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开局成为梁山伯! 第29节

  只要能被孙绰注意,哪怕只是提点一句,也受用无穷。

  而若是能蒙其夸赞一番,那便可一举在江东成名。

  只不过。

  到现在为止,尚且还未曾有人能够得到孙绰的夸奖和赞誉。

  而当梁山伯来到这里后,一开始他们本来也不在意。

  只以为这又是一位想要吸引孙绰注意的士子。

  但不得不说,这位士子的风度相貌当真超凡脱俗。

  令不少人见了,都骤然失神了一刹。

  但旋即。

  他们便纷纷收回目光,复又将目光挪转到草堂门口方向。

  在他们的目光注视下。

  一个穿着奢华的青年,站在紧闭的大门前,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而他身后,则是几个奴仆,都带着珍贵礼物,却都没有送出去。

  而见着这一幕。

  这些士子的脸上都带着幸灾乐祸的笑容。

  “真以为他是太原王氏的子弟,就能见到孙绰先生?”

  “想他来时那副眼高于顶的模样,估计没想到自己今日也会吃一个闭门羹,被拒之门外吧!”

  “谁让他先前那般高傲姿态,不过一个北呛蛮子,来到南方居也这般嚣张!”

  “就是!”

  “不过就是太原王氏罢了,看他嚣张的劲头,我还以为是琅琊王氏出身呢!”

  众人都是低声窃窃私语。

  而就在这时,也不知是谁忽然说了一句话,周遭顿时为之一静,随后便是一阵压抑的笑声传来。

  这时代有两大王氏。

  一者太原王氏。

  而另一者则是琅琊王氏。

  太原王氏也是高门望族,传自东汉王允一脉,在士族之中的郡望颇高。

  祖上历代都有人任三公,更有女眷入朝为皇后。

  而到了东晋,也有不少王家子弟位居朝廷高官,甚至是名士清流行列。

  如王述、王恭、王爽、王恺、王蕴、王坦之等人。

  然而,这般高门大户,辉煌郡望,若是放在另外一个家族姓氏上,族人足以自傲,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抬起头来,目空一切。

  可在这时代。

  比起另外一个琅琊王氏,就差的远了。

  琅琊王氏,是长期生活于琅琊郡内的王姓望族,本来只是一郡望族。

  自这一世族的奠基者王吉,由琅琊高虞徙家于同郡的临沂县都乡南仁里后,王氏在此繁衍生息长达400余年,遂以郡望为名,称‘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发展于曹魏西晋。

  永嘉之乱时,琅琊王氏自临沂衣冠南渡、举族迁居金陵。

  而这个时候,王氏还并不显迹,真正显迹则在于其后

  以王敦、王导为首的士族集团拥立琅琊王司马睿,建立了东晋。

  并且,为了确定琅琊王氏的第一望族地位,王家特意筹谋迁都。

  为此。

  王导的堂兄弟王旷对司马睿进言,说如今北方的夷族太多,建议南渡将首都定在金陵,依靠长江天险,如此一来,则朝廷平定。

  而在王旷提出这个建议之前,王敦、王导已经率先南下提前开辟属于王氏的根据地了。

  当时司马睿毫无根基,虽在士族拥立下成为皇帝。

  但却几如一个提线木偶。

  如此情况下,他自然不敢反抗。

  于是。

  永嘉末年,整个中原地区的北方名门望族,以及朝廷机构和大小官员、甚至士族家中的佣人和鸡鸭牛马都被带过了长江。

  这次以门阀士族为主要力量的大迁徙共有九十多万人,而琅琊王氏是其中最重要一支,也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一支。

  建武元年。

  司马睿在王氏家族的拥戴之下,于建康建立东晋,中兴了晋室。

  正因这一举动,王氏家族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地位名望之高其他家族根本无法取代。

  在王氏势力最大时候。

  朝中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官员是王家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这时的王氏,郡望天下闻名,为当世第一。

