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66节

  实际上,桓熙的这场婚礼办得也很奢华,江陵全城都在为此张灯结彩,司马兴男更是特意找了百戏班子,在城中连场演出。

  虽说有些铺张浪费,可时代背景就是这样,西晋时还出现过石崇、王恺斗富。

  桓熙与谢道韫的婚礼若是寒酸了,配不上桓、谢两家的身份,可是会遭士人耻笑。

  来到礼堂,桓熙、谢道韫都是一袭白色礼服出席。

  根据刘歆的新五德终始学说,晋朝自认为是金德,故而崇尚白色。

  晋朝皇帝大多头戴白色纱帽,这一传统延续到了之后的南朝,但凡天子,皆戴白纱帽。

  所谓上行下效,晋朝的宫中婚庆大多以白色为礼服,同样也流传到了民间。

  经历过一系列繁琐的礼仪,桓熙与谢道韫终于结发为夫妻,在众人闹哄声中被送往洞房。

  新房内,前来闹洞房的人都被桓熙驱赶走了,他合上门,回身轻轻掀开新婚妻子的盖头,拿开她手中的团扇,一张娇嫩的脸庞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白色礼服虽然不如红色喜庆,但在朦胧的烛光之下,更添纯净之感。

  谢道韫坐在榻沿,她低下头来,避开桓熙的目光,轻声道:

  “桓郎.母亲说,今夜让妾身都听.”

  话未说完,便被桓熙勾起了下巴。

  桓熙俯身吻在谢道韫的朱唇之上,舌头也轻松的撬开了她的牙齿。

  谢道韫惊讶的睁着眼睛,昨夜母亲可没跟自己提过还有这种事情。

  讲道理,平时少的,第二天补,那么今天多的,也应该第二天扣吧,大家不反对,就这么说定了,今天七千字,明天就发五千吧,留点存稿等下周五爆更。

  因为之前都有详细写过婚礼流程,这一次就不水了。

  大家晚安。

第83章 新妇奉茶

  清晨,天色微亮,红烛还在摇曳。

  桓熙一手撑头,侧躺着,不厌其烦的欣赏着谢道韫的睡颜。

  “夫君还要看到什么时候?”

  谢道韫睁开眼,问道。

  桓熙轻声笑道:

  “一直到你不愿装睡为止。”

  说着,他伸出另一支手,弯曲食指,轻轻刮在谢道韫的鼻子上。

  谢道韫也侧过身来。

  “真的不用去向舅姑请安吗?”

  谢道韫担心的问道。

  原来,早在二人睡前,谢道韫曾与桓熙说过,今日要早起,去向舅姑奉茶请安,这是应有的规矩。

  但桓熙却让初为人妇的她好生休息,莫要去想这些事情。

  如今谢道韫再度问起,桓熙还是一样的态度:

  “不用着急,晚些再去也无妨,岳母大人不是叮嘱过么,让你全听我的。”

  谢道韫纠正道:

  “母亲说的,也是仅限于昨夜而已。”

  桓熙含糊其辞道:

  “总之,这件事情听我的就对了。”

  他总不能告诉谢道韫,桓温每天夜里劳累过度,若无急事,总要睡到日上三竿才行。

  人都没起,去拜什么公婆。

  可谢道韫依旧觉得婚后第一天,实在不能给公婆留下懒惰的印象,她终究还是起来洗漱,桓熙无奈,也只得跟她一道起床。

  二人漱口、洁面后,谢道韫坐在铜镜前,问道:

  “夫君可会画眉?”

  画眉这事,桓熙可太熟了,过去,他就常给李媛画。

  如今谢道韫问起,桓熙却道:

  “不曾学过。”

  谢道韫不疑有假,她拿起青黛,说道:

  “夫君若是愿意,不如就让妾身来教你。”

  这是母亲教她的心得之一,丈夫为妻子画眉,是增进夫妻感情的一种,当时谢母还断定,桓熙定然是晓得画眉的。

  如今他矢口否认,也让谢道韫莫名觉得有点开心。

  面对谢道韫的提议,桓熙当即答应下来,他假装笨拙的在谢道韫的指导下,为她画眉描妆。

  期间,桓熙故意用眉笔在谢道韫的左右脸颊画出狸猫的三道长须,看着镜中妻子的模样,恶作剧的他忍不住失声大笑。

  谢道韫也赶忙遮住脸颊:

  “夫君!莫要作弄妾身了,耽误了时间,舅姑将要怪罪。”

  桓熙这才找来一块手帕,沾了水,轻柔地替她将脸颊擦拭干净。

  折腾了好一会,才终于在谢道韫的指导下替他画好妆容,桓熙笑道:

  “往后若没有事情急着处理,就都由我来为梳妆吧。”

  谢道韫甜甜笑道:

  “妾身都听夫君的。”

  桓熙打趣道:

  “我记得先前还有人说,岳母大人说的话,仅限于昨夜,如今怎地又这般乖巧了,真是怪事。”

  “夫君!”

