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截胡光头气运,甩了宋小姐 第112节

  “以往,我们的产品都需要用大不列颠国、灯塔国或者是高卢国、意呆利国和日耳曼国的船将商品运出去。”

  “在和平时代,我们的轻工业制成品还能这样运,但日后局势恶化的话。”

  “怕是就难了!”

  “马六甲海峡,此处呈东南-西北走向,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最窄处37千米,水深25至150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也是亚洲与大洋洲的十字路口。”

  “海上生命线啊!”

  “无论是谁拿捏住了马六甲海峡,都相当于拿捏住了东亚国度的喉咙。”

0 求鲜花

  听到许延年这么一说,蒋百理和钱大均二人才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怪不得目前齐鲁省战事正激烈之时,许延年会扔下一摊子事情给廖仲楷。

  自己跑到琼州岛上来。

  齐鲁省的战争,东洋国小鬼子横插一脚。

  以目前黄埔军的实力,蒋百理对黄埔军在齐鲁省击败东洋国的那两个师团。

  并不意外。

  而小鬼子如果战败之后,他们的反应会如何呢?

  如果之前,他们只是对黄埔军忌惮。

  试图刺杀许延年,以图阻扰大夏国的统一。

  那接下来!

  他们干涉的力度绝对会变得更大。

  如果东洋国有那么几个聪明人的话,他们必然会发现黄埔系崛起的三个关键因素。

  投资!

  消费!

  以及出口!

  要知道经济增长是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可以带来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国家实力等多种好处。

  而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诸多因素与力量中,有三个方面事最为重要的,也就是: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个方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主要因素,同时被经济学家形象地比喻为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

.. ... ...

  投资这一块!

  小鬼子无法打击到,同时他们也无法左右大夏国内部的消费。

  当然,以目前的情况来看。

  大夏国国民的消费因为经济关系,并没有爆发出来。

  如此一来!

  掐出口,就是非常关键的一部了。

  自从许延年控制黄埔系以来就在大力发展轻工业。

  大量的轻工业产品从东完、深城甚至义吾等地出发,最后停留在港城的港口中。

  在港城贴上新的标牌,由大夏国内陆地区生产的产品就可以顺利销往世界各地。

  大夏国的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而形成了集群式生产模式之后。

  轻工业产品的价格更是变得非常的低。

  而随着电力设施、发电厂,以及铁路、高速公路、国道乃至省道的建设。

  原料运输成本迅速下降。

  这让原本就便宜的商品,变得更加物美价廉。

  相比之下!

  西方列强国度生产的轻工业产品价格,已经是大夏国商品的几倍、十几倍乃至几十倍。

  有更便宜的东西,更好用的东西,老百姓们自然会选更物美价廉的产品。

  而这也给黄埔系创造了大量的外汇。

  要知道许延年当年可是攻击了大不列颠人和高卢人的租界。

  后来更是炮击了大不列颠人的军舰。

  他们吃了亏!

  却没有选择和黄埔军开战的重要因素,就是在这条产业链中很多人得到了利益。

  而港城无疑是其中获利最大的城市。

  如此巨大的利益,也让灯塔国、大不列颠帝国以及高卢国、日耳曼帝国、意呆利国的邮轮很乐意用他们的轮船将夏国人生产的轻工业商品运送出去。

  根据目前的统计报告!

  黄埔系生产的轻工业商品出口总额已经达到了五十多亿美元。

  而在1926年,灯塔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也不过2000亿美元左右。

  所以东洋国人发现这一点,并不奇怪。

  而这也是许延年对海军舰队发展,变得非常重视的主要原因。

  ……与.

第八十八章 与日耳曼帝国的交易,收获神秘武器

  国与国之间的斗争。

  归根结底就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战争也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

  如果让东洋国人封锁了马六甲海峡,控制了南海海域、东海海域的话。

  那对于黄埔系而言,是极大的威胁。

  好在东洋国目前还不敢对大不列颠帝国、高卢帝国、灯塔国、意呆利国和日耳曼帝国的轮船动手。

  不过“未雨绸缪”,这向来是许延年的性格特点之一。

  “1922年。”

  “在灯塔国的华胜顿会议中所签署的一系列条约。”

  “华胜顿会议的议程主要有两项: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太平洋和远东问题。”

  “为此,列国组成两个委员会:“限制军备委员会”由大不列颠帝国、灯塔国、东洋国、高卢国、意呆利国五个海军大国参加。”.

