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63节

  不由伸出手握住王政君的手。

  “陛下…”

  容貌甚美的王政君羞答答的低下头。

  ……

  【公元8年,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入高祖庙拜受,御王冠即天子位,改国号为“新”,王莽即新始祖,改长安为常安,称“始建国元年”】

  【王莽至此开启历史皇帝的新成就,符命禅让。从贵族登基及布衣登基之外,另开篡夺登基之例】

  ……

  曹魏,

  白发苍苍的司马懿窝在软榻里,看着天幕一动不动。

  感受到身边的目光不由得说了一句。

  “看我干嘛啊?他曹家不也是篡的位吗?”

  “老夫还算给汉天子报仇了呢。”

  一旁的司马昭嘴角抽动。

  他还是没学到他爹的十分功力,还要继续学习。

  ……

  大宋,

  赵匡胤坐在龙椅上有些不太自在。

  而殿内的大臣们也是眼观鼻鼻观心。

  …陛下的情况跟王莽还是不一样的…

  …毕竟天下还是陛下打下来的吗…

  ……

  【公元9年,王莽开始改制。】

  【一、天下的田地更名为“王田”,严禁买卖。家中男丁不足八人而田地超过一“井”者,多余的田地必须分给九族、邻里和乡党。】

  【二、解放奴婢,禁止买卖奴婢。】

  【三、改革币制,仿照古币,发行新货币。】【四、变更地名、官职名称。】

  【五、盐铁、布帛国有化……】

  【王莽改制的灵感,皆是从儒家的经典理想中来的,效法周礼进行改革。】

  【他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重回三代大同之世,救万民于水火。】

  【想法很好,奈何名不副实。】

  【王莽信奉儒家思想,追求复古,想要天下恢复先王三代的礼治时期,从而施实了这些政策。】

  【但他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当时天下豪强并起,从朝堂到地方都是与土地利益相关之人。】

  【这些政策在下放之后,遭到了地方豪强的强烈反对。】

  【而王莽在没有细细调查的情况下,开始通过严刑峻法强制推行,反而使平民因违反法令而受重罪处罚者不计其数。】

  【百姓们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因此导致不止天下豪强不满,就连平民也开始不满。】

  【随后将原本臣服于汉朝的匈奴、高句丽、西域诸国和西南夷等属国统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为“侯”。】

  【又收回并损毁“匈奴单于玺”,改授予“新匈奴单于玺”。将匈奴单于改为“降奴服于”高句丽改名“下句丽”。各族因此拒绝臣服新朝。】

  【王莽随后主动挑起争端,动用武力,导致边境冲突,数十万军队长期陷于边疆,无法脱身,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公元11年,匈奴、高句丽、老窝、浦涯等小国,先后臣服新朝。】

  【王莽种种想要解决土地兼并的方法全部失败。】

  【不但没有解决土地兼并的祸害,甚至因为讨伐匈奴和征句町,大大加重了百姓们的赋税和徭役负担,造成成千上万的百姓死于非命】

  【米价由汉文帝时的每石数十钱涨至二千钱,最后涨到每斛价值黄金一斤。】

  【天灾人祸迫使百姓流落他乡,人相食的惨状史不绝书。】

  【而面对这种现象,王莽还派人教流落关中的饥民“煮木为酪”】

  【公元11年,百姓们苦于新朝政权的频繁征发,相继弃城郭流亡为盗贼。】

  【公元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其中形成了赤眉军和绿林军两大军事势力。】

  【公元21年,长安附近的三辅之地也开始起义。】

  【公元23年,起义军攻入长安,王莽被起义军战士杜吴所杀。】

  【检测到后世强烈情绪,开始同步】

  【王莽是不是穿越者?】

  【选项一:是】

  【选项二:作者你有病啊?】

  当初看《理想国》的时候就想到了王莽,他在当时不就是“贤人王”吗?

