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582节

  他知道那孩子的母亲有疾,每天都要抓药,便故意找理由扣了那孩子的工钱,甚至还让药铺的掌柜给那孩子母亲的方子中加了些名贵的药材。

  这一瞬间,就将那孩子数年的积赞给耗空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就那孩子在酒楼当个伙计,能有多少积蓄?

  最终的结果,想必老夫不说,大家也都猜到了。

  不到月余,那孩子在一次回家路过马车的时候,真就将那包袱给拿走了。

  老夫去问过他,他说他在拿走那个包袱之前,挣扎过很多次,很多次!

  但他有句话,老夫印象最为深刻。”

  “该死!”戴听完,怒声骂道,“这商贾,该死!有钱就敢为非作歹,谁给的他胆子!”

  这不是把人把死路上逼么!

  其余人也是在一旁低声骂道。

  就连李二都是一脸的怒容。

  这商贾,就为了和别人打个赌,就毁了一个好孩子的一辈子,怎就一个该死了得?

  “他说了什么?”李二问道。

  能让魏征记忆深刻的话,他也想知道是什么。

  魏征说道:“那孩子对微臣说,如果当初那辆马车上没有那个包袱,他一定不会想到去偷东西!一定不会!”

  “偷了就是偷了,有什么会不会的。”长孙无忌摇了摇头,道,“当他伸手的那一瞬间,他就变了。”

  他也为这孩子惋惜,可事情已经发生了,那就没法再改变了。

  李二却不是这么想的,而是看了看魏征说道:“难道魏卿想说的是诱惑?”

  “有些人不是想伸手。”魏征说道,“而是他刚好有了伸手的机会。

  在这个故事里,微臣清晰的认识到,如果不是当初那个商贾,那孩子,是不会成为一个小贼的。

  有句话可能说了不符合读书人的道理,毕竟我们的确没有理由去责备受害人不去保护好自己的财物,但你真不能指望每个人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都是正人君子……”

  哪怕魏征,他有些话也不敢说……

  但众人都听懂了,这玩意儿,真就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李二自然也听懂了,当下点了点头。

  再看向魏征,那是越看越满意。

  魏征这个故事里可不单单是在讲诱惑,其实也是在讲商贾。

  “魏卿多虑了。”李二笑道,“此番不管是将洮州与河州合为一府还是一道,军政都是分开的。

  之前朕找房卿商议过,房卿建议设一大都护主政民生贸易,设一行军总管,主一切军事事宜。

  所以,魏卿的担心是多余的。”

  众人闻言,也是一愣。

  李二和房玄龄已经单独商议过了?

  在场的除了长孙无忌外,还真没人知道。

  不过听李二这么说,大家也就明白了,只怕这大都护和行军总管都已经定了下来。

  不过这两人要是定了下来,那应该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毕竟这俩可没一个省油的灯。

  他们是不可能给任何机会,在西北坐大的。

  李二见众人不言,当即又说道:“当时朕属意的是辅机就任大都护,让敬德出任行军大总管。

  有他二人坐镇西北,想必众卿无忧了吧?”

  听李二这么说,众人马上就在脑海里将整个情况过了一遍。

  好家伙,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坐镇西北,就算不配属官,这都是绝对的顶配了。

  但还别说,这两人的组合还真的有些恰到好处的意思。

  谁人不知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交恶已久?

  之前就说过,尉迟敬德这家伙就喜欢揭人短。

  只要看到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这些家伙但有不对的地方,那是毫不客气的就当面指出。

  要不然,他堂堂大唐吴国公,李二最信任的武将,会被赶出长安?

  那不就是当初长孙无忌干的?

  让这两人坐镇西北,他俩能联手都出鬼了。

  关键是,李二最信任的人,这两个能名列前三……

  李二自己也放心啊。

  “那现在的问题,就是商贾了。”魏征闻言说道,“有吴国公和齐国公坐镇西北,自然无忧,可从刚刚的故事中,陛下想必也知晓了,商贾可不是什么道德君子啊。”

  李二点了点头,道:“的确,若是此番策略成行,西北必然会成为天下商贾云集的地方,到时候,甚至还会诞生一批巨贾,对我大唐来说,也不知是好是坏。”

  李二对商贾的态度其实不算明显,作为一个帝王,他不可能去抑商,这不符合他的利益。

  但重商的话,这些商贾自古以来可都不是什么好玩意儿。

  不是说他们不是生产,这都是屁话……

  商贾存在真正的问题,从来就不是什么不是生产这种鸡毛小事儿,真正让他们遏制商贾的原因是商贾的财富会随着他们流失!

