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扶不起?我阿斗匡扶汉室 第127节

  不过第一口下去,犍为太守脑子里就什么杂念都没了。

  热腾腾的鸡块,炸的外焦里嫩。

  一口下去薄薄的面糊酥脆浓香,而里边滑嫩的鸡肉瞬间爆汁。

  酥皮、嫩肉、汁水在口中绽放香味,瞬间就征服犍为太守的味蕾,一股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香味直冲天灵盖。

  “这这这...”犍为太守瞠目结舌。

  “咯咯咯~”诸女见状纷纷发笑。

  “臣失礼。”犍为太守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请罪。

  “无妨,府君辛苦炒茶,放开吃便是。”刘禅笑着说道。

  说话功夫,黄皓已经将茶叶泡好,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飘来,闻着就令人心情舒畅,油炸食品的油腻仿佛都得到轻微缓解。

  这次不用刘禅说,本能驱使着众女纷纷品茶。

  入口后刘禅眼睛一亮,脱口道:“就是这个味儿!”

  就连向来不喜喝茶的孙尚香,这次都捧着茶盏不断啜饮,觉得越喝越舒服,胃里边暖暖的,油腻的不适立马得到缓解。

  一旁犍为太守在狂旋炸鸡,本就吃过饭,很快就吃撑并且感觉到腻。

  “喝茶就好。”

  犍为太守连忙饮茶,这才得到缓解,拱手道:“让殿下见笑了。”

  “无碍,府君不必拘礼。”刘禅也不吊胃口,随即道:“回朝之后,我会让父皇下旨给你封侯。”

  “臣叩谢殿下圣恩!”犍为太守大礼参拜。

  刘禅坦然承受,然后继续道:“炒茶的研究不要停下,继续研究,开发不同的茶类、口味,莫要停滞不前。”

  “另外,这个配方记得保密,然后写一份呈报朝廷。”

  “臣遵旨。”

  “去吧。”

  “喏。”

  犍为太守脚下生风、欢天喜地离开。

  “我决定了!”孙尚香放下茶盏,一本正经道:“明天亲自去打猎,继续吃炸鸡。”

  “瞧阿母的出息。”刘禅取笑道:“好吃的还多着呢,日后保证天天有新菜肴,日日不重样。”

  “真的?!”孙尚香惊喜的瞪大双眼,其余诸女也都是一个样子。

  “那必须的。”刘禅得意无比。

  豆油都弄出来了,五花八门的炒菜,自然要挨个掏出来。

  后世短视频没少看这些美食制作的方式,虽然仅限于理论水准,但有师娘在嘛。

  刘禅负责理论,黄月英负责实践,肯定都能弄出来。

  “不错不错!”孙尚香心满意足,“乖儿子果然有本事!”

  刘禅笑而不语,然后看向黄皓,吩咐道:“以孤的名义给朝廷下令,趁眼下立即在汉中种植一些豆子。”

  “喏。”

  眼下春耕已经过去,种植显得有些晚,但也不是不能种,无非收获的时间往后推移一些。

  而且豆子这玩意与主粮不同,就算再晚一些种也无伤大雅。

  直百钱发行在即,刘禅自然想赶在春天的尾巴,趁早种出来一批豆子榨油,然后倾销曹孙两家,赚取大量外汇。

  蜀中的耕地都有主,并且有大用,都是用来产主粮的。

  汉中由于曹操大规模迁走百姓,出现许多无主之地,全都被朝廷收为国有。

  后来百官家眷以及军属迁去汉中,虽然分出去一些耕地,但还有一些边边角角没有投入使用,正好可以拿来种豆子。

  安排好事务后,下边人来报。

  “殿下,蜀军太守蒋琬求见。”

  “宣。”

  蒋琬进入府中,行礼之后说道:“殿下,蜀中各郡蜀锦的出产数量,眼下已经统计出来,还请殿下过目。”

  刘禅拿到手中大致看了下,然后就合起来,吩咐道:“公琰,先停了太守的职务,孤这里有些事情需要你做。”

  蒋琬愣了一下,便立即点头道:“全凭殿下安排。”

  “行,文伟、攸之那边你去告诉一声。”刘禅继续道:“你们三个卸任太守的位置,分别担任锦使、茶使、油使,负责此三物的制作与经营...”

