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第16节

  “再近些!”

  贾琮忍不住开口道:“圣人老爷,再近臣就得上御阶了!”

  刘济不由笑道:“那祖父曾经也说过同样的话,上来吧,这又不是大朝会,没那么多的规矩。”

  好吧,你是太上皇你说了算。

  贾琮拜了拜,小心翼翼的登上御阶,来到桌案前。

  隔着满是奏折的桌案,刘济仔细打量了一番面前的小子。果然是贾代善的孙子,胆色不小,竟然敢跟朕对视!

  “你不像你的祖父,倒是与你那个混账父亲长得极像。”

  贾琮张了张嘴,面带不服。

  刘济倒是不以为意,丝毫没有生气的意思,反而笑道:“不服气?是不服朕说你爹是个混账?难道朕说的不对?”

  “您是长辈,又是帝王,您说是就是吧。”

  贾琮小小的叹气一声,一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模样,让一旁的戴权都为之提起了心。

  太上皇这些年喜怒不定,他这个跟了一辈子的老人都有些把握不住主子的心思了,也不知道这贾家的小子哪里来的胆子,敢跟太上皇这么说话。

  不过刘济却没有生气的迹象,反而觉得贾琮有些意思。他乐呵呵的一指贾琮胸前塞着的灵位,开口问道:“听说你把代善的灵位都抱出来了,是打算借此求饶让朕饶过你的过错?”

  却见贾琮从胸前掏出贾代善的灵位来,高高举起后跪下。他一脸的悲痛与无奈,凄凉的说道:“请圣人为先荣国公的血脉做主,甄太妃太欺负人了!”

  求饶?琮三爷受了这么大的委屈,怎么可能只是求饶?

  当然是要告御状,甄氏宠冠六宫又怎样,戎马一生的太上皇从不缺女人。

  死去的袍泽兄弟贾代善,才是他心里的那颗朱砂痣!

  感谢萝莉妹妹、一路飘红、书友0108、龙猫毛、多若加纳的打赏。

  成功晋级第二轮推荐,多谢各位读者老爷的支持。希望各位读者老爷能继续支持追读一下,我会保持更新,谢谢啦!

第30章 赌对了!

  太平兴国二十六年夏,太宗皇帝崩于巡视江南的途中。

  时诸子夺嫡,京城染血。随驾金陵的内阁大学士施培国联合开国武勋,推举年仅十二岁的皇子刘济于金陵登基称帝。

  施培国辅政期间,大权在握,虽说为新皇平定诸王叛乱,但同时也隐隐有了王莽之心。

  幸有四王八公十二侯为代表的开国武勋抱团与其对抗,于刘济登基五年后的昭武四年,趁施培国养病之时夺回传国玉玺,帮助刘济收回大权,亲政视事。

  在兴国二十六年至昭武五年这六年时间内,时刻处于危机状态下的刘济,有几个人始终陪在他的身边保护着他。

  一个是现如今地位尊崇的奉圣夫人甄家老祖宗,当年是刘济的奶嬷嬷,诸子夺嫡时多次保护了年幼的刘济。

  另一个就是武勋出身的几名勋贵子弟,他们作为皇子伴读,一直是刘济身边最强力的护卫。

  其中贾代善最为重要,不但替刘济挡过刀挨过箭,更是用一生践行了忠君之道。刘济亲政后南征北战,亲征大漠时贾代善陪在身边,南下平叛时还是贾代善跟在身边。

  名义上是臣子,实际上贾代善可以说是刘济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哪怕贾代善死后,贾赦事涉先太子兵谏谋反,都只是降爵闲置,荣国府大门上御赐的国公府牌匾都没摘,甚至宁国府都沾了贾代善的光。

  要知道先太子兵谏之后,涉案的东宫属臣只有贾赦与贾敬活了下来。造反之罪,最轻都是抄家流放。

  贾代善病逝时,刘济悲痛欲绝,辍朝三日,亲迎贾代善的灵位入奉先殿祭祀,并在自己还未建好的皇陵边上为贾代善立衣冠冢。

  甄氏宠冠六宫?一个宠妃罢了,在戎马一生的刘济心中,一个女人而已,能和异父异母的亲兄弟贾代善比吗?

  贾琮为什么敢在宫里这么胡闹?

  一是他记得原著中太上皇活着的时候,贾家虽然有些落败,但始终安稳如一,甚至年节时太上皇经常会赐下恩赏,可见荣国府在太上皇心里有着别样的感情。

  第二便是自己如今简在帝心,老爷子对皇帝儿子就是有再大的不满,该给的颜面还是会给的。

  加上戴权入奉先殿捉他的时候,隐隐说过几句饱含深意的话,甚至在他抱着祖父大人的灵位出来后,还长叹短嘘的说起了迎灵入祀的往事。

  这明显是赌对了!

