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892节

  评论呢?评论呢?推荐票呢?哼!

第684章 卷五 长孙冲宣战了!

  房遗爱背后的高人,自然是李承乾,其实不单单是他,准确的来说,此番出使的众人背后,都是李承乾。

  只不过李承乾从未教他们怎么去应付将要面对的一切,而是这些年一直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

  放在后世来说,就是洗脑,说起来也是一个长远的工程,但李承乾还真就一以贯之的坚持了这么多年。

  他其实很清楚,一个人永远斗不过一群人。

  单打独斗,莽夫而已。

  李二这会儿也在思虑房遗爱说的那些话。

  分封制他倒是不怎么在意,良久,李二才问道:“如果你家殿下执意南下动兵,你们也愿意?要知道,如今的你们,其实只要按部就班,未来的成就必不在你们父辈之下。”

  他刚刚其实一直在想,曾经的大唐去哪儿了?

  不就是因为这些年大家都功成名就了么?

  天下已安,谁又愿意再兴师动众?

  别看这几年大唐对外作战都赢了,但是比起当年,还是欠缺了一些的。

  都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可一旦昔日那些光脚的穿上了鞋,怕是很难再适应当年的光脚了吧?

  房遗爱倒是没有如此觉悟,闻言颇为意外的反问道:“为什么不愿意?

  我大明将士,有一个算一个,谁会不愿意?

  作为大明将士,我们只有一个愿望!”

  “嗯?”李二好奇地问道,“什么愿望?”

  不说他好奇,大唐的文武百官也是颇为好奇。

  一时间众人都看向了房遗爱。

  房遗爱也没任何迟疑,只是神色变得严肃了起来,一脸向往地说道:“魂归勇山!”

  “勇山?”

  听到这两个字,不少人都愣了片刻,他们忘了……

  李二倒是没忘,有些意外地说道:“就是当年那座勇山么?”

  房遗爱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就是当年的那座勇山,魂归勇山,乃我大明百官最高荣耀!

  吾等,心所向之!”

  对于大明将士而言,没有任何东西能比得上勇山对他们的诱惑。

  即便此刻,身在太极殿,都难以掩饰他眼中的渴望。

  李二仔细观察了一番,有些惊奇的发现,不单单是房遗爱,大明的一众官员好似皆是如此,这就让他有些意外了。

  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大明上下的那股子精气神儿,着实让他有些震惊。

  而这会儿,众人也想起了昔年的勇山,再看向大明的这支使团,都微微有些讶然,同时又有些熟悉,但熟悉中总是透着一股子陌生的感觉。

  为什么会这样呢?

  有人忍不住呢喃自语。

  也就是这时候,李孝恭一语道破了天机。

  “当年起兵之时,老夫也曾见过这种坚毅的眼神……”

  是了,当年大唐立国之初,他们也曾如这般,坚毅而坚定!

  李二闻言,感慨道:“是啊,当初的我们也是这般。”

  回忆起那些峥嵘岁月,李二心中怎就一个五味杂陈?

  说到底,如今家底丰厚了,他们确实没有了当年之勇!

  “臣等惭愧。”见李二这般,一众大唐的文武百官立马齐齐躬身请罪。

  “这些年,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吾等也被这太平盛世磨平了当年棱角。思之想来,还是臣等懈怠了,还请陛下治罪。”

  长孙无忌躬身道。

  他有这种感觉么?

  当然有,怎么可能没有。

  昔年他追随李二起兵之初,也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那时候,他们意气风发,时常聚在一起就天下大势挥斥方遒,好不痛快!

  后来一统天下,又被隐太子一党排挤陷害,直至刘文静惨死,当时秦王府人人自危,无奈之下这才推着李世民一路走到了今天。

  可今天呢?

  他们还有昔年的意气风发么?

  朝堂上还是当年的那群人,却早就不是当年的那个感觉了。

  李二笑了笑,摆手道:“辅机言重了,懈怠的何止是尔等,朕不也懈怠了么?想当年,朕尚未登基,征战四方,好不痛快?

  然,自从登基以来,朕也被这小小的皇位给束缚住了啊……”

  说着,他还偏过头,拍了拍自己屁股下的皇位,众人一时也摸不清他想做什么,

  就在众人思虑之间,李二却是笑道:“好了,不说这些了,我们一群老家伙忆当年,岂不是让大明使团看了笑话。”

  “外臣等人岂敢。”长孙冲见状,也是连忙说道。

  李二摆了摆手道,道:“无妨,看了就看了,事无不可对人言,我大唐对大明向来都是没有任何秘密的。

  对了,此番大明遣使入唐,所谓何事?”

