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82节

  红日从东山之上跃出,像是草原上少女见到外来男子羞涩的面庞。

  这一晚上,扶苏根本就没睡。

  压根睡不著。

  天色三更时,扶苏已经被侍女叫醒,开始准备更换盔甲。

  到了四更时,换好了衣服,仪仗队伍也已经备好。

  太常早早到了秦国宗庙前。

  要打仗了,首先就要告知祖宗,这是规矩。

  天刚蒙蒙亮,太阳像个红鸡蛋,半挂在树枝梢头。

  秦国宗庙,这是一座宏伟的建筑。

  庙宇中央的大殿气势恢宏,殿前陈列著九鼎,曾经让天下诸侯王争相追逐的九鼎,如今全部陈列在秦国的宗庙前。

  也只有了解那些残酷历史的人,他们站在这座巍峨高耸的宗庙前,才知道这座宗庙到底有多么神圣肃穆。

  四周是一排排雕刻精美的石刻,上面刻著历代秦王的故事。

  庙宇之内,陈列满了祖宗牌位。

  嬴政早早就在这里等候。

  今日嬴政也穿得分外隆重,亲持太阿剑前来。虽然他今日十分喜悦,但是前有祖宗牌位,后有大臣几百双眼睛盯著,嬴政不得不肃容。

  在祭祀官的提示下,嬴政向上天和祖宗陈明了来意。

  “祈求上天佑我大秦,祖宗显灵助我秦国此次一举攻下楚国。”

  宣告完,嬴政回过身来望著扶苏。

  宗正上前,手捧一个锦盒过来。

  顶著众人怀疑的目光,扶苏这才迈步上前。

  “恒阳君扶苏,承王命,率兵伐楚。今于祖宗灵前,授虎符印信,以示领接兵权。”

  这领兵信的地方,乃是一座四方四正的高台。

  四面都有一段台阶。出口处都有侍卫排列,手持斧钺。

  高台最上方,又是一口大鼎。

  嬴政站在最高的台阶上,手持长剑,睥睨天下。

  也就只有在认识他的臣子面前,嬴政会有这样的姿态。

  (记住这句话,后文要考。)

  扶苏迈步上前。

  身后都是虎狼之臣,被这么多人的眼睛注视著,那些意味错综复杂的目光一齐看过来,说没有压力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正是顶著这种压力,一步步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般慢慢走上去,站在万人瞩目的高台上,承接兵权,才更有快感。

  这就是权力的滋味之一。

  朗朗乾坤下,烈阳浮在高空,秦国的旌旗在风中飘荡。

  虎符并不是秦始皇时期的虎符,因为上面刻印的文字写的是秦王,而不是黄帝。

  上面铭文字数很多,因为这个符印,代表著的是扶苏统领的四十万大军。

  扶苏接到了兵符,也按规矩当众宣读上面的字,“甲兵之符,右在君,左于太子扶苏。凡兴士披甲,用兵千人以上,比会君符,乃敢行之。”

  “燔燧之事,虽母会符,行。”

  这些铭文的意思就是,'右半符在君王这里,左半符在太子扶苏手中。凡调兵千人以上,需要左右合符,才能行令。遇到点燃烽火紧急情况,不需要合符也可行军令。'

  在众人的膜拜、羡慕、怀疑、赞叹下,扶苏亲手接过了嬴政递给他的另一半虎符。

  虎符虎符,听名字就知道和西周周天下中央禁卫军队虎贲卫颇有渊源。

  到了今天,连秦国都已经用上了周天子才有的禁卫称呼,这虎符也根本算不得僭越。

  在耀眼夺目的太阳底下,春风吹拂著扶苏的战袍。

  在历经了长达八年的宫廷生活后,扶苏正式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王贲在台下打量著,心里嘀咕,我倒要看看,太子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娃这一战要怎么打。

第405章 驻兵长葛(求打赏月票全订!)

  待宣读完毕,嬴政将虎符一开为二。择出左边那一半交给扶苏。

  扶苏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这半枚虎符,双目紧紧地盯著这铜铸的虎头符印,虎符落在掌上时,扶苏手心里已经生出一层细汗。

  四十万兵马,如今全部在他手上。

  嬴政望著扶苏,双目深邃,他仿佛看到未来扶苏有多么光明璀璨的未来。

  自己之所以非要创一番伟业,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少受点罪。

  这一时期,嬴政对扶苏真的是寄予无限期望。

  扶苏望著虎符,虽然心底是汹涌澎湃,感到未来有无数的机会正在等待自己。

  可是理智也让扶苏感到,此时此刻,他的肩上是多么沉重。

  台下诸臣则都望著嬴政和扶苏。

  王绾一脸肃穆,眉头已经皱得像是两座小山丘,大王这是自己坏规矩啊。把兵权交给儿子,可有想过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韩非曾经说过,人性本恶。正是因为人自己无法约束自己,德性固然崇高,可是关键时候根本不靠谱,所以才需要制度。

  大王自己先坏了规矩,难道说是要去验证韩非说的是错的吗?