  当桓熙、谢道韫来到主院时,桓温还在呼呼大睡,倒是司马兴男起得早。

  看见新妇前来,她赶忙回身进屋,将桓温摇醒:

  “别睡了,别睡了,新媳妇行礼来了,赶快起来洗漱,我先出门应付着。”

  桓温实在困倦,心道:既然知道今日一早,新妇就得来奉茶请安,昨夜就不能让我早点歇着么!

  当然,这种怨言,桓温也就只敢在心里说说。

  司马兴男将桓熙夫妇带去正厅,等了好一会,洗漱后的桓温这才打着哈欠出现。

  新妇奉茶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讲究,司马兴男、桓温喝过谢道韫奉上的媳妇茶,就算是接受了这个儿媳妇。

  不久,司马兴男又唤来家中子女,与谢道韫介绍认识,两家人一起在江陵住过一段时间,其实也都见过面。

  桓温自是回去补觉了,人群中,仍然少了一个桓济。

  司马兴男问第三子桓歆道:

  “歆儿,你二兄哪里去了?”

  桓歆答道:

  “二兄一早就出城送郡主(司马道福)去了,郡主家中有事,急着赶回建康,说是昨夜已经与母亲辞行过了。”

  司马兴男这才想起来这件事情,司马道福在了江陵住了一个多月,也是该回去看看了。

  她无奈道:

  “熙儿,瞧瞧你二弟,连魂都被人给勾走了,看来得快点将他把婚事办妥。”

  此前桓温、桓熙就提醒过她,不要在旁人面前提起桓济婚后要被送去长安一事,司马兴男自然谨记在心。

  她只是没有政治头脑,但不是真的蠢,否则桓温又怎么心甘情愿疼爱她这么多年。

  桓熙笑道:

  “那就早点操办吧,派人往建康与会稽王商量一个时间。”

  说着,他惋惜道:

  “只是孩儿注定赶不上二弟的婚礼,等令姜回门一趟,我就得回关中了。”

  桓熙的基业在北方,虽说有王猛替他坐镇长安,但还是不能在江陵逗留太久。

  他南下就两个目标,如今都完成了,自当早些回去。

  毕竟发展的时间紧迫,同时要尽快带走人口,在冬季到来之前安置好他们,免得出现有人饿死、冻死的情况。

  司马兴男听他提起将要离开,哪还有刚喝过新妇茶的喜悦,她哀叹着说道:

  “是呀,熙儿你是要做大事的,只是答应为娘,下一次见面,不要再让为娘等上两年时间。”

  桓熙也为此感到伤感,他强笑道:

  “母亲若是想念孩儿,随时都可以前往长安小住。”

  司马兴男点点头,心道:我要看着老奴,哪能抽身。

  可转念一想,瞧瞧老奴这段时间的状态,临去之前,自己加倍折腾他,就算老奴有沾惹草的心,只怕也没有那份力。

  一想到这,司马兴男脸上重现绽放笑容,当然,根据笑容转移定律,这些笑容,到时候也将是桓温所失去的。

  桓熙与谢道韫回到卧室,新婚夫妻自然是恨不得时刻都在一起,此中有道不尽的浓情蜜意。

  就在桓熙享受着新婚的欢快之时,远在关中,一场蓄谋已久的行动即将展开,许多人身处在危险之中,却浑然不知,依旧沉醉在纸醉金迷的奢靡之中。

  长安,征东大将军府。

  权翼与王猛对坐,他脸色凝重的问道:

  “军师当真决心已定,不容更改?”

  王猛却显得云淡风轻,他为自己与权翼各添一碗茶,说道:

  “如今主公不在关中,机不可失,往后哪还有这样的机会。”

  下一章在下午六点。

第84章 整顿吏治(3000)

  “若是与主公商议此事,主公未必不会同意,军师为何就不能多等一些时日!”

  权翼还在试图劝服王猛回心转意,王猛却道:

  “主公既然许我专制之权,为人臣者,自当为主上分忧,我又何须事事禀报,况且,主公不宜参与筹谋此事!”

  权翼问道:

首节上一节66/1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