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184节

  见城插旗,见阙烧阙。

  目的就是要吸引楚人的火力。

  “将军,没想到我们这次袭击楚国,打的这么顺利。可惜了,这么一座城池,他们此时毫无还手之力,我们却不能占领。”

  “不要嗦。”李信知道将官要说什么,他们想要拿人头。“太子有令,不许恋战。我们在此地候至天亮即可。”

  “放一些楚人出城,让他们去找他们的大将军项燕求助,去把这些事告诉楚王。快!”

  “唯!唯!”

  李信生平也打了大大小小三十多次战役,像这样的战役还没打过。

  “真是够新鲜的。”

  李信站在城头,很快就被督战官追了上来。

  “将军,您的职位在都尉之上,交战时是不能在城头的啊。这是违背军纪。”

  这督战官,手里抱著一卷竹简,他身上套著厚重的甲胄。活像披著乌龟壳似的。

  他苦口婆心,手中拿著笔,希望李信可以退到中军。

  李信闻言,眼底满是不屑。

  他大步流星走过来,瞪著这督战官。

  “笑话!你也不去打听打听,我李信是靠著什么成为将军的!哪一次带兵作战,我不是带领将士们在阵前冲锋陷阵。我可不会因为做了将军,就躲在中军帐内。”

  周围的将士,那自然都是李信的亲信。

  这一个个都是脸上带著疤的男人,就是李信,眼睑下方也有一处箭矢伤痕。

  伤疤都是他们的功勋。

  听到李信的话,众将都在城头上哈哈大笑起来。

  “你知道一个将军一直住在中军,斥候来回通报敌情,这期间会浪费掉多少宝贵的战机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战场上没有规矩,少给我来这一套。”

  李信非但不听,还叫人铺上垫子和座椅,在城头直接坐著。

  城前,城中,一片混乱。

  火起,鸟兽惊慌。大群大群的飞鸟虽然之前就已经吓得飞跑了不少。

  可是当看到火起,又听到这么多人哈哈大笑,笑声传到了平舆城里,这些鸟兽自然一个个吓得连夜搬家,一刻也不敢多留。

  楚人的士兵还未架起他们的弩机,就已经被秦军占领了城头。

  城前阙楼燃烧起了大火,熊熊火焰冒了足足二十丈之高,依著地形居住的楚国乡民自然都看到了升起来的浓烟。

  当然,他们也看到了秦国的旗帜挂在了楚国的城头。

  黑色的旗帜在火光下迎风招展,‘秦’字映入众人的眼帘。

  扶苏此举,吓得半个楚国的人以为楚军已经在前线溃败了。

  此时此刻,平舆城中的百姓奔走相告,在大街上四处叫嚷。

  “我们楚国的军败了啊!”

  “天要亡我楚国啊!”

  听到这帮楚人这么说,秦国将士自然笑的更开心了。

  这平舆东南,乃寝地。

  寝地再往东南,就是楚国的都城寿春。

  楚军恨不得八百里急报,星夜兼程,速速将此事报于楚王。

  等告诉楚王负刍时,秦军已经占领平舆三日。

  这一年,是平舆百姓过得最难受的一个年。

  因为前三天他们是秦国人,随后又变回了楚国人。

  此话后述。

  只是这秦军突然就打到了平舆,直接捅了楚军屁股,还砸了项燕家门。

  消息还未传到楚国,项燕先接到消息。

  他听说了消息,一是对秦国的太子扶苏感到佩服,这像是他用兵的风格。只是这话,他不能在人前说。

  通敌之嫌,从来用不到正经地方,都在这种细微末节处。

  但是随后,项燕也得意起来。

  因为一如他的预料,“秦国的太子终于坐不住了。看得出来,他自己也承受著巨大的压力。所以选择被动偷袭。速速召集诸将,集结兵马,准备攻打新郑。”

  项燕预料的几乎是分豪不差。

  楚国不弱,秦国也没有那么强。

  只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他十分受气。

  主将来到帐内,听说了平舆被攻占的消息,一个个都惊慌不已。

  从地图上看,他们所处的位置,现在是被秦军三面包围的情况。

  一旦秦军三面包围,形势会对他们非常不利。

  项燕之前说的话,说了和白说一样似的。

  这些将领根本不承认。

  “大将军。我们当初奉大王之命,是来讨伐秦国,让他们的秦太子带著他们的兵回家找他君父。可是我们听从了您的话,在宛城前等候了一个月之久。如今宛城没有被攻占,可是我们的平舆却被攻陷了。”

  “这样下去,不等我们拿到一城一池,人家秦军已经打到我们平舆了。再这么下去,他们会攻打寝地,往后就是项地,就是寿春。”

  众将闻言,自然人心惶惶。

  项燕肃容,“这是秦太子狡猾。他兵力不足十万,此次攻打平舆,绝对没有取城之意,实为调虎离山之计。若是尔等随我攻打新郑,届时可破此谋。”

第257章 还打什么打,回去支持!(求打

  赏月票全订!)

