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16节

  看著李斯远去的背影。嬴政又在心里盘算。

  这个李斯,他不肯要微薄的利益,只想长久的侍奉寡人。

  可是天底下哪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他这么做,无非是为了谋取更多、更为远大的利益。

  嬴政拿著李斯写的竹简,往塌边走去,却见本属于他的塌上,已经睡上了别人,还呈著“太”字形。

  嬴政望了望窗外星夜,想著这个时候赶去椒兰殿也太久了。

  而且此时的他已经困意袭来,也没有多言。

  这造就了父子二人生平唯一一次同塌而眠。

  次日扶苏天不亮就从被强行拉去上林苑骑马的恐惧中醒来,他警觉自己身边睡著嬴政。

  他这才记起,明日自己是不用上课的。

  虽然但是,这种训练搞得像体罚一样,扶苏是一天也不想干了。

  他只想赶紧当个太子,从此以后辟祸幽居于东宫,学学弹琴唱歌,做点诗词歌赋,等著到了嬴政驾崩那一天,他立刻篡位,啊不是,他立刻继承大统。

  扶苏蹑手蹑脚的起来,但还是惊醒了嬴政。

  嬴政是个睡眠困难者,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他就会立刻醒来。

  医家说,这是心事太多,劝他放宽心,可是嬴政却做不到。

  扶苏被嬴政吓了一跳。

  此时嬴政瞪大眼,瞪著扶苏。

  “放肆!你要做什么?”

  扶苏穿著胫衣,光著屁股,他对嬴政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嬴政让他知道的那一丁半点,他完全不知道嬴政有失眠的情况。

  见到嬴政一觉醒来,忽然露出如此暴躁的一面,简直和平时判若两人。

  “溺尿。”

  嬴政有些郁闷。

  “速速更衣回桂宫。”

  从昨夜到现在,他只睡了三个时辰不到。

  几乎每天都是如此。

  嬴政处在一种莫名的愤怒之中。

  他本想重新安眠,可是一想到自己一统天下的大业,立刻打了鸡血似地,抢在扶苏前面解手,然后被宫中宦侍服侍更衣,走去铜案边上。

  扶苏不明白嬴政为什么昨天大夸自己,一觉醒来这就变了脸,急著把自己赶走。

  长信殿上上下下的宫人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他们都相信以扶苏如今的表现,很快就可以被拜为太子了。

  到时候他们也就可以跟著沾光。

  原本普普通通的公子宦侍,一旦当公子扶苏成为太子,他们就将成为詹事、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卫率、中庶子、太子舍人、太子洗马、少庶子、太子仆。

  这些都是宫中更高级别的官职,坐到这个位置,就是官了,不再是宦侍。

  只是当他们欢天喜地等著扶苏回来时,却见扶苏一脸闷闷不乐的走了回来。

  众人都很惊讶。

  他们下意识地以为到手的鸭子飞了,扶苏又惹祸挨骂了什么的。

  众人纷纷四散而逃似的,都躲在一边做自己的事情,不再围在扶苏身前。

  作为常侍,刘长侍奉扶苏最久,他耐心地问扶苏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扶苏却一字不肯说。

  只有过去经常跟在嬴政身边侍奉的信只一眼就看穿了问题。

  信主动过来,扶苏径直开口对他道出嬴政最新的安排。他不用上课了,让信不用再对他多做安排。

  刘长有些懵,怎么自己问公子,公子一句话都不肯说呢。

  “公子,这可是大好事。”

  扶苏没有理会长。

  林信依旧平静地可怕,“公子,臣早有此料。”

  “那还跟过来做什么?大王只是下令让你监督我上课。如今我不上课,不要过来烦我。”

  众人听到扶苏对大王的称呼,顿时竖起寒毛。

  “公子怕是想错了。一日为言官,终身为言官。臣会陪伴公子一辈子的。”

  扶苏本躺在塌上,袒露著小腹,出去显露了一圈,结果正经的好处都没捞著,正想著这几日好好休息一下,为下一步拜太子的事情好好筹备。

  忽地听到林信说要做他一辈子的言官,扶苏几乎从塌上跳起,“你说什么?”

  “公子,大王对您的用心,您还是不够明白。”

  “我永远也明白不了。你竟然要跟著我一辈子?”

  “臣想请公子去一个地方。不知公子可否赏光?”

