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247节

  一直在大朝会上纠扯其实也纠扯不清。

  散了朝,李二直接朝后宫赶去,他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长孙。

  自从听闻李承乾领兵出征以来,长孙可是没睡过一个好觉。

  儿行千里母担忧,便是这么个由来。

  “陛下下朝了?”长孙问道。

  李二笑道:“下朝了,今日朕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是何好消息?”长孙还是有些心不在焉。

  见她这般,李二笑道:“听了这消息,朕保证你会激动得跳起来。”

  长孙勉强露出了个笑脸,也不说话。

  作为后宫之主,她岂会像李二说的那般?

  真要那般,成何体统?

  李二笑道:“高明大败慕容顺,一战俘虏三万有……”

  “真的?”李二话都没说完,刚刚还端庄雍容的长孙直接就站了起来,手里本来端着的一个小碗也掉到了地上。

  “朕都说了,只要你听闻这个消息,定会激动得跳起来。”李二哈哈大笑。

  这样的消息,那真是让人心情舒泰。

  “真的?”长孙却是不管那么多,继续追问道,眼中,已经泛起了泪。

  李二点了点头:“真的。”

  长孙兴奋的手舞足蹈,明明都三十多岁的妇人了,却跟个小姑娘一样,欢呼雀跃。

  “赏,今天后宫大赏。”长孙嚷嚷道。

  高明赢了!

  赢了啊!

  旁人很难理解她这段时间是如何的担忧,但随着李承乾大胜的消息传了回来,她激动得无以复加。

  心里提着的那一口气,也终于松了下来。

  赢了,只要赢了就好!

  李二其实也很激动,不过身为男人,身为帝王,他还是很稳重的。

  哪怕是激动,也是深埋于心。

  这个儿子,没给他丢脸!

  这两口子高兴,整个皇宫里就跟过年一样。

  谁不知道伴君如伴虎?

  在皇宫里干活,不就看他们的脸色吃饭么?

  所以,他们两人的脸上,几乎就是整个皇宫的天气预报。

  前段时间,长孙每天拉着一张脸,后宫里不管是谁,都是小心翼翼的,可到了今天,后宫里终于雨过天晴了。

第245章 卷二 几家欢喜几家愁

  李承乾大胜的消息,不多时便在长安的那些勋贵家里传了开来。

  但凡是有点儿身份地位的,都收到了这个消息。

  这让众人惊讶不已的同时,又是格外的羡慕。

  而朝堂上准备再派使节前去恭贺大明王廷此番大胜的消息,也在他们中间传开了。

  和以往不同,这一次恭贺的使节团,那是相当隆重的。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肥差。

  无数人将目光盯向了这个肥差。

  要知道,李承乾虽然不在长安,但是接二连三的捷报,已经使得他将东宫那个位子坐得稳稳的。

  毕竟他现在已经打下了一块足够大的地盘。

  虽然现在那块地盘还叫做大明王廷,但只要李承乾登基,那大明王廷不就是大唐的了?

  这个账,满朝文武会算,李二也会算。

  所以,现在出使大明王廷,那就真的是一个肥差。

  ……

  在长安城里大家为了这个肥差而明争暗斗的时候,日月山却是渐渐恢复了平静。

  当然,这也只是表面上的平静。

  暗里也是波涛起伏。

  在李承乾向草原上宣布了慕容顺已逃,大明王廷接掌赤水源五天后,李承乾便带着大军将数万俘虏集中到了山外的营寨之中。

  这些家伙,其实也不好处理。

  主要还是他们人数太多了,不处理好,那就是一个隐患。

  “尔等既已降,本王念在昔日里各为其主,也便不再追究。”李承乾说道。

  听完李承乾的话,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只要还活着,总还有希望不是?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李承乾却是话音一转道,“于大明王廷而言,尔等终究是有罪的,本王给你们两条路选择。

  一、服劳役,五年为限,五年劳役过后,尔等便是我大明王廷的子民,享受大明王廷子民的一应权利和义务。

  二、服兵役,三年为限,三年兵役过后,尔等也是我大明王廷的子民,可享受大明王廷子民的一应权利和义务。

  在这期间,功劳减半。

  可有不服?”