  王绾对未来咸阳宫的变化,那是忧心忡忡啊。

  冯去疾却眼中燃著笑意。

  本来担心太子年纪轻轻,玩不过大王,现在看来是他多虑了。这太子身上,绝对是有气运加身啊。

  年纪轻轻掌握兵权,有能够出征的机会,一旦打了胜仗回来,其在臣民心目中的地位几乎是无可撼动。

  待虎符印信交托完毕,随即宗正下令点燃鼎中火把。

  随著火堆哔哩啪啦地燃烧,香火被供奉在祖宗牌位之前,烟雾袅袅娜娜,一起飘向上空。

  这并非战前点兵,其场面多半是由虎贲卫、仪仗队来铺排,重在祭祀天地、祖宗,保佑战事成功。

  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扶苏和士兵们互动的环节,祭祀完宗庙,嬴政便率车而还。

  嬴政和扶苏在祭祀宗庙,克日启程。

  在祭祀的时候,出现了奇异的景象。香火燃烧时,烟雾腾起,变成了莲花的形状。这时候,宗庙墙围上又有喜鹊飞来。

  诸臣见状,都纷纷喜道,“这是吉兆!”

  李信正在祭祀台下方看著,见到这样的景象,他不以为意。这些都是虚的,关键得看太子到了阵地上到底怎么才能打垮敌人。

  信和史官们则都一脸肃穆的把这次出征前夕的祥瑞征兆给详细记录了下来。

  鼎中的火燃烧著,火焰不断向天空上方扑著。

  一月后,长葛城前。

  城头上为支架高高垒起的数百火盆正燃烧著,石砖垒起的城墙头上早就被熏得裸露出黑黄色。

  二月了,孟春时节,长葛一带山墙上开满了红花,天地山川一片青绿。

  青红二色分外鲜明,春水潺潺,群鸟在空中翻飞起起伏伏。

  天地间一片静谧,空气都是香甜的味道。

  沿著河流,一路从城前向东蔓延,便来到两座山地前,两座山脉交汇处,便来到一处空旷的平地上。

  这里是一处堤坝,平沙千里,岸上青柳本沿著河道,入境多半被砍了造营。

  刻印著秦字的黑色旌旗在空中翻飞,一个个火堆在岸上升起。

  营帐之后,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这里本来是广袤的草地,在四十万熙熙攘攘的秦军到来后,这里的草皮立刻被带起,很快就变得光秃秃一片。

  褐色的泥土裸露在外,一方又一方平整空旷的训练场地这就被四十万人硬生生踩出来。

  苍穹之下,秦军在长葛城郊周遭的空地上,就好像熙熙攘攘的蚂蚁,十分密集,是天地山川之间又一风景。

  将士们来到这平地上,顿时被周遭春暖花开的景象所吸引,心情也都变得美丽起来。

  这时候,一辆华丽的战车在平原上驶过。

  车上坐著的人,戴著武冠,面如冠玉,神情严肃。

  这车一出现在平原上,所有的士兵立刻为他让出一处道路来。

  “恒阳君驾到”

  军帐被掀开,一众武将昂首挺胸持剑阔步而出,见到扶苏,他们一个个互相张望,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王贲、任嚣、杨端、冯劫、蒙恬、李信……

  凡是秦国有名的将军,如今都集在扶苏麾下。

  众人对扶苏行了军礼,“末将等拜见君侯。”

  扶苏持著马鞭,这就迈步走到了军帐里。

  王贲这就快步跟过去,这是王贲跟父亲王翦打仗多年的习惯。他永远都是将自己的目光放在指挥者身上,一旦对方下令,立刻做出行动。

  王贲这就走了进去,可其他将军却留在原地,互相看看对方。

  蒙恬将信将疑,也跟著走了进去。

  任嚣在门外拍著大腿,忍不住道,“哎!我这一辈子就没打过这样的仗。”

  行辕大帐内,坐在上座的扶苏自然也听到了这一声。

  将军们坐在各自的席位上。扶苏一到,所有人的剑都被解了下来。

  扶苏系著白色的战袍,腰间仍旧跨著长剑,坐在上座威风凛凛。

  左面是冯敬,身形瘦长,双目如电;右面是灌夫,体格魁梧,气势逼人。

  “今日前来,是为察看营地修建情况。刚才一路过来,看到士兵们正在忙活,下水捕鱼的捕鱼,上山打猎的打猎,似乎根本没有规矩。”

  这些人乍一听,还以为太子是要责骂他们。

  “我觉得这样很好。军队的管辖,凡是和训练有关的,绝对不可松懈;但若是日常生活,也该让大伙儿放松放松。”

  “知道士兵们都爱吃肉,所以我今日带了三十车酒。只为与我军将士共饮同乐。”

  扶苏说著,诸位将军们却高兴不起来。

  “多谢君侯刺饮。”

  扶苏拿著白色的丝巾擦了擦手,忍不住问,“我看诸位像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诸将都看著王贲,王贲迟疑一二,这才上去相问。

首节上一节282/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