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225节

刘伯温、吕昶、沐英、陈广等,一共四十一人被封了伯爵。

可这些人当中,依旧没有齐衡。

随着这四十一人跪地参拜后,朱元璋这才缓缓起身,走了下来,看着下方的众多官员们,对着身边的太子朱标一挥手,从朱标的手中拿出一份份的丹书,亲自交给了面前这些被授封的官员们。

说道:“你们都是开国的元勋呐,这些丹书上面,记载着你们的丰功伟业!可以悬于高堂,传之后世。”

随后又拿起铁卷,说道:“这铁上嵌着咱的恩旨,以后你们无论犯什么样的罪过,公爵,可免死三次,其子孙可免死两次。”

“侯爵,免死两次,其子孙免死一次。”

“但咱希望,这铁上的免死之恩你们永远都用不上!”

听着朱元璋这提气的话,众臣纷纷喜笑颜开的喊道:“遵旨!”

在发完这些东西后,朱元璋瞧了瞧一旁的齐衡,见他神色平静。

随后又看向了周念、施才英等齐衡的手下,见他们一个个脸色焦急,犹豫不决,便笑着说道:“如今咱的授封圣旨宣读完了,是不是感觉漏掉了什么人呐?”

听着朱元璋含笑的询问,在场的众人纷纷手拿铁丹书,看向了一旁的齐衡。

见众人的模样,朱元璋笑着点点头,指着他们一个个说道:“算你们都还有点良心。”

说完,脸色一正,道:“咱这些弟兄们从起义开始到如今建国,这中间之凶险大伙儿都明白,多少次的死里逃生,如今才换到了大明的基业。”

“而在这个过程中,大伙儿的功绩都不少,或许咱也遗漏了一些人的功绩,没有给记得清楚。可唯独有一人,咱不能忘,也不敢忘啊!”

说着,朱元璋便回到了龙台上,站在众人的面前,望向了下方一侧的齐衡,说道:“咱的大将军,齐衡!”

“自起义后,咱的大将军便运筹帷幄,克敌于千里之外。”

“如今凡在场的人,你们当中基本上都受恩于大将军,就是咱这个皇帝,也是受了大将军多次的救命之恩。”

“所以啊,咱说你们还算有点良心,没有忘了咱们这些人的救命恩人。濠州城外,黄岗城外,安丰路大战脱脱.....”

“若没有大将军,咱今日这大殿上授封的人要少一半!”

“那日咱在接徐达时说过,徐达是咱大明的第一元勋,而大将军,便是咱大明的恩人!没有他,便没有咱如今的大明!”

“所以,咱决定,授封大将军齐衡,为大明第一靠山王!”

“从今以后,无论后世后代,齐衡为唯一封王者!”

“凡后世之儿孙,皆念其功勋,入皇家祖庙!”

随着朱元璋的话说完,整个奉天殿中瞬间变的安静下来。

封王!

在这之前,他们猜到齐衡可能被朱元璋厚待厚封。

就算是封为诸公之首,他们也不会惊讶。

这已经是人臣之极了。

可却不曾想,朱元璋竟然直接给他封王!

虽然二字王看起来不如单字王尊贵。

可齐衡毕竟是外姓。

而单字王,那是给朱元璋麾下皇子授封用的。

并且,这靠山二字,可意义非凡。

尤其是那入皇家祖庙的资格,更是让人暗暗咂舌。

如今这么一来,无论大明延续多久,齐衡的名字将万世流芳。

同时,朱元璋的赏赐也彻底奠定了齐衡的功勋层次。

那是高于诸公一个档次的存在。

这份尊荣,万世未见啊!

瞧着在场众人惊叹的表情,站在台上的朱元璋十分满意。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瞧着齐衡那些安丰路手下们脸上激动的表情,朱元璋明白,自己的计策成功了!

