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181节

  冲锋陷阵,冲出道路,都要靠战车。

  战车可谓三位一体,马本身就是凶暴的动物,一马蹄下去,直接能踩地人脾脏破裂。除此之外就是人,战车上的士兵,光是驭手,要驯服一匹身强力壮的马,本来就不容易,何况是驾驭四匹马,让他们往最危险的地方冲。

  这就需要驭手丰富的经验,以及和骏马的配合。

  再就是战车,周代的战车车轴两段还装有车軎。用于防止车轴脱落,保持车战队形,还暗藏杀机。行进中的车軎,在速度过快的情况下,可以轻易划开人的大腿。

  以车軎的高度,长矛的距离,四匹战马并排奔驰,凡进入战车范围之内的,几乎没有完完整整进去,再能完完整整出来的人。

  而经历春秋战国的发展,到了战末,秦国已经把战车做到了天下第一流。

  到了秦朝时,弓箭已经被秦国先进的弩机取代。

  弩机速度快,后劲大,杀伤力极强。

  而秦国作战经验丰富,在不仅在技术上面升级了战车,而且升级了战术。

  在没有步兵配合时,每八乘为一行,二行十六乘为一组,四组六十四行为一队。

  当有步兵配属时,则以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八人为一个基层单位,六乘为一组,十八乘配备指挥车一乘为一队。

  但是秦国的战车仍旧采用三人型,前方由四匹马操控,一人驾车,二人在车上攻击,这两人分工明确,一人持戈,一人持弓,远近结合的黄金组合在战场上横冲直撞,所向披靡。

  在春秋战国时期,往往一个国家的战车,就是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

  为了确保秦国始终技术领先,所以秦国给自己的战车配备的车轮都比较大,有1.2米到1.3米左右直径。

  车轴大,车身坚固,可以奔走驰行的时间就久,损耗也会变少,车上负载的兵器、备用甲胄也多。

稍安勿躁

  写了点冷兵器,也没写流血啥的,现在还在黑屋。我尽快弄下一章出来。

  马上战场了,直接写古代战场,怕你们不太习惯。

第252章 给属下机会(求打赏月票订阅!

  )

  为了让扶苏满意,这些人又亲自演示了一遍。

  他们指派了三名上等士兵,亲自登上战车为扶苏演示战场上的情形。

  当战马在风沙之中一阵嘶鸣,前蹄在空中腾起,驭手只是轻轻一牵缰绳,骏马立刻安静下来。

  虽然被缰绳套著,可是大家都能看得出,这些马都性格暴烈,双目中满是怒火。

  可等到缰绳一抽,四匹马齐齐飞跑起来,这些战马挥洒著身上的鬃毛,矫健的四肢在沙地上交替奔走,飞沙走石。

  士兵们在战车上为扶苏演示了,如何在战车移动,敌人也在移动的情况击毙敌人。

  扶苏望著,自然拍手叫好,给予厚重的赏赐。

  在秦军的军营里,等级分化十分严重。

  像这些能给扶苏演示战车的人,自然平日也都是上战场的练家子,单看脸上的疤痕,断掉的眉棱,凶戾的目光,就知道他们平日里和死为伴。

  他们作为等级较高的士兵,穿的甲也是不一样,吃穿也不一样。

  比如在冬天时,他们可以分得厚的棉衣过冬。

  而等级低的士兵,大多都要自己置办冬衣,军队是不会给发的。

  除此之外,在军队里,最让人每天有动力要去打仗的,就属于一日三餐的问题。

  光说这士兵的等级,等级高的吃饭可以三天配一次酒,肉也是每天一顿必须提供。

  而等级低的士卒,半个月不一定能见一次荤腥。

  每日看著等级高的士每天吃好酒好肉,吃得膘肥体壮,嘴角流油;而自己只能吃点米糊糊,时间久了,士兵们自然被积攒下士气。

  要么在战场上发泄,要么在战场上努力争取和其他人一样的权利。

  在军队里巡游时,扶苏看到这些形形色色,等级制度鲜明的,扶苏意识到,这军队里的问题,恐怕非常多吧。

  走马观花,看了些精彩的场面,扶苏被众人拥簇回到指挥大帐内。

  蒙恬看扶苏来时就随便穿了身衣服,驱车前来。猜想他没有留住军营的意思,让扶苏先在帐内休息片刻,稍晚再回去。

  “嗯。”

  扶苏则在帐内四下打量,他指著案边一堆木牍问道,“这些是什么?”

  “太子,这些都是将士们远征戍外时给家人写的家书。这些家书需要末将加盖印章,到时候才能发出去。”

  李信看眼下时机也差不多,正好大家伙都在,他主动站出来对扶苏道。

  “太子,末将有事禀告。”

  扶苏坐在蒙恬的位置上,拿起他的竹简。

  “没想到,蒙将军还读春秋。”

  众人都侧目过来,蒙恬挺身答道,“这些日子末将无要事在身,便读起了春秋。”

  扶苏抬眸,这一回则是望著李信。

  “李将军是想要请命带兵应对楚军敌袭吧?”

