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开局成为梁山伯! 第199节

  尚且还有一卫之兵留在了沁阳,让许超之管着。

  他提拔官吏,甚至是清除顽固,尚且还需要大军在身旁震慑。

  有着这一卫五百人,足以震慑整个河内。

  而梁山伯则是来到了郡守府内。

  暂且还不能休息。

  外出征战,离开这么长时间,虽有谢韶和谢道韫以及谢玄处理,但仍旧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他来拿主意,而今已经积压了不少。

  等到将这些公文都处理完,梁山伯这才算真正的放松下来。

  ……

  …….

第170章 欲要凑足五万大军之数!(第4更求订阅)

  四月初,刚过立夏。

  天气已然回暖,人们已经开始将厚重的衣服褪去,换上了清凉的衣服。

  城中到处飘扬着柳絮,给城内平添一份生趣。

  一个月的时间下来,刚刚打下来的河内郡也已经基本稳定,各县都换上了倒向梁山伯这~边的官吏。

  原本县中的官员,基本上大都被拿下来,填充进去的都是和谢氏交好,连带着也对梁山伯很是支持此前洛阳梁山伯连新兵时,谢氏前往各地收购物资,这些士族都或多或少给-了便利。

  投桃报李,梁山伯自然是从这些士族中选拔出有才干的人充任官员。

  如此下来,整个河内可谓是全都已经掌握在梁山伯的手中。

  河内郡占地颇大,本是汉代设立的郡置。

  楚汉之际置河内郡,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怀县,西晋时移治沁阳,又称之为野王。

  郡内有十八县,分别是汲县、共县、林虑县、获嘉县、修武县、野王县、州县、怀县、平皋县、河阳县、沁水县、轵县、山阳县、温县、朝歌县、武德县。

  包含整个太行山东南与黄河以北,甚至连豫北西部也有涉及。

  因为郡内诸县很多,所以人口也有不少。

  尤其是温县、野王县、山阳县等地都是大县,巅峰时编户都有上万户,而经过战乱,虽然有所衰减,但终究也有着底子在。

  经过月余时间的治理和排查人口,整个河内全郡共有百姓两万三千户,人口有十五万上下。

  这比之巅峰时期自然少了许多,但尚且还能有十五万口,着实让梁山伯颇为惊讶。

  自永嘉之乱以来,北方大地惨遭十六国肆虐,最为稀少时,北方汉人只剩下百万上下,而今经过这些年,也算是稍稍有些休养生息,故而人口开始逐渐回升。

  而算上河内郡的两万三千户,洛阳如今接近一万两千户,再加上河南郡除洛阳之外的户数统计,也有一万六千户左右。

  梁山伯治下两郡,合计共有户数超过五万左右。

  而洛阳人口有八万人,河南郡人口约有十万人。

  以至于梁山伯现在治下的户民已经达到了三十三万。

  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上涨。

  盖因自从梁山伯剿灭吕护之后,不断的有他郡流民迁移而来。

  或是不远数百里跋涉而来抵达洛阳,或是就近被安置在河内及河南郡。

  总而言之。

  攻占下河内后,梁山伯麾下实力大为增加,人口也极大增多,两郡也彻底连成一片。

  但如此一来,所对应的问题也就暴露出来如今梁山伯疆域扩大,但麾下的大军数量却才只是不到七千人。

  若仅仅驻守洛阳倒还罢了。

  但关键除洛阳外,还有两个大郡需要防守,这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何况吕护是燕国的郡守。

  梁山伯将其剿灭,燕国必然要追问。

  说不得便会派遣大军而来,届时又该如何抵挡?

  是以梁山伯便打算趁此机会,不等到秋收之后,而是直接开始征兵!

  这一个月的时间,许超之走遍河内全郡,十八县之地几乎全都被他掌握,发现这十八县虽然有些残破,但总还能有着生计,而且县库之中竟然都还存有余粮。

  可见这吕护虽然品行不值得称道,但治政之道上,还算有些才能。

  这也正常。

  若没有两把刷子的话,焉能在三国之间摇摆?

  这些银钱和粮草,加在一起也有个十万石,再加上从沁阳府库中抄出来的五十多万石,便已经有了超过六十万石。

  此外。

  梁山伯一直都在让谢氏商队从江东乃至是秦燕两国走私粮草运送而来,这么长时间抛开消耗之外,尚且还积攒了十几万石。

  合计下来,竟是有了八十万石粮草!

  梁山伯在心里默默计算了一番,发现这八十万石粮草,足以养活全郡,并且支撑到收获而今已经是四月份,春小麦只需要六月份便能收获,换算下来,只需要在坚持两月,便可收获万顷小麦。

  而等到八九月份,种植的红薯也就能收获。

  等到了那个时节。

  别说麾下只有三十多万民众,纵然有百万民众,都能养活。

  哪怕是现在,即便是将两郡百姓的口粮都包了,两个月的时间也不过只能消耗个五十万石左右。

  尚且还能剩下三十万石。

  这足够他征兵,并且训练强兵了!