  说起来,哪怕到现在,李二也好,大唐群臣也罢,都还不知道大明遣使的意图。

  当然,李二是有些猜测的,不过猜测终究只是猜测。

  长孙冲闻言,当即笑道:“我大明立国时间不长,虽数次有访唐的想法,但都因国内情况而迟迟不能成行,如今,我大明基本上解决了可能存在的内忧外患,便有了此次正式出访大唐的计划。

  当然,其目的一是领略天朝上邦的风采,二则是与大唐磋商展开唐明更深层次的合作事宜。

  这一点儿,从我大明商部、工部都派了大量的精英随团出使就看得出来。”

  李二闻言点了点头,笑道:“如此甚好,不过这些事宜,贵使可与我朝仆射及各部尚书商议……”

  看得出来,李二对这些,兴致缺缺。

  当然,这也是因为刚刚他动了些别的心思。

  又简单的沟通了一会儿,朝会也就散了。

  当然,朝会是散了,但人没散。

  李二回宫后,长孙无忌当即就组织两国官员一同到礼部议事,就两国问题,展开了友好磋商。

  而更多的人,则是在下朝后,便各自离去。

  就这种级别的两国会晤,还真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参与的。

  不过说来也有意思,也不知道是长孙无忌安排的,还是李二安排的,崔家的崔侍郎、郑家的郑大夫、还有权万纪这个尚书左丞居然都在其列。

  而诸如魏征、房玄龄、温彦博、萧这些人,却又好巧不巧的都没出现。

  看到这一幕,长孙冲也有些意外。

  陛下这意思,很是明显啊。

  “刚刚听贵使所言,大明此番是想在商业和工业上与我大明展开全面合作?”一上来,权万纪就直言不讳地问道。

  长孙冲笑了笑,说道:“全面合作倒是为时过早,本使记得刚刚在大殿之上,本使就说得很清楚了,此番是为了展开唐明之间更深层次的合作,怎么,权左丞听不懂?”

  全面合作,开什么玩笑,大明在工业和商业上,甩了大唐何止一条街?

  真要是全面合作,那跟扶持有什么关系?

  更重要的是,真要讲到底蕴,大明终究是不如大唐的。

  若是开启全面合作,大唐用不了多久就有可能在这两方面反超大明,这可不是他们想看到的结果。

  “哼,这就是大明的诚意?这些年,我大唐和大明之间又不是没有合作过,当年的榷市,后来的通商口岸,不都是两国合作之下的产物。

  但你们看看,这些合作到底给我大唐带来了何种益处?

  本官粗略算了一下,自从通商口岸开启以来,我大唐每年有十数万贯财富流通到了大明,这就是你们口中的合作?

  简直无耻之尤!”

  权万纪是一脸的不屑,他这话还真不是信口雌黄,自从通商口岸开启之后,大唐不少商贾虽然借此赚了不少钱,但真正的大头却是流向了大明,这是不争的事实。

  “权左丞这话说得。”长孙冲闻言却是极其不屑地说道,“难道说,这些银钱是平白无故送给我大明的不成?

  我大明难道没有付出相应的商品?

  还是说,我大明百姓的劳动力就应该为大唐奉献?”

  “哼!”权万纪冷哼一声,也不知道该如何辩解。

  不过长孙无忌和李孝恭还有唐俭等人却是默不作声。

  当他们知道此番两国会谈有权万纪等人的时候,就知道李二的意图了,说白了,这场争锋,跟他们没关系,就是来凑数的。

  “那贵使打算如何合作?”见权万纪应付不下来了,郑旭当即就笑道。

  长孙冲看了他一眼,也是笑道:“具体合作事宜可以商量的,毕竟你我都不是工商业方面的人才。

  在我大明,有这么一句话,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那你说了半天,说了个什么?”权万纪闻言,冷哼一声,这不是闹着玩儿么?

  长孙冲却是意味深长地说道:“不是说了么,更深层次的合作。”

  听到他这话,众人都愣了一下,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合作?

  而老狐狸长孙无忌,只是略微一思量,立马就反应了过来,看向长孙冲的眼神都带着怒火。

  这小子,简直胡闹!

  长孙冲却是不以为意,笑道:“怎么,诸位还没想明白?”

  他也不着急,就这么直勾勾地看着众人。

  而房遗爱等人却是无所谓地坐在那里,他们也就是来凑个数的,一般情况下,这种事儿是不需要他们插手的。

  当然,像王德全、普勒勃勃这些正牌副使,倒是有资格插上那么一句话。

  只是这会儿的主心骨很显然是长孙冲。

  没办法,有些话长孙冲可以说,他们不行,这就是很现实的问题。

  都不是傻子,听长孙冲这般接二连三地说着深层次的合作,众人也便反应了过来。

  这不是两国朝堂上的,而是大明和他们这些人私下的。

  “贵使当真是狂妄,居然胆敢在我大唐的地界,蛊惑我大唐官员,好大的胆子!”反应过来的权万纪顿时厉喝道。

首节上一节892/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