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抓到李世民 第43节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世民开心的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笑着笑着,李世民便感觉鼻子酸酸的,宽儿这一走,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会再有人喊他爹了!

  也不会有任何一位皇子,会跟他这样亲密无间的开玩笑。

  “父皇,母后……儿臣出征了,若无意外,待秋高气爽之时,便是儿臣凯旋归来之日……”

  李宽双膝跪地,郑重的给父皇和母后,磕了个头。

  然后翻身上马,高呼一声:“大军出征……”

  千辆装满火药的马车,开启缓缓而行,沿着管道,直奔河东方向而去。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依依不舍的举目远眺,直到人影都看不到了,方才叹息一声,登上天子座驾,携文武百官返回长安城。

  李宽离开的日子里,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感觉到,生活仿佛突然失去了一些色彩,而且还是最让人感到舒适和温暖的那抹色彩!

  好在有李宽书柜里的书籍,打发时光,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眼下可以光明正大的,去楚王殿拿书了。

  李宽率军,一路往东北方向而行,离开皇宫后,李宽宛如脱缰的野马,在刚刚萌芽的草地上自由驰骋。

  一路上每隔三五十里,便会有一处驿站。

  沿路的驿站,早就收到陛下的圣旨,每一处驿站,也都备足了粮草和膳食。

  即便是如此,李世民和一干重臣也认为,这是有史以来,征讨高句丽,耗费最低的一次。

  远的不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几乎拖垮了整个国家。

  楚王这次出征,不过千余人,千余辆马车而已。

  一路上吃好点,喝好点,对于眼下国库里堆满黄金的李世民来说,问题根本不大。

  更何况,眼下长孙无忌派人修缮的养殖场已经开启了。

  李宽不过对工人指点了三五日的时间,大唐第一个大规模的养猪厂,便在终南山脚下,正式成立了。

  长孙无忌也是够狠,一万头猪仔的养殖场,足足有百余名劳工打理。

  李世民一文钱不出,坐拥五成利润所得,这样的美事,李世民希望多多益善。

  李世民眼下每日最大的期盼,便是沿路驿站源源不断的奏折了。

  通过这些奏折,李世民可以知道,宽儿现在到了哪里。

  三个月后,整个长安城周边,麦穗飘香。

  风儿吹起,淡淡的麦香味道,让身处皇宫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感到身心愉悦,心旷神怡!

  丰收的日子终于到了,喜悦挂在每一个人脸上。

  通过曲辕犁和播种机,播种下的小麦,产量明显增幅很大,那一沉甸甸的麦穗,便是最好的答案。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亲自收割了第一镰,毕竟这些小麦,都是他们好大儿的功劳。

  半个月后,当房相和杜相,将亩产四石的产量报给李世民的时候。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愣是许久没有开口说话。

  如此产量,百姓们还会挨饿吗?

  不会了,永远也不会了。

  李世民当机立断,今年起,整个大唐长江以北之地,全部开始 种植冬小麦。

  曲辕犁和播种机的推广制作之法,也全部推行到各省道州府和县衙。

  李宽也在这个时候,率军抵达辽东和大唐边界处。

  驻防边界的守军,恭敬的迎接楚王殿下一行,当看到千余人还有千辆马车的时候,将士们难掩失望之色。

  李宽自然知道,将士们心里想的是什么,不好,眼下不是解释的时候。

  安顿好将士们后,李宽登上哨塔台,手持千里眼,举目远眺而去。

  很快,李宽嘴角上扬,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如今正是辽东,一年中最为干燥的季节,李宽带来的致命性武器,可以大展神威了。

  李宽让将士们连续休整了三日,这一日,月黑风高,正是偷袭出击的最佳时机。

  李宽,命长孙冲,程处默等人,立即组织了突袭小分队。

  为了减少目标,不被敌军发现。

  所有突击队员都是轻装上阵,背后人人手一个炸药包。

  漆黑的黑夜里,将士们借助杂草丛生的掩护,开始快速直奔高句丽大本营而去,接近高句丽大营二里地的距离,全体在李宽的指挥下,开始匍匐前进。

  近了,近了,更近了……

  让李宽欣慰的是,百余人的突击队,并没有被敌军发现。

  或许相安无事的日子过得太安逸了,或许是这天色太黑的缘故。

  将士们悄无声息的,来到了高句丽大本营的城墙下。

  此时此刻,大本营传来高句丽将士喝酒狂欢的声音。

  高句丽人好酒,当然也是因为天气的原因。

  苦寒之地,一年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寒冷的,如此,也只能靠饮酒驱寒。

  久而久之,男女老少都善饮酒。

  “殿下,这帮狗日的,过得还挺安逸……”

  程处默话音落地,李宽微笑着开口说道:“处默,咱们再给他们加点料,让他们更安逸一些……”

  “得嘞……”

  程处默嘿嘿一笑,激动的搓搓手,便开始按照既定计划,吩咐将士们各自行动起来。

  

第57章 本王是很善良滴

  程处默和长孙冲等人,开始为炸药包安装引线。

  待引线安装好后,百余人突击队员,开始安装事先的部署,将各自的炸药包,放在敌军大本营的城墙底下。

  引线足够长,这也是李宽特意而为之的,不然的话,很容易误伤自己人。

  每位突击队员放好各自炸药包后,便仔细捋着引线,猫着腰后腿,一直到引线再也不能跟着自己后腿时,所有人开始卧倒在地,等待楚王殿下最后的命令。

  李宽拍拍大壮和二壮的肩膀,开口说道:“去吧,注意安全,将敌军主力引到城墙周边即可……”

  大壮和二壮嘿嘿一笑:“少主,您答应俺俩的媳妇,还能有吗?”

