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摆摊卖罐,祖龙开局爆棉花! 第147节

  只有百姓吃饱穿暖,衣食富足,年年有结余。

  这个国家才能有余力发展经济,才会有更多的军队,才能更加昌盛。

  政哥耳中听着李斯等人的话,视线却一直都停留在窗外那些金灿灿的稻穗上。

  一颗颗压弯了稻杆的饱满大穗,政哥是越看越喜欢,越看越开心。

  听到李斯的话之后,政哥开口道:

  “加快速度吧,到玉山郡歇息几日,百姓们就该下地收获水稻了!”

  李斯骑着匈奴那边运过来的极品良驹,跟政哥乘坐的马车并肩而行。

  闻言,李斯点点头,开口道:

  “确实如此,转眼间水稻已经种植下去好几个月了!”

  “现在已经是九月份了,农忙季节已经到了!”

  “陛下,那今年的农税制度要不要调整?”李斯面色如常,斟酌着问道。

  去年的时候,政哥听取苏扬的建议,将原本十取其三的农税,改成十取其一。

  这一道政令,直接让天下万民,无论是原秦国的国民,还是那些六国的百姓,甚至是俘虏。

  都欢呼雀跃,彻底意识到,大秦的祖龙陛下,乃是心系百姓,福泽万民的圣明之君。

  也就是从这道政令之后,大秦帝国的所有百姓,彻底归心,从心底里认可始皇帝嬴政。

  政哥顺手彻底拉开马车上的窗帘,微风吹拂之下,眯着眼睛,轻声开口道:

  “不必了,从今往后,向百姓征收的农税,都只会更少,不会再变多!”

  “去年农税的十取其三,也比不上今年征收的一成中的两成!”

  “粮食的产量相差太多了!”

  政哥现在已经逐渐心有所悟。

  刚遇到苏扬没多久的时候,苏扬说的重农但不要抑商的政策,政哥当时还不是很明了,只是表面上理解。

  直到现在,看到稻田里那些颗粒饱满的稻穗之后,便彻底理解了为何苏扬要说重农但不要抑商。

  杂交水稻种植下去之后,哪怕只有一亩地,百姓上缴完农税之后,也还能剩下足足两千多斤!

  百姓一年即使只种一亩地,便能存够今后好几年的粮食。

  粮食的极大富裕,便会相应的催生出很多攒够粮食的百姓开始琢磨其他让自己过上荣华富贵的办法。

  最重要,但也是百姓最容易想到的办法,便是经商!

  政哥语气中略显振奋,开口说道:

  “李斯啊,从今往后,农税将不再是大秦的主要收入来源!”

  “以后大秦富裕的关键,乃是商税!”

  骑在马上的李斯,猛然惊住了。

  政哥的这两句话,像是洪钟大吕一般,在李斯心中嗡嗡作响!

  李斯之前从未深入的想过“重农但不抑制商业发展”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

  毕竟当时苏扬其实也没说太清楚,根本就没跟政哥几人解释为什么。

  只是将办法抛了出来,让政哥几人自行领悟。

  直到现在这一刻,看到了粮食极富裕的前景后,终于想明白了。

  “陛下圣明!”

  “陛下一席话,文臣犹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感谢陛下的教诲!”

  政哥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容,摆了摆手,开口道:

  “朕也是直到刚刚,才彻底领悟苏先生当时的深意!”

  “苏先生,真乃神人也!”

  紧随马车而行的李斯深表赞同。

  随后,政哥接着说道:

  “杂交水稻的第一次成熟,朕一定不会缺席,一定会在现场观看的!”

  “这是对杂交水稻这种神物的重视,也是对百姓的鼓舞,更是出于对苏先生的敬仰!”

  “朕要亲自见证大秦崛起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是!陛下!”李斯点头道,“微臣明白了!”

  俄顷,李斯催动胯下良驹,上前催促车队快点赶路。

  刚刚在河边停车休息的时候,政哥还亲自到稻田里摘下了一颗稻穗。

  但由于身体不适,政哥并未仔细查看。

  李斯离开后,马车内的政哥,将稻穗拿在手心,全神贯注的观察着。

  只是看着这一株稻穗,政哥便已经非常震惊。

  这个时期虽然也有水稻,但产量极低。

  具体的表现,就是稻穗不仅干瘪,还非常小。

  如果拿两者做个对比的话,就相当于拿圣女果跟西红柿对比。

  大小差异非常明显.

