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558节

  虽然这只是一副犁头,但对于如今农业为主的大唐而言,这绝对是比连弩更让人震惊的好东西,他完全可以想象到,李二要是听到这个消息得有多激动。

  这是重磅炸弹啊!

  看到段纶的反应,李承乾心中暗暗得意。

  跟我斗?

  你怕是不知道,本王穿越前可是一个手工达人,干别的比不过你们,玩手工,你们跟谁俩呢?

  他难道还不知道大唐之所以弄什么工业改革,就是李二不服气么。

  要不然,区区灌钢法怎么可能得封一伯爵!

  可这同样也是李承乾的目的。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推着大唐一步步朝他熟悉的方向去走。

  这也是为他今后回大唐继承大宝打基础。

  要不然等他回了大唐,执政方针大不相同,那他玩个屁。

  既然李二这么牛,就让他来做,未来,他捡个现成的好了。

  再说了,这种竞争,对于大唐和大明来说,都不是什么坏事儿。

  而一个曲辕犁,压力瞬间就给到了段纶。

  这让他很满意。

  有些时候就是这样,我不能改变你,那我就超越你,逼着你改变你自己,来跟上我的步伐。

  “不知这曲辕犁,老夫走的时候能不能带回去一副?”段纶问道。

  这玩意儿要是在长安面世后,李二绝对会把压力给到他们工部,这个问题最近一直都存在。

  李承乾却是笑道:“姑父放心,待量产以后,一定最先派人送到姑父的府上。”

  这会儿,呵呵,他都没有。

  不过他也不着急,这图纸说话间就能画出来。

  多大个事儿。

  有图纸,大明王廷的将作监还不是分分秒秒就给做了出来。

  段纶点了点头,但还是忧心忡忡。

  他知道李二是一个好胜的人,在各方面都一样,所以大明王廷弄出一个什么来,都会刺激到李二那脆弱的神经。

  好吧,说李二神经脆弱可能过了。

  但李二绝不愿意输给自己儿子,这一点儿是肯定的。

  “对了殿下。”段纶见状,又说道,“此番老夫来的时候,倒是带了不少各家的后生来大明游学,他们都想见识一下西北的文化。

  这日后,怕是还要殿下操心一下了,都是各家饱读诗书的后生,哪怕是放在大唐,那也是人杰。”

  终于说到正题了。

  不过对此,李承乾却是没啥意见,当即就点了点头,说道:“我大明王廷初立,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姑父此番可谓是帮了小侄一个大忙!”

  这种事儿,大家心知肚明即可,倒也不用说得太过于直白。

  段纶见目的达到了,也就不再这个问题上多言,他现在心里想着的,还是李承乾提到的曲辕犁。

  就这玩意儿真要如李承乾说的那样,传回大唐,必将引起新的一轮工艺革新。

  只是他不知道,就算没有李承乾,这曲辕犁也将在大唐大放异彩,说到底,这玩意儿本就是唐人折腾出来的。

  这会儿,他也头疼。

  李二近来对他们工部的要求甚多,这一次,怕是只会更多了。

  对此,李承乾就爱莫能助了。

  站在他的立场,大明和大唐只能也必须存在竞争关系,工艺竞争才是第一步而已。

  如今,他拿下了整个吐谷浑,他已经着手在准备和大唐开启全面竞争了。

  还是那句话,既然他没办法直接改变大唐,那就强化自己让大唐主动的谋求改变来跟上自己的脚步。

  对于大唐会不会跟上自己的脚步这一点儿,他是丝毫不担心。

  无他,就算大唐不会,李二也会!

  那就是一个永不服输的人,尤其是输给自己的儿子。

  在这方面,李二确实做得无可挑剔。

  更何况,如今的李二正值壮年,正是经历最旺盛的时候,这点儿小压力也压不垮他。

  “好了,既然没事儿了,那我们也回去吧。”李承乾见事情都处理完了,当即就打算回去了。

  段纶闻言,又问道:“对了殿下,还有件事儿,老夫百思不得其解,还请殿下解惑?”

  “嗯?”李承乾有些好奇,“姑父请讲。”

  “老夫实在想不明白,这西域诸国为什么会突然背弃吐谷浑?”段纶问道,“据说,殿下当初在太极殿上所讲的要纵横西域的话语,应该早就传遍了西域,他们就不担心殿下……”

  这不单单是他的疑问,整个长安朝堂都有这个疑问。

  “这话姑父不应该问本王才是。”李承乾闻言,有些不悦地说道,“姑父应该问问是谁将本王在太极殿上的话语传到了西域!”

