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9节

  所以嬴政和昌平君选择先下手为强。

  现在,昌平君又成了这个有能力对他王位不轨的人。

  丞相住在宫外,活动起来比寡人更为自由。

  又因为位高权重,可以轻易地让手下的人举荐自己信任的人将其安排入朝堂,久而久之,朝中大半的人都听从他的号令。

  本以为解决掉吕不韦,,他就可以顺顺利利了。结果昌平君却又开始挡在他的前面。

  寡人如今的王位,全仰仗于昌平君而来,却也受制于他。

  这不是他想要的!

  他要的是他说什么,底下的人无条件服从。

  哪怕是让他们去死,他们也心甘情愿。

  这才是真正的王!

  现在他的王位并不稳啊。

  而扶苏却在这个时候给他闹出来这么一桩么蛾子。

  说实话,嬴政也在担心。今天昌平君会否像以往,率领群臣让他册封扶苏为太子。

  嬴政窥视著铜镜里的自己。

  他已经年至二十六了。

  扶苏都是半大的小子了,可是一统天下的大业,至今连点眉目都没有。

  而且手底下还有一大帮虎视眈眈的臣子,他们每一个人都很有才智。

  若是他们都愿意规规矩矩的为自己做事,将他们的才智竭诚献给自己,那寡人治理国家就容易多了。

  可是这只能是一种可笑的幻想。

  他们都是为自己的私利而来。

  不仅如此,他们还喜欢结党。

  他们一帮人聚在一起,一起来猜寡人一个人的心思,防止自己做对他们不利的事情;这就导致他同时要应付上百号人的心眼子。

  本以为自己过去受的那些罪,都会在有朝一日派上用场。

  现在看来,根本远远不够。

  就算是那些一等一的忠臣,可是他们还是有时候会和自己产生一些隔阂和矛盾。

  一开始,嬴政还能勉强接受这样的生活;可是时间久了,越来越多人性负面呈现在他面前,各种各样的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摆在他面前,非常考验他的忍耐力,毅力,决心。

  这些事情林林总总加起来,根本比处理军务还要繁忙。

  很多时候,嬴政并不是因为处理繁重的政务感到累,而是和这些臣子相处起来非常耗费心神。

  他有时候甚至感慨,他觉得天底下最难的并不是一统天下的大业,而是和人相处。

  “大王,该起驾了。”

  殿外,赵高已经做好了一应准备,此时正在宫外侍奉他。

  嬴政从遐思中回过神来。

  双目微微发青,那是昨夜又熬夜看书所致。

  他想把蒙武举荐的高人留下,那就不能靠王权压迫,要靠诚意。

  这是《易经》教他的道理。

  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有永恒的解决之道那就是诚意。

  宦侍为嬴政戴上王冕,配上他的太阿剑。

  一个英明神武的帝王就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赵高每天都会欣赏一遍嬴政穿戴整齐之后的仪容,心中暗暗赞叹他真的是天地间的杰作。出身王室贵族,身在秦国王座,长得英武不凡,又如此英明睿智。

  君王已经收拾准备妥当。

  而另一边诸位大臣也都按部就班来到了朝堂上。他们自然也都事先做好了应付嬴政的准备。

  嬴政来到王座上坐下。

  众臣一个个也都跪坐在下面。

  繁文缛节不赘述。

  今儿是秦国的大日子。

  秦国的大世家蒙家,从魏国请来了一位大才,名叫缭。

  上至嬴政,下至这大政殿中的大夫,他们都知道今天是来看这位大人物的。

  大家就等著看他如何施展神通。

  而在此之前,蒙武还要亲自站出来,对著文武百官客套一番。

  “大王,微臣府上近日请来了一位世外高人。此人通晓天文地理,正是大王苦思冥想想要找的精通兵法的有才之士。”

  “此人现在何处啊?”

  “回禀大王,此人现在就在宫外。臣已经将他领至甬道。”

  “宣缭”

  过程很重要,一步也不能少,否则不是轻慢了臣子,就是彰显君主德行有失。

  哪怕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你也得做样子。

  嬴政的精力就是一天到晚被这些琐事给磨去大半的。

  不一会儿,一个穿著粗布白衣的中年男人来到了大殿门前,他穿著乡间草鞋,鞋帮上还沾著泥。

  他的到来,让守候在宫门前的侍卫被吓了一跳。

  因为他居然没有穿足衣!

