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0节

  扶苏贪婪的目光落在兔子肉块上。

  肚子咕噜咕噜地叫著。

  熊启闻言,低头看了他一眼。

  吃吃吃,就知道吃。方才说豪言壮语的气势都到哪里去了,一见到大王就立刻变成乖孩子。

  扶苏察觉到自己头顶斜上方有一股凉意袭来,抬头见到昌平君正在捋他那性感的小胡子,他看著盛满了浑酒的酒爵,思考良久。

  从方才起,昌平君坐定,他就一直保持沉默。一句话也不说。

  楚国贵族宴会很多,只要有宴请王后的,王后一定会前去。

  而扶苏也从小就跟著王后参加这些宴会。

  在印象里,昌平君在楚国贵族的宴会上,总是选坐在靠在水边的席位上,戴著他最喜欢的楚国贵族发冠,穿著楚人爱穿的宽袖深衣。

  听著一众楚国贵族贵戚滔滔不绝地发表议论,而他自己眼睛半睁半闭地,十分闲适地坐著。

  即便是在秦楚两国贵族的宴会上,他也是很积极地参与和众人的交谈。尤其是喜欢和嬴政上演两个人情深义重、你不负我、我不负的戏码。

  像今天这样的昌平君,还是扶苏头一次见。

  作为一国的右相,他坐在下方首座的位置,收起了往日高傲的姿态,目光一直看向正前方的地面,也不知道是在思考什么事情。

  扶苏能察觉到的细节,其他人自然也都察觉到了。

  众人忽地齐刷刷地将目光射在昌平君身上。

  熊启恍然间醒过神来,见众人都望著他。

  “右相可是在为前朝大事忧心?怎么今日一言不发啊。”昌文君一向胆大,什么话都敢说。

  无论是楚国贵族的宴会、还是朝堂之上,他想到什么就会毫不讳言的说出来,仿佛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他自己的家。

  熊启看了看扶苏,又看了看今日坐满的宾客。

  想想扶苏日前所提议的那些主张,已经完全可以和三公九卿媲美。

  他料定今天是个好时机,如果错过,以后可能没有这样的机会。

  熊启忽地站起来,还拉著扶苏一起走到中庭。

  “大王,值此宗室宴会,我秦国宗室贵戚都在这宴会上;更有太后、王后,都在殿中。臣恳请大王将册封太子之事,就在今日定下来。”

  把扶苏带到中央,所有人都知道熊启要干什么。

  只是熊启这个突然的举动,让秦国的贵族们一个个都开始停杯投箸;让楚国的贵族们面面相觑。

  这件事实在是太突然了。

  熊启甚至于在之前,都没有和楚国的贵族们商量。

  是以殿中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熊启和扶苏身上。

  等到这件事被堂而皇之,当著诸多宗室众臣的面提出来时,所有人都毫无准备。

  嬴政的脸色史无前例的阴沉。

  扶苏莫名其妙就被熊启拉著站在了中间。

  为了避免嬴政的目光,他懂事地站在了熊启身后。

  那一刻,他是真的感激眼前这个男人。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嬴政自然也没有做好准备,他只叹自己被熊启给耍了!

  在立扶苏为太子这件事上,熊启为了保住嬴政对他的信任,曾做过明显的退让。

  所以嬴政一度对这件事放松了警惕。

  如若不然,他怎么会给熊启这样逼宫他的机会。

  《德道经》中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要想夺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予些对方想要的。

  要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第27章 力逼嬴政,册封太子

  昌文君颇感郁闷。熊启这个傲慢的家伙,他不是亲口主动告诉外面所有人,以后都不要提立扶苏为太子的事情吗?