  想到便做。

  梁山伯立刻便唤来谢玄、谢韶以及李毅、孙无终四人前来商议,并且将打算征兵的事情给讲述了出来。

  得知此事后,李毅、孙无终自是大喜。

  作为将领,自然是希望手下的兵员越多越好,实力越强越好。

  而谢玄和谢韶一个是军司马,一个是长史。

  军司马负责军武,长史负责协调郡内诸事,若要征兵,也需要他们去拿出章程。

  两人对此自然也是没有意见。

  “而今两郡之地,百姓皆是民心依附,若要征兵,自然是踊跃参与,只是却不知府君打算征召多少兵员?”

求鲜花

  “而今军中有兵卒六千余,极限也只是带着六万多新兵,让每一位老兵都能当什长,组织协调新兵……再多的话,反而会导致大军战力下降!”

  “何况郡内而今不过三十多万民众,倘若抽调太多的青壮,容易使得百姓多艰,眼下民心刚定,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却不可太过逼迫。”

  梁山伯道:“我思来想去,认为还是八抽一比较好,也就是再行征召四万新兵,使得大军达到约莫五万之数。”

  听着梁山伯的话,谢韶、谢玄两人都是点头。

  所谓的八抽一,其实就相当于八个人里有一个人在当兵。

  古代民生多艰,每个人都要去劳作不劳作便等于是白吃饭,纯粹消耗。

..... .... 0

  而一旦当兵,便等于是不事生产,等同于需要百姓来养。

  三国混战时,群雄割据,据说有些地区甚至达到了三个民众养一个不事生产的兵员,可见其艰苦。

  而今河南、河内有三十多万民众,抽出四万新兵,尚且还有三十万民众,对于百姓也不算太过压榨。

  况且。

  梁山伯还有着府衙的官田,洛阳城外有田两万多倾,小麦加上红薯,每岁可产数百万石粮。

  唯一需要的便是收获时,要请百姓来收割,但这也会给予口粮和伙食。

  算起来,对百姓的压榨已经算是很低。

  堪比太平盛世也不为过。

  故而这已经算是极为优渥了。

  只不过……

  谢韶有些迟疑的说道:“府君而今虽是刺史,但却不掌兵事,唯有一郡太守的位格,最多不过掌兵万人,超出这线便是僭越。”

  “府君这次征召四万青壮,凑足五万大军,若是消息传到建康,会不会……”

  听着谢韶这话,梁山伯还未曾说话,谢玄便摇头笑道:“这一点无须担心。”

  “虽府君而今只是一郡太守,但前后两次大战,先斩张兴,后灭吕护,拿下河内这么一大片地方,连桓大司马当初都未曾做到,朝廷定然给予嘉奖。”

  “而今剿灭吕护的奏报都已经传递了一个月,想必建康那边已经得到了消息,对府君的封赏也已经在路上。”

  “这五万大军,不过只是提前一段时间罢了!”

  听到这话,谢韶这才放下心来。

  随后几人又是商讨了一番细节,直到日暮,众人这才告退。

  ……

  ……厂.

第171章 征兵,练兵,养马!(第1更求订阅)

  四月上旬。

  洛阳城内。

  于文筝自从得了上次封赏,得了队正之职后,被军中的弟兄们大为羡慕。

  队正,虽只是配戎副尉之职,掌管着五什五十人,在如今的军中也不过只是中低层的军官,但这也已经是成为了军官的预备,有了晋身资格。

  放在以前,他根本想都不敢想。

  而如今却这样轻而易举的得到,这如何能不叫他欣喜呢?

  甚至连带着对于梁山伯更是多了忠诚,心里充满感激。

  这次随军回到洛阳,因为此前曾得梁山伯承诺,可以带着自己家人过来,因此也就趁着无事时专门请了假,从军营中离开,打算回到荥阳,将家中老母接来洛阳。

  甚至还打算将他那位在北方的哥哥也请来。

  从军营中走着,于文筝忽然觉得有些肚子饿,再一看天色,还挺早,接下来出了城就要一直赶路,还是要吃饱肚子先。

  这样想着,又摸了摸怀里,怀里缝制着口袋,里头装着七八两银子和一些碎银,这是他自己攒下来的银钱。

  至于此前梁山伯赐予的银子,则是一分没动,全都放在了军中不怕被偷。

  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在军中发生。

  谁敢动手,谁就要受责罚,督察队的手段,军中的军事谁都明白。

首节上一节199/4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