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61节

  “我的房间里摆好了酒食,就等著请你们四个去喝酒吃肉。”

  都是宫里当差的人,见过的事情也多了,四人自然生疑,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面面相觑一番,四人回道,“姚大夫美意,本不该推辞,可我等不敢擅离职守。”

第373章 太子要是聪明的话(为书友榜榜首二

  狗子没吃饭加更3更!)

  “废话!谁让你们擅离职守了?我今天又没来过这个地方,谁知道你们几个擅离职守了。

  “可若是追问起来……”

  “不会有人追问,如果真要出了事,那就是有人口风不言。”姚广瞪著这四个人。

  这次随行的,那都是虎贲卫。

  虎贲卫可是秦国精锐中的精锐,专门负责保护秦王和身份显赫之人的。

  他们四个自然都知道樊於期是什么级别的将官,而且也见过不少风雨。

  现在都说樊於期要被押送回咸阳交给廷尉,姚广这个时候来,所做之事万一对他们不利呢?

  姚广低声又道,“知道里面的人牵涉著我们上上下下几百条人的性命吗。樊将军可说了,等回到咸阳,时日曷丧,吾与汝皆亡。知道什么意思吗?”

  四个兵卒眼神里满是迷惑,他们齐齐摇著头。

  “这话乃是樊於期当著众臣的面对太子说的。意思是说,等回到咸阳,他要拉上太子和他一起下咸阳大狱。知道下咸阳大狱意味著什么吗?”

  下咸阳狱,这个咸阳人自然都知道,那是只有朝中大人物才能进去的地方,不过进去之后,也就意味著基本上出不来了。

  “那太子他……”

  几人脸上都浮出担忧之色。

  “能不能救太子,就看你们的啦。再者,们也该都听说了,是太子冒著风险替咱们这些庶人做主的。别看我年纪大,又是大夫,早年也是跟著父亲颠沛流离,最了解做庶人的苦,也知道在门口当差有多苦。可是想想,除了太子,现在还有谁能为我们说句话。”

  几个士卒已经心动了,虽然这些人都是官宦人家的远亲子弟,可终究是庶民的身份。

  太子对他们庶民好,他们一直都很感激,唯恐没有报答的机会。

  只是这里面的人可是大王身边的近臣,过去人人巴结的人物,要是他出了什么意外,他们四个不就倒霉了吗。

  再说了,太子固然好,可是大王对他们更好啊。要不是大王,他们现在连西北风都没得吹。

  这么大的事情,大王肯定会秉公办理,有姚广什么事啊?就算樊於期很厉害,可是能比得上太子在大王心目中的地位吗。

  “话虽如此,可是是非曲直,自有廷尉做主。如果樊将军要诬告太子,我们都会为太子出面作证,力挺太子。”

  “就是。樊将军要是诬告太子,大王难道会听他的?”

  姚广听了,沉默了好一会。

  他戴著斗篷,立在四人面前把头埋了进去一言不发,身后跟著几个将士也都不说话。

  这突如其来的沉默,让四名守卫一个个心里发慌。

  这正是姚贾教给姚广的,有时候闭口比说话来的更有效。

  不知道姚广多久没说话了,一个士卒忍不住开了口,低声询问,“姚大夫……”

  等到姚广再抬头,人已经哭了起来。

  “姚大夫这是……”

  “我们没有太子的命令,不能打开门啊。”

  守卫也都是明白事情轻重的,他们绝对不可能给姚广开门的。

  姚贾只是哭著说,“我想起了武安君啊。”

  这武安君,秦国人哪个不知道他冤枉。而且冤枉武安君的人比谁都知道武安君到底有多冤枉。

  四人这下明白了这里面的道道,几人聚在一起,用眼神交流一番。

  “天冷了,我们前去喝酒,不过只一炷香的功夫。而且希望房间里能干净,也能安静。我们四个人可一直守在门前面,连门都没开过。”

  姚广点著头。

  “多谢四位。”

  很快,四人就走了。一如姚贾给他们安排的,他的房间里满是美酒和切好的肉片。

  而樊於期的屋内,则是黑漆漆一片。

  樊於期辗转反侧,根本睡不著。

  之前他听到门外有动静,吓得将耳朵贴在门侧,只是听了半天,只听到他们说什么武安君。

  樊於期便没当回事,只觉得是士卒在外聊天。

  他又摸黑躺回到榻上,睁大眼睛望著黑漆漆的天花板,他希望一向聪明的恒阳君知道自己白天在说什么。

  如果太子够机智,就知道要想平安无事的回到咸阳做太子就是把自己给放了。

  毕竟我只要回到咸阳开口说了那样的话,太子就一定会受到大王的猜忌。眼下大王正为兵败的事情生气呢。

  而且这攻打楚国的战事,过去是太子制定了计划,而且执行的非常好,以至于天下人本来都已经对楚国不抱任何希望;可是大王偏偏后期违背歪曲太子原先的计划,这时候外人势必会说大王妒忌太子。

  宫里是什么地方?

