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09节

  “妙哉!妙哉啊!”

  王绾不住地说著。

  隗状却道,“岂止啊?这好处还多著呢。你也不想想看,这楚国的战事,到时候必然又能晋升提拔一批武将。自古以来,想要换碗饭吃都容易,可是要封侯,那可就是难事。”

  “朝中多少武将在巴望。太子不退,自然白白招致武将不满。仗,只要打得赢,谁上都行。区别只在于,这些人是否能稳固秦国。”

  王绾后知后觉,眼中闪著不可思议的光,“这笔帐我倒是没有算过。”

  “还是用点心吧。你不算这个,有的是人帮你算这些。朝中诸多上卿,可都瞅准了这位置。”

  “那你呢?难道他们不打你的主意啊?”

  “老哥啊!”隗状拍著王绾的肩,“打你的主意,可不就是打我的主意吗。难得咱们两多年来在大事上意见基本保持一致。可是你我政见一致,对别人来说却不是好事。”

  隗状又高又壮,腰间挎著一把剑。

  和王绾在一起时,隗状可谓意气风发,完全不像在旁人面前时那般严谨木讷,呆板愚钝。

  王绾捋须,“这话未免说的太早了。我的位置,岂是那些人想坐就能坐的,大王不答应,谁惦记都是徒劳。”

  隗状只是望著地面,若有所思道,“但愿吧。这件事,咱们就这么说定了。你我坐在这个位置,虽然不至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可是这一路走来,都是历经艰难险阻,这才有了今天。”

  “如果不能帮助大王处理好这件事,以后贻害无穷。到时候那就是上对不起大王,下对不住秦国百姓。小心你我二人的功劳,到头来功亏一篑啊。”

  每个男人都有个梦,干一番事业,名垂千古的事业。

  前往咸阳城的人,一半多是为了富贵功名,只有那么一小撮的人,是为了让自己的大名垂于竹帛。

  虽然知道自己一生不过是历史长河里一段小小的浪花,但是他们希望能够让自己这朵浪花激荡地高点。既能创建一番事业,又能无愧于天地,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可就很难。

  王绾双手缩在袖子里,他望著天地间的山川草木,非常感慨地说道,“大事天定,小事由人。

  “哎!你说这些做什么,快说你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我不同意能怎么样。你们都觉得这么做对秦国是最好的,那就这么办吧。”

  “好。有你这句话,我也就放心了。”隗状开心笑著。

  

  九月,秋高气爽。

  苍茫大地上,秦国的士兵们举著一条黑色的长龙贴著地面,沿著驰道向咸阳城的方向徐徐前进。

  长条条的黑色队伍里,战车上一位青年正按剑眺望远方;他系著白色的披风,微风吹动著他的衣服,衣襟和袖子随风飘动。

  一进入关中的地界,扶苏举头就看到湛蓝空明的青天,只有几朵白云悬浮著,远处巍峨山脉,气势雄伟,接连不断;

  扶苏穿著玄色深衣,身姿雄健挺拔,众将士多有将目光放过来,仔细端详未来的秦王。

  “太子,车上风大,您还是坐在马车里吧。”

  灌夫好意提醒著。

  纵使扶苏胸中原本有多少豪情,这一刻也都荡然无存,扶苏望著灌夫,“我又不是娇滴滴的女人,坐在马车里算什么。再说了,这马车还不够快,风也不够大。你驾车驾快点,我好早日回去见君父。”

  灌夫闻言,当即也很兴奋,“遵命。”

  一想到他都好久没有见到妻与子了,灌夫便勒马快速前进。

  一顿操作猛如虎,后面的兵卒吃了一嘴的土。

  信就坐在后面的马车上,只听得灌夫一声遵命,随后整个队伍都开始起哄。

  只有今淑的车慢悠悠地跟在队伍最后面。

  载著他的马车忽然就疯了似地向前冲,险些把他摔下马车。

  “灌夫,肯定是你没错。”

  随后军中就开始起歌,一开始是几个人唱,随后就是几十个人,接著是几百人,几千人跟著唱。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将士们黑黝黝的面上都挂著喜色,骑马的将士们高兴之余,还甩著马鞭。

  歌声从田间地头传到远处坝上,从这边山岗,传到另一边山坡上,引得咸阳百姓出来驻足观望。

  秦国的男人,十个有九个上过战场,剩下一个是服劳役的。

  家中男女老少都出来看,一见这军队数量也不足五千人,可旗帜上写著大秦二字,却没有标明是哪家将军。

  队伍也不整齐,稀稀拉拉像是放羊一样。

  秦人知道,他们的太子回来了。

  “太子回来了!”

  “太子回来啦!”