  有大夏王朝最粗的两条大腿抱着,甄氏算什么?求饶?不可能,小爷今天必须往大了闹,闹得甄氏今后不敢再算计自己为止!

  “圣人老爷,我是先荣国的亲孙子啊,甄娘娘竟然如此的欺负我,祖父大人早早去了,父亲无权无势,祖母又不喜欢我,您是我现在唯一的依靠了,求圣人老爷为我做主啊!”

  悲戚的哭声瞬间在皇极殿中传开,刘济也好,戴权也罢,都被贾琮的嚎啕大哭给吓了一跳。

  刘济这几年喜怒不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身边的老伙计逐渐离去,孤寂感与危机感越来越大。

  很多时候晚上从噩梦惊醒时,都会无意识的喊一声嬷嬷或者代善等等老伙计的名字。要是有这些人在,他哪里会担心父衰子强?十个倔老四都打不过一个贾代善!

  面对故友血脉如此悲戚的哀求,刘济心里隐藏多年的感情瞬间喷发。这孩子苦啊,根据底下人的调查,早年备受欺负,好不容易有了点出息,还被史氏瞧不上眼,被二房叔叔一家打压……

  如今竟然在自己的底盘、在老友灵位前被自己的女子欺负……他真想说句脏话!

  贾琮三分真七分假的哭诉,眼泪哗哗的流。抱着贾代善的灵位匍匐在地,哭声震天的响。

  他没有注意到刘济的脸上从感怀逐渐到愤怒的神情变化,可戴权看到了。

  戴权小声在刘济耳边说道:“圣人,老奴去接小贾千户时,甄娘娘身边的袁德禄正带着人堵在奉先殿,那些人手里还拿着刀剑呢。”

  “你是说他们拿着刀剑进了奉先殿?”

  刘济龙目冒火,在得到确认后啪的一拍桌案:“他们想干什么?杀人灭口还是打算把朕也抹了脖子?”

  趴在地上痛哭的贾琮感觉头顶出现了一只大手,揉搓着他的脑袋。

  正要抬头时,耳边出现一声长叹:“罢了,罢了,朕替你做这个主了。”

  “圣人老爷……我……呜呜……我……”

  “起来吧,代善的孙子,总是哭鼻子不好。大伴,让人去送些热水过来,给这小子洗漱洗漱,这样子朕看着难受。”

  贾琮心中暗喜,他果然是赌对了!

  进入暮年的太上皇,在防备儿孙的同时,其实也是感情最脆弱的时候。自己这个异父异母亲兄弟的孙子,一定可以成为太上皇的感情慰藉。

  等洗漱完之后,贾琮又变回了白白胖胖讨人喜欢的乖宝宝,让刘济看着只觉这孩子真漂亮,是个乖孙子。

  “朕知道你的心思,朕也知道甄氏的心思。”

  刘济看了看乖宝宝状态的贾琮,叹息一声说道:“跟说多了你也理解不了,甄家朕还有用,所以朕只能先委屈你一阵了……”

  “圣人老爷……”贾琮小嘴一瘪,又打算哇哇哭。

  刘济抬手制止,继续说道:“放心,朕会给你出了这口气,只是甄氏暂时不能动,她今后不会再找你的麻烦。”

  贾琮跪下就是咚咚咚,口呼万岁:“多谢圣人老爷给我做主,您真是万民生佛,如煌煌大日,光辉洒满人间!至于甄娘娘,圣人老爷既然说暂时不宜动,那就不动,一切以圣人老爷的大事为重。”

  见贾琮如此乖巧,刘济老怀大慰。想到自己那几个不省心的儿孙,对贾琮的表现是更加满意了。

  但凡那几个不省心的东西能有贾琮一半的乖巧,他也就不必如此发愁了。

  刘济将贾琮拉起来,摸摸头领着他来到了殿外。

  只见袁德禄等之前堵门的太监、仆妇皆已跪在皇极殿外。戴权上前跟刘济禀报:“圣人,贾元春被太后娘娘叫去了慈宁宫。老奴传了圣人旨意,将甄娘娘禁足延禧宫,不过甄娘娘说她想来皇极殿向圣人请罪……”

  刘济的眼中露出一丝怒火,不过很快又变回了古井无波。他淡淡的说道:“不必了,甄氏无德,即日起收回她协理六宫之权。去跟老四说,让他自己琢磨琢磨,挑个合适的人选,协助他母后打理六宫之事。”

  先更一章,最近身体不适,精神不大好。

  一会要是有精神了就再更一章,或者明天继续码字更新。

第31章 血腥的处置

  哐、啪、哗啦……

  延禧宫中的各种珍贵瓷器成为了甄氏发泄怒火的对象,当然,倒霉的还有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宫女太监。

