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第100节

  徐晋用极其平静的眼神盯着面前的小徒弟,他的脑海中响起了圣人他老人家曾多次说过的那句话:荣国府贾琮,心有猛虎。成则兼济天下,为大夏之福;不成则祸乱中原,魔染八方。

  这个小徒儿,出身大夏顶级勋贵,却胸怀柔软,心系百姓,当为衣钵传人。

  他的背后有强大的势力,可支撑自己的道,去兼济天下,福泽万民。

  嘎吱嘎吱……

  宛平县城的繁华,与城外的流民草棚似乎是两个世界。

  四处叫卖的声音、童儿玩闹的嬉笑编织着贾琮在邸报中读到的一篇篇辞藻华丽的颂圣文章。

  好不真实!

  嘎吱……

  “大人,千重楼到了!”

  徐晋掀起车帘,带着贾琮从车厢中走了出去。

  千重楼的门牌华丽,上面挂着的灯与红艳的丝绸,尽显这家酒楼的富丽堂皇。

  贾琮刚跟着徐晋下了马车,门口就迎来一名富态的中年男子。

  “啊!文魁老爷莅临,小人未曾远迎,真是失礼失礼!”

  “薛掌柜真是客气了,本官今日来宛平公干,怎奈腹中食虫蠢蠢欲动,想再尝一尝千重楼的美食。这不,便携了我这徒儿,来打搅薛掌柜了。”

  看来徐晋与这薛掌柜相熟,两人寒暄间,薛掌柜将目光投向了立于一旁的贾琮身上。

  他只打量了贾琮一眼,就惊呼一声:“可是荣国府的琮三爷?”

  贾琮的心思还在城外的灾民身上,敷衍的应了一声:“嗯。”

  “哎呦,巧了不是,家主今日也在楼上,方才还提及琮三爷呢。”

  薛掌柜满脸堆笑,慌忙迎徐晋与贾琮进楼:“小人年前去京城送账册,远远见过琮三爷一面,真是芝兰玉树,神仙中人……”

  “过奖了。”

  贾琮拱手应了一声,一进楼就看到从楼梯上走下来的薛蟠。

  薛蟠原本见到贾琮,立马想要冲过来来一个熊抱,却一眼就看到了其身旁獬豸纹饰、绯红官袍的徐晋。

  “哎呦……”

  跑到一半刹车不及的薛蟠一下子就撞到了一张桌子,要不是薛掌柜上前扶了一把,估计要磕到脑瓜流血。

  “拜见御史大人……”

  “这是我的老师,六元文魁、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青藤先生!”

  经过贾琮的介绍,薛蟠变得更加恭敬了。

  这位可不是金陵城的那些酸儒,人家可是真神仙,据说拎着把剑冲进高丽王宫砍了高丽的摄政大君,还被高丽君臣恭恭敬敬送出王宫的猛人。

  将两人迎上二楼雅间,薛蟠都快激动地要膜拜神仙了。

  煮茶倒水一气呵成,这才小声问道:“文曲星还收徒弟不?你看哥哥我怎么样?”

  “薛公子不适合科举之道。”

  徐晋直言回绝,不过也指点了薛蟠一句:“听闻赦公让荣国府亲兵在教授薛公子武学,将来可为一方大将,建功立业!”

  薛蟠并未因此颓唐,毕竟他不过一时兴起而已。他憨笑道:“大人说的是,我的确不喜欢读书。不过练武真是太苦了,打来京城后,我都没好好休息几天,东西两市都没去玩耍过。”

  “练武之路,本就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薛公子想要有所成就,吃苦是必经之路……”

  徐晋与薛蟠闲扯了一会儿,突然将话题一转,询问道:“薛公子,听闻你家要在京畿买地,如今买到多少了?”

  啊?

  薛蟠一时间有些转不过弯来,还是一旁的薛掌柜替他做了回答。

  “回大人,遵照老主母的想法,小人打年前就在相看合适的庄子,原本谈妥了两处,却因雪灾之事耽搁。前些日子县中有不少人难以维持生计想要卖地,可……”

  薛掌柜说到一半,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隐晦的偷看了一眼贾琮,犹豫间被薛蟠轻踢了一脚:“说啊!”