  扶苏想都不想,“不去。”

  “臣有腰牌,可以带公子出宫。”

  “去。”

  扶苏翻身站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好了衣服。

  

  扶苏万万没有想到,信带他来的地方居然是上林苑。

  只是这次,没有那些太傅陪同,上林苑里看守猛兽的守卫见扶苏公子大驾,自然都笑脸相迎。

  猛兽就是林信想要带扶苏看的。

  扶苏驻足在老虎笼子前面,只是看了片刻,就对林信道,“我明白你想对我说什么了?”

  “请公子指教。”

  “伴君如伴虎。”

  一旁随从听了,一个个都低头看著地面。

  林信郑重其事地对扶苏道,“公子果然机智,这就是臣带公子前来上林苑的原因。大王就是老虎。大王是秦国的王,只能让其他人在低处瞻仰大王,远远地观望大王。大王不允许有人忽地靠他太近。”

  “那我是什么?”扶苏在感受到君权的压迫后,发自内心的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信一脸坚定的道,“您是臣。做好大王的臣子就足矣。”

  “我知道了。”扶苏看向老虎。他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

  “信啊,你是个很不错的言官,第一次见你时就看出来了。”

  求打赏!月票!

第21章 一锤子的买卖(求打赏月票!)

  林信带著扶苏返回了长信殿。

  殿里摆放著数十只红漆木托盘,上面均盖著黄巾。

  这是嬴政给公子扶苏的赏赐。

  刘长等人异常欣喜,他们越来越相信谣言,认为扶苏很快就要被拜为太子了。

  扶苏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一一掀开黄巾,见托盘里的不是金银、就是纱绢丝绸。

  这些漆盘前前后后二十支,东西虽然没有多,胜在都是天下名贵之物。

  扶苏此时已经确定嬴政的心意了。

  他这是把自己当做他的臣子,而不是儿子。

  哪有儿子帮助父亲,父亲却给儿子赏赐的这种道理?

  不过,想想自己身处在权力的正中心,又在王族之苑,哪能既要又要。

  扶苏盖上黄巾,他想这些赏赐以后还有大用。

  这既然要改革秦国,肯定是个漫长且艰巨的任务。以后有的是用钱的日子。

  不说别的,单就这开设学室的事情,恐怕要遭到朝中许多法吏世家的反对,因为这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其次,一旦开始在各处郡县开设学室,到时候就需要推广造纸术,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地培育大批文吏。

  还有秦国文字的改造,这个时候的秦国文字,还是以小篆为主,如果自己能提前二十年,把隶书写出来……那这推广文字、推广秦法的时间,就可以被提前二十年。

  到时候关中最先接受秦国文字、秦国法律的薰陶,等到天下一统的时候,韩赵之地的百姓已经接受的差不多了。

  到时候关中基本盘就可以相对稳固下来。

  这就是他年纪小的好处啊!

  提前二十年动手改革,相当于给大秦朝多延续二十年寿命。

  “先把这些赏赐登记造册,随后一一收起来吧。”

  扶苏处理起这些事情来,语气就像个成熟的大人。

  长接到命令自然按规矩办事。

  信跟著扶苏,他很好奇,为什么长公子提出来了这样高明的意见,回来之后却对此只字不提,而且眼下又是这么平静。

  如果换做是别的公子,得到大王的嘉赏和这么多的赏赐,一定会高兴坏了。

  “公子接下来准备做什么呢?”

  “睡觉。”

  扶苏躺在了塌上。

  信无奈只好跪坐在一边,手里拿著笔,也不知道又在写什么东西。

  扶苏侧身睡著,心中则在盘算太子的事情。

  林信,这个人看似对我很好,实际上是为了让嬴政放心。我如今要谋取太子之位,实则是违背嬴政的心意。

  而且谋取太子这样的大事,林信很容易发觉。

  可是自己并不能贸然告诉嬴政,他若是不早早立自己为太子,以后秦朝就要灭亡;嬴政听了一定会猜想自己是不是别有用心。

  扶苏没得办法,他只能铤而走险,去找那个人。

  在如今的秦国,除了嬴政,还有一个人可以让他直接成为太子,那就是他的叔公昌平君。

  之前不能由著昌平君胡来,那是因为扶苏了解昌平君,他的政治头脑,只能支撑他完成平定之乱,清除吕不韦。

  在多次提议立太子这件事上,立太子对他是极为有利的,但是这会引得嬴政和昌平君之间矛盾冲突加大。

  而且他之前已经有过数次建议嬴政拜自己为太子的失败经验,嬴政对他早有防备。

  扶苏想过了,要么干脆不要让昌平君提立太子的事情,让他给嬴政尽忠。

  要么,让昌平君一次就做成这件事。直接册封他为太子。到时候木已成舟,只要立了太子,嬴政不可能废自己。

首节上一节16/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