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84节

  “好了。不用说了。我都知道。我现在就在这里等著,我要看他打算怎么做。我不能先动手,否则就是我失义。”

  熊毅闻言,险些气哭。

  “启兄,你在说什么?都这个时候了,你还在谈义?”

  “先不要和我谈那件事了。你回去吧。”熊启皱著眉,“你容我静一静。”

  熊毅见状,只能无奈离开。

  熊启的优点是多情,弱点也是多情。

  启兄面上不爱搭理自己,可是心里比谁都在乎情义二字。时隔七年之久,启兄居然还愿意把握机会把自己召回来,接自己回来咸阳居住。

  正因为从小就被人抛弃,熊启比谁都知道被抛弃是什么感受,所以熊启不愿意抛弃其他人。

  除了熊启,没有人能够做到在他成为一个废人后还愿意把他当做上宾接回咸阳,甚至还愿意把自己当做弟弟对待。

  熊毅不再像过去喋喋不休地多话,他的鬓间出现白发,悄然无声地离开。

  室内,熊启一个人坐著,他还是穿著楚国的衣饰。

  只是这一刻,他分不清他到底是楚人还是秦人。

  熊启和嬴政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也算久,他了解嬴政,佩服嬴政,作为一个潜在具有威胁的对手,熊启是明白嬴政的。

  嬴政不喜欢旁人背叛他,只要对他保持忠心,绝不会落得不好的下场。

  虽然现在自己被罢相了,可是熊启内心始终对嬴政保有著某种幻想,熊启觉得,嬴政应该会继续让自己住在咸阳吧,不会像赶走毅那样赶走自己吧。

  我为他做了那么多事,不算功劳,苦劳林林总总也有太多。

  人和人相处最容易确定的是利益关系,但是最难以捉摸的感情。

  这么多年君臣相处,熊启还不希望和嬴政走到背道而驰的那一天。

  他是身在秦国的楚国高官,就算是身上流著楚国王室的血,可是他的秦国的臣子,做出谋逆的大事,到时候就是九死一生。

  可是,按照扶苏说的,让自己的党羽都告老还乡,这不是等同于废掉自己的双臂吗。

  

  扶苏回到了羽阳宫,一路上他都心事重重的,熊启没有那么容易就同意这件事的。

  要他断掉左膀右臂,转过头来做自己的太傅。这就好比一个人本来有桥过河,但是扶苏要他把桥给拆了,自己给他递绳子。

  没有人愿意这么做吧,放弃自己现成的,遍布国中、府中、军中上下的势力派系,和他们划清界限,转投自己的门下。

  扶苏宫殿里的花园已经被开辟成了田地。

  傍晚时分,几个徒隶还在地里拉著一头青牛不断来回,他们手下抚著的正是改良之后的曲辕犁。

  太子的宫中总是噼噼啪啪,嘿嘿哈哈,一天到晚叮叮哐哐地响个不停。

  他们造出了曲辕犁,现在正在尝试改良版的,试图让性能更好。

  扶苏回到了枢机房,对著两个木工交代了一些事情,二人静静听著,当夜就开始找出一段横木,又是一阵拉锯。

  灌夫觉得太子很神奇,是个神人。

  “太子,您又想出要做什么好东西了吗。现在全国的百姓都对您发明出来的曲辕犁赞不绝口,自从有了曲辕犁,现在家家户户种地都比以前方便多了。就是我家自己也在用。”

  “这次和农事无关,只是一个玩具罢了。”扶苏拿起从枢机阁中带来的一块滑溜溜的正方大木板,用尺在上面画著横竖线。

  灌夫盯著看了半天,不敢打扰太子,只能走去一边低声问正在写书的信,“少内史见多识广,可知道太子是要画什么东西吗?”

  信只道,“你挡著我的光了。”说著,信换了个方向坐著。

  “这会识字的人就是不一样,在殿里还有一块地方专门给他们摆放案。哪像我,只能干站著。”

  灌夫只好看向了这里权力最大的官中书舍人粱。

  粱候在一边,他倒是神态安详,只是盯著太子看的时候,眼中满是和蔼。

  “我也不知道。看著太子这次做的像是棋盘,却又不是棋盘。”

  扶苏拿著碳块做的硬笔,直接在上面画出九道直线和十道横线交叉,棋盘上共有九十个交叉点。

  

  章台宫

  “大王,今日太子去见昌平君了。”赵高举著一盏灯来到嬴政跟前。

  “寡人知道。”嬴政对此尽在掌握的样子。

  “今日信所报的案牍上,什么事情都没有写啊。”

  嬴政闻言,终于从案上抬起头,他抬头看著两边堆积了四座小山的奏简。

  “有什么就直说吧。”嬴政眼底都是疲惫。

  此时他已经是处理政务长达两个时辰,正心烦。

  “太子去见昌平君,不可能什么都不说啊。”赵高小心翼翼地道,“也许是臣想多了。”

第118章 弃车保帅,楚河秦界(求打赏月

  票!)