  “可京畿的中上等田看上的人太多了,小人惹不起,最终只买了一处山丘之地,合计不少两百亩。”

  贾琮皱眉问道:“惹不起?是谁家的人?”

  薛掌柜苦笑道:“琮三爷,有宗室、勋亲、朝中文武……其中便有您家里的管事!”

  “我家的管事?姓甚名谁?”

  “贵府大管家赖总管的儿子,赖尚荣。”

  这时徐晋插言道:“说说具体,赖尚荣是怎么买地的?买了多少?都在什么地方?”

  薛掌柜惊讶的看了一眼这位御史大人,在薛蟠点头后,他一五一十的将自己所知说了出来。

  原来京畿遭遇雪灾后,至腊月前已经有不少穷苦百姓撑不下去了,京畿各州县皆有卖田求生之人。

  薛掌柜作为薛家心腹,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购田之机,顶着风雪就四处打听,还真碰到一个极好的庄子。

  此庄皆是穷苦人家,唯一的老秀才也没有熬过寒冬,一番吓唬之下,加上合适的价格,有大半的人家愿意将田产卖给薛家,甚至卖身入府,以求生机。

  原本都要签契,赖尚荣出现了。他以荣国府的名义,强令宛平县的户房不许签订地契,以三分之一不到的价格,将整座庄子划到了自己名下。

  甚至整个庄子里的人,都被强行化为佃户奴仆,不愿卖地的几户人家,莫名消失在了风雪之中。

  而宛平县令胡有为,在得知此事是荣国府的管事所为,竟然舔着脸将赖尚荣迎进县衙,好酒好菜招待着,又从左近寻了半个庄子,一同低价卖给了“荣国府”。

  为的就是赖尚荣能在赦大老爷面前美言几句,毕竟他在宛平任上呆的够久了,想投入贾家门下,如同那位贾化一般,一飞冲天。

  当贾琮气氛得想要冲去赖家宰了赖尚荣时,徐晋悠悠说道:“那几户莫名消失的百姓中,有一女子活了下来,‘恰好’被北静郡王府所救,这才有了去龙禁卫密告之事的发生。”

第151章 家有女诸葛

  今年的寒冬好像要更加漫长,好不容易停了几天的雪,又一次慢悠悠飘落下来。

  贾琮在走出千重楼的时候,将身上的锦裘裹得更紧了些,张了张嘴,心有万言,最后还是化成了一声长叹。

  “回京吧,这雪怕是要下上一两日,为师需要回都察院安排一下巡察之事。”

  今日宛平一行,一没有真的去查什么贪官污吏,也没有提放印子钱的案子,更没有与宛平县的官员见面。

  徐晋似乎只是想在小徒弟的面前撕开粉饰太平盛世的伪装,将王朝最丑陋的一面展现在贾琮的面前。

  再回去的路上,师徒二人只是偶尔交谈几句,徐晋不知从哪儿找来了一叠书信奏报,一封封拆开看了起来。

  贾琮明显能看到原本风轻云淡的文曲星越发威严,直到最后冷哼一声,喊来了随行的龙禁卫校尉,将手中的一封信递给他:“快马送去房山,交给巡察御史苏姚谊,不得有误。”

  那校尉恭敬地接过书信,抱拳道:“末将领命!”

  随后,他喊了两名龙禁卫,三人快马往西边飞驰而去。

  “老师……”

  徐晋抬头看向担忧自己的小徒弟,脸上的凝重之色渐渐消失。

  他摆手说道:“不过是有些人的手伸太长了而已,斩去就是!”

  贾琮试探性的问了一句:“可有学生出力的地方?”

  哈哈哈哈……

  爽朗的笑声驱散了原本车厢中的沉闷,徐晋搓了搓贾琮的脑瓜,笑呵呵说道:“小小蛀虫而已,为师已有应对之策。不过说起来,倒是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

  贾琮拍了拍小胸脯:“老师请说!”

  徐晋正色道:“去查一查,此次雪灾,有多少青壮被京城的勋贵收拢去了,又送去了什么地方?那些女子又去了哪?有多少人死在了这场雪灾之中?”