  那是人命最贱、人心最烂的地方。

  一定会有人这么说的,樊於期坚信。就算宫里人不这么说,可是大王也一定会这么想。

  如果这一次太子再在大王一向最不屑的齐国这边失利,大王势必更加恼怒。

  太子要是聪明,就该知道把我放走才是对的。

  樊於期想著,心事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他闭上眼,准备睡了。

  有时候人不得不感慨,人生实在是无常。

  之前他还是大王身边的红人,大王把保护太子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多少人羡慕他。出门前,还有许多显贵给他送礼物。

  可是半道上,太子突然仁心泛滥,非要给底层士卒主持什么公道;可是太子这个人又害怕我在大王面前说他坏话,所以对我毕恭毕敬。

  本以为办好事回家,自己亲自给大王解释一下,这件事也就过去了。

  没想到李信那个自大狂,平日里牛皮吹得天上飞,见到人都不正眼看人;这下好了,他自己牛皮吹破了,还连累自己。

  这下自己不仅没了前途,生死都是个未知数。按照律法,他固然必死无疑,可是如果大王肯留情……

  大王在这个时候,怎么还会对自己留情呢。

  想著想著,眼泪不争气地流淌了出来,落在了冰冷的席子上。

  这个时候,门忽然开了。

  只见外面的霜雪一股脑往屋子里吹。

  “什么人?”

  樊於期立刻翻起身,他习惯性去捉剑,可是摸了半天才想起来,他现在已经是罪人,剑早就被没收了。

  月黑风高,鹅毛大雪漫天飞舞。

  樊於期见到几个黑影走了进来。

  “你们是谁,要干什么?”

  “你知道将死之人,最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吗?”

  这声音十分耳熟,樊於期立刻辨识出来了。

  “姚广?是你小子,大半夜装神弄鬼做什么呢?”樊於期很生气,他居然来吵自己睡觉。

  “看来樊将军还是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就因为你一个人一时冲动,连累我们所有人都险些跟著你受罚。”

  樊於期顿感大事不妙。

  “你要做什么?”

  “太子说,人陷入危难之时,要多和四面结交朋友,这样才能换来生机。将死之人,最忌讳的就是四处树敌,尤其是树立一个不该得罪的人。”

  樊於期顿时明白了这些人要做什么。

  “我可是大王身边的都尉,你们竟敢对我下手。大王若是知道……”

  姚广可不和他废话,只是朝著身后道,“直接上吧。”

  在一阵剧烈的挣扎后,屋内陷入了一片沉寂,再无一点人声。

  姚广笑著,“嘿,我们的都尉,我们要用你的命去扭转局势。大王知道了,定然会在心里感激你的。”

第374章 给交代 (求打赏月票全订!)

  秦国的将军杀了齐国使臣,齐国使臣呶呶不休就要秦国给他们交代。自从听说秦国人在忙著给他们的太子找马,自然纷纷指责秦无礼于齐。

  天下四国作为战败国,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黑料。齐国的使臣更是想要利用这回事大做文章,给他们的国家争取一点利益。

  虽然齐国内部自身早就腐朽不堪,再加上秦间中间之计,但是这国土,既然是能少丢就少丢。

  【间中间:秦国打造间谍网,渗透入齐国。齐国国士勘破这一现象,立刻收买了秦国间谍,反向渗透进入秦国,让间谍为齐国提供秦国的情报。等到间谍到了秦国,秦国立刻又重金唆使间谍为秦国贩卖情报,为秦国效命。】

  齐王虽然昏庸,但也比大街上随便捡起来的乞讨者稍微强一丢丢。

  齐王建得知秦国伐楚失败,那是高兴地夜夜笙歌。他看准机会,决定违背和秦国的盟约,先留住自己的土地。

  反正盟友这种关系,就是需要时创建,不需要时舍弃。

  都是战国末期了,诸侯王们运用这个法则几乎都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齐王建自然差使他的臣子想方设法破坏这齐国献地于秦的大事。

  但是齐国的臣子,他们的成份相当复杂。浑水摸鱼之辈,四国潜逃之辈,秦国潜伏间谍,齐国累世勋贵,秉承孔子之学的儒士,稷下学宫遗留的才士。

  说得好听点,百家争鸣;说得不好听点,鸡飞狗跳。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也未必不可以用鸡飞狗跳来形容。

  现在的齐国,小人当道,君子退守,大多都去做教书的活。朝中剩下的,只有几个忠诚耿直之士,剩下大多都是为自己的私利。

  眼下,秦国的巨鹿驿馆里,齐国使臣们聚在一块,为了完成差事,回去向齐王邀功请商,他们也自然发挥了全部的本事。

  读书人,什么典故都拿出来用的。

  他们和秦国的使臣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屋子里大有沸反盈天之势。

  齐国最初的意思是,“秦国再三无礼,坏两国邦交。而今死了使臣,这是震惊天下的丑闻,秦国应该向齐国赔罪。”

  秦国人自然不肯答应,而且他们非常看不上齐国这副嘴脸。秦国只是打了一场败仗,他们就一改之前卑躬屈膝、谄媚讨好之态,如今这架势几乎是想要和他们秦国平起平坐了。

  姚广等秦臣费了好大一番唇舌,最终利用齐国使臣的口误,再三确认,为秦国争取到的结果就是,“只要秦国给了齐国杀使臣的交代,那么齐国就把聊城按照约定割让给秦国,而且两国之间以后也要保持过去的盟友邦交。”

  齐国使臣自然应诺。

  宽大的室内,齐国使臣和秦国使臣各自列了两列,互相对峙著。

首节上一节261/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