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第186节

  “奇了,淳儿平日里连小五都不怎么搭理!”

  贾琮也是哭笑不得,自家小妹妹惜春也跟自己亲近,难道他是天生的招妹体质?

  “四哥这是……怎么把淳儿公主也带出来了?”

  听到贾琮问起,刘弘苦笑回道:“别提了,父皇跟皇祖父正闹别扭,我帮谁都不好,所幸就来你这躲躲。至于淳儿,贤母妃忙着准备明日省亲,杨母妃又忙着宫里的事,一大早就从翊坤宫送我那了。”

  小公主是个可怜人,平日里多在皇贵妃宫中,杨氏有事时就会送到凤藻宫,至于其他妃嫔,杨氏也不放心。

  贾琮将小公主举了举高高,可怜的孩子还没惜春重,皇家贵女哪里贵了?

  “四哥,走,咱们去我院里玩。”

  前院经常有人来,人多眼杂的,不如自己的小院舒坦。

  “陛下又为了什么跟圣人老爷闹起了别扭?”

  刘弘跟着贾琮往小院走去,路上四下打量荣国府的精致,有一搭没一搭的与贾琮闲扯淡。

  他撇了撇嘴:“说来好笑,这一次其实是皇祖父犯了倔,过些日子不是要去铁网山围猎嘛,皇祖父非要跟着过去。”

  哈?老爷子到现在都还行动不便,跑去干嘛?

  贾琮目瞪口呆,琢磨了一下哑然失笑:“倒也正常,圣人向来爱热闹,让他一个人在宫里,他也呆不住。”

  刘弘点了点头,哭笑不得的继续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其实父皇也明白这个。但御医说皇祖父当下不宜劳累,而且这天气日渐寒冷,万一到时出了事可怎么办。”

  皇帝的顾虑贾琮能理解,老爷子的病好不容易有了起色,正值恢复的关键期,哪里敢再折腾。

  不过养病养病,心情好了病也好得快。这事没法说,就让两位至尊自己去折腾吧。

  “嗷呜!”

  闻声识人,原本正在院里玩耍的大猫头顶两只小猫猫跑了出来,凑到了刘弘腿边蹭来蹭去。

  这是自己的三号铲屎官,好些日子没见了,赶紧宠一宠。

  “猫猫!”

  小公主眼睛一亮,指着大猫头顶上的小猫咪,奶声奶气:“猫猫,猫猫……”

  院门门框上出现一颗脑瓜,忽闪着眼睛打量着刘弘与贾琮抱着的小公主,嘴巴一瘪。

  三哥竟然抱着其他女孩,委屈!

  “惜姐儿什么时候来的?”

  贾琮有些懵逼,宫里来的嬷嬷不是把几个姑娘都叫去演练迎驾的流程了吗?怎么还剩下这小小的一只?

  “四哥,是我家小妹,宁国府嫡女,家中排行四姑娘。惜姐儿,这是四皇子,快快见礼。”

  听到贾琮的提醒,惜春暂时放下了心里的委屈,屈膝行了个万福礼:“拜见四殿下,殿下万福金安。”

  不过五岁大点的小姑娘,刘弘也无需避讳,反而主动打了声招呼。

  他虚扶了一下,笑说:“叫我四哥便好,快快起来……”

  说着还摘下腰间挂着的玉佩,递向惜春。

  惜春没有接,而是将目光转向了贾琮。

  “四哥豪富,惜姐儿拿着便是。”

  贾琮帮惜春接下,小心放在惜春的荷包里。皇子的玉佩都是有特定的纹饰,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帮惜春挡下劫难来。

  惜春又一拜谢过刘弘,这才跟贾琮小声说:“宫里的嬷嬷好吓人,我的脚都站痛了,林姐姐帮我说话,才跑了出来。”