第44章 新始祖王莽

  第44章 新始祖王莽

  {穿越者完全是一个梗,但王莽的确是一个偏激的狂热复古者!}

  {也就是前些年,不懂的人被营销号带跑了,不然具体了解一下史书记载就能知道这人有多残忍。}

  {一共就六个儿子,四个嫡子亲手杀三,另一个身体不好病死了,就剩两个庶出的儿子。他大哥的儿子也让他杀了,嫡孙女王妨、嫡孙子王宗也都被他弄死了。}

  {从王莽第一次逼儿子死的时候我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给我的感觉是王莽给自己立的人设太完美和在外的风评过好,下不了台}

  {把儿子逼死,一来保住自己的风评口碑,二来还能给自己的贤人人设再镀一层金。我家里的家长有时候差不多也这样,其实明明没那么多大的事,但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和在外的风评,把孩子逼死了他们也不在乎。(抽烟)}

  {我觉得,王莽的极端可以从他的童年经历看出端倪。当时老王家外戚权倾朝野,王二代个个锦衣玉食,只有王莽他父兄早死,没钱没权,还要他照顾老人孩子。}

  {那种环境里他的心里一定是极度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逐渐演化为对纨绔子弟的鄙夷,又逐渐演化为对至高道德的向往。}

  {就如“我和你们这些纨绔子弟不一样,我之所以过得没你们好是因为我有更高的道德和更大的野心。”}

  {这可能是王莽起初的想法。于是他开始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而他的对儒家的道德思想和理想社会的执念也与此同时逐步加深。}

  {等到后期王莽的思想已经完全病态了,权力欲和对自己心中儒家理想道德的渴望已经裹挟了他,使得他可以不顾自己儿子的死活。可以说,与其说是复古者,不如说王莽更像一个宗教的狂热信徒,一个强迫症患者。}

  {其实还是那种老问题,那就是王莽篡汉不是问题,问题是篡汉之后他把事情搞砸了!}

  ……

  大汉哀帝时期

  偌大的未央宫内一片死寂,

  没人看到坐在上首的刘欣是一脸怒气又一脸的恐惧。

  按照天幕的算法,他就在今年崩逝了!

  而身旁的王太后,则是一脸的愤怒的同时又有一丝悲哀。

  群臣分文武左右排列,也俱是一脸沉思。

  大殿中央,王莽跪倒在地一脸平静。

  那一身洗的发白的布衣与整座大殿,甚至是整座大殿内的人都格格不入。

  “王莽,你究竟为何那般做!为何!”

  率先开口的是王政君王太后。

  她看着跪在大殿的侄子,那是他们王家的希望!是圣人君子!

  但没想到他居然又有如此谋逆之心!

  听到王政君的话,王莽也不抬头。

  只是低头看着大殿上的地面,缓缓说道:

  “姑姑,我不甘心。”

  听得这话,众人不由得一愣。

  “父兄早死,母亲、嫂子、兴儿都要由我照顾。”

  “一开始并无什么,但那些二代子奢靡成性,眼里并无同宗之益,言语神态间俱是居高临下之色。”

  “无奈何,寄人篱下只能谨小慎微。”

  大殿内众人静静听着王莽剖析自己的心声。

  “二代子寄托叔伯的荣耀,却无才德。”

  “这是为祸之道。”

  “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所以,我只能将希望放在自己的身上。”

  “我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根据圣人的道理,折恭节俭赡养母亲,得到了贤名。”

  “那时,我是王家的麒麟儿。”

  “但我知道,那些都是因为我压制自己的欲望得来的。”

  “虽然压抑自己很痛苦,但能得到尊重,这些痛苦也不算什么。”

  “后来,蒙先帝之恩,继位大司马。”

  王莽抬头左右看了看满朝文武,不屑的说道

  “为了与这些贪吃百姓民脂的虫豸区分开,我兢兢业业十几年,那时我是真想当个贤臣啊……”

  “但陛下啊…您为何不信我呢?”

  王莽猛的看向坐在上首的刘欣!

  而刘欣则是被王莽的眼神吓了一跳!

  那是一种极致疯狂的眼神。

  “大汉朝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朝堂官员与地方豪强都是一丘之貉!”

  “但陛下!您居然还只想着打压我!”

  “您的那些外戚除了争权夺利耍耍威风!还能干什么?!”

  “当您罢免我的那一刻起,我才明白孔子面对鲁定公的悲哀…”

首节上一节63/3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