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26节

  景仪见状,当即出言阻止。

  “不可啊!身为一军之主帅,在临战之前对著士兵作揖,这不是自己降低自己的声威吗?到了战场上,士兵哪还能全心全意地听从号令啊。”

  “给众人赔罪,这不是反复自己提自己的丑事吗?这会激发将士们对过去战败的耻辱,还有对上次战事的怨恨,此举会降低将士们的士气。”

  景仪说得理直气壮。

  楚王负刍则目光幽邃地望著已经上了年纪的项燕。

  “上次一战,最受伤的当属项大将军吧。”

  景仪的嘴唇蠕动一番,最终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就让他去吧。”

  景仪自然默不作声。

通知

  之前和大家说过,我这个月离职搬家啥的,要请假三天。我已经尽量改在元旦三天假给大家更新了,原定计划号暂停更新三天。

  按计划今天本该更新,但是因为别的事情耽搁了。

  所以就改成今天不更新,明天补更新,然后 5号6号停更。

  7号恢复正常更新,8号9号尝试日万更新。

  这是一直给大家答应过的。

  希望大家可以这几天忍耐一下。其实这几天剧情大家也应该看出来了,现在剧情走向已经走向白热化阶段,基本上天下大局势,不同的人物角色也都塑造出来了,当然我耗费了巨大的笔墨(读者觉得里嗦那些)其实反而是给大家讲古人在想什么,他们的想法推动他们的作为。

  之后就是一整个大高潮的来临。

  另外,其实之后的剧情你们也没猜对,希望大家坚定选择这本书,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读者们,我爆更的日子到来了。

第320章 出使齐国(求打赏月票全订!)

  咸阳,秋霜一下,天色刚明时,草尖上都挂著露水。

  黄牛在村庄里发出低沉的哞叫声,天地间只剩下一片萧条的绿。

  白色的雾弥漫在广阔的田野上,缭和蒙武驾车在坝上驾车散步。

  缭十分高兴,一边喝酒,在一边唱歌,时不时还要用手敲击车中铜案,机打节拍。

  蒙武却始终心事重重的。

  “缭兄,我怎么有种不详的预感呢?”

  缭双眼一眯,已经洞悉了蒙武的想法。

  “莫不是在为蒙恬和李信一同指挥攻打楚国之事感到担忧?”

  “正是此事。我担心李信和蒙恬都年轻,在大事上不如老将处事周到,军中会起分歧。”

  “肯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而且以我对令郎的观察,令郎大概会选择以退为进。”

  “恬做事一向稳重。我一向放心。”比起蒙毅耿直激进,蒙恬更为持重,懂得权变。

  缭徐徐道,“可是这会让李信在军中独大,辜负大王的本意。李信虽然战多功高,可是不如令郎沉稳。”

  “我听说,楚军这次又是项燕为主将,而且他们招募了四十万大军,这里面甚至有老弱残将。在野兽被困在笼子里时,往往是最凶狠的时候,这个时候切忌跑到笼子前去骚扰。以楚国如今的状况,面对李信的二十万大军,他们必定是全力以赴,拼命抵抗。”

  蒙武非常忧心,“我担心,他们此次会遭遇生平最大的惨败。”

  缭温温地道,“你我都明白,决定这件事的人,并不在于他们。而在于咸阳宫的那位。”

  蒙武只好叹气,他感慨道,“大王还是盛年啊!毕竟接连做下这样的功绩,换了谁都会这样急不可耐地去谋取对楚国的军事胜利。”

  “若是待时而进,等到楚军懈怠,也可以取胜。因为我秦国先前已经斩杀十万楚军,重创楚国。而这次的事情,无论是对于后续攻打楚国,还是接管,对我秦国都有利无害。”

  “可唯独趁著楚国元气大伤之时,去还接连不断地向楚国发起攻击,这会遭到反噬。”

  缭听到这个,只是很欣慰地说,“这么多人,加起来都不如太子。如果按照计划执行,驱策四十万大军,就是楚国的人全部都上,我们也能战胜楚国。可惜啊!”

  ……

  咸阳,章台宫。

  扶苏穿著黑色的深衣,持著玉圭来到嬴政面前。

  嬴政听说了扶苏的建议,自然狐疑,“多年以前,你曾经建议寡人要从军队之中选拔文吏;现如今,你又建议寡人在军队之中设置文职,以协助将官处置公事。”

  “回君父,儿臣以为,在军中设置正式的文吏,可以起到监管诸武将的作用。否则武将同气连枝,会影响国家施加大政方针。”

  嬴政心中已经暗暗赞叹了无数次,这个法子实在是很妙。

  扶苏知道,秦国最大的问题就是穷兵黩武。

  哪能一个国家吃喝拉撒睡都依靠战争,哪能一个国家吃喝拉撒睡都为了战争。

  这都不可取。

  只是扶苏不会说出自己的担心,因为他知道,在嬴政眼中,秦国是尚武,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那是秦国强大的根源。

  至于施加文教,在嬴政看来那是绝对不可取的事情。

  扶苏八年前提出来要在军中选拔文吏,对将士们施加恩德;现在又提出,要把培养出来的文吏设置在军中,朝野上下,几乎没有人有什么可反对的。

  只是嬴政另外有他的顾虑,“也知道,我秦国原本就缺少文吏。即便是在你的建议下,寡人八年前就已经降低进入学室的门槛。过去我秦国,非史家之后,又岂能做吏。现在即便是庶人,也都有成为小吏的资格。”

