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187节

  项燕非常艰难地转头望向青天,随后闭上双目,哀叹道,“我可以带兵打败秦军,可是我救不了楚国啊!”

  众将闻言,一个个都感到老将军项燕莫名其妙。

  很快,楚军开始撤退了。

  像是傍晚落潮的海水,他们一整片一整片的将队伍收束起来。

  许多高级将官为了自己得到保护,,在没有告知将士们到底战场上状况如何的情况下,自己选择小路率先逃跑,当然,他们打的名义是随身保卫大将军项燕。

  项燕指挥十万兵,兵分三路撤退。

  前军变作后军,立刻撤退。

  后军为中,中军率先从战场上撤离。

  但是眼见大将军和将军们都已经跑走了,其他将士也没有了战意。

  军队很快变成了一团散沙。

  “秦军杀回来了!”

  “秦军杀回来了!”

  “秦军杀回来了!”

  有人骑著战马,纵横战场,四处奔走相告,“大将军命令撤退!”

  本来打的就够呛,如今听闻秦军回来了,带兵的还是赫赫有名的将军李信,将士们手中的剑和戟已经握不紧了。

  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秦国,颍川郡新郑。

  “太子,这项燕所带十二万兵马,此时已经被夹在宛城和新郑之间。”

  一侧,一位年纪较大的将军劝告著。

  “十二万兵马?皆是楚国精锐。”

  “正是。如果太子这一次放走他们,日后必定留下后患。这十二万兵马,可都是楚国的精锐之士。据说楚王只有兵力四十万。倘若他们只是溃散逃跑,到时候被重新整编,于我军便是大害。”

  扶苏的手,紧紧地攥著配剑。

  这佩剑,很多时候对他来说都只是个权利的象征。

  他会把这把剑每天擦拭清洗,摆放在最奢侈豪华的置剑架上。

  但是却从不用他来杀人。

  扶苏握著剑,他在室内徘徊。

  剩下的将士们都陪在一边。

  蒙恬也望著扶苏。

  扶苏心里一抖,十二万兵马,十二万条性命。

  他坐在上座,双手按住扶手。

  “传令下去,命各处城池紧闭大门。不许放任何人离开秦国境内。凡看到楚人杀之,皆以军功论赏。”

  “命令新郑城中剩余将士,全体出动。务必要全歼楚军。”

  众将闻之,自然一个个面带喜色。

  “此次多亏太子智谋,让楚军送上门来,这下兄弟们可有战功立了。”

  蒙恬则有些担心,“太子,新郑城中剩下将士全体出动的话……太子的安危,谁来保障呢。”

  “以如今的新郑,若是还有人对我不利,这说明我过去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何况我随身有上千虎贲精卫保护,你们尽管去,不必担心我。只是记住,这困兽犹斗。围困楚军时,务必记得留出一条生路。这里毕竟是毗邻韩楚的地方,动作要快,小心引起百姓哗变。”

  “唯!”

  这一次,连蒙恬都出动了。

  不知道为什么,秦国的军队都出动之后,新郑城中忽然下起了小雨。

  天空中一片灰压压的。

  扶苏站在城头上,目光眺向长葛城。

  十二万楚国人的性命,就这样被自己一句话给断送。

  “太子,成大事,必须要经历这些事的。”

  信上前安慰。

  扶苏没说话,他说不出来。

  说到底,楚人不也是中原的一份子。

  这一刻,扶苏感到很好奇,一心想要结束战争、完成天下一统的嬴政,在每一次发兵攻打他国时,他是怎样的心情。

  五日后,楚军大败的消息传遍了大江。

  大江就是长江,古时候大家把黄河叫河,又叫大河;长江就叫江,也叫大江。

  这样一场以少胜多,全歼楚军的战役,让秦国的太子扶苏一战扬名,天下人人闻名而惧之。

  秦军大破楚军的消息传回了新郑。

  只是,漫天飞舞的雨雪,覆盖在楚人将士的尸体上。

  十二万将士的尸体,遍布在山岗,悬挂在城头,跌倒在河滩边,漂浮在水面上。

  鲜血染上了霜打的绿叶,石头上也镌刻著血迹。

  城中的庶人百姓,有楚国的、有韩国的,有秦国的。

  他们都不敢在这些天出门。

  死亡的气息蔓延在长葛城内以及周边的地带。

  大江的支流边上,草木鸟兽又多了起来。

第261章 太子实在是不像话(求打赏月票

  !)

