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669节

  不过这事儿大家还真怪不了李靖,哪怕是李二也没有因为此事儿而迁怒过他人。

  无妨。李二摆了摆手,道,“前隋炀帝曾数次东征高句丽,却皆失利而回,这足以说明高句丽的难缠。

  此番,我大唐不过是动用了极小的兵力便有了如此战果,怎么能说是无功而返?”

  对于高句丽有多难缠,李二其实心里也清楚。

  而且打仗的事情,哪儿有那么事事顺遂。

  一开始,李二就担心高句丽将大唐拖入无尽的战争泥沼中,所以本身就没派出多少人,这会儿战事失利,又岂能因此责备众人。

  李二这人吧,缺点很多,一堆堆的,用那些憎恨李二的人话来说,他这一生的斑斑劣迹,罄竹难书!

  但在这事儿上,李二决计不至于。

  高句丽是块怎样难啃的骨头,不单他知道,满朝文武都知道!

  “终究还是微臣辜负了陛下。”李靖一揖到底,继续说道。

  他本就是谨小慎微的一个人,可不想在这件事儿上给自己留下什么隐患,他虽然能力出众,可真要说起,他又不是李二的嫡系。

  李二其实也明白这家伙在想什么,单手扶着李靖说道:“无妨,总有卫国公大显身手的时候。”

  他这段时间想了很多,几乎只要闲暇之余就会站在沙盘前面陷入沉思。

  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不过他也不怕告诉别人,他当时看着沙盘发呆,就是在琢磨灭国之策。

  换句话说,未来李靖用得着的地方还多,莫说这点儿小事儿,真就李靖出了什么不小的差错,这会儿李二也能忍下来。

  说着,李二便和李靖一道朝着太极宫走去。

  当然,虽说两人是同行,但李靖还是矮着半个身位。

  等众人再次回到太极宫的时候,众人又再次恭贺了李靖一番。

  “传旨。”大殿之上,李二说道,“对于此番有功之臣……”

  虽然在高句丽战场上略微有些失利,但在薛延陀的战场上,这些人可都立了大功的,所以此番李二也是不吝赏赐。

  在这方面,李二向来大方,只要你让他满意了,赏赐他是真的不小气。

  “微臣谢陛下隆恩。”李靖立马站了出来。

  众人闻言,也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当然,这所谓羡慕的目光,不过是众人对李二赏赐的一种尊重罢了。

  “卫国公,如此一来,今日得请我等喝酒才是啊。”李孝恭和李靖贯熟,当年大半个的大唐的南边就是他俩一起打下来的。

  那时候,李靖还在李孝恭麾下冲锋陷阵,所以这会儿李孝恭也是大大咧咧地开起了玩笑。

  “对。”李道宗闻言也说道,“此番卫国公定当请我等好好喝一顿才是!”

  一说到喝酒,朝堂上这些武将立马就叽叽喳喳起来。

  虽然此番功劳他们没捞上,但终究都是武将。

  自古以来,文武之间本就存在竞争关系,此番李靖等人也算是为武将证明了。

  再说了,程咬金和尉迟敬德此番都没回来,李靖自然也就成了众人调侃的对象。

  “既然要喝酒,那首选自然得是长明酒楼。”当即,又有人说道。

  大殿之上,李二听闻此言,当即便笑道:“众卿这莫不是在暗示朕不成,大军凯旋,朕莫不是还会少了这庆功的酒宴?”

  这话他倒也没有说假。

  庆功的酒宴早就安排了下去,虽然他如今的确是有些看不上土地贫瘠的薛延陀,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灭国之功,该有的尊重,李二还是不会少的。

  而且,如今他一听到跟李承乾有关的东西,心下就有些不舒服,无他,这两年来,他可没少被李承乾抢走风头。

  “可惜夷男已经伏诛。”李二笑道,“若是那家伙还活着,今日倒是可以欣赏一番他的舞姿。”

  “夷男倒也是条汉子。”李靖闻言说道,“此番虽然大败夷男,但夷男誓死不降,确实对得起他真珠可汗的身份。”

  李二闻言也点了点头,道:“这倒是不错,对了,夷男可有安葬?”

  “暂且还没。”李靖说道,“一切还得陛下定夺才是。”

  李二想了想,说道:“传旨宿国公,命其就地为夷男举哀。”

  李二是个识英雄重英雄的人,纵使夷男是敌人,但夷男的此举,倒也深得他心。

  “陛下圣明。”众人闻言,齐齐躬身说道。

  对于众人的言语,李二笑而不语,他心里清楚,这算哪门子的圣明?

  李二看了看大殿之下的李恪和李泰兄弟。

  今日大军凯旋,作为皇子,这两兄弟自然也来了,不过两人都低调,一直没怎么吱声。

  李恪兄弟见李二看向了自己,也是有些不解。

  他们今日其实就是代表一众皇子来应个景,这会儿李二这么盯着自己,两人都有些不自在。

  “今日朕甚是欢喜。”李二笑道,“恪儿,你来说说,此番我大唐拿下了薛延陀,对我大唐有何裨益?”

