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54节

  走过去看了看那个家伙,问道:“能行么?不行的话先在这等着,我安排两个人留下来。”

  “没事儿的公子,就是这马……”这家伙,哪怕到了这时候都还惦记着他的战利品。

  这事儿之前赵岩也说过,按理说,李承乾在,他是没资格分发战利品的,当时不过是想激起这些人的血性罢了。

  李承乾摇了摇头,说道:“马不行,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缺马。”

  他这话一说,刚刚参与了围杀那几个探子的十来人顿时没了精气神,包括其他跟随李勤俭一起来的人也是如此。

  不过,李承乾又补充道:“马是不行,但回去后,不管你们是死是活,战利品都按市价给你们算清楚。

  真要是不幸死了,那就让李掌柜给你们捎回家里,要是回去的时候,大家都还活蹦乱跳的,那就由得你们自己。”

  李承乾怎么可能不知道,利益才是驱使一切的本源?这样的错误他怎么可能犯!

  果不其然,一听他这话,众人心动了。

  马不马的无所谓,只要能捞着实惠,于他们而言都一样。

  再说了,他们现在用的马,还是人家李承乾的呢。

  当时出长安的时候,李二给李承乾一行人配的是一人三马,一开始倒是不少,但现在看来,倒是有些不够用了。

  “公子,那我们现在?”有人问了一句。

  其他人也是目光炯炯的等着李承乾说话,刚刚他们啥都没捞着,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发财,那心里别提多不得劲儿了。

  “走,上马,追上去!”李承乾见到他们这幅表情,当下也是心里大定,士气可用,“想要打劫我们,也不怕崩了他的牙!”

  刚刚他和普西偌交谈的时候,身边都是赵岩等人,这些家伙当时还在关心自己同伴的伤势,倒是没留意他们。

  当然,其实就算他们留意了,也不在意,只要能发财,呵呵,商人也不是不能客串一下盗匪,更何况还是在这吐谷浑的境内,回大唐就算被人知晓了,官府都不会追究。

  至于李承乾敢追上去,其实原因也简单。

  跑掉的那人既然认为这是普氏部落的反叛,那么以他们对普氏部落的了解,绝不会来太多人来对付普氏部落,毕竟他们主要的目的还是搜寻他,这是其一。

  其二则是慕容顺既然让自己的人乔装成了慕容孝隽的人,说明他也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究竟要干什么,肯定也不会派太多人的出来,能派出来的人,只能是心腹。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慕容顺既然让自己手底下的人,乔装成慕容孝隽的人,就说明他对自己肯定没安好心!搞不好就是想杀了自己栽赃给慕容孝隽!否则,他没必要乔装成慕容孝隽的人。

  既如此,他没道理放弃和普西偌的合作。

  如果能借此先截杀一批慕容顺的人,顺便还能和普西偌加深合作,那他回到大唐的希望就要大多了。

  就现在,他倒是可以带着几十人跑,大不了舍弃马业等人,但这赤水源都是慕容顺的地盘,这边跑出去,未必就不会遇到慕容顺的手下。

  与其如此,还不如从这里打开局面。

  基于此,李承乾没道理不追上去。

  普西偌一行人其实速度不快,就是为了等李承乾一行人跟上来,双方都将彼此当成了一大助力,可以说,他们天生就有合作基础。

  与此同时,祖荣一路狂奔二十余里,终于赶到了他们临时扎营的地方。

  说起来,他们临时扎营的地方还是普氏一部的草场,只不过离普氏部的大本营远了些罢了。

  如果他们的探子不摸到普氏一部的大本营,普西偌哪怕知道他们在自己地盘上扎营,大概也不会说什么。

  毕竟如今的普氏一部没落到头了。

  “什么,普氏一部反了?”扎营在此的百夫长(属实没找到吐谷浑时期的军队官职,只找到将军一级,百夫长在这里不违和,尚书早有记载)顿时大惊。

  祖荣急切地说道:“是的,我们刚探听到有支唐人商队在那附近活动,结果刚靠近,都没等我们解释,普氏一部的人就杀了上来。”

  “谁让你们靠近他们帐房的!”百夫长气得咬牙切齿,你这不是挑衅是什么?

  “我们离他们帐房还有两里多地,而且当时……”好吧,他们平日里嚣张跋扈惯了。

  想想也是,作为慕容顺的亲随,赤水源的主人,有什么地方是他们不能去的?

  别说他,这百夫长何尝不是如此?还不是大大咧咧的带人扎营在此?

  “混账东西!”百夫长也知道这会儿说什么都晚了,当即大喊道,“走,先把老六他们救出来再说!”

  说话间,就吩咐所有人准备朝着普氏一部狂奔而去。

  而在他们不远处,马业带着几个人默默的观察着这边,只是听见营地里顿时战马嘶鸣,顿时就说道:“撤,他们要追来了。”

  本来就是来做做样子给普氏一部看,顺便探查一下情况,这会儿眼见人家要倾巢出动,他不跑还等什么?

  只是,他也没想到,刚刚一场结束,这么快就要开始第二场了。

  这规模不大,但强度却是不低!

第86章 卷二 诡道?

  不管是李承乾还是普西偌,他们此时的选择都不多。

  两个心怀鬼胎的人,都想紧紧将对方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这样的合作其实并不牢靠。

  只不过因为种种误会,加上李承乾刻意的引导,使得双方都有了一个共同的敌人罢了。

  当马业几人狂奔而来的时候,李承乾明显松了口气。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他可不想折损任何一个人手,尤其是马业这样的经年老卒。

  “公子,他们来了!”看到李承乾和普西偌在一起,马业当即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说话的声音不大,但恰好能让普西偌听见。

  李承乾还没开口,普西偌就恨恨地说道:“他们居然还真敢来!”