  听到这个问题,贾琮疑惑问道:“龙禁卫不是已经在查了吗?”

  徐晋解释道:“为师的意思是,让你光明正大的查,最好能想办法让那些人都知道,你在查这件事,但不能让人发现是为师让去查的。”

  ……

  在外面跑了整整一天的贾琮,一回到家就偎在火炉边上不愿意动弹,黛玉一勺一勺往贾琮嘴里强行灌着姜汤。

  这时贾赦在荣禧堂吵完了架,回到了东跨院。一进门就看到像是灌鸭子似的两人,一时间都不知道该不该打扰……

  咳咳!

  轻轻的咳嗽声惊动了贾琮与黛玉,小胖子终于逃过了一劫:林姐姐煮的姜汤,太难喝了!

  “爹……”

  “大舅舅!”

  贾赦摆摆手制止了两人的行礼,示意道:“坐吧坐吧,都是一家人,哪来的那些客套。”

  黛玉感觉自己的淑女形象有些崩,想要解释却被贾琮给打断了。

  “爹爹来的真好,今日儿子跟老师去了宛平县,得知了一桩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儿……”

  贾琮将今日的见闻完完整整讲了一遍,作为听众的贾赦与黛玉却有着不同的关注点。

  在贾赦的心里,明显更加关注赖向荣的所作所为,而黛玉脱口而出说道:“青藤先生说的对,琮哥儿若想实现心中的抱负,必须往科场上走一遭,而且要入翰林院,毕竟非翰林不得入阁!”

  嗯?

  贾赦有些懵,这个未来的儿媳妇说的话他好像听懂了,却好像没有完全听懂。

  却见黛玉眼睛亮晶晶的,分析的头头是道。

  “琮哥儿出身荣国府不假,可将来继承大舅舅爵位的是琏哥儿,荣国府的人脉门路自然要偏向琏二哥……”

  贾赦皱眉打断了黛玉的分析:“丫头,将来我会把大半荣国府交给三儿……”

  “大舅舅,圣人与陛下不会同意的!”

  黛玉摇头说道:“青腾先生收徒本就是圣人的意思,圣人与陛下应该是在试探一条路……”

  “什么路?”贾赦父子俩异口同声的问了一句。

  “国朝已有以文制武的倾向,圣人是马上皇帝,陛下也有察觉文臣势力的膨胀。二圣在担心文武失衡,所以让琮哥儿文武兼修,意图打破文武之间的壁垒。”

  黛玉有些复杂的看着贾琮,眼中的忧虑一览无余。她长叹道:“只是这样一来,琮哥儿的将来就需要与荣国府甚至开国一脉的势力分割开来。甚至,陛下定然会让琮哥儿与开国一脉的将门斗起来,斗得越狠陛下越放心,直到陛下借机将开国一脉的权柄收回,只留两三家忠君之臣!”

  “所以,三儿将来要离开荣国府?”

  贾赦有些失神,他这几年来的努力教导,不断的铺路,就是想让贾琮来继承荣国府的家业。

  可黛玉分析的虽说有些令人难以置信,但还是很有道理的。至少徐晋收徒,皇帝对贾琮的态度似乎都在按黛玉的分析来。

  贾琮将自己的小胖手覆于老爹的手背上,无声的安慰着。倒是黛玉,柔声说道:“不过大舅舅也不必担心,按照陛下对琏二哥的赏识,肯定会更加重用。至于琮哥儿,十有八九将会成为大夏第一位勋贵出身的内阁大学士。”

  “荣国府一文一武,至少将有百年荣华!”

  黛玉言辞凿凿,给贾赦描绘了一副未来的盛景,让他的失落消除了不少。

  贾赦看着稚气未脱的黛玉,心中感叹外甥女的聪慧,失笑道:“我家出了女诸葛啊,丫头,琮哥儿配不上你!”

  啊?

  黛玉立马熟透了,似乎头顶都在冒热气,脸都红到了脖颈间。

  贾琮不乐意的叉腰:“爹,夸归夸,您怎么能贬低您的乖儿子呢?”

  哈哈哈哈……

首节上一节100/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