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293节

  听着普西偌的介绍,众人都很满意。

  有个地方落脚,也是如今铁勒部的当务之急。

  “殿下的安排,自然是妥帖的。”有一族老起身说道。

  正如契何力所言,既然选择了臣服,那就干脆一些。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看中了李承乾的潜力。

  李承乾笑了笑,道:“如今大明王廷正是用人之际,诸位既然来了,不妨先了解了解,本王相信,铁勒部这么多年能在这乱世屹立不倒,定然也是人才辈出,假以时日,马上封侯恐也不是难事。”

  对于这些人心里大致在想什么,李承乾也能猜到一二。

  说到底,自己还是占了大唐太子这个身份的便宜。

  不过这种隐性便利,不占白不占。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当即大喜。

  如今,他铁勒部出了一位兵部尚书,若是再多出几位,不管是在大明王廷还是将来归唐以后,他铁勒部都将有一席之地。

  而就在这时,正在外面执勤尉迟宝林却是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何事?”李承乾有些愠怒道。

  尉迟宝林见人多,正准备近前说话,李承乾却是一摆手道,“无妨,都是自己人,直言便是。”

  他其实清楚,真要是不能说的事儿,尉迟宝林也不会傻乎乎的全盘托出,而这又的确是个邀买人心的机会。

  尉迟宝林琢磨了一下,说道:“殿下,楼宁派了信使快马传信,吐蕃袭边!信使就在王帐之外。”

  “吐蕃好大的胆子!”契何力当即拍案而起。

  李承乾一摆手,道:“传信使。”

  他也有些楞。

  吐蕃袭边?

  他还在谋划别人的浇河郡,谁知道,吐蕃已经开始图谋他的赤水源了。

  不多时,信使入内,当即说道:“殿下,吐蕃于昨日日落之时,突袭边境,楼将军等人正在浴血奋战。”

  听他说完,大帐中安静了。

  尤其是契何力的那些族人,要不要这么巧,我们刚到,吐蕃就打来了?

  “吐蕃派了多少兵马来犯?”李承乾问道。

  他也没想到,这还没安稳两天,大战又起了。

  信使道:“约莫有万人。”

  “殿下,若是如此的话,吐蕃恐怕只是想劫掠一二,只要挫其锐气,此战必胜。”契何力说道,“微臣请战,定能全歼来犯之敌。”

  李承乾没急着说话。

  他在思考。

  思考那位传奇一生的松赞干布,此为何求?

  真要说当今天下谁才是真正的少年英才,哪怕是李承乾都不得不承认,松赞干布算一个。

  李承乾十三岁建立大明王廷之所以大家都能接受,便是有松赞干布这样的人珠玉在前。

  好吧,没穿越之前,李承乾虽然知道松赞干布这个人,但还真算不得太过于了解。

  如今,结合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再加上现有的消息,他才对这位传奇一生的吐蕃王朝的缔造者,有了一个详实认识。

  这位,说起来也就比李承乾虚长两岁而已。

  但他才是吐蕃王朝真正的缔造者,严格来说,是他真正意义的统一了吐蕃诸部,开创了吐蕃王朝。

  而在前些年,也就是贞观三年的时候,吐蕃的旧贵族齐齐举兵叛乱,并与西部的羊同以及苏毗内外勾结,共同发兵。

  使得本就脆弱的吐蕃,摇摇欲坠。

  也正是在那样的环境下,松赞干布继任赞普,在其叔父和一众亲信的辅佐之下,平定旧贵族叛乱,挽大厦于将倾!

  哪一年,松赞干布十二岁,虚岁十三!

  时至今日,松赞干布还在平定部落叛乱,尚且还没有真正的一统吐蕃。

  所以李承乾好奇,他想干嘛?

  自己屁股下面都是一堆屎,还想来掺和赤水源之争?

  对于赤水源,李承乾很清楚,这是吐蕃未来的必争之地。

  在历史上,也正是吐蕃最终占据了这一片土地。

  没办法,他们太需要这片土地了。

  这片土地对吐蕃和中原来说,都至关重要,谁占据了这片土地,谁就占据了优势。

  无他,这片土地是双方都需要的一个含氧量的缓冲带!

  高原下来,会醉氧,中原上去会缺氧,而赤水源则刚好在这中间!

  大家都需要这样一个地方去适应。

  但现在,是不是太着急了?

  “殿下,根据之前传回来的消息,松赞干布还没有一统吐蕃,他是不是想利用我们大明王廷,来引虎吞狼?帮他消灭那些反叛部落?”一旁,高纯行说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他刚刚也是这么想的,的确,不管从哪方面来看,松赞干布现在都没道理和他开战才对。

  也许,只有这样,才是唯一的解释。

  当然,具体什么情况,暂且还不能确定。

  “殿下……”

  契何力刚开口,李承乾就摆了摆手,道:“区区万余贼子,还当不得契将军亲迎。”说完,李承乾看了看信使,道,“如今战事如何?”

