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462节

  你不觉得奇怪么?

  这不对,太反常了。

  哪怕他们士气没有动摇,但到了这时候,起码也要表现出死战的决心,你再想想,他们有么?”

  刚刚大战的时候,李靖就一直拿着望远镜盯着战场上。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都到了这个时候,卑沙城的将士还是如开始一般,仿佛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

  作为身经百战的他,不相信世上有这种犹如傀儡一般的大军,大军的士气是随着战事的演变而变化不断的,不可能犹如傀儡一般。

  也正是因为这点儿,李靖才在薛万彻快要破城之际,鸣金收兵,以防有诈。

  “管他这多作甚?打仗不就是如此,先打进去再说,难道他高句丽的大军是我大唐将士的对手不成?”薛万彻不服。

  这是打仗啊!

  李靖起身道:“本帅带你去看看。”

  如果不是薛万彻真的就快破城了,他都懒得跟他解释什么,但他知道,就刚刚撤兵,大家都有些不解,他必须做点儿什么,否则会动摇军心。

  薛万彻跟在他身后,也想看看这家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不多时,两人来到一个小土坡上,刚好可以看到卑沙城的城墙。

  李靖拿出出兵之时,李二交给他的望远镜,看了看,本来就微皱的眉头,却是皱得更深了。

  “你自己看。”说着,李靖就把望远镜递给了薛万彻。

  薛万彻自然是知道这玩意儿的,当时也是羡慕得不行,当下接过望远镜就看了过去。

  这一看,也是紧皱眉头。

  “看出来了?”李靖问道。

  薛万彻点了点头,道:“我们退兵之后,城头上的高句丽将士,竟然没有任何喜色!”

  他也意识到了不对。

  按理说,这会儿城头上的那些家伙该欢欣雀跃才对,结果却是半分喜色都没。

  这不对,不合常人的心理。

  “有点儿意思了,这卑沙城里,有高人啊!”李靖却是笑了起来。

  这是诱敌深入啊,也不知道城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居然敢放任薛万彻他们破城,这绝对是有底气!

  “大帅,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到了这会儿,薛万彻也服气了。

  这他妈要是让他破了城,还不知道有什么等着他呢?

  “不急,你没见我们少了一个人么?”李靖笑道。

  薛万彻闻言,也笑了笑,是啊,少了一个人。

第385章 卷四 不服?不服给老子憋着!

  长安发生了什么,李承乾不知道。

  吐谷浑发生了什么,李承乾也不知道。

  就算他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大家都是为了利益,这有什么好在意的?

  你只要有能力,那就来我的地盘上抢好了,反正我的地盘都是抢来的。

  这有没什么好说的。

  至于李元景要图谋清水川,嘿嘿。

  这对他来说,也是好事儿。

  就他这性格,会让别人占他便宜?想什么呢?狗从他身边路过,那不都得掉几根毛才能安生?

  ……

  贞观七年,二月二十一。

  距离慕容孝隽下葬也过去了十多天。

  这天一大早,叔孙海就前来找达步屈商议,他们也是时候做出选择了。

  不管怎么说,李承乾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也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他们要是再没有什么表示,真就说不过去了。

  营帐之中,叔孙海叹了口气,说道:“就今天吧?”

  达步屈明显知道他的意思,良久没有言语。

  他们都清楚,走到这一步,他们其实没有选择。

  当初是他们要反抗的,慕容孝隽为了他们的选择,甚至搭上了这条命,他们难道还能再投慕容伏允不成?

  不可能的,慕容伏允什么人,他们比谁都清楚,但凡慕容伏允有点儿容人之量,慕容孝隽就不会死!天柱王也不会死!

  说到底,这一切不是他们造成的。

  人就是如此,当你有了答案的时候,总会找出一些堂堂正正的借口和理由来说服自己。

  “就今天。”深呼了一口气,达步屈终究还是做出了决定,“先召集大军,跟大家伙都说说吧。”

  叔孙海点了点头,说道:“我这边,之前该打的招呼都打了,就差你这边了。”

  他对这事儿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也是做足了准备工夫的。

  达步屈闻言,无奈地笑了笑,道:“我也是,该打的招呼,早就打了。”

  说着,两人相视无言。

  不甘心又如何?有些时候还真不是他们能选择的。

  以为他们这段时间不挣扎?

  呵呵,怎么可能不挣扎?