第一百五十一章 到达玉山郡,水稻丰收

  两种稻穗除了大小之外,还有颗粒饱满程度的差别。

  以前的一株水稻,一个到稻穗全部碾碎后,最多也就几十粒米。

  政哥看了一眼现在拿在手心的杂交水稻的稻穗。

  手中用力一捻,稻穗表面的稻壳碎裂,露出里面饱满圆润的米。

  “这......”

  “这些稻米居然如此圆润,每一粒都能这么饱满?”

  政哥口中吹了一口气,将手心细碎的稻壳吹散,露出里面洁白晶莹的米。

  始一端详,政哥便瞳孔紧缩,面露震惊之色。

  “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每一粒稻米,都比之前种~的那种大!”

  “甚至可以说随便挑出来一粒,都是以前种植的那种米的至-少两倍大!”

  不仅如此,政哥伸手拨弄了一下手心-的米。

  发现数量也非常多,至少也是之前种植的米的好几倍之多。

  政哥心中无比的震撼,神色激动的望了一眼仙缘小店的方向。

  “怪不得苏先生会说此米亩产几千斤!”

  “单单只是一株稻穗的差别,便是天壤之别!”

  “苏先生,真乃大秦之国士也!!!”

  政哥用力的攥着手心,握着那一株稻穗碾碎而成的米,心中慨然无比。

  他恨不得现在就回到仙缘小店,跟苏扬诉说着自己的震惊和感激。

  .........

  时间汩汩流动,黄昏如期而至。

  转眼间,政哥一行人便到了依山傍水的玉山郡城门口。

  玉山郡在大秦境内非常有名,毕竟是最大的玉石原产地。

  马车内的政哥,隔着很远,就能看到城门上用玉石碎料镌刻而成的“玉山郡”三个大字。

  在落日的余晖下,三个玉质大字散发着莹莹弱弱的光芒,跟黄昏前的最后一缕日光交相辉映。

  整座城池,披着黄昏的颜色,朦朦胧胧,让政哥觉得自己到了仙境。

  政哥一时间看呆了,满脸陶醉之色的望着渐行渐近的玉山郡。

  “陛下,此番景象,据说是到玉山郡的人必看的景色!”

  “果真是美不胜收啊!”前来汇报的李斯,也被眼前的景色深深的吸引,刹那间甚至有些痴了!

  “时间刚刚好,看来朕还是挺幸运的,第一次到这里便能看到这样的景色!”政哥此刻是真的觉得自己很幸运。

  车队缓缓前行,在玉山郡郡城门口停了下来。

  玉山郡的郡守和郡丞带着郡内大大小小的官员,以及自发聚集起来的百姓,在城门口迎接着政哥南巡的车队。

  “来了!圣上的车队到了!”

  站在城墙上的士兵举目远眺,率先看到了长龙般的南巡车队,振奋的高声呼喊着。

  片刻之后,南巡车队全部抵达玉山郡城门口。

  “臣等参见陛下!”

  “恭贺陛下万寿无疆!”

  “臣等参见陛下!”

  “恭贺陛下万寿无疆!”

  ......

  政哥乘坐的马车到达之后,玉山郡郡守,郡丞,带着一干官员呼啦啦的跪在地上,放声高呼。

  城内问讯聚集而来的百姓们,一个个脸色无比振奋,激动的面色潮红,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声响。

  “诸位平身,不必多礼!”政哥还沉浸在方才落日玉山郡的景象里,此刻终于醒了。

  走下马车,挥手示意众人起身。

  “谢陛下!”

  “谢陛下恩典!”

  郡守邓洪波起身后看着政哥,不卑不亢的开口道:

  “陛下,一路舟车劳顿,请先进城歇息吧!”

  说完后,邓洪波身体侧向一旁,弯着腰,伸手指向城内。

  政哥微笑着说道:“好,进城!”

首节上一节147/7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