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597节

  他就不是一个贪图权贵的人。

  能让他上心的,除了医书,就是医术。

  孙思邈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显微镜拖了这么长时间了,说实话,若非李承乾之前在外,他都想去亲自质问一番了。

  到了他这个年纪,说是无欲无求也不为过,如果不是李承乾所说的显微镜让他魂牵梦萦,他早就走了。

  什么建功立业,开国之勋,他从来就不在乎。

  另一边,契何力的母亲姑藏夫人也在契何力的搀扶下祭拜她铁勒部的族人。

  “有此生后哀荣,他们战死沙场也值得了。”姑藏夫人低声说道。

  契何力闻言,轻声道:“上阵杀敌本就是我等的宿命,就算没此殊荣,也该如此。”

  这话可就言不由衷了,当初他铁勒部的勇士葬于勇山之际,他可是激动了许久的。

  毕竟这代表了李承乾对他们的认可,也代表了大明将士的最高荣誉。

  “你啊,殿下此番可谓是用心良苦。”姑藏夫人说道,“你以为殿下为什么立下那块石碑?

  一将功成万骨枯!

  殿下心善啊!”

  “娘亲说得是。”契何力当即就点了点头,甭管姑藏夫人说啥,他总不能反对不是。

  姑藏夫人见他这般,叹了口气,说道:“能遇如此良主,也是你们兄弟的幸事。既然殿下体恤你们,今后你们兄弟也要忠心王事才是。”

  她虽然在原本的历史上干过逼迫契何力叛唐的事儿,但此一时彼一时。

  且不说逼迫契何力叛唐的主力是契沙门和真珠可汗,就两者所处的环境也是截然不同的。

  毕竟,此时她的闺女是李承乾的王妃,就这一层关系,对于她的心态来说,也有很大的影响。

  她暂且倒是没奢望过她的外孙能继承大唐的皇位,但按照现在这个情况发展下去,她契一族必然是能在李承乾的庇佑之下,在大唐扎根。

  经历了当初远逃热海之后,她如今对于能有一个生养栖息的地方,尤为重视。

  而在他们不远处,慕容承邦几兄弟也陪着高昌王妃在祭拜此番大战战死的浇河郡勇士。

  说起来,当初李承乾决定将他们葬在勇山的时候,他们还有些反感,但现在看来,的确只有勇山才配得上他们浇河郡的勇士。

  “母妃,要不孩儿去找殿下,将我父王也迁移到勇山来?”

  “闭嘴!”慕容承邦的话刚说完,高昌王妃就厉声喝道。

  这不是胡闹么?

  慕容孝隽以死明志,就是想告诉天下人,他从没有辜负过慕容伏允,这会儿你将其迁坟到勇山,那不是打他的脸么?

  哪怕李承乾如此提议,她都会毫不犹豫的反对,甚至以死相逼,谁能想到,如此荒唐的说辞,居然出自自己的儿子。

  慕容承邦见自己母妃怒视着自己,整个人都呆住了,一瞬间,话也不敢说了。

  一旁,叔孙海连忙说道:“王妃……”

  “闭嘴,从今往后,不准再叫王妃!”高昌王妃就跟吃了火药一般,说着,还看向了慕容承邦几兄弟,道,“今后你们也不准再喊母妃!

  大明王廷,只有一个王!那就是殿下!”

  面对高昌王妃突如其来的怒火,众人都有些适应不过来。

  虽然大家都知道,高昌王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正是因为高昌王成为了历史,他们才没有在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上纠结。

  这会儿,高昌王妃突然发这么大的脾气,确实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不过很快,叔孙海就反应了过来。

  高昌王妃虽然鲜少参与当初浇河郡的内政,但作为高昌王妃,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这会儿无缘无故的发火,肯定是有缘由的。

  “啥情况?”奚潼一时半会儿还没想明白,小声问道。

  叔孙海说道:“王妃是要我们死心塌地的追随明王殿下。”

  “嗯?”

  “哎,就是因为那块石碑,一将功成万骨枯,王妃这是觉得大明王廷要休养生息了,可能也觉得这是我们的一个机会吧。”

  叔孙海也只能说个大概,但要具体的说,他还真说不清楚。

  奚潼有些恍惚地点了点头,说道:“原来是这样?”

  不过今天他们这些人,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刺激。

  这种场合,他们什么时候见过?

  对于这些众生相,李承乾没有关心,有些东西是需要他们自己去感受,体会。

  他无法干预太多。

  他这会儿还是带着长乐她们,祭拜那些战死的勇士,时不时的,也会抚摸着墓碑嘀咕几句。

  “殿下,末将等人请命!”就在这时,房遗爱、程处亮、姚大、叔孙钰等人跑了来,一个个都是一脸的愤慨!

  他们早就想杀回长安了,今天经历这么一遭,更是点燃了他们心中的血性。

  不过让李承乾最意外的是,这次领头的人居然是姚大,这倒是让他没想到。

  而且,姚大那脸上的杀机都快抑制不住了。

  他一直怀疑这姚大的身上有秘密,本来人有点儿秘密他也没太在意。

  毕竟这个世道谁又没有点儿秘密呢?