  慕容孝隽死了,两人又都手握重兵,要说一点儿想法都没,鬼都不信。

  可最终他们还是做出了选择,不是不想,是做不到。

  “对了,他呢?怎么个说法?”达步屈突然问道。

  叔孙海自然知道他问的是谁,当下笑道:“奚潼已经派人回来了,他的意思也是归顺大明。”

  听叔孙海这么说,达步屈心说,你俩老小子,一早就商量好了是吧。

  虽然同属慕容孝隽的麾下,但彼此之间的关系还是有些微妙的。

  “那行,集结大军吧,既然做了决定,就别拖拖拉拉的了。”说着,达步屈就走出了帐房。

  身后,叔孙海笑了笑,他就知道是这样。

  没有了慕容孝隽,他们三个还没有那种号召力,再加上有高昌王妃和慕容孝永在里面,他们其实什么都做不到。

  对于这一点儿,慕容孝隽早就料到了。

  不多时,大军集结完毕。

  达步屈对着众人说道:“都是多年的老兄弟,我就明说了,我们如今已经到了绝路。

  王爷战死,我们这些后娘生的也就成了孤魂野鬼。

  但我们还要活下去,还要护佑王爷的妻儿,还要保护我们自己的族人。

  所以,今天,老子们打算带着你们投效大明,愿意的跟老子们一起的,就留下。

  不愿意的,那就各奔前程。

  老子是个粗人,讲不来什么大道理,就这些,你们自己选吧!”

  说完,这家伙大手一挥,自个儿找了个地方就坐了下来。

  他也懒得多说,自己选择。

  当然,他麾下那些家伙他早就知会过了,都是不会走的。

  毕竟投靠了大明王廷,这都是他的底气。

  不过很显然,他这般做并没什么卵用。

  他能想到的,叔孙海还能想不到?

  他们之所以拖了这么久,不就是为了先和其麾下沟通好么,所以这会儿,大家听他这么一说,都没啥反应。

  情绪自然是有的,但终究还是向生活低了头。

  说到底,这也是从众心理,如果有多数人带头,他们未必会如此。

  当然,这个东西也难说,毕竟不少人还念着慕容孝隽的遗泽。

  对于这一幕,达步屈也不在意,大家都是聪明人,出现这一幕倒也正常。

  叔孙海见状,便接茬儿说道:“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今日我们就投了大明,说到底,真正逼死王爷的,还是定城王,是慕容伏允!

  王爷用自己的命,为我们换了一条活路,那我们就得为王爷报仇!”

  “报仇!”

  “报仇!”

  “报仇!”

  一听到报仇,众人来劲儿了。

  这段时间,他们自己也想过,慕容孝隽的死,还真赖不到李承乾的头上。

  真要让慕容孝隽背着叛逆之名死在定城王手上,那才是屈辱。

  当然,这里面自然是有一早就心向大明的那些家伙在带节奏。

  人嘛,愤慨其实也就那一时半会儿,冷静下来,这种明摆着的事儿,谁又想不明白了?

  真正想不明白的人,呵呵,那一定是别有用心。

  甚至他们今天想明白了,今后都有可能想不明白,无外乎就是利益罢了。

  ……

  另一边,李承乾正在听取马业汇报情况,这家伙,一进浇河郡,就继续干起了老本行。

  “殿下,达延芒结波和定城王真的疯了,劫掠了数万牧民,愣是把浇河城外挖了个乱七八糟的,入目之处都是坑坑洼洼,别说跑马了,人走都费劲儿。

  再被他们挖下去,想要打下浇河城,可就真的难了。”马业说着,也是无语,“也不知道哪个大聪明想的这么个法子,守城战还能这么打,我打了大半辈子的仗,也算是开眼了。”

  李承乾也听乐了,这玩意儿听起来怎么像他那个年代出现的战壕?

  不过他倒也不在意,笑道:“无妨,由着他去挖就是。”

  “殿下,再让他这么挖下去,我们可咋攻城啊?”马业都急了,“别说我们都是清一水的骑兵,就他那沟沟坎坎的,下马攻城都费劲儿!”

  一旁的高纯行也是听得连连摇头,真的绝了!

  “行了,继续盯着就是,随便他怎么挖。”李承乾还是不当回事儿,“不要急,真要破城,就算他把整个浇河城方圆十里地都挖成那样,本王也有破城之法!”

首节上一节462/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