  为什么今日提立太子的事情,他甚至都没有和他说一声,就这样贸然提出。

  一众楚国宗室大臣,先是看看昌平君,随后又看看昌文君。

  他们不知道今日昌平君会提议立太子的事情。

  只有华阳太后,她虽然人老了,可是脑子灵光的很。

  她也察觉到了,今天是个绝佳的机会。

  过去只要一提立太子的事情,嬴政总有借口推托,不是说扶苏不行,就是过往朝中有人作梗。

  当时秦国的内部政治斗争相对激烈。成叛乱、叛乱、清除吕不韦。这些事情都成了嬴政的借口。

  现在,嬴政没有借口了。

  若是真的等到嬴政羽翼丰满了,到时候嬴政哪里还会听得进去他们的话。

  王后一脸担忧地看向嬴政。只见嬴政双手握拳,目光中满是隐忍的愤怒。

  “啪”

  忽然,华阳太后用她的权杖,重重地敲打了一下地面。

  清脆的响声让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在华阳太后身上。

  “看来今日,是个吉日。我们秦国的太子,就请大王在今天当著宗室亲眷的面宣布吧。”

  昌文君哪里还管昌平君之前有没有和他打招呼,见到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主动站起来。

  “大王,今日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难得众人齐聚一堂,不如就把册封扶苏公子为太子的事情,就此定下。”

  一个宴会,突然间形势逆转。

  竟然有了上朝会的气氛。

  嬴政坐在上座,面对熊启突然发起的攻击,他毫无准备。

  不等嬴政反应,身为楚系贵族的秦国高官,集体站起来,他们齐齐作揖。衣袖挥动的时候,就像是拂动云彩。

  “请大王在此吉日,册立扶苏公子为太子。”

  “请大王册立扶苏公子为太子。”

  “扶苏公子为宗室首嗣,天意所属,请大王立扶苏公子为太子,以告宗庙。”

  ……

  因为事先没有串联过,这些楚国的大臣们进言的话每个人都不一样。

  秦国的宗室贵族们见状,也纷纷跟著站起。

  他们站起来不为别的。

  只为维护宗法制。

  于情于理,扶苏都应该是秦国的太子。

  因为他是嫡长子。

  “请大王册封扶苏公子为太子。”

  嬴政见状,心知自己今日棋差一招,被熊启钻了空子。

  方才扶苏一定给熊启说了些什么。不然以他对熊启的了解,熊启不会忽然间做出这样的举动。

  这些人众口一词,嬴政知道,今日之事,已成定局。不可挽回。

  他忽地很高兴地笑了起来,加入了这桩喜事。

  “诸卿所言极是。既然大家都同意这件事,我想也不用再在朝堂上议论了。那寡人今日就下令,正式册封扶苏为太子。”

  扶苏听到嬴政亲口说出来的话,内心激动兴奋之余,竟然有些恍惚。

  他居然成功了!

  问题出在嬴政身上,只有去解决嬴政了。

  他不肯立自己为太子,那谁也没辙。

  众人齐齐高呼,“大王英明。”

  随后众臣都转向恭喜扶苏,“臣等恭贺太子。”

  扶苏站在大殿正中间,接受著众臣的朝拜,他恭恭敬敬地做回揖。

  昌平君定下了这桩事,从此便愈发骄横。这是后话。

  此刻的他,立在扶苏的身侧,直挺挺地像是一棵大树。

  华阳太后脸上洋溢著久违的光彩,她一直被这些楚国贵族大臣骚扰,不得安宁。

  本来她早就给不问世事了,但是这些贵族始终不肯放过她。而她的母国楚国每年也在派遣使者前来问候她,从来没有停止过放弃利用她的心思。

  现在好了,立了太子,所有人都能松一口气了。

  什么天下一统,都是虚言罢了。

  只要诸侯国的贵族都保持地位不变,都有爵位厚禄享用,那才是天下大吉。

  嬴政复杂的目光落在扶苏身上。

  一个人有没有成王的潜质,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就可以观察出来了。

  而扶苏,他似乎天生对帝王心术有著别样的心得。

  王后盯著扶苏,眼中却一片冷意。

  昌平君方才根本没有要提立扶苏为太子的意思,而且瞧方才楚国贵族的神态,昌平君事前没有和他们说过此事。

  所以唯一的可能是,扶苏方才与昌平君在外独处时,他一定对昌平君说了什么。

  这孩子,太聪明了。

  这根本不是她的儿子。

  就在大家都沉浸在欢愉之中时,一个中书突然走了进来。

  这正是赵高。

  现在的后宫,到处都是嬴政和赵高的眼线。

  这点风吹草动,很快就被人禀告给了赵高。

  赵高闻言,丢下尚书台的一应事务,立刻拿著一份急报急匆匆地赶来‘救驾’。

  “启禀大王,前方战事急报。”

  “何事?”

首节上一节20/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