  可姚大的反应,让他下意识的就和当初的怀疑联系到了一起。

  当然,他也没太当回事儿。

  “人选定好了?”李承乾问道。

  “定好了。”姚大说道,“只要殿下一声令下即可,我大明少年军,也是时候让天下人见识一番了!”

  “行,今夜出发,本王在大明宫等着你们的捷报传来。”说完,李承乾又道,“处亮留下,其余人速去准备!”

  一听李承乾同意了,众人顿时欣喜若狂!

  当众人离开后,李承乾对程处亮说道:“此番去长安,本王还有些安排。”

  “殿下只管吩咐就是!”程处亮说道。

  求月票!

第475章 卷五 大闹长安(名场面)

  当长孙无忌奔赴洮河郡上任的时候,房遗爱这些压抑了许久的家伙终于得偿所愿,犹如猛虎下山一般,直奔长安而去。

  原本李承乾没打算让房遗爱这些长安的二世祖掺和到这件事里来,可思前想后,李承乾还是让他们来了。

  有弊但也有利。

  再说了,少年军的那些家伙,一贯的准则就是佩服那些有真本事的人,哪怕是房遗爱等人也是如此,否则薛仁贵又如何在少年军立足。

  至于房遗爱这些人的身份背景,在少年军中反反而是最不值钱的东西,若是让大家以为房遗爱等人仗着自家的背景而有什么区别对待,未来,这些家伙也不用再在少年军混了。

  “加把劲儿,明早我们争取到泾阳。”房遗爱一边打马狂奔,一边说道。

  他们的速度自然要比长孙无忌快多了。

  一个是骑马狂奔,一个是坐在马车里慢悠悠的赶路,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

  “我们这进了大唐,全是关隘隘口的,这大唐皇帝会不会知道我们已经来了?”叔孙钰说道,“若非是我们提前找吴安叔弄来了这些通关文牒,别说到长安了,这会儿我们可能连洮州都没出。”

  古时候虽然没有监控,但古时候在这方面查得更严。

  而他们为了执行此番任务,也确实是做足了准备的。

  当初整个日月山都在为大祭做准备的时候,他们则在找吴安为今日入长安做准备。

  否则,怎么可能李承乾命令一下,他们这些家伙就打马而出。

  机会嘛,从来就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知道就知道呗。”房遗爱无所谓地喊道,“说得像是阴弘智谋刺殿下的事情没人知道一样?”

  这家伙就是个典型的混不吝,当他知道谋害殿下的人是阴弘智的时候,甚至都怀疑自己家那老头子是不是也早就知道了。

  而在一旁,姚大听见两人的言语,有些不耐地说道:“行了,赶路吧,不管大唐知不知道,这阴弘智的狗命,老子取定了!

  别忘了,这是殿下的命令!

  纵使大唐知道,到时候杀出大唐就是!

  只要回到了我大明王廷自己的地盘之上,难道我们还怕了他们不成?”

  听姚大这么一说,那些麾下倒是极为认可的点了点头,这些家伙都是鲜卑人,对于大唐的皇权一点儿感觉都没。

  在他们的眼中,只有李承乾这位明王才是权利至高者。

  不过房遗爱他们这些长安出来的二世祖,一个二个都愣住了。

  开啥玩笑,杀出大唐?

  你到底再说什么虎狼之词?

  当真是不知者不畏。

  不过想是这么想,但没有一人开口,毕竟这话说出来,就多了几分仗他人气势,灭自己威风的感觉。

  不过程处亮却是好奇地看了姚大一眼,心说,你小子也是大唐出来的吧?

  什么仇什么怨啊,这话都能说的?

  想到临出发之前李承乾的交代,他也觉得这姚大的身上,有些秘密。

  不过李承乾也说了,只要不影响此番他们的行动,姚大身上的秘密便只是秘密。

  对于别人的秘密,李承乾不想探究,也没有探究的必要。

  谁身上还没有点儿秘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有人回报:“百夫长,再有十里地就到泾阳了。”

  “泾阳啊?”房遗爱闻言点了点头,说道,“那可是个好地方,当年殿下就是在这里和崔家硬撼,最终全身而退。

  我们先在泾阳落脚,来之前我已经和李侍郎打过招呼了。

  先在泾阳好好筹谋一番再说,毕竟是在长安搞事情,被发现无所谓,但我还是希望在事成之前不被发现。”

  “确实,在我们成事之前,还是不要暴露的好。”程处亮也是说道。

  虽然他们占着理,但如果被李二发现了还是有些麻烦,所以房遗爱的这个安排还是有道理的。

  刚过辰时三刻,房遗爱等人刚刚入了泾阳的西门,随即,众人便在李勤俭的家里落了脚。

  “根据现在的情报,阴弘智家在长安东城。”李勤俭家里,房遗爱指着长安的堪舆图说道,“我们从西门入城,然后不做停留,直奔东城,屠灭了阴家满门后,迅速从西门离开,然后直接回日月山。

  你们都检查一下各自的通关文牒可有问题?

  如果有问题,现在说,我马上做安排。”

  “那谁接应我们?”有人问道。

首节上一节597/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