着宏图霸业的志向

  这一次获取的奖励,各有一张文臣卡牌,及其军队卡牌。

  根据系统的说法,会安排合理的身份,再让他们融入这一个时代,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出现。

  “使用文臣卡牌。”

  军队卡牌暂时不急,骁果卫不仅仅是皇宫禁军,还是天子的亲卫。

  其忠心程度的高低,基本上根本不用去怀疑。

  杨政已经在想着,先找个合适的时机,再把召唤出来的军队给调到长安或边境上。.

  俗话说的好,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才可以使军队卡牌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用在该用的地方上。

  “使用文臣卡牌,获得三国时期贾诩的效忠,十天之内会出现在太极宫内。”

  贾诩是著名的谋士,具备着大才的治国能力,又比较奇谋百出。

  获取这样一位文臣,整体还算不错…

  关掉系统屏幕,杨政离开两仪殿,起驾嘉寿殿去见一下母亲。

  登基这么长的时间,是得去一趟嘉寿殿,尽到一位子女的那份孝心。

  嘉寿殿…

  位于太极宫第三大殿甘露殿辖下,可以说是太后居住的一座殿宇,属于后宫的宫廷之地。

  “见过母后。”

  来到主殿内,纵然已经身为天子,杨政仍旧揖上一礼,敬重起自己的母亲。

  “政儿…”许是想到什么,宣华太后继而改口,“来到嘉寿殿,皇帝不必太多礼。”

  很明显,宣华太后纵然想称呼为政儿,只是依照礼仪的规定,必须改变一定的行为称号。

  相应的,需要称呼已经是天子的杨政为皇帝,不能再依照以往的习惯来。

  “母后,有朝臣或宫人的时候,再这么称呼便是。”

  在自己母亲面前,杨政收拾起未到来之前的烦躁,轻声的说道。

  明白母亲是想以身作则,达到尊卑有序,维护自己威严的目的。

  对于这一点,他又何尝不知道,只是没有点明罢了。

  闻言,宣华太后颤着唇口,不由感到有些感动。

  即便登基为帝,成为大隋新一代的天子,仍旧不忘自己的初心。

  就算此刻身死逝世,也不枉此生,不枉为人母。

  “皇帝,留在这里用膳吧?”

  装作听不明白其中蕴含的意思,宣华太后温言说道。

  对不起,政儿…

  作为天子,必须做到无情!

  身为帝王,必须做到冷酷!

  紧了紧玉手,深知这一点的宣华太后毅然下定决心,为政儿舍去那一道天子不该有的亲情情感。

  听闻,杨政站在原地沉默不语。

  母亲出身皇室成员,先前是南北时代的陈宣帝之女,陈后主的同父异母之妹,封为宁远公主。

  身为当时的陈朝公主,初步认识到帝王的无情争斗,丝毫不讲究什么家人亲情。

  历经国破家亡的痛苦,又历经惊心动魄的仁寿宫之变,已经深知帝王绝对不能拥有半点情感。

  唯有这样,才可以在帝王道路上斩尽一切阻碍,成为一名合格的天子!

  比如……

  无论怎么去做,今后宠幸后宫妃子也好,信任妃子也罢。

  有一点就是,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纵然是有,也要做到隐藏在内心深处里。

  这一些,都是母亲从他的角度上来思考,也是想要表达的意思。

  最是无情帝王家!

  脑海里闪过这一句话,杨政嚅了嚅嘴,最后还是没有再开口。

  允许对今后妃子们的信任和宠幸,却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并不是帝王想要做到无情,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是,为君之道的其中一种…

  这是身在帝王家的无奈,也算是一种宿命吧,到最后也会成为孤家寡人。

  后悔么…

  反问起自己,杨政想也不想,直接断然否定。

  恢复秦汉时代的风骨…

  使大隋成为第二个强盛而辉煌的帝国…

  这样一个宏伟目标,是他毕生的志向。

  像是汉朝……

  有汉一代,周围各国无不俯首称臣,连个不字都不敢说出来。

  在漫长的历史上,还真找不出一个帝国或者朝代,可以做到持续强大四个世纪。

  从此,再也找不出一个王朝,维持幅员万里的疆土霸权长达四个世纪!

  哪像如今的局势,弹丸之地的吐谷浑都敢进犯边境,气焰嚣张者则有高句丽……

  “母后,朕便在这里用膳,顺道叙一叙。”

  平复一下充满着波动的情绪,杨政脸边退去原有的冷然,扬起一丝不易出现的笑容。

  看到眼前的一幕,宣华太后颜貌上的喜悦越加浓厚,为这一件事由衷的高兴着。

  目视着母亲高兴的画面,杨政彻底的收回自己的思绪。

  明天…

  将会是登基以来的第一次上早朝,东突厥的使者会来到太极殿,当面向大隋君臣请求和亲。

  那么,带着自己的志向,从断绝和亲起,悄然的改变就此开始吧!.

第十四章修筑皇陵,年号大业!

  八月初八,天际间尚未明亮……

  早朝之际,文武大臣们必须一大早起来,穿过半个京城前往承天门。

  凌晨三点,也就是寅时的时候,大臣们需要打着灯笼,提前到承天门外等候。

  当时间来到凌晨五点卯时,承天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们各自排好队伍,宫门开启。

  即便是在夏天,五点是看不见太阳的,冬天就更别说了。

  所以,古代常说披星戴月上早朝,真不是说说而已。

  故此,到时候会先上早朝,再宣见东突厥使者。.

  当禁军骁果卫打开承天门,大臣们手持玉圭,并列好各自的位置。

  朝参和朝觐一般由侍中主持,侍中宣赞之后,沿阶的朱衣官吏开始传呼。

  一个接一个向下传呼喊话,大臣们则依照自己的品秩步入宫门里,往太极调殿步行而去。

  进入太极殿内,杨政已经入御座,正端坐着。

  “朝!”

  待大臣们分列两旁,形成朝堂的文武百官,礼仪官高喊一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双手撑与地,以头触地,重复着三次。

  但凡大朝会或者重要场合,特别是新君继位,需要行叩拜大礼。

  其余的时候则不用,仅仅揖礼或者拱手即可。

  “众卿,平身!”

  俯视着众臣,杨政双手作虚扶状,一股帝王威仪随之充斥殿内。

  “谢陛下。”

  文武百官拜谢,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边。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随着百官入列,依照规定的礼仪,位于御阶下的宦官拖长着声音。

  “陛下,臣有本奏,新君继位当重定年号,修建一座皇陵。”

  这时,率先出列的是礼部尚书宇文弼,正三品的大臣。

  文武百官们,包括拥有弹骇权力的御史,都没有开口反对。

  历朝历代以来,新一代天子继位后可以开始修建一座寝陵,说不上有多奢华。

  相应的,年号也确实需要改一改,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出入。

  随即,有宦官接过奏折,再递给端坐龙椅的天子。

  奏折里写明,寝陵选择在太陵之东,别称为霸陵。

  年号的话倒是有许多个,譬如朝初、太安、神龙等等,任由自己的选择。

  “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年号稍作修改,则曰大业!”

  放下奏折,杨政俯视着殿内众臣,开口说道。

  大业!

  蕴含中土霸权的志向,恢复秦汉风骨的时代,正好贴近寓意。

  一样的年号,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大隋!

  正处在国力上升期,更加有希望恢复中土霸权的大隋王朝,不会再轻易的轰然倒塌。

  那么,更加不会有半点的遗憾,及其半点的可惜。

  大业!

  文武百官一怔,这是出自易经系辞上的一句话,讲的是建立伟大功业的一种展望。

首节上一节10/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