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71节

  这赤著脚站出来,活像混世魔王。也不是像,胡亥本来就是。

  扶苏瞪大双目,“你怎么在这里?”

  淳于越也是眉头拧起,神情凝重。

  “我听说大哥要出征了,想要来见见大哥,结果看见了师傅,就想著先躲一躲。”胡亥长高了一点,唇红齿白,眉眼也很像嬴政。

  胡亥像嬴政,扶苏也像嬴政。

  只是胡亥像嬴政最自由自在的那一面。

  扶苏则像嬴政拿出来对待大臣的那一面。

  淳于越皱著眉,“十八世子,您的功课完成了吗?今日春祭大典,您又调皮捣蛋,面对祖宗的灵位,世子居然抓耳挠腮。”

  “这有什么,老十九还抠鼻屎呢。小二十还抠脚丫呢!”胡亥振振有词,甩著两袖答话。

  “太子,恕臣教导无妨,十八世子顽劣不堪。”

  扶苏望著胡亥,完全就是个毛孩子,这要是和他计较,传出去自己别做人了。

  “新春佳节,本该是一家人团聚之时。平日里也够严苛了,这时候就让他们玩去吧。”

  胡亥听到这话,如蒙大赦,立刻就蹿到了城阙上,任凭什么人叫他,都不肯下来。

  等到胡亥走后,扶苏后知后觉地问,“方才胡亥出来时说了什么?”

  “世子说,谁敢欺负太子,他就为太子报仇。”

  扶苏微微沉吟一声,“还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正月初,李信紧赶慢赶终于率残部返回了咸阳。

  这一回是真的羞于走大道,唯恐被家家户户的人发现他李信回来了。

  李信一路上掩面而归。

  这刚一到家,祖父【昔年陇西郡守】李崇,父亲【昔年秦国南郡守】李瑶便立刻把李信叫到了祠堂。

  家里都已经准备好了香火。

  李瑶郑重其事地道,“就是因为去年没有好好祭祀祖先,这才导致祖先这一次没能庇护你。今天你一定要给我好好祭祖。”

  李信心里本不屑,但是望著李瑶严肃的面容,还是按规矩祭祀。

  随后李瑶把李信带到书房里,祖孙三辈按次序坐好。

  李信低著头,手上都是冻伤的裂口以及伤痕,看得人触目惊心;他的脸色更是沧桑,双目黯淡无神,下巴处胡须乱成了草茬。

  李崇叹了口气,“我从未上过战场也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败了就败了,这有什么?”

  李信磨磨唧唧,错过了宗族亲戚一起祭祀祖先的时间,李崇知道这孩子在想什么。

  “人生路还长。”

  李信听了,只是苦笑。

  李瑶见李信这个样子,想著除了时间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办法治好李信了。

  “过去的事,我不与你再提。只是在你面见大王前,我有些事要向你交代。”李瑶郑重其事。

  李信这才抬起头来,只是双目仍旧看著案,“事情都是我一个人的责任,我一个人承担就是了。没什么好交代的。”

  “如果我告诉你大王决定派你再次攻打楚国呢?”

  “什么!?”李信顿时眼中又有了光。“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李瑶望著李信,这时候他对太子那是满满的感激。因为他点燃了他儿子的信心。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李信虽然尽力了,可是他知道他所带领的战役是整个秦国十年来绝无仅有的大败。

  李崇瞪著李瑶,“好了别卖关子了。快点把事情交代了,让信带著礼物去见太子。”

  李信疑惑:“见太子?”

  父李瑶道,“是的,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太子点名要做前锋。如今朝中人人都在谈论此战大败,他们都把战败的原因归结在你身上。”

  “太子则认为,战败是因为整个秦军太过骄傲。虽然没有刻意为你说情,但总归是没有只针对你一个人。但是太子当众为你争取机会,让你再为前锋。大王答应了。”

  “想想你过去还曾经和太子争夺攻打楚国的机会,但是太子不计较你过去的行为,仍然有意重用你,重新给你机会,你必然要答谢太子。”

  李信听了,一时间对太子扶苏那个人是又感激,又佩服,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

  他辜负了大王。

  是大王给了他那么多机会,让他一步步有了今天。

  可是他把这一切都搞砸了。

  李信掩面,“要去拜谢太子,就必然入宫。如若入宫,我又如何不去拜见大王。我实在是不知道见到大王该说什么。”

  李瑶愤然,“想你当初在朝堂上夸下海口,说你要以二十万战胜楚国,当时我都相信你能打赢楚国,光宗耀祖。可是呢,你败了,还是一败涂地。”

第391章 算什么男人(求打赏月票全订!)