  这问题他是不会回答的,主要是回答了,李二估计能气死。

  不说李二,哪怕是大唐的文武百官获悉缘由后,怕是都要重新思考了。

  所以,他故意把矛头指向了长安朝堂。

  段纶也是一愣,这……

  他倒是忘了这一茬儿。

  不过这事儿没法说,当初大朝会,朝堂上里里外外多少人啊,传出去也正常。

第446章 卷四 各国反应

  李承乾怎么可能告诉段纶他是如何说服西域诸国的?

  难道告诉他们,只有他李承乾才能护住西域诸国?

  不可能的。

  有些事情能做,但不能说。

  送走了段纶,李承乾一行人回到了临时的住所。

  按理说,在浇河城最好的府邸自然是慕容孝隽的王府。

  不过李承乾却是没有在慕容孝隽的王府下榻。

  “长乐呢?”李承乾随意问道。

  春闻言立马说道:“刚刚完成今天的功课,这会儿在后院练武呢。”

  李承乾点了点头,当即就朝后院走了去。

  说起来,长乐也是怪可怜的。

  虽然身份尊贵,但在这西北苦寒之地除了自己这个冒牌兄长,真就无亲无故了。

  所以现在好不容易有片刻清闲的时间,他也是真想补偿一下这个小家伙。

  这一晚上,李承乾都在陪着长乐聊天。

  当然,他这么悠闲,不代表所有人也和他一样悠闲。

  这个晚上,整个浇河城都显得忙忙碌碌的。

  各国的商贾在寻摸着可能存在的商机,各国的使团也在暗地里勾勾搭搭。

  毕竟大明王廷的崛起,对于整个大西北来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至于大明的那些官员,更是没闲着。

  次日,贞观七年九月二十。

  随着第一缕阳光洒向浇河城的时候,原本静谧的城池再次迎来了喧嚣。

  今天是李承乾接见各国使者的日子,所以大明这边也早早做了安排。

  李承乾也是一大早就在临时的府邸召见了大明的诸多的官员。

  “都准备好了?”李承乾坐在上首的位置,问道。

  普西偌位居文官之首,闻言出班达到:“回殿下,一切都准备妥当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看了看大殿中的众人,倒是很满意。

  大明虽然立国不久,但他麾下也是人才济济。

  不说契何力、牛进达、薛仁贵这些现在和未来的名将,就说王玄策,长孙冲,万俟璞这些也算得上一时人杰。

  普西偌见李承乾点了点头,当即就安排人将各国使者带了进来。

  不多时,以段纶为首的各国使者便鱼贯而入。

  “参见大明明王。”众人齐齐躬身施礼。

  李承乾摆了摆手,道:“免礼。”

  “此番大明开国,诸位能前来观礼,本王甚是欣喜。”李承乾笑道。

  “明王客气了。”禄东赞笑道,“我们两国比邻而居,大明开国,我吐蕃自然要来送上一份厚礼。”

  他这话倒也没说错,吐蕃送来的的确是厚礼。

  不单单是吐蕃,各国的贺礼其实都不轻。

  不过李承乾听闻此言,笑了笑,他明白这家伙是什么意思,不就是在打听大明的回礼么?

  他们之所以送上重礼,就是为了捞点儿回礼。

  如果回礼是军械,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诸位都有心了。”李承乾道,“就各国的这份深情厚谊,本王定会铭记于心!

  实不相瞒,各国此番的贺礼,属实是出乎本王意料的,大家都知道,我大明王廷刚刚立国,正是资源匮乏的时候,各国此番送来的贺礼,可算是解了我大明的燃眉之急。”

  “明王客气了。”禄东赞也笑了笑,他虽然很想问问大明王廷的回礼是什么,但这话纵使脸皮再厚也实在问不出来。

  “殿下,这是我大唐正式递交的国书。”就在这时,段纶走了出来,拿出了李二早早准备好的国书递了上来。

  李承乾见状,给了袁公公一个眼色,袁公公立马上前接过了段纶的国书。

  不单单是段纶,各国使者见状,也都纷纷递交了各国的国书。

  李承乾随便翻了一下各国的国书,倒也没有多言。

  这东西其实并没什么好看的,都是一些官面上的话语,其实没什么内容。

  “殿下,外臣临行之际,陛下有交代,让外臣和殿下商议一下,再开边贸的事宜。”就在这时,段纶率先说道。

首节上一节558/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