  “可即使是这样,地方能够任用的官职始终是不够。你现在提出这样的主张,未免是担心地太多了。寡人听说,你在新郑之时,曾经就让军中的士兵去学习写字,让他们去为士兵写家书。”

  “寡人知道你素来心地仁慈。可是寡人也发现,你心狠时过于狠,心慈时又过于心软,总是担心这些多余的事情。”

  说扶苏心狠,那都是因为扶苏当初一个人决定杀了十万楚兵,虽然做的对,可是这样的扶苏,让嬴政也有些忌惮。

  所以当初冯去疾提出要去楚地时,嬴政当即就答应下来。只有冯去疾能让他们三个人都满意。

  扶苏还是第一次听到嬴政这样的评价。

  这让他还是很受挫的,长这么大,从没听见嬴政夸过几次,因为这样的事情教训扶苏,扶苏自然高兴不起来。

  嬴政看著扶苏失望的神色,又考虑他对秦国的功绩,对自己的付出。嬴政不免暗想,寡人这样算计扶苏,简直丢了天下做父亲之人的脸,像扶苏,从没有什么过错,只是因为立下太多的功勋,寡人就这样猜忌他。

  上次封地的事情,他未必心中没有想法。

  嬴政宽了宽自己对腰带,决定弥补一下扶苏。

  “自从你一战大败楚军,齐国对我秦国便惧怕不已。齐王被后胜规劝,接连数次向我秦国提出割让土地的请求。”

  “这一次,齐王要为我秦国献上十座城池。寡人本来想派少府去做这件事。现在,寡人就把这件事交给你啦!”

  扶苏蓦地抬眼,眼睛中又有了光。

  “君父,这是真的?”

  “寡人亲口说的,还能有假。”

  “扶苏谢君父。”扶苏诚心作个揖。

  拜谢之后,扶苏自然高兴得像个孩子,身子都站不直了。

  “君父,孩儿可以去见见齐王吗?”扶苏忍不住问。

  “兹事体大,不可贸然入城。虽然只是去交接城池,可是接管献出的土地,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会有百姓提前就携家带口,往其他地方去逃。这让寡人名义上得到了十座城池,实际上两座城池的人几乎都离开,只有八座城池的人。”

  “寡人要的是庶民,要那些没有人的屋舍有什么用。”

  “寡人知道你善于治理城池,这一次让你去齐地,就是为了根治此事。”

第321章 这里面好多事呢(求打赏月票全订!

  )

  扶苏本来挺高兴的,但是听到嬴政这么说之后,自然理解了朝中诸多大臣的想法。

  嬴政这是也只把他当牛马用。

  实际上他只会用一根又一根新鲜又好吃的胡萝卜引诱自己,但是在他的心目中,什么都是他的。

  可是他拥有这么大的权力,自己却只有那么小小的一点点,扶苏莫名感到危机。

  他现在有了合法的名位,但是手中的权力太小了,这不保险。

  扶苏想到缭和冯去疾的教诲,要做大事,先从细枝末节开始磨。

  冯去疾也说,元亨利贞。

  成功之道,从小积累到大;然后循环往复,可有大成就。

  嬴政见扶苏迟迟不谢恩,自然问,“你不愿意去齐地?”

  “没有。只是儿臣觉得,以儿臣如今的身份前去,地方各地诸臣都会有所回避,行事未必方便。”

  “回避?”

  “回禀君父,在我们所有秦国人心目中,天上只有一个太阳,那就是君父。儿臣如今蒙父亲荫封,可是终究为臣,诸臣见儿臣外出,未必敢诚意顺服。”

  “这一次又是前去接管齐地,儿臣必然是要提拔一些当地实才,以安抚当地民众。可是以儿臣的身份来说,即便臣有意调遣,官吏却也不敢专心为儿臣办事。大家一向都顾虑忌讳颇多。”

  扶苏的话虽然十分委婉,但是嬴政不会听不出话外之意。

  扶苏是说,现在的国人,都只听从父亲的命令,因为秦国唯一的君王是嬴政。

  但是我一个储君出去做事,大家都互相顾虑,这事情根本没法做。

  嬴政也是经历过许多折磨和等待的人,他最是知道做事掣肘是什么感觉。

  所以当扶苏提出这些事情来,嬴政也就明白了扶苏的处境。

  想必上次攻打楚国,也出现了同样的事情。

  但是扶苏这么说,嬴政反而高兴啊。

  这让嬴政知道,所有人都是把他当做最至高无上的。

  嬴政自然对扶苏更加放心。

  “寡人授予你御史之职,领兵五千,前去交接属地。若是遇到有才之士,你可自行任免。”

  扶苏等的就是这句话。

  “臣谢君父。”

  “这一次,名义上让去齐国,可是路上你要经历赵地。燕赵之地,多有游侠。他们大多不服管教,口口声声行仁义之事,可是却是天下祸乱的根源。”

  扶苏这才想明白,我说怎么给我安排这个差事呢,合著实际上是去一趟赵国啊。

  “儿臣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寡人是说,路上危险,你要谨慎。”

  扶苏只是深深地望向嬴政。

  父子二人互相看著,嬴政有许多话对扶苏说,但是到了嘴边,却开不了口。

首节上一节226/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