  李恪是真的有些懵,怎么就扯到我了?

  不过李二既然开口了,他当即也就站了出来,躬身道:“回禀父皇,此番夷男伏诛,薛延陀尽数归顺,可保我大唐北边再无战事。

  至少数十年内,我大唐北边再无威胁,单就这一条,便是我大唐拿下薛延陀最大的裨益。”

  拿下薛延陀最大的裨益就是如此。

  可保北边无战事,也可让大唐北边的百姓没有战祸之危。

  “恪儿倒是聪慧。”李二闻言笑道,“此番见解刚好一针见血,薛延陀如今尽数归顺我大唐,的确保证了我大唐的北边不再受异族的威胁,单就这一点儿,此番卫国公等人就为我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听李二这么说,别说文武百官了,就连李恪自己都有些傻眼。

  什么意思?

  这称赞咱可受不起啊,拿下薛延陀的裨益本就是明摆着的,在场的谁又不知道?

  父皇这是在抬举我?

  原本正准备上奏的房玄龄也是一愣,手都摸到了袖笼中的奏章,闻言当即又把手缩了回来。脸上倒是没有什么惊讶,反而是一脸的恍然,颇有一副原来如此的意思。

  李二也没藏着掖着,说道:“恪儿既然有如此见解,也当历练一番了,众卿可有什么好的推荐让蜀王历练一番?”

  一直到这会儿,众人才明白了过来。

  李二突然抬举李恪,这是打算搞事情啊。

  李恪闻言,也是一阵激动,他虽然贵为蜀王,但没有实职,李二这是打算给他弄个实缺啊?

  不过激动之余,他猛然想起,年前的时候李二就打算择一长安府府尹,当下也是心底一惊,不会吧?

  而一众朝臣谁不是人精?

  一听李二这么说,当即就都懂了。

  甚至都猜到了李二的打算,一时间,众人也是纷纷推荐了起来。

  不过特别意外的是,纵使众人都有推荐,但就是没一个人提到长安府尹。

  李二闻言,倒也不意外。

  毕竟那可是长安府尹,虽然官职不大,但象征的意义却是不浅。

  随即,李二摆了摆手,道:“众卿的提议都不错,不过朕倒是觉得有个更好的地方可让蜀王来历练一番。”

  来了来了。

  众人一听李二这话,当即就明白了。

  房玄龄闻言,笑而不语,只是伸手将自己袖笼中的奏章塞得更里面去了一些。

  他已经想好了,回去之后就将这奏章焚之一炬。

  李恪也是格外的紧张。

  之前李二大寿之后,他还以为那个位置离自己越来越远了,毕竟当时的李承乾,虽然人没在,但风头属实是出够了!

  “恪儿。”李二见众人不言,当即一脸笑意地说道,“长安府尹一职空置甚久,你可敢接下此重任?”

  真当李二说出这话的时候,众人还是一阵心惊!

  好家伙,真的来了么?

  这可是一个不得了的信号。

  李恪闻言,也是一愣,他都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过了片刻,李恪才躬身说道:“儿臣定当尽我所能!”

  还是那句话,他看上的不是长安府尹这个官职本身,而是他象征的意义。

  一众群臣也是闻之一惊,这职位真的空闲太久了,但李二今日将此职位给了李恪,他们却一个人都没说话。

  哪怕是魏征,这位众人眼中的太子党的先锋官,也是沉默不语。

  他们都明白的,李恪走马上任长安府尹,说明李二已经在提防着李承乾了。

  这事儿,他们虽然不会开口支持,但如果李二开口了,他们也不会反对就是。

  李承乾,给他们的压力也不小。

  再说了,一个长时间不在长安的太子,对于他们来说,也缺乏了安全感。

  如今,李恪出任长安府尹,倒也的确合适。

  左右不过是一个长安府尹罢了……

  “好好干。”李二看着众人的反应,当即笑道,“朕相信一定能干好的。”

  早在许久之前,他就有了这个想法,长安府尹虽然官职不重,但意义却是不浅。

  他也需要通过此举向很多人表露一下自己的意见了。

  “儿臣定不叫父皇失望。”李恪躬身道。

  一旁,李泰看着这一切,无悲无喜。

  他虽然知道长安府尹代表着什么,但那又如何呢?

  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不是依然稳稳当当的?

  既然如此,这一切又有什么鸟用?

  而且,他还知道,只要大明王廷的实力依然如此,李恪这个长安府尹,那也就只能是个长安府尹而已。

  这般想着,李泰看向李恪的眼神就颇为玩味了。

  那意思分明再说,一个长安府尹罢了……你又能翻起多高的浪来?

第528章 卷五 李承乾的惊讶

  李恪上任长安府尹,李靖凯旋而归,这都是长安发生的事儿,对于李承乾而言,莫说他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过一笑了之罢了。

  对于他而言,这些事情都无关紧要。

  他如今最在乎的,还是大明自身的发展。

首节上一节669/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