  “可若是因此就乱了部署,一时心急,抢著回去夺回平舆,一定是中了秦太子的奸计。到时,他们会被他们痛击。”

  “我项燕向诸位保证,只要趁此机会,我们去攻打新郑,就可以活捉到秦国的太子。”

  诸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

  没有人敢附和项燕。

  “大将军,不是我们不肯相信大将军。只是这平舆城,位置险要,如果真的丢了平舆城,大王势必怪罪。”

  “更何况,大将军总说要活捉秦国的太子,可是事到如今个。这秦国人都已经打到平舆来了。岂能是只用了数万兵马就能做到的。”

  “就算是猛将李信突袭。可是一旦我们率军攻打新郑,新郑被秦军占领五年之久,岂能是那么容易就被攻打下来的。自己家的门户都被捣烂了,这个时候还要去攻打新郑。这实在是没有道理的事情。”

  众将士你一言,我一语,纷纷不同意此时攻打楚国。

  项燕心中窝火,可是他不能在这个时候发怒。

  他是三军主帅,手中是几十万将士的性命。

  秦楚之战,关系到楚国的存亡。

  想到这些,项燕冷静了下来。

  “就在不久前,诸位将军在这个帐中,站在同样的位置,曾经在当时和我一起谋划。当初诸位将军与我约定过,在秦军有所作为时,届时一定要趁机进攻新郑。难道大家都忘了当初说过的话了吗?”

  众将士闻言都低下了头。

  有将领立即指出,“话虽如此,若是出了旁的事情,我等自然愿意听从大将军的指挥,按照之前的约定行事。可是如今,这秦国人攻打的是平舆。”

  “这平舆,可是我们军中将士们的老家。平舆失守,将士们又怎么会安心跟著大将军随军呢。”

  项燕心里冒著火。

  “这个秦太子,出招实在是出其不意。我也没想到,他会绕远路,去取平舆。”

  随即项燕又是肩头一震。

  “不过,依我之见。秦军不敢在平舆久留,他们一定及早就想好了撤退。如果我们能够趁著这个机会,去攻打新郑。不仅可以在路上拦截他们,大败李信,而且能够直接驱兵入秦,捉拿秦太子。”

  “此乃大功一件。”

  众人闻言,一个个还是战战兢兢,畏葸不前。

  平舆往东,是项地,但是他的东南西北,也是其他将领的老家封地。

  其实秦王看不起楚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楚国太落后了。

  时至今日,他们楚国都没有完成什么大的改革。

  楚王和世家贵族共治。

  可是这些世家大族,其实是割据一方土地的地主。

  他们的想法十分简单,守住自己家的土地,福气就万年长。

  只是秦王要不让他们过好日子,收走他们的土地,所以大家都很怨恨秦王。

  秦王不仅要让现在已经有地盘的人失去他们的地盘,还不许未来以后有人占领他们的地盘。

  这在这个时代,可是非常‘缺德’‘不要脸’的行为。

  所以秦王政引发了众人的愤慨。

  这也是为什么楚国最有实力和秦国抗衡的原因。

  因为某种程度上,在天下诸侯国都经历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改革,都在向前走。

  而楚国却因为地域的原因,成为了最保守的那一个。

  楚国有著非常多的世家。

  他们捍卫自己家地盘的决心也比其他诸侯国强烈,团结起来,力量自然不可小觑。

  但是这因为保卫地盘而结起的盟军,势必也因为保卫自己家的地盘而产生冲突。

  一听自己家被冲没了,这时候还哪顾得上其他。

  众将就是不肯跟著项燕前去。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若是这个时候再犹豫,我们将陷入到被动的地步。”

  楚军诸将一个个犹豫不已。

  项燕见状,只道,“我会将这里的情况禀告大王,请大王来决断。”

  “请大王也是一样的。秦军打到了平舆,直接威胁寝地。大王闻言,势必震怒。我们知道大将军用意为何,可是我等还是要请大将军三思。大将军固然深谋远虑,可是军中这么多将士,岂都是和将军一样敢放著被攻占的自己家不管,还有胆量冒险去秦军腹地,攻打韩国的旧都新郑。”

  正是这番话,彻底堵住项燕的嘴。

  这帮人几乎是明著和项燕叫板了。

  我们知道我们见识浅陋,胆量不足;可是我们就是这样,因为我们的家人在后方,就是会担心,反正我们不敢去。

首节上一节184/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