  这更坚定了他的想法。

  对于这一点,慕容顺其实真的冤枉。

  但怪不了别人,要怪就怪他太急于求成。

  当然,这些草原蛮子目光短浅也是重要的原因。

  “有多少人?”李承乾帮普西偌问了他最关心的问题,当然,李承乾自己也很关心这个问题。

  马业说道:“起码一百人,我们来的时候,他们正在整军,最多在我们后面不到五里地的样子。”

  “五里地,就算我们原地不动,估摸着也就不到一炷香的工夫他们就能赶到。”普西偌皱了皱眉头。

  草原上地势开阔,哪怕知道对方将从哪里来,也不是每次都能找到合适的伏击点。

  说着,普西偌看了一眼李承乾。

  这会儿,李承乾一行人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了。

  他们普氏部也就将近一百人,虽然各个都是草原上的勇士,但真要打这样一场遭遇战的话,他们的损失肯定不小。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他也不敢折损太多族人。

  李承乾其实明白普西偌的意思,笑道:“头人放心就是,都到了这时候,我们早已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若是你普氏一部被攻破,我们难说不被他们所灭口。”

  普西偌一听,确实是这个理。

  站在他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慕容顺肯定不想自己的所作所为暴露,那么就在此地的李承乾一行人,就一定是要被灭口的。

  这么一想,心里顿时大定,同时也为之前将其绑在自己战车上的高瞻远瞩而沾沾自喜。

  一旁,李勤俭是真的服气了。

  这明明就是奔着他们来的,结果每次当普西偌摇摆不定的时候,李承乾都能用三言两语坚定其信心,甚至还将其视为救命稻草……这他妈到哪儿说理去?

  “公子谦虚了。”普西偌笑道,“草原上的汉子不说虚的,若是公子能助我们普氏一部度过难关,将来公子但有所求,我普氏一部定将竭尽全力。”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站在普西偌的立场上,此时的李承乾都值得他感激一番。

  没有李承乾一行人,他现在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收拢族人,找个地方躲起来,避其锋芒。

  他们这些马背上的汉子还好说,但是部落里的那些老弱妇孺又该怎么办?

  “头人客气了。”李承乾说道,“现在,我们要思虑的是接下来该怎么办?对方马上就要到了,我们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有公子相助,怕他作甚?”普西偌大大咧咧地说道,“冲上去,灭杀他们!让他们知道知道,草原永远都是归属于真正的勇士。”

  他这一套,颇有几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意思。

  但你要真以为他就是这么鲁莽的一人,那你又错了。

  哪怕到了此时,他也在担心李承乾是表面上答应,背地里偷摸着寻个机会跑路。

  所以他想裹挟着李承乾的人,一起冲上去,到了那时,两军大战一起,可就不是你想跑就跑的了。

  虽然这样也有可能有折损,但普西偌绝非是一点儿折损都承受不了的。

  只要将李承乾一行人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这点儿折损对他来说,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李承乾明白他的意思,故做沉思了片刻,说道:“此举不可。”

  “为何?”普西偌盯着李承乾问道。

  “普氏一部的实力,对方知道,既然敢来,断然是认定自己有绝对实力,哪怕不能碾压,至少能血拼一场。”

  普西偌说道:“不错,大宁王的亲随人数虽然不多,但也的确是我吐谷浑最好的勇士。”

  普西偌这人到也算实诚,哪怕此时他和慕容顺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却也没有因此轻贱于他。

  “我们现在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不就是他们不知道我们具体有多少敢战之士么?

  如果按照头人所言,我们一股脑的全冲上去,于他们而言除了意外以外,怕是再无影响。”

  “公子是什么意思?”普西偌问道。

  李承乾道:“我们需要一支奇兵,在双方交战之时,突然出现一支奇兵充当援军,那才会对他们造成极强的心理压力。”

  他虽然没打过仗,但后世电视可是没少看。

  按照他的想法,就是在双方斗得旗鼓相当,谁也拿对方没有招的时候,这时候再出一支奇兵为援,一定会最大程度的击破对方的心理防线,从而迫使他们在急中出乱。

  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正面遭遇战的时候,他们一定要抗住,不能被人打崩了,否则一切都是白瞎。

  普西偌想了想,觉得这也是个法子。

  两军交战,不分伯仲的时候,突然看到对方还有援军,那对士气的打击还是相当大的。

  很多时候,压死骆驼的往往就是那最后的那根稻草。

  “公子想当这支奇兵?”普西偌又问了一句。

  李承乾笑道:“是也不是,我的想法是让我手底下最能打的那十几个和普氏一部的勇士冲上去,而普氏一部替换下十来人,和我剩下的人充当援军。

  只要他们冲上去,能抗住第一波不溃败,我们届时援军出现,定会让他们军心涣散。”

  李承乾是真的在认真思考怎么破敌,而普西偌听他这么一说,顿时就笑了。

  只要有他的人冲上去就行,至于说留下一些人充当援军,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汉人有句话,兵者,诡道也。

第87章 卷二 不死不休

  最终,普西偌带着十余人和李承乾的三十来人吊在了最后,其他人则是策马狂奔。

  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当然,你说双方加起来估计也就两百人的战斗称为大战,可能是有些夸张,但事实上,两百人的战斗冲击力,其实也不小。

首节上一节54/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