  “有,必须得有,这一次本王给你俩整几个漂漂亮亮的……”

  “少主,不用几个,一个就行,那玩意,多了太累,受不了,根本受不了……”

  李宽差点绷不住:“别跟本王耍贫嘴了,赶紧动起来。”

  “得嘞……”

  大壮和二壮话音落地,便站起身来,嗖嗖嗖……直奔敌军大本营而去。

  此时月亮开始现身,借助依稀可辨的月光,所有突击队员都惊呆了。

  只见大壮和二壮,健步如飞跑到城墙下,只是几个腾跃,竟然攀登至城墙之上!

  长孙冲和程处默等人,硬生生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都知道大壮和二壮功夫了得,不然也不会被陛下钦赐五品侍卫,可是,没想到二人功夫,竟然如此了得,如此高的城墙,没有云梯,常人是根本不可能攀爬上去的。

  更何况,刚刚埋放炸药包的时候,众人也都摸了摸城墙,刚刚修缮的城墙,光滑的很,更是难以攀爬。

  大壮和二壮,如此轻而易举的便攀登至城墙之上,众人如何能不目瞪口呆。

  “高句丽的乌龟王八蛋们,你爷爷奶奶爷爷,奶奶那个奶奶的腿……你们都给老子听好了,老子乃是唐军先锋,楚王殿下的带刀侍卫,听老子一句劝,赶紧降了吧……”

  大壮和二壮在高高的城墙之上,一番叫骂,顿时让高句丽大本营,一阵骚乱。

  高句丽军中,不乏会唐话之人。

  大壮和二壮的原话,很快被翻译给了驻守辽东的高句丽大将军。

  “什么?唐军来袭了?领军的是楚王?”

  “回大将军的话,不过是两个人而已,只是不知他俩,怎么出现在咱们城墙之上的……”

  “传我军令,立即射杀此二人,集结主力大军,直奔南大门而去,千万不要让那二人开启了南大门,否则的话,唐军主力一旦攻入大本营,后果不堪设想……”

  一瞬间而已,整个高句丽军大本营,都开始紧张的行动了起来。

  密密麻麻的箭雨对着大壮和二壮射了过来,正常情况下,二人肯定会被射成刺猬。

  毕竟,高句丽军善骑射,骑射之术,综合下来要优于唐军,这也是隋炀帝三次亲征无功而返的原因之一,高句丽军马上功夫,实在了得。

  让高句丽大军意外的是,即便是箭雨漫天而下,城墙上的两位唐军,闪转腾挪,总能够化险为夷。

  城墙之外,一干突击队员全部都看傻了!

  眼下看来,一路之上,楚王殿下对大壮和二壮,就像对待亲人一样,原来是有道理的,这二人属实不简单啊!

  “高句丽的龟孙们,你们这射术,是那个王八蛋龟孙教的?这也忒差了吧?就这射术,你们拿鸡毛来跟威武大唐来比啊?吃屁你们都吃不到热乎的……”

  高句丽军的大将军,注视着身边懂唐话的亲卫,厉声问道:“那二人在说什么?”

  “回大将军的话,他俩口无遮拦,说您吃屁都吃不到热乎的……”

  啪啪啪啪啪啪……

  高句丽一顿大耳刮子,扇的亲卫晕头转向的,原地转圈圈,至少转了三圈后,方才停止。

  “传令下去,给老子射,使劲射,不停的射,狠狠的射……一直到射死为止……”

  “主力大军,务必要守住南门,其它各城门严加防备,一有风吹草动,立即禀报……”

  高句丽大将军话音刚落,漫天飞舞的箭雨,继续对着大壮和二壮扑面而来。

  同时,主力大军也开始往南门集结。

  “龟孙子们,老子奉楚王殿下口谕,好心好意劝你们投降,你们这帮高句丽人,竟然不识好歹,罢了,罢了……老子不陪你们玩了……”

  眼看敌军主力越来越近,大壮和二壮,高高跃起,从城墙上飞人而下,落地后轻巧的几个翻身,起来便嗖嗖嗖直奔李宽方向而来。

  “殿下,任务完成了,高句丽大军已经开始往南门口集结。”

  李宽微笑着点点头,称赞一句:“干得漂亮。”

  高句丽军的大将军,命亲卫登上了城墙,发现四周无人后,心中甚是疑惑。

  就在这个时候,李宽起身高呼道:“本王乃是大唐的楚王,奉旨讨伐小小的高句丽,为了节省时间,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本王劝尔等放下武器,立即投降……”

  “尔等投降以后,可以享受和大唐百姓一样的待遇,从此以后老婆孩子热炕头,过上人上人的生活……岂不美哉……”

  “本王心地善良,所以才苦口婆心,何必两军对垒,拼个你死我活呢,万一不小心,让尔等少个胳膊缺条腿,本王心里会过意不去的……”

首节上一节43/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