  秦国的乡民们振臂高呼,那是个个满心欢喜,奔走呼告。

  等扶苏到秦国时,咸阳百姓几乎都是涌出城外,来瞻仰这个天之骄子的后代。

  在秦人的心目中,嬴政像一座大山,矗立在咸阳城,支撑著天地。

  嬴政的经历,本身就是个传奇。秦国人对他没有不服气的。

  而等到扶苏打出了闻名天下的战役,整个秦国就开始不知不觉间,把他们的关注和一些莫可名状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颗未来的太阳上。

  因为太子的车驾出行,通常都是要清理道路,让行人退避的。

  但是为了观望扶苏,很多人天还没有亮,就出门来到了士兵迎接的大道两旁,站在山岗上、堤坝上。

  这些穿著青色、褐色、灰色葛布衣衫的青壮,那才是秦国的支柱。

  他们纷纷从家里的谷场上走了出来,欢迎秦国人的骄傲太子扶苏。

第295章 父子相见(求打赏月票!)

  扶苏本来在战车上和将士们一起狂欢,唱著歌向咸阳城进发。但是在毗邻咸阳城时,见到了前来迎接他的官吏。

  扶苏和全体将士立刻安静下来,军队和虎贲卫立刻整编队伍。

  在外的时候,大家都想著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可是这一到家门口,望见咸阳城城西北方向高高耸立的咸阳宫,众人立刻都恢复了过去被训练出的严谨有序。

  就是扶苏,他也被臣子请下要回去坐马车,否则显得太子不够尊贵。

  只是扶苏却遥遥在战车上看到了奇怪的景象,扶苏站在战车上,下意识以为自己记忆错乱了。

  当著众人的面,他也不好详问。

  “太子,前来迎接太子的大夫快要到了,请太子移驾。”

  宦侍再三催促,扶苏这才坐上马车。

  让扶苏惊讶的是,在城门前等待他的人居然是王绾。

  因为这一次,扶苏是打了非常漂亮的一仗回来,所以嬴政命令丞相率领百官亲自去迎接。

  这在整个秦国都是非常罕见的,在过去,只有王翦父子能让秦王政做到这个地步。

  而扶苏,只用了一仗。

  就对造成了楚国巨大的实质性伤害,吓得他们再也不敢和秦国讨价还价。而且扶苏取得了战略性胜利,因为扶苏的一战,打得整个天下噤若寒蝉,这一年来,几乎没有发生过地方造反的事情。

  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场针对楚国的战斗胜利,给秦国带来的利益非常多的。

  这省了秦国官吏不少事。

  百官相迎,扶苏自然谨慎。全程没有一个不雅观的动作,没有一句不合时宜的话。

  等百官迎接入城,咸阳城的百姓这才开始发疯。

  百姓纷纷大呼,“拜见太子!”

  “拜见太子。”

  城中的欢呼声,让身在章台宫的嬴政也听到了。

  这个时候,人们的住屋都紧贴著地面,连片居住在同一块土地上。谁住的高,谁就看得远,也听到的声音多。

  嬴政本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听到欢呼声,自然来到石栏前观望。

  只见万民簇拥著一辆车在咸阳城热闹的街道上走过。

  经历了太多的嬴政,早就变得多疑敏感,时至今日,最至高无上的权力也无法治愈他。

  望著扶苏被咸阳百姓如此前呼后拥,嬴政忽然感慨,“人生最得意的时光,也就是少年了。”

  赵高一直在寻找机会,听到大王这么说,他却并不能因此就开始插手。

  因为太子提前回来了,所以怀疑没有产生。到现在,太子都是被大王用双手托起的,没人敢动。

  赵高就像是一条阴冷的毒蛇,只能痛苦地在角落里,静静地等待时机。

  

  日中正午时,太阳朗照咸阳宫每一处角落。

  宫中上下人人都是笑脸。

  扶苏和百官一同来到殿前,谒者令先是恭喜了扶苏,随后就请几人上朝堂。

  扶苏率先进去,等到王绾时,他却停住了脚步。

  谒者令脸色一白,他还以为他做错了什么事情,慌忙佝偻下身子,“丞相,小人何罪?”

  “你没有罪啊。”

  “丞相,快别吓小人了。大王正在殿中等候呢。”

  王绾却昂首笑笑,他捋捋胡须,“太子快要一年没回来了吧。今日朝会,既然为的就是接见太子,我们等一会再进去吧。”

  

  百官领会其意,一个个跟著王绾侯在殿外。

  冯去疾则不可思议地望著王绾,大王最厌恶旁人猜测他的心思,可为什么丞相能够公然这么做。

  

  扶苏踏进殿门时,心里还有些忐忑。

  他不知道等会见到嬴政时要说什么。

  殿外一片光明,进入到殿内,自然一开始感觉殿内一片昏黑。

  扶苏根本看不清嬴政在哪个位置。

首节上一节209/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