  是真正的‘王与马,共天下’。

  王,便是琅琊王氏。

  而马,便是司马家。

  而面对拥有着这样威势的琅琊王氏珠玉在前,太原王氏的光辉,毫无疑问就被遮掩了许多。

  以往太原王氏的子弟在外,但凡说出自己的姓氏,对方都以为是琅琊王氏,因而肃然起敬。

  后来得知是太原王氏时,虽然也是敬重,但终究还是少了那么一份肃然。

  这也成了太原王氏子弟,心中最大的痛点。

  如今,这位士子明知道这青年出身太原王氏,却还要故意提及琅琊王氏,显然是有意为之。

  果不其然。

  被拒之门外的青年,脸色特别难堪。

  回过头来,有心想要发火,但终究念及着此地不是他能撒野的地方。

  只能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不过。

  也不知他怀着怎样的念头,却是没有走,而是就在一旁的牛车上坐着,也不知在等待什么。

  见了这一幕,梁山伯稍作沉吟,于是便提着束和贽见之礼,走了过去。

  他这一举动,当下便吸引了不少人的瞩目。

  ……

  …….

第32章 论如何成为一位名士清流(新书求一切)

  “此人这是想要干什么?”

  “莫非是也想前去拜访孙绰先生?”

  “岂没见连太原王氏出身的王蓝田都被拒之门外?居然还想去碰运气!”

  “当真可笑,若是孙绰先生能够这般容易见到,我等又岂能还待在这里?”

  “枉我见他风度不凡,本以为是一位才学过人之辈,没想到竟是这般不识眼界之人。”

  “且看着他被拒之门外。”

  周遭一些士子见到梁山伯的这般举动,一时间都将目光投注了过来。

  他们打算看热闹。

  坐看这人是如何被孙绰先生的管家驱逐门外。

  而那位先前被拒之门外的青年,此刻也是坐在马车上,看着梁山伯的举动,脸上的神色稍缓。

  他先前被群嘲,心下正是恼怒之时。

  如今见着还有人去拜访,其他人的注意力也都被吸引过去,这正合他意。

  按理来说。

  此刻他应该与梁山伯怀揣着同样的心情,站在同一阵线。

  但他出身太原王氏,自诩眼高于顶,向来看不起他人。

  如何能将自己摆在和他人同样的水平线上。

  所以此刻,心里非但不是同情,反而还幸灾乐祸,认为梁山伯此举乃是自取其辱

  “我太原王氏出身,何等郡望?”

  “前去拜访孙绰先生,被拒之门外,那是因为孙绰先生学识过人,孤高自傲。”

  “但你是什么身份,居然也去拜访孙绰先生?”

  “我倒要看看你是如何被羞辱!”

  这般想着,他心里稍缓了一些。

  而此刻。

  众人的议论声虽小,但却依旧传到了梁山伯的耳中。

  不过他却并未在意。

  提着束贽见之礼,行走之间,木屐清脆,大袖飘飘,仪态从容。

  走到门前,轻扣门扉。

  很快,一名老仆前来开门,还未曾全部打开,便说道:“老爷恕不见客,小郎且离开吧,莫要再来打扰。”

  说着,便要关门。

  “老丈且慢。”

  梁山伯不慌不忙的拱手行了一礼,笑道:“在下会稽山阴梁山伯,昨日送来拜帖和家师的书信,还请求见孙绰先生。”

  听到这话,老仆仔细看了一眼梁山伯,发觉这人赫然是昨日送来拜帖之人。

  想到老爷昨日看完书信后的叮嘱,当下便道:“原来是梁少郎,恕老奴眼拙,先前竟是未曾认出来。”

  “老爷特意叮嘱,若是少郎今日前来拜访,可径直入门……少郎,请进。”

  说话间,老仆便打开门扉,邀请梁山伯进入。

  “多谢老丈。”

首节上一节29/4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