  “太平洋及远东问题委员会”则有九国代表参加,两个委员会分别进行讨论。”

  “该会议的主要成果包括三个重要条约:四国公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

  “这三个公约统称:华胜顿公约。”

  “《四国条约》在12月13日签订。”

  “灯塔国“二三三”、大不列颠国、东洋国、高卢国签订《关于太平洋所有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通称《四国条约》。”

  “条约规定,缔约各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一旦遭受别国侵略行动的威胁时,缔约国应协商采取有效措施。”

  “条约批准后,大不列颠国和东洋国同盟即行废除。”

  “其二便是《五国条约》:1922年2月6日,灯塔国、大不列颠国、东洋国、高卢国、意呆利国5国签订《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即《五国条约》。”

  “条约规定灯塔国、大不列颠国、东洋国、高卢国、意呆利国5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为5:5:3:1.75:1.75。”

  “规定灯塔国、大不列颠国、东洋国在太平洋地区所占有的岛屿的要塞一律维持现状,不得建立海军基地或新的要塞,但东洋国本土和附近岛屿檀香山群岛、澳国和新西国除外。”

  “至于《九国公约》则是1922年2月6日,出席会议的9国代表签订《九国关于大夏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通称《九国公约》。”

  “条约规定尊重我们大夏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给予大夏国完全无阻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的巩固的政府;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大夏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这就确认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为列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对于大夏国签订的诸多款项条约,许延年一向都是烂熟于心的。

  今天之所以提出这个条约,正是许延年要从《五国条约》中的海军吨位这一款,推测出东洋国目前的海军军事实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富得流油的灯塔国这边扬言,要打造世界最强大的海军力量。

  其计划在5年之内,建造至少137艘军舰。

  大不列颠帝国作为世界海军老大,立马表态:哪怕花光大不列颠最后一分钱,也必须要保证海军在世界上的顶流地位。

  至于东洋国作为后起之秀,也不甘示弱,立马启动了八八计划。

  灯塔国拥有广袤的地盘,资源丰富,实力强劲。

  大不列颠帝国拥有大量殖民地,完全不用担心经济问题和资源问题。

  与之相对的东洋国小鬼子当时有个啥?

  啥也没有啊!

  要土地没有土地,要钱没什么钱。

  小鬼子在启动八八计划的时候,基本上要将全国财政的三分之一,都花在海军建设上。

  连天皇都要啃窝窝头,吃糠咽菜了,而且长期的财政负担,早晚会把日本给拖垮了。

  为此,是否严格执行八八计划,其实在东洋国内部其实也出现了很大的分歧。

  也正是因为在海军舰队上的大量投入,其陆军实力在世界上也仅仅排得上二流。

  当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便是二流的东洋国海军舰队。

  对大夏国也是碾压性的。

  毕竟大夏国的海军舰队在北洋舰队覆灭之后,就没有太大的发展了。

  不仅没有发展,而且在不停的倒退。

  这也是许延年当年缴获了大不列颠帝国和高卢帝国的军舰之后,并没有立刻还回去的原因。

  对于制造军舰的技术。

  大夏国是十分渴求的。

  要知道在平行世界的历史之中。

  1941年是东洋国和灯塔帝国与大不列颠帝国海军实力差距最小的时期。

  当时灯塔帝国海军总吨位143万吨,其中战列舰17艘、航空母舰8艘、重巡洋舰18艘、轻巡洋舰19艘、驱逐舰165艘、潜艇106艘。

  大不列颠帝国海军总吨位130多万吨,战列舰12艘,战列巡洋舰2艘,航空母舰8艘、重巡洋舰15艘、轻巡洋舰49艘、驱逐舰200多艘、潜艇69艘。

首节上一节112/19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