  嬴政站起,在殿中随意地漫步。

  赵高不知道大王此刻在想什么,但是从大王的反应来看,大王对太子还是一点怀疑都没有。

  “寡人想看看,扶苏想要如何做?”嬴政忽地说道。

  扶苏长大了,嬴政很想知道,他打算如何处理这些事情。

  “寡人记得,他有个话很多的近侍。”

  “叫灌夫。”

  “你去安排。”

  “唯。”

  赵高蹑步走了出去,嬴政一个人站在殿中,透过大殿打开的侧门,看到了春夜里漫天繁星,空气中飘溢满了花朵清香甜美的味道。

  嬴政想起当初华阳太后在世时给扶苏赐予礼物,当时扶苏的作为。

  嬴政知道,扶苏这么做,是为了维护自己。

  但是很快,嬴政又想起,当初他自己是如何应对吕不韦、等人派过来的奸细。

  

  三天后,扶苏再次登了昌平君的府门。

  这些日子以来,熊启虽然闭门不见客,但是这不意味著他门前冷冷清清的。

  太子驾到,虎贲卫前驱抵达,花了半个时辰,才把道路清理完毕。

  熊启没想到扶苏这么快又来了。

  这个狼崽子,他非得把自己的胳膊咬下来才甘心吗?

  “太子,有失远迎啊。”

  熊启穿著单薄的深衣,今日在前堂会见扶苏。

  “叔公多礼了。”二人对坐下来,扶苏不由道,“叔公门前好热闹,听说前来的贵客云集,都已经把门口堵得水泄不通。”

  熊启故作惊讶,“竟然有这回事?这些天我一直都闭门谢客,谁都不想见,并不知道有这么多人想要见我。”

  话说著,熊启又表现地很生气,“你说说这些人,我已经大势已去,怎么还不放过我。难道我在咸阳城里好好做个君侯,他们也不愿意吗?实在是可恨!可恶啊!”

  借著宾客的事情,痛骂自己……

  指桑骂槐是吧,我也会。

  扶苏便道,“确实可恶,确实可恨,还愚蠢又可怜,可怜而又不自知。明明大祸都要临头了,还迟迟不肯悔悟。我都替他们感到著急。”

  熊启笑呵呵地望著扶苏,毕竟是他选的太子,到底不一样。熊启亲自为扶苏倒了一碗茶。

  “太子身在宫中,何故替他们感到著急呢?”

  “我倒也没有那么心慈好仁。实在是事情再严重些,这火就要烧到我屁股下面了。”

  熊启闻言,不由得一默。

  原来这小子是在担心这个啊。我说他怎么又来了,敢情不是为了嬴政,是为了他自己而来啊。

  熊启这才心平气和下来,慢慢地饮用茶水。

  屁股下面,就是座。座就指权位。

  在政治场合上,这些都是术语,行内的人自然听得懂。

  信在一侧,只是看著这二人不失贵族仪态的唇枪舌剑,听著倒也是一种享受。

  灌夫就不一样了,他只觉得太子和昌平君都太小心眼了。

  不就一个宾客上门的事情,昌平君竟然这么这么评判人家,仿佛对方十恶不赦,人家不就是想和太子一样,前来看看昌平君而已。

  至于太子就更是夸张了,说得天花乱坠,都扯到自己屁股上了。试问这昌平君门前的宾客,又怎么能点了火,还烧了羽阳宫的上座。

  “太子今日前来,我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府上有个好庖厨,炙鱼的手艺一绝,不知太子是否有意一尝。”

  “叔公有请,扶苏恭敬不如从命。只是我今日前来,还为叔公带了一个好玩具。想和叔公一起玩玩。”

  “我听说你在宫里养了不少工匠,手艺冠绝天下。不知是什么玩具?”

  扶苏拍了拍掌,很快宦侍便抬著一个方盒走了进来,看样子像是六博。

  待方盒被抬上来,宦侍打开。

  熊启见到内里像是一个棋盘。只是这个盘上的格子是由九道直线和十道横线交叉组成。

  “这是?”

  “象棋。”

  “太子还真是主意多,我活了大半辈子,也没有看到过这样的玩意儿。这,怎么玩啊?”

  扶苏坐直身子,给熊启一一解释。

  “象棋不同于围棋,叔公也看到了这棋盘上共有九十个交叉点,象棋子就摆放和活动在这些交叉点上。”

  熊启哈哈笑著,他对这个新奇玩意儿还是有些不以为然,“你这一个格子足够放九枚围棋子儿,你这象棋子儿,怕是要有一个爵大了。”

  “呈上来。”

  宦侍又呈上一大盒棋子过来,每一个都是大圆木坨,上面有黑漆写上的字。

  “这就是我的棋子。”

  “你这象棋,不如改成大棋。”

  扶苏最讨厌自己发明的东西被人调侃。这个人是谁都不行。

  见扶苏脸色严肃起来,熊启立刻改口,“不过象棋名字倒是雅致,还别有深意啊。”

  扶苏继续介绍,“棋盘中间没有划通直线的地方,叫做“河界“;划有交叉线的地方,叫做“九宫“。

首节上一节84/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