  李信一顿,都说太子城府深,果然是这样。

  他居然一早就知道我要说什么。

  “禀太子,末将以为,这楚军整日在宛城城前晃悠,虽然暂时不会攻城,可是长此以往,这可不是长久之计。楚军项燕就是冲着太子来的,他们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若是他们有一天,真的趁著我们不注意发起袭击,恐怕我们到时候会丢了城池,到时候难以向大王交代。”

  扶苏平静地应道,“确实如此。据我掌握到的线报,项燕虽有暂时按兵不动之意,可是他的部将们却按捺不住。”

  诸将闻言,多有低头看向脚面。

  李信也不好再说自己的计划,连忙作揖,“末将愚钝,竟然忘记了太子手中掌握军情最前线的密报,太子比我们都更为了解楚军中的情况。”

  帐内一时气氛凝重。

  扶苏抬起首,对众人认真地道,“此次我亲自率兵,只希望与诸将齐心协力。我虽年少,无君父雄才大略。可是如今受命而来,便与诸位将军都是一体。”

  众将闻言,一个个脸色都不大自然。

  李信这下笃定,太子是知道他们这些将军聚在一齐商讨如何应对楚国的战事。

  没想到太子先到军营里来了。

  诸多将领都是低头看向脚面,有的则假装望著正前方。

  “项燕二十万兵马压境,确实让很多人倍感压力。秦楚双方都知道,城前叫阵只是一时的,仗早晚打起来。”

  众人都齐齐点头。

  扶苏的目光落在李信身上。

  李信起初还不相信扶苏主动给自己机会,犹豫了一下才道,“末将以为,楚军的目的攻下城池,以破太子之计,到时候助长楚人声威。”

  “末将想要来个出其不意,趁机再夺取楚人一座城池。在他们身后放一把火,到时候让他们两头难以兼顾。”

  李信说完这话,帐内所有秦国将士都双目如电望著扶苏。

  “可。”

  众将闻言,齐齐赞拜,“太子英明果决,臣等佩服。”

  此事定下,诸将这才带著扶苏和蒙恬去了前军营帐,那里早有摆好的沙盘。

  就是蒙恬,也之前没有被他们请著来到此地。

  众人商议了绕道偷袭的行军路线,指定了人马数量,估算了时间,等到商议结束已经是傍晚。

  这些将军就把平日里打下的猎物拿出来,给扶苏现场烹饪。

  直接摆上火架烧烤肉食。

  众人盛情款待扶苏,吃饱喝足,到了晚上天上露出星星,才由军队护卫回城。

  灌夫望著今天这些情况,可积攒了太多疑惑了。

  “太子,您不是之前就准备打算趁著楚军叫嚣,您去派人偷袭敌营吗。为什么您今天却让李信先提出这个主张。”

  扶苏记得,离开咸阳时,嬴政曾经对自己说,“这一回你身边陪伴的,可都是良将虎员,去了边邑,要多给手下人表现机会。有时候装作自己不懂,也是一种智慧。用人是要激发他们的才干,而不是一味的指挥他们做事。”

  扶苏脸上挂著一丝玩味,他看著灌夫笑,却又不说话。

  扶苏自己提出来和让李信提出来得到的反应恐怕大不相同啊。若是扶苏提出来,按照过往的经验,诸将必然神情冷淡地道唯;可当他试著把这机会给李信,众将士却齐齐道我英明。

  见太子不说,灌夫也就懒得问了。

  他决定早点睡觉。

  (晚安!)

第253章 攻心(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第253章 攻心(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项燕使人接连数次出城挑衅。

  可是扶苏始终连新郑城都没出。

  楚国将士们也在秦国内布置有眼线,当消息传回楚军,楚国将士们开始对项燕有些失望。

  因为事情根本没按照项燕说的进行。

  项燕安抚诸将,“探子来报,秦军已经和秦太子离心了,为了安抚秦军,秦太子亲自去了军营查看,再等等。等到秦军内部人心不安时,就是我们进攻的好时机。”

  众将听著,但是已经不愿意再相信项燕了。

  宋义等一些将领私下里议论,“他到底会不会带兵打仗,不会就我们来。”

  双方的士兵们都盼望著,盼望著,春祭之日就要到了。

  项燕麾下的将士们眼看在城下守了足足一月了,二十万兵马驻扎于城前,就是不动手,也不知道主将项燕在想什么。

  楚国将士们按捺不住,再次提议攻城。

  原本只有一些代表楚国世家大族高级将领主张提前攻城,可是现在一些位置处在中间和低处的将官,也跟著议论四起。

  项燕十分被动。

  他坐在帐子内,听到自己门前时常有将士路过,他们自然不会明说,只是感慨春祭大典就要到了。

  项燕外出时,总能遇到将士们三五人围在一起,似乎是在商量讨论什么。一等到他出现,将士们立刻四散走开。

  有些眼看著走不掉了,便转身回头抱拳,行个军礼,“拜见大将军。”

  项燕主动放下架子,神色和蔼,想要和他们接近说说话,可是他们并不领情,只是找到借口理由,推托告辞。

  他原本还能以一人之威,震慑住这些将军;并且依靠楚王对他的信任,时时提醒他们不要乱为。

  但是这些人一旦掌握了军权,就忘记了一开始出征时想要打胜仗讨楚王欢心的初衷,现在他们想的都是如何借助这样的机会,让自身的实力变得更加强大。

  这些蛛丝马迹让人细思极恐。

首节上一节181/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