  至于不是生产,说句难听点儿的,他们这些读书人难道就生产了不成……

  “陛下,巨贾其实都不是最让人担心的。”戴说道,“真正让微臣担心的是真要在西北打造一座雄城,那些商贾本就逐利而来,会不会影响其他地方的商业?”

  这其实是必然的。

  一座雄城的崛起,必然要从其他各城抽血,这一点儿毫无疑问。

  “对。”魏征说道,“巨贾那是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但这些商贾面对如此机遇,的确有可能影响各地的商业秩序。

  而且,还有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大唐的商贾沉醉于利益之中,不肯创新的话,未来我大唐的商业可就太过于依靠大明王廷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从这一点儿来说,大明王廷甚至有可能反制我大唐的商业。

  陛下,此事儿,还需慎重啊!”

  听魏征这么说,李二点了点头,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商贾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你指望他们有多高的觉悟么?

  只要能赚钱,他们就愿意去做。

  至于创新?

  呵呵,除非创新能赚更多的钱!

  这就是商贾!

  魏征之前讲的那个故事,其实就是在告诉李二,商贾的品行,堪忧啊!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他虽然早就知道李二属意自己出任大都护,但对于这个问题,他也没办法解决。

  这会儿也是一脸苦恼。

  这个问题,谁也没办法解决。

  毕竟商人逐利,那是天性,没错的……

  商人要是不逐利,那还叫商人?

  差四百月票……心寒!

第464章 卷五 李二斗群臣!

  有些事情,大家明明知道是怎么个情况,但又确实解决不了。

  到了这时候,就要权衡利弊了。

  李二是不愿意放弃这个策略的。

  毕竟正如当初房玄龄说的那般,他就算愿意信任李承乾,但李承乾手下的那些人能信任么?

  如今,李承乾雄踞西北,麾下控弦之士数十万!再配合上大明冠绝天下的军械,已经对大唐形成了一定的威胁。

  换句话说,他都不是怀疑李承乾的能力,会不会被其麾下那些人怎么着,他就担心李承乾的那些麾下会在未来鼓动李承乾行不可言之事!

  毕竟那可是从龙之功啊……

  看看大殿之下的这些人,一大半都是因为当初的从龙之功才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的。

  这就是前车之鉴!

  摇了摇头,李二说道:“这个问题确实比较紧要,但也不能因为这个问题就放弃经略西北的策略。”

  说完,李二看了看众人的反应,又说道,“这个问题也不是无解的。”

  说完,李二就一直盯着众人。

  众人一听他这话,顿时就是一惊!

  他们懂了!

  李二所谓的经略西北可不单单是针对李承乾的……

  这是要推动大唐内部的变革!

  想到这里,众人也是小心翼翼地瞅了一眼李二,心中也是感慨万千,这才是李二。

  他要做的事儿,怎么可能那么简单。

  不把一件事儿的利益最大化,那还是李二?

  可大家虽然都听懂了李二的意思,但没有一个人敢开口,说到底,这件事儿,他们真就没有一个人敢开口。

  这种事儿,只能李二自己来说。

  毕竟这事儿是真的得罪人啊……

  而且,这也不符合他们的立场。

  别忘了,他们都是士族!

  李二看着他们的反应,倒也没有什么可失望的。

  他想借此推动的变革,的确和这些人的利益不符合,但要说心里一点儿芥蒂都没,那也是瞎扯淡。

  说到底,他想做的一切可都是为了大唐。

  见没人开口,李二这才说道:“是时候提高工匠的待遇了。”

  “陛下,不可……”戴刚开口,李二就微微摆了摆手,说道,“行了,你别说了,朕知道你在担忧什么,但大明王廷过去一年的发展我们都看在眼里。

首节上一节582/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