  院子里既然没有其他女眷,那也方便些。

  他将刘弘迎入小院,直入房中歇息。小公主比惜春还要小上两岁,惜春有了当姐姐的机会,方才被夺走哥哥的委屈早就扔到了犄角旮旯,带着小公主跟大猫小猫玩了起来。

  屋子里的炉火已经烧了起来,暖意融融。地上铺着厚实的毯子,两个小姑娘直接席地而坐,玩的不亦乐乎。

  刘弘有些羡慕贾琮小院的自在,感慨道:“最近我可被礼部的人折腾惨了,仪程之繁琐,世所罕见,我觉得比皇帝当年登基还要麻烦的多。”

  “那是肯定,当年陛下是临危受命,一切从简。”

  贾琮煮茶的手艺是黛玉一把手教授,一举一动之间,尽显大家风采,让刘弘心旷神怡。

  他将一盏茶递到刘弘跟前:“说起来东宫将立,四哥的婚事就该准备了,可我怎么还未听到选妃的风声?”

  “你怎么也提这些烦心事?”

  刘弘的脸上露出一丝烦躁,苦涩说道:“我来你这本就是想着避一避这些烦心事的,今日不许提起这些。”

  贾琮心领神会,看来皇二代的压力比他想象的还要大。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未来的东宫太子已经开始要承受即将到来的责任了。

  太子妃、太子良娣等等,都将是维护国朝统治的工具。什么情情爱爱,已经逐渐离他远去了,能不烦心吗?

  像前世影视剧、女频小说里的那些,为了一个女人闹得兄弟阋墙、国朝不稳的事情,在大夏绝对不可能出现。

  若是有那样的女子,绝对活不过一日,就会被太上皇或者皇帝秘密清除。

  残忍,却又极其正确。

  “对了琮哥儿,我来还有一件正事要跟你说。”

  刘弘撇开心中的烦心事,转移了话题:“魏师给我送去了一封帖子,说是过些日子是他七十大寿,请我到时去他家中赴宴……”

  贾琮惊叹老爷子的大手笔,点了点头:“我也收到了,前两日去拜访时,大相公就将帖子直接给了我。”

  刘弘看了看地上玩闹正嗨的两个小姑娘,压低了声音说道:“拜寿本是常事,但我听说魏师准备到时向孔家发难,是不是真的?”

  “半真半假吧,大相公要干一票大的,而且是跟我一起!”

  贾琮没有隐瞒,凑到刘弘耳边开始嘀嘀咕咕:“大相公这是在为新政做准备,他打算先一步解开束缚在文人身上的枷锁……”

  当年太上皇为何要挑选魏庆和主持内阁,主要是因为老爷子不属于朝中任何一党,却有桃李满天下,足够有威望、有能量稳定朝堂。

  而且在太上皇看来,魏庆和性子稳重,不会像毛头小伙子那样,动不动喊一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等变法之语。

  但其实在魏庆和的心中,始终压着一桩心事。

  他是真正的寒门子弟,国朝承平百年,立国时太祖制定的很多规矩已经不符合当下的情况了。

  大夏若不变法,五十年后,百姓将无可耕之田,朝廷将无可收之赋,军中将无可用之兵……

  百十年后,大夏定然会陷入历朝历代的覆辙中,天下烽烟四起,中原又将兵荒马乱,说不定汉家江山的倾覆就在旦夕之间。

  之前他一直将这桩事压在心底,是因为那会二圣临朝,朝堂不稳。

  如今圣人逐渐隐退,皇帝执掌大权,他自己已经古稀之年,再不疯狂一把,就没机会了。

  哪怕在他的手中,新政最多只能开个头,老爷子也打算为后来人立下一个榜样一个规矩。

  贾琮替刘弘分析道:“若我猜的不错,大相公这是准备为新政提前造势,同时也想给四哥招揽一批可用之才了!”

  啊?

  刘弘有些心惊,他下意识的摆手:“我招揽人才做什么?父皇春秋鼎盛……”

  他老子刚刚亲政不久,他自己都还没正式成为储君,他招揽人才做什么?

  便是他成了储君,那也不能这么早就给自己揽人,万一被有心人挑拨,父子之间生出嫌隙岂不是要遭。

  “四哥想哪去了,你是不是忘了大相公还有一重身份?他老人家是你的老师,大夏太子太傅!”