  秦咸阳

  十个将士驾驶著战车,护送著一个铜盒,他们昼夜兼程,风雨不歇。

  终于赶在瑞月十五日时,将新郑送去的军报呈送给秦王。

  秦国自从秦王继位,秦王听取术士高人的意见,避讳将正月改为瑞月。

  在秦国境内的人,都是叫瑞月。

  “大王,新郑军报。”

  嬴政一听到是新郑的消息,立刻停笔。

  自从扶苏出去打仗,他一不给秦王写信,二不给秦王发报。

  除非军事军务,平时都不会主动联系秦王。

  这就让秦王感到犯难。

  他感觉扶苏这小子,一出去就忘记了他。

  听到是新郑的,嬴政亲自站起来接报。

  这在过去是很少有的,只有当初王翦打仗时节节胜利,让大王这么高兴,这么在意过。

  当嬴政看到长长的帛书上只有短短几句话,他却眉头皱起。

  乖乖缩在一边的赵高,看到大王这样的表情,也十分好奇,太子这回到底是打赢了还是打输了。

  偌大的帛书上,扶苏只报了寥寥几笔。

  “瑞月初,楚人大举攻秦,入境,欲破长葛。发兵十万,卒五万,歼楚军十万。楚将项燕大败而走。”

  走即逃跑。

  秦王见到这字迹,是他儿子写的没错。

  只是这些话写的实在是太简略了。

  嬴政望向沙盘,这长葛城往上不远,就是新郑。

  这么说,楚军的意图其实是新郑才对。

  嬴政攥著帛书,一脸愁容。

  “传丞相、太尉、上卿贾、少府等人。”

  “唯。”

  众人看到秦王这个样子,一个个都担心起来。

  大王这个表情,是发怒的前兆。

  只是,在王绾、李斯等到来后,秦王却又换上了一副面容。

  “大王今日神采奕奕,满面红光,可是发生了什么喜事?”

  “诸位不妨猜猜看。”嬴政坐在上座。

  宦侍们习惯性地给他们上座。

  这些人都是嬴政身边的老臣,深得重用。

  赵高从中车府令变为大监,负责嬴政饮食起居。众臣子都曾经与他打过交道,没人说赵高是个好人。

  但是大王却在罢免了赵高的高官后,还留著他在自己身边。更彰显他在嬴政心目中的地位,由此众人更加不敢怠慢他。

  可是,即便如此,赵高仍旧觉得备受侮辱。

  但是他现在只能忍受这一切。

  只要他继续给大王当狗,大王就会一直留著他。大王最念旧情。

  假以时日,他一定会找到机会,东山再起。

  赵高给众人置酒,十分乖顺。

  原本这些事本不必他来做,但是现在,他为了再度赢得嬴政的信任,只能卖弄自己最柔弱不堪的一面。

  嬴政看到赵高这个样子,并不放在心上。

  对于赵高的生死去留,嬴政自信他可以掌握。对于他的这些小把戏,也只当做是难登大雅的小伎俩。

  似是大树成长之前,从幼苗时期,就已经带上的某种病患,到了大树茁壮时,仍旧难以去掉。

  因为已经变成了习惯。

  诸多大臣互相对视一番,大家都在琢磨大王的意思。

  没人在意一个不识好歹的小人赵高。

首节上一节187/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