  “幸亏殿下早早让人修筑了城池,加上我们装备略有优势,而且,筑城的那些牧民一见吐蕃来犯,也纷纷上了城头帮忙,一时半会儿,吐蕃贼子,休想破城。”信使说道,“不过,这大战一起,军械消耗颇大。”

  李承乾点了点头。

  这是他有所预料的。

  当初筑城,李承乾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先筑城墙,没想到,这还真起了作用。

  不过定然也没有信使说的那般轻松,大战一起,死伤是难免的。

  再说了,仓促之间,修筑的城墙是什么德行,李承乾也清楚,真要说起来,新建的这些城池除了德阳城有几分模样,其余的估摸着都是样子货。

  有个城墙御敌也就不错了。

  “殿下,我兄长不方便去,但我可以去啊!”就在这时,契沙门站了起来说道,“我铁勒部除却兄长先前带来的五千精锐,如今尚且还有五千精锐,殿下以诚待我,我等也定当为殿下效忠。”

  他也不傻,这是个机会啊,而且是个难得的机会。

  要是能在此战中立功,他不就能顺其自然的入仕了么?

  契何力当即也说道:“殿下,沙门说得不错,铁勒部既然归顺了殿下,享受了大明王廷带来的安宁,那为大明王廷效忠也就理所当然,还望殿下成全。”

  “还望殿下成全。”他一说完,铁勒部的那些族老也是齐齐起身。

  众人眼珠子都亮了。

  这是好事儿啊?

  吐蕃?

  吐蕃再强,还能有大唐强?

  真要是大明王廷和吐蕃全面开战,大唐能坐着不管?

  李承乾却是笑道:“诸位长途跋涉,怎能休息都没休息便投入战场?”

  “殿下,话可不是这么说。”契沙门连忙说道,“我等早已就将自己当做大明王廷的人了,如今,刚入家门,吐蕃就以这种方式来欢迎我等,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既如此,本王便依了你,若是此战大胜而回,本王必有重赏!”

  对于契沙门主动请缨,李承乾是不会拒绝的。

  这是好事儿。

  “谢殿下成全。”契沙门说完,便带着信使躬身告退,他也是风风火火的性子,既然想要立功,那就得赶早。

  至于说麾下将士长途跋涉?

  那都是扯淡,他们这一路,累是累了些,但正因为带着整个部落迁徙,走得也不快,一路上走走停停的,倒也还好。

  “殿下,我等告退。”铁勒部的众人也齐齐起身。

  李承乾知道他们要干嘛,当下也是摆了摆手。

  呵呵,都是一群人精。

  等他们走后,李承乾才说道:“普尚书,你去工坊那边调派一些军械,送到前线去,不管吐蕃是什么心思,但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

  既然别人打上门了,不管他们想做什么,我们都要以国战的姿态去迎敌。

  这是我大明王廷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遭遇强敌,切莫大意。”

  “微臣明白。”普西偌点了点头。

  说实话,大半年,打仗都打得他习以为常了,除了一开始听到消息的时候,有些震惊以外,后面他一点儿感觉都没了。

  “王侍郎。”李承乾又看向王玄策,道,“去信一封,质问吐蕃赞普,此番意欲何为!”

  王玄策起身施礼道:“微臣马上去办。”

  “契将军,你连夜派遣五千士卒,北上支援邱博闻,本王担心慕容伏允看到这样的机会,会挥兵南下。”李承乾又安排道。

  大战一起,事情是真的不少。

  方方面面都得考虑到。

  契何力点了点头,马上起身道:“微臣这就去安排。”

  “伊尚书,工部暂且优先六座边城的修建,此次吐蕃来袭,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只要我们不够强大,任何时候,都不是安全的。”李承乾又吩咐道。

  伊原锡也是起身施礼,确实,一战败慕容顺,并不能让旁人意识到大明王廷的强大。

  至此,该安排的都安排了,大家也便各自去忙碌。

  李承乾则是让高纯行将近期吐蕃的消息全部找了出来,他想再研究研究,松赞干布此举,究竟是为了什么?

  而就在李承乾研究松赞干布的意图时,契沙门却是和铁勒部的那些族老吵了起来。

  “我说各位,这是去打仗!一个不好,会死人的!”

  “我不知道是去打仗?”有一族老说道,“但这也是立功的机会!再说了,我铁勒部十三四岁的勇士还少了?谁不是从十三四岁过来的。”

  “你那孙子,十三四岁,跟着大军,万一出了个好歹,我要不要跟你交代?”契沙门也是无奈。

  这些人想立功想疯了都。

  当然,他也想立功,所以才不愿意……

  正在这时,契何力出来了,见众人争吵不休,便问道:“为何争执?”

首节上一节293/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