  方才戴权宣读的圣人口谕,第一次让甄氏察觉到了一丝危机,来自宠幸了自己近二十年的枕边人。

  她将正殿中的摆件纷纷扫落在地,冷眼看着跪在瓷器碎片上的宫女太监心中充斥着焦虑与不安。

  暴躁状态下的甄氏没有了往日的妩媚动人,反而让这群宫人战战兢兢不敢发出任何声音,哪怕她们的膝盖被瓷器的碎片扎的生疼,血流不止,依旧不敢挪动一下。

  这时一名年轻的宫人匆匆进来,在甄氏的耳边小声说道:“奴婢已经把消息传到王爷那里了,有王爷在,圣人一定不会过多苛责娘娘的。”

  甄氏听闻这个消息,心中的不安少了几分。她抬脚想要往外走去,可一想到那封禁足的口谕,怒火再次涌上心头。

  许是甄氏还有一丝理智,想起了被戴权带走的那批宫人,她冷声吩咐道身旁的小太监:“袁震,去看看你干爹他们怎么样了!”

  袁震躬身称诺,转身刚刚离开正殿的大门,脸色立马发生的变化。

  因为他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六宫都太监夏守忠。

  “你们干什么?这里是延禧宫,容不得你们放肆!”

  守门的太监横在路中间,挡住了夏守忠已经他带来的几名内侍。

  却见夏守忠从袖中掏出一道明黄圣旨,高高举起:“圣旨,请甄娘娘出来吧。”

  “怎么可能?怎么会是圣旨?”袁震震惊的看着那卷明黄圣旨,喃喃自语着。

  还是甄氏先一步走了出来,冷冰冰的盯着夏守忠。

  她咬牙问道:“什么时候皇帝管起延禧宫的事了?问过圣人没有?”

  夏守忠微微躬身,往前一步:“这天下姓刘,陛下身为天子,圣人他老人家钦点的继承人,自然能管延禧宫的事。娘娘还是先接旨吧!”

  虽说夏守忠的态度很恭敬,可他口中的语气却不容置疑。甄氏轻咬嘴唇,迟迟没有动静,往东边的天空看了许久,可惜天空中除了几只飞鸟之外,再无其他。

  夏守忠再次举了举手中的圣旨,高声宣道:“圣旨下,太妃甄氏接旨!”

  “念吧!”甄氏似乎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低沉的说出了这三个字。木头人一般,语气中不含任何的情绪。

  “娘娘恕罪,按制,后宫除太后娘娘外,其余妃嫔,必须跪接陛下旨意,娘娘您也不例外!”

  夏守忠的话语落下,延禧宫瞬间鸦雀无声。

  这二十年来,除了皇极殿中的至尊,没有人敢在甄太妃面前如此大胆。

  当今皇帝登基以来,也从来没有过问过延禧宫一句,更别提破天荒的往延禧宫中宣过圣旨了。

  袁震还想为自己的主子争论一二,可嘴巴张张合合,却想不到半句能辩驳的话。

  因为这大夏的规矩就是如此,天子下诏,后宫中除了慈宁宫的皇太后,六宫中的妃嫔,皆无例外,必须跪下接旨。

  甄氏呵呵一笑,嘲讽的看向夏守忠:“看来本宫今日逃不过这等屈辱了,那就如了你主子的愿。”

  她缓缓跪下,冷漠的说道:“妾身甄氏,恭请圣安!”

  夏守忠像是没有听出甄氏的嘲讽,脸上的恭敬一扫而光,随之出现的是无比的郑重。

  “诏曰:太妃甄氏,德行有亏,骄纵无礼,驭下不严,致六宫不宁。今奏禀上皇、太后,夺尔协理六宫之权,禁足三月,罚俸一年,以示惩戒。钦此!”

  随着圣旨的宣读,甄氏对于什么罪行什么惩戒充耳不闻,只是小声念叨着今奏禀上皇……

  夏守忠将圣旨前递,脸上再次带着恭敬:“娘娘,接旨吧!”

  甄氏机械的抬起双手,应声道:“妾身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袁震扶了甄氏起来,他能感觉到甄氏的身躯在微微颤抖。夏守忠躬身道:“娘娘,圣旨已传,奴婢就先告退了。对了,太后娘娘让奴婢给娘娘带个话,她老人家极喜欢贾元春贾女史,就先将贾女史留在身边了,让奴婢将贾女史身边的抱琴姑娘也带过去。”

  甄氏双眼无神的看着手中的圣旨,丝毫没有理会夏守忠的话,反而转身往殿内走去,袁震回头看了夏守忠一眼,正好瞧见夏守忠冷冰冰盯着他的眼神,浑身一个激灵。

  他连忙说道:“夏公公稍待,容奴婢先伺候娘娘歇下,再将抱琴给公公带来……”

  等袁震将夏守忠与抱琴送出延禧宫的大门时,一名宫女才匆匆跑到他的身边耳语道:“娘娘晕过去了,这可怎么办啊!”

首节上一节16/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