同时,他与齐衡之间存在的矛盾,也在这一刻解决。

至于其它的文臣武将们,虽然也惊叹于齐衡的待遇,可想到这个被他们所羡慕的人是齐衡时,心中的那份嫉妒也就深深的埋入了心底。

没办法。

或许跟被人比,还有的说。

可跟齐衡比,他们压根没有可比性。

论武,齐衡多次拯救义军于水火。

破濠州,使义军壮大数倍,且解决后方隐患。

奇谋奇袭金陵,奠定义军壮大之基石。

使义军真正拥有了一方诸侯之基业。

可以说,齐衡靠着一己之力,将原本只局限于一地的小地方起义军,硬生生的抬上了一个高度,成为了全国内有数的大诸侯之一。

论文。

齐衡建立黄岗城,大力发展农业,使义军再无粮草后勤之患。

此后,经略安丰路,大兴水稻,水利。

使安丰路一地之产粮,便可满足所有义军百姓用度。

此后,更是大力发展武器、船只等。

还有教育。

使义军内部人才辈出。

这些功绩拿出来,每一项甚至都不输于朱文正当初在洪都一战的功绩。

如此种种加在一起,又有何人敢嫉妒如今齐衡之待遇。

而一旁的齐衡,似乎早已知晓朱元璋对自己的敕封,所以并没有太多的惊讶。

他缓缓来到了朱元璋的面前,顿时说道:“臣领旨谢恩!”

正要跪拜时,却突然被朱元璋给拦住。

正当齐衡疑惑时,朱元璋干脆将恩典赐到底,说道:“咱再加一个,赐你御前不跪!”

听着朱元璋对自己的恩典已经赏赐到了极致,齐衡却依旧跪了下去,说道:“臣,谢恩!”

朱元璋的赏赐是赏赐,可该跪还是要跪。

这点分寸,齐衡还是拿的准的。

而朱元璋瞧着齐衡并没有居功自傲,依旧下跪谢恩,这脸上的笑意便更浓了。

此后朱元璋又亲自给齐衡送上了丹书、铁、封地虎符以及王服。

在做完这些后,朱元璋又与在场的众多官员们闲聊了一些话后,授封大典便结束了。

所有人都带着自己的收获回到了家中。

齐衡的大将军内。

施才英等旧部在授封大典结束后便直接来到了齐衡的府上。

丝毫没有避嫌的意思。

对此,齐衡也明白是这些部下们表示忠心的一份心意。

虽然有些许可能被朱元璋所不喜,却也没有阻止他们。

反而是大张旗鼓的在府中命人摆下了酒宴,宴请他们。

“大人,实在没有想到,皇上对您还是一如既往的加恩啊,这一次您能封王,实在是可喜可贺!”

“对啊,外姓封王,多少朝没有的事了。而且还是靠山王,这名头可太响了!”

“...........”

听着韩钦等武将们的奉承,齐衡虽然脸上带笑,可自己心中却清楚。

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一些虚名。

虽然听起来唬人,名头给的十足响。

但实在的东西却基本没有。

除了那封地是实实在在外,其余皆是空物虚名。

跟当初还是义军时,朱元璋敕封的大将军相比,这手中的权力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当初的他,可是文武集于一身。

虽然只是一个大将军,却军政大权在身。

有了当初的经历后,如今这次的授封就显的差些意思了。

其实不仅是齐衡,一旁坐着什么都没有说的施才英等文臣们,却要比武将们想的多些。

不管是从齐衡的表情还是这次封赏的内容来看,他们并不会跟武将们一样,没有任何担忧的高兴。

尤其是这次他们安丰路系的所有官员们都得到了加恩的待遇。

正所谓有得必有失。

爵位上他们这次是有了大丰收。

可随着授封结束后呢?

尽管如今朱元璋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命令,但他们却也能猜到一些什么。

毕竟,换做他们替代朱元璋当皇帝,对于自己国内还有这么一股足以颠覆大明的势力存在,恐怕也会忧心忡忡,不得安睡吧?

不过,知道是知道,但他们也清楚,这样的现实是无法改变的。

第一百九十六章:夜闯禁宫,杀武平侯!【求月票,求打赏】

况且,如今有齐衡在,以他的手段和智谋又怎么会看不出这些。

今日是大喜的日子,他们只管喝酒祝贺,至于这些不高兴的事情,不是今日该提起的。

就在大将军府内一片欢闹之时。

金陵城中的汤帅府。

汤和也正在与自己麾下的部将们喝着闷酒。

几人围在桌前,端着手中的酒杯相互一碰,随后满饮。

可酒刚喝罢,一名汤和的部将便因为汤和授封的事情一拍桌面,不忿的说道:“皇上一点都不公道!”

汤和身为他们的大帅,所代表的就是他们这些部将们,是他们的头。

首节上一节225/2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