  “殿下,那我等亲眷怎么办?”有人问道。

  “本王自会安置尔等亲眷,这一点,尔等无需担忧。”李承乾说道。

  他也没有更好的处置办法,这数万的俘虏太多了。

  就算要杀,那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杀完的,再说了,大明王廷需要他们!

  众人又问了一些问题后,这些俘虏才思考起了未来应该做什么。

  慕容顺跑了,但他们还要活下去。

  这不能算背叛,真要说背叛,那也是慕容顺背叛了他们。

  和他爹慕容伏允一样,大战不顺便逃了。

  这样的事情,他们已经经历了两次了,说句习惯了,可能有些讽刺。

  最终,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五年的劳役,他们不想再打仗了,或者说,他们害怕打那种打到一半的时候,自己被人抛弃的仗了。

  对于他们的选择,李承乾没有任何意见。

  劳役也好,兵役也罢,都是如今日月山紧缺的。

  劳役,自然是跟着伊原锡走,占了将近两万,兵役则是被契何力带走了,也有将近一万三。

  如此一来,大明王廷的控弦之士已经高达两万,勉强能称得上一句兵强马壮了。

  在安排完这些俘虏后,契何力再次领着他的征西军杀了出去,不过,这一次他的征西军人数达到了七千之数。

  其实,他整个征西军在这一次大战过后,整编了俘虏,已经过万人了,但他并没有将所有刚刚加入他们征西军的那些人都带上。

  防备一二还是有必要的。

  而这一次,李承乾要强势清理草原,要么臣服,要么死。

  斗争从来都是如此。

  也从没有温和过。

  而在契何力大军出征之前,李承乾便回到了日月山。

  他要重新规划整个赤水源。

  如今,赤水源上,真正意义上的城池就只有两座,一座是日月山,另一座便是赤水城。

  可要统治整个赤水源,这就显然不够了。

  “刘三,将房遗爱他们叫来,再把伊原锡叫来。”回到日月山,李承乾直接吩咐了起来。

  不多时,这些人都聚集到了李承乾的帐房之中。

  “诸位,如今整个赤水源虽说还没被我们完全拿下,但几乎没什么意外了。”李承乾直接说道,“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便是治理,常言道,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我们现在也遇到了这样的难题,诸位有什么意见没?”

  说到这个,众人都是摇了摇头。

  开啥玩笑,这活大家都没经验好吧。

  天知道该怎么做啊?

  “那个,刘三,把萧请来。”李承乾发现跟这些人讲这些,确实有些过于苛刻了。

  他们这些人,什么时候接触过这么高级的事?

  以前大家就想着有一块自己能做主的地盘,自由自在的活着便好了,但现在,随着大明王廷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大,众人也是有些不会了。

  没一会儿,萧进来了,先是跟李承乾施礼这才落座。

  “宋国公,你也知道我大明王廷现在遇到了瓶颈,虽然说地盘是打下来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李承乾很是谦逊的请教道。

  听李承乾这么问,萧当即说道:“如今的当务之急,便是吏治,如何治理好草原上数十万的牧民……”

  萧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大堆,很显然,这段时间他没少琢磨这个问题。

  可他说的那些,李承乾其实都懂,谁还不知道吏治啊。

  可问题是具体要怎么去吏治?

  这个问题就把萧问到了,没办法,他也没有在草原上治理百姓的经验。

  关键是草原上都是游牧民族,大家走到哪儿算哪儿,这和大唐的吏治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模式。

  “殿下,要不咱们建城吧。”萧钺说道。

  伊原锡摇了摇头说道:“建城虽好,但草原上的牧民本就是逐水草而居,你就算建城也没多少人进城去住。”

  这是最现实的问题。

  草原上的牧民,向来就是逐水草而居,这是他们的习惯也是他们的风俗,想要在一时半会儿改变掉他们的这种习惯和风俗,那不亚于再在草原上掀起一番血雨腥风来。

  “建城是必然的。”李承乾说道,“没有城池作为依托,我们很难守住这一片土地,只要有一支骑兵进入草原,便如入无人之境,说到底的,我们的兵力比不上当初的慕容顺。”

  草原太大了。

首节上一节247/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