  李信听得羞愤不已,脸都红了。

  李瑶却道,“可是败已经败了。你要是打算当缩头乌龟,我可以陪著你回去陇西老家。可你若是真心感到对不起大王,就该忍辱负重,杀回楚国,洗刷战败的耻辱。”

  李瑶说著,不断地拍著李信的肩膀。

  “父亲没打过仗,不能像武成侯王翦、将军蒙武那样教导你;又不懂军事兵法,不能做到国尉那样的神通,给你指点一二。”

  “父亲唯一所能做的就是永远站在你身后。如果你连战败的耻辱都感动无法承受,又怎么能在未来成为大王眼中最骁勇的战将呢。”

  李信从小就很崇拜比他大不了几岁的秦王政。

  在当时版图还没有今天这样大的秦国,居住在陇西的李信从小就是听秦王政的‘传说’长大的。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厉害的人。他们威名如雷贯耳,可是他们的年纪都很大。

  可是秦王政不一样,他没有扶苏身上那么多光环。秦国人更敬佩秦王的原因在于,嬴政其实是个和天底下大多数人一样的人。

  嬴政曾经面临侮辱、伤害、胁迫,他遭受过各种各样的苦难。而面对这些逆境,嬴政一一挺过来了。

  正是这样的经历,激发了秦国民众对这位经历坎坷,但是面对无情的命运亦然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王的认同,也激发著他们自己带著同样的精神去面对生活。

  比起扶苏这样的出身,嬴政反而更能给秦国的子民依赖感。尤其是老一辈的秦国庶民们都相信,秦王政是能够带他们进入一个新时代的。

  李信却摊开双手,望著自己掌心的老茧,喃喃自语问道,“可再来一次,我能行吗?”

  “信,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祖父李崇安抚著,“如果以前是告诉要出去打仗了,你根本不会去考虑是胜还是败。”

  “可是祖父看到现在的你已经陷入了胜负的结果之中,如果你不能从中解脱出来。我看你还是应该进宫去见太子。你该告诉太子,太子看错人了。”

  这些话,虽然初衷是好的,可是落在李信耳朵里,瞬时都像是刀子一样,狠狠地剜著他的心。

  李信只觉得,周围人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在重复著他打了个前所未有的败仗这一事实。

  李信回到自己的房中,不吃不喝不见人。

  接连好几天。

  等到春节快要结束,李信推开了房门。他只换了身乾净的衣服,就入宫去面见秦王了。

  李瑶望著李信空洞的双目,胡子拉碴的下巴,心里也有了答案。

  等到李信一走,李瑶就跑到祠堂里对著列祖列宗的牌位大哭。

  “我李氏一族就要没落了!”

  

  咸阳宫。

  这个春节年祭,嬴政压根不想过。

  还好祖宗定下的规矩不是每天都上朝,否则他早就身心疲惫不已。

  嬴政对待宫中的年祭肉食一样都吃不下。但是因为过节的原因,他手头没有可处理的公务。

  心情不好却又没什么事情可做,嬴政便留在后宫。

  嬴政很累,难以言说的累。

  无论是处理公务,还是去寻欢作乐,无论是精神上最极致的专注,还是肉体上最极致的堕落,都只是为了逃避生活日复一日的乏味与枯燥。

  像嬴政这样根本不用愁物质生活,但是对自己又有著极高的精神追求,事业抱负的人来说,性是他最好的宣泄口。

  很快,时光如嬴政所愿的那样被消磨掉了。

  初七时,李信前来求见。

  嬴政心情刚刚好转,便让人带了他来到章台宫。

  李信之前入宫时,宫中人人看他时眼中都带著羡慕、敬佩之色。

  但是这一次入宫,众人都是侧著眼看他,仿佛他是什么怪物。

  之前李信求见嬴政,谒者令笑逐颜开,一路小跑。

  这一次李信冒雪求见,谒者令却面露难色,直言大王近日心情不佳,去禀报时双腿也似灌了铅。

  这样鲜明的反差让李信再度跌入漩涡。

  嬴政坐在上座,看著李信时,双目中包含了太多。

  只是和李信想的不一样,嬴政对他有许多情绪,唯一没有的是失望。

  “臣让大王失望了。”李信准备了千句万言,见到嬴政时脱口而出的却是这一句。

  “错的是寡人,你自责什么呢?”嬴政现在心情极好,修养也跟著直线飙升。

  “事发至今,寡人已经仔细想过了。是寡人求胜心切,罪不在你。”

  李信却仍旧丧气,他垂著头,不敢抬头面对嬴政。

  “大王莫要再宽慰臣了。臣知道此番犯下大罪,早该万死以谢罪。今日之所以敢厚颜无耻来见大王,是因为听家父说,太子举荐臣为前锋。臣无能,请大王收回成命。”

  穿著白色深衣,心情还算不错的嬴政在听到李信的这番回答后,顿时眉头皱起。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臣思前想后,认为臣不该前去带兵。若再为前锋,恐怕会乱了太子计划。”

  嬴政对待李信,就像是对待不成熟的弟弟一样,他也是经历了很多挫败、屈辱的人,非常明白李信这个时候的心情。

  “总该告诉寡人理由吧?”

  “臣对不起大王,更难以面对太子。太子曾经提出击败楚国的计划,可是在太子走后,臣自负可以用二十万打败楚国,随后招致失败,引得天下人嘲笑。臣无颜再为太子前锋。”

  嬴政捏著铜案上的酒爵,他本来打算为李信的苦劳赐酒的。因为就像嬴政所说的那样,嬴政知道错是他自己的。

  “你很在乎天下人的嘲笑吗?”

  “臣无能。让大王蒙受耻笑。”

  嬴政甩开酒爵,咣当一声落在地上,酒水也是撒了一地。

  “你回家好好反省吧。”

首节上一节271/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