  蜀锦、茶叶、豆油,三大支柱商品,自然要收归国营,掌握在朝廷手中,这样才方便操控价格,服务于直百钱的发行工作。

  而且从保密方面考虑,三项生意也该国营,免得秘方被其他两国从民间盗走,那就亏大发了。

  毕竟茶叶也好,豆油也罢,都不是什么高难度的东西,只要知道个大致方向,绝对能够一次次试出来。

  故而必须严格保密,让曹孙两家没有任何头绪。

  “这三个职位责任重大,品秩大小,回头再给你们定下,肯定不会低于两千石就是了。”

  “你们都是孤的舍人,多的话就不说了,务必上心,将三个新衙门经营好。”

  “还请殿下放心。”蒋琬立即保证道:“绝不会让殿下失望。”

  “去吧。”刘禅指着一旁道:“记得带点炸鸡回去,让文伟和攸之夜尝尝鲜。”

  “谢殿下赏赐。”蒋琬打包一些炸鸡离开。

  “阿斗越来越成熟稳重了,处理国事井井有条。”黄月英出言夸赞。

  “都是师娘和先生教的好。”

  “呵呵~阿斗说话真讨人喜欢。”黄月英不由莞尔。

  “小阿斗,明天吃啥呀?”孙尚香已经开始惦记明天。

  “早上油条豆浆。”

  “中午过油肉拌面。”

  “晚上宫保鸡丁。”

  就这样,刘禅在蜀中定居下来。

  一边建设茶、锦、油三府,一边完善“¨ˇ 阿斗菜谱”。

  ...

  洛阳。

  秋高气爽,落叶萧萧。

  尚书令陈群走出尚书台,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踩着地上的落叶,陈群溜溜达达回到家中。

  “老爷,有信来。”管家立即找来禀报。

  “从何而来?”陈群脚步不停,进入正堂坐下歇息。

  “是从南郑送来的,还附有一份礼物。”

  陈群面色严肃,道:“此事都有谁知晓?”

  “门房。”管家随即道:“老奴已经安排他回颍川老家,老爷不必担心走漏消息。”

  “很好。”陈群顿时安心,“信拿来我看。”

  管家呈上一封信,陈群拆开后面色更加严肃,竟然还是刘备的亲笔信。

  “见字如晤,长文近来安好?”

  “此前汉中一见,倍思故人...”

  巴拉巴拉一大堆,刘备在心中表达对陈群的想念,并在最后说道:

  “今喜得新茶,便欲与长文分享,往故人也能品味到此等滋味。”

  最后,刘备还告诉陈群新茶该如何饮用。

  看完后,陈群大为好奇,信中其实没有实质性内容。

  难道刘备单纯就是想让他尝尝新茶?陈群摇头失笑,觉得非常有趣。

  “礼物呢?拿来我看看,这新茶究竟有何妙处,能让大汉皇帝如此推崇。”陈群不禁开始期待。

  一开始还担心刘备在信上说其他的事情,看过之后陈群放松下来,信件就算送到曹丕手中,这种内容也不会有事。

  管家很快派人抬来一口箱子,里边则一个个紫檀罐子,上边还贴着不同的标签,有红茶、绿茶、白茶...

  以及不同的品名,如峨眉毛峰、巴山舌雀、碧潭飘雪、天府龙芽...

  “烧一壶热水。”

  陈群从箱子里随意拿出一罐,重量大概在三斤上下。

  拧开盖子后,一股独属茶叶的清香便扑面而来,陈群忍不住凑到近前嗅了嗅,清香愈发浓郁,笑道:“还没喝我就知道是好东西!”

  不多时,下人送来开水,陈群按照信上的说法(王王好),沏上一壶茶开始耐心等待。

  稍作等待后,陈群打开茶盏,一股馥郁芬芳在空气中飘荡,令人为之陶醉。

  经过半年的技术迭代,蜀中的炒茶技术得到显著提升,无限接近于后世的高端水准。

  陈群轻呷一口热茶,顿觉通体舒泰,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妙!妙啊!”陈群一脸享受,“此等妙物当与好友分享!”

  “老爷,不如派人去请来一些人,共同品尝此物?”管家出言建议。

  “不必了。”陈群放下茶盏,看着面前的大木箱,道:“往宫里送九罐,然后给司马府、荀府、程府、贾府...都各送一罐尝尝。”

  “老爷,如此一分您这就没了啊。”

  “怕什么,这一罐子足够我喝一段时间。”陈群笑道:“再者说了,喝完了厚着脸皮找大汉陛下再要一些便是,再不济还能买一些,家里又不是没钱。”

  “如此妙物问世,今天送出的茶,未来都会变成人情,懂么?”陈群无师自通,都开始用茶叶结交人脉了...

  “老爷英明。”

  陈群不再多言,继续安静品茶,管家则派人把这些茶叶都送出去。

  可以预见,今日过后泡茶就会在魏国高层风靡,并自上而下受到人们的追捧。

  而这,也是大汉的目的所在。

  先让魏国喜欢上茶叶,日后才方便销售。

  ...

  江东,秣陵伶。

首节上一节127/16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