  贾琮被刘弘的反应弄得哭笑不得,不得不解释道:“前日大相公跟我说,东宫将立,四哥的手下总不能连几个得用的人都没有。而且陛下亲自跟他说了,让他在年轻仕子中给你找几个有才华的人,充入詹事府。”

  詹事府至今大猫小猫三两只,朝中那些人,皇帝又觉得都是官场老油子。

  思来想去,皇帝老爷还是打算让魏庆和在民间选择几个有才华的愣头青,就像他调教贾琮一样,让刘弘自己去调教吧。

  月票推荐票

  今日先更到这儿,明日继续。

  晚安!

第243章 元春省亲

  历朝历代,一代目皇太子能顺利继位的还真是不多,特别是亲眼目睹了先太子、义忠老亲王的悲戚后,刘弘莫名的对即将到来的立储大典产生了恐惧之感。

  皇祖父不够英明神武?大伯不够忠孝?当年父慈子孝,好一段千古佳话,可谁会想到昭武四十九年末,宫门喋血。

  亲自经历过那段悲情,刘弘比任何人都警惕,甚至有些警惕过头了。

  贾琮将这内中之情完完整整的讲了一遍,刘弘还是有些忐忑。

  “琮哥儿,我还是不要了吧,反正又不急在这一时……”

  贾琮翻了个白眼,好家伙,这是吓怕了?

  别人怕被亲爹猜忌,你怕个蛋蛋!

  两代帝王共同挑选的继承人,这天底下没人比你的储君之位更稳当。

  而且皇帝为何要早早为儿子挑选属官辅臣,还不是自己吃了这个亏,心疼儿子。

  算了,这是病,得治,还是皇帝老爷亲自出手。

  贾琮又是解释又是分析,刘弘好歹算是稍稍安心了些,两人心有灵犀的略过了这个话题,聊起了新政之事。

  年轻人嘛,冲劲足,两人从吏治聊到赋税,又从赋税聊到了开疆拓土。

  两人围着展开的地图四处攻略,直接将大夏的旗帜插到了天竺腹地。

  “咕噜、咕噜……”

  “呼噜、呼噜……”

  咦?为什么肚子饿了还会打呼噜?

  贾琮往呼噜声的源头看去,原本在毯子上玩耍的两个小丫头,正躺在大猫的怀里呼呼大睡。

  毛茸茸暖呼呼的大猫提供了最好的睡眠福地,两个小丫头相互依偎,睡得那叫一个香。

  刘弘小声的叹息:“淳儿在宫中连个玩伴都没有,今日我才从她脸上看到了属于真正的欢喜。”

  “宫里锦衣玉食,却也如同一座巨大的牢狱。连圣人都不喜欢在紫禁城呆着,更何况一个小姑娘。”

  贾琮也没有避讳的想法,跟着叹了一声:“四哥,你若心烦了,就来我这耍一耍。在宫里关久了,心里的门也就慢慢关上了,帝王称孤道寡,可别真成了孤家寡人。”

  “你这话倒是跟父皇说的差不多……”

  刘弘将手搭在贾琮的肩膀,两人年龄差了六岁有余,却也有着难以解释的志趣相投。

  他笑了笑说:“父皇常常羡慕皇祖父有代善公这位挚友,大伯有敬公与赦公这样的朋友,而他,除了夏大伴以外,真正能交心的,寻遍满朝却一个都没有。”

  当今皇帝是仓促继位,从未受过正统的储君教育,更别提忠臣挚友了。

  他一直在模仿,模仿自己的父亲,模仿自己的大哥,直到今年年初,才真正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

  不得不说,皇帝很优秀,但同时也很悲哀。当年做王爷时,不时还能跟友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等他登上皇位之后,就真成了寡家孤人。

  “四哥啊,所以陛下才着急给你多寻些志同道合的东宫辅臣,他是担心你走了他的老路,陷入同样的境地之中。”

  刘弘不禁苦笑:“你怎么又提这一茬,行了行了,午时了,你不请我吃饭吗?我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

  “吸溜、吸溜……”

  一旁突然传来吸溜口水的声音,随后传来惜春软软糯糯的喊声:“吃,吃,三哥,我饿了!”

首节上一节186/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