  足衣就是袜子,在这个时代,人们不流行穿内裤,足衣对他们来说仅次于亵衣。

  进入任何贵族门中坐席,那都是需要脱下鞋子穿乾净的白色足衣才能上席子的。只有奴籍仆人才天生就是打赤脚的。

  他们齐齐探出斧钺,将他拦在门外。

  “站住!你可知道你要进的是什么地方?”侍卫呵斥。

  男子双目沉静,眼前发生的一切只是如他意料一般。

  世人都是如此,眼睛里只有金钱地位名望。试问草鞋也是鞋,履鞋也是鞋,只要能穿就是,何必计较那么多呢。

  男人捋捋胡子,“秦国的大殿而已啊。”

  侍卫听了,顿时面部扭曲。

  “放肆!居然上朝不穿履鞋,还不穿足衣。”

  这是大政殿前,这里会发生流血,会发生械斗,会有老天爷降下天雷噼人,但是唯独不会出现喧哗。

  而自从嬴政登位以来,这已经是破天荒地第二遭了。

  第一遭是茅焦等人死谏,他们堵在大政殿外复道口嚷嚷著嬴政没有孝道;

  第二遭就是现在,居然有人直接在大政殿门前和人吵嚷起来了。

  新书,麻烦大家坚持追读一下,谢谢。

  现在起点改了推荐竞争机制,如果前期没有追读就没有推荐,而没有推荐我就只能喝西北风。

第12章 家父嬴政

  这个时候,嬴政身边的中常侍走了出来。

  “大王有令,命缭可以不必脱鞋入殿。”

  门口的侍卫面面相觑,随后立刻收起斧钺,站得笔挺,将嘴巴一一合上。

  缭拂拂袖子,跟著侍卫走进了大殿。

  一进大殿,几十双目光一齐落在他身上。

  他居然穿著草鞋入殿。

  这些三公九卿,什么人没见过,即便是穿著草鞋来入殿,他们也都是心里疑惑,当初周文王见姜子牙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情景?

  大王想要的是姜子牙?

  他是个什么鸟人?是有什么本事,胆敢穿草鞋入殿,快亮亮相,让大家伙看看到底有什么本事。

  诸臣脸上各写著好奇。

  缭见了秦国的大臣,那是眼前一亮啊。

  这些秦国的大臣们,他们只是很平静地看著自己这个乡巴佬,没有一个人脸上流露出不屑的神情。

  缭一见到嬴政的这些臣子,他就知道,未来完成一统天下大业的一定是秦国。

  秦国比缭去过的其他地方好太多了。

  这里的人,不以出身论英雄啊!

  当初他去了楚国,楚王连门都没让他进;去了齐国,齐国的臣子要他贿赂他们才肯开门;去了赵国,赵国的臣子嚷嚷著,就是蔺相如来了也不让让进。

  而在魏国,魏王不愿意给他上宾的礼遇。

  既然连上宾的礼遇都不肯给,又怎么肯对他言听计从呢。既然不肯对他言听计从,那他学富五车的学识说了魏王也不会听从啊。

  兜兜转转,缭还是来到了自己并不想来到的秦国。

  秦国,虎狼之邦!蛮夷之乡!

  缭昂首阔步走入大政殿,他目视正前方,迎著嬴政的目光走过来。

  嬴政一见到这个人的样貌,心底里莫名升起踏实的感觉。

  确实不像赵高描述的那般仙风道骨,但是双眼清澈,目光坚定,必定是胸中藏有抱负之辈。

  “草民缭拜见大王。”

  “平身。”

  缭一进来,就发现秦王和其他人不一样。

  从他踏进殿门开始,嬴政就一直端坐在上座。他竟然像块雕刻的木头一样,坐的端端正正。

  这虽然是个小细节,可是却透露出了嬴政对他毫无怠慢之色。

  若是面见其他诸侯国的大王,就算见到了,他们也不会面见自己时如此严肃。

  缭便心中有了数。

  他看著秦王,果真姿容不俗。

  只是,他的气量如何呢?

首节上一节9/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