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48节

  “如今赵国内乱,不是短时间能够平息的,大王尽管放心,有谁敢举兵反叛,我为大王讨平之!”

  慕容毫不怀疑慕容恪能否说到做到,戡平内乱。

  当然,有慕容恪在改革中冲锋在前,鲜卑贵族的怨恨也落不到他慕容的身上。

  思虑再三,慕容决定,支持慕容恪在幽州推行均田令。

  但也仅限于幽州。

  辽东、辽西等地不在均田的范围,军封制度得以保留。

  此举也是为了缓和与国中贵族之间的矛盾,免得将他们逼迫过甚,闹得各地皆反。

  如今的慕容氏,尚属团结,还不是之后以内斗而闻名的鲜卑慕容。

  慕容恪在慕容,以及慕容霸等兄弟的支持下,压服一切反对声音,在幽州开展均田运动。

  虽然前燕的均田并不彻底,但这本就是做给河北、中原民众看的:你瞧!我们也可以分田。

  若非燕赵边境壁垒森严,只怕河北流民就得扶老携幼的往幽州谋生去了。

  相较于前燕慕容氏想方设法壮大自己,东晋朝廷可没有这么大的追求。

  桓熙的捷报以及为二十万流民发声的奏表已经送抵建康,褚太后看着桓熙在奏表上历数她父亲的罪过,气得浑身发抖。

  啪地一声,奏表被她砸在地上,褚太后哭道:

  “桓熙言之凿凿,要治朕父亲的罪,如今朕的父亲已经病逝,他为何还要咄咄逼人!”

  原来,此前褚裒奉诏入朝,途经京口,所闻皆是啼哭之声。

  病中的褚裒询问左右,得知都是代陂之战中阵亡将士的家属在哭泣,褚裒羞愧难当,还未抵达建康,便与世长辞,享年四十七岁。

  褚太后当殿哭诉,朝臣们无不对此义愤填膺,认为桓熙实在欺人太甚。

  褚裒在士人之间享有美誉,正如此前所言,他只是能力不行,但在德行方面,堪称模范。

  他死后,士人无不伤心叹息、哀悼思慕,又怎能容许桓熙追究这样一位已逝道德长者的罪责。

  桓熙这道奏表,自然是被朝议罢弃,但对于他收取雍州四郡,夺占潼关、蒲坂、武关的捷报,却不得不由众人慎重。

  此前没有急于封赏桓熙,是认为他兵微将寡,挡不住后赵的反攻。

  然而以如今后赵国内的局势,收复关中可谓遥遥无期。

  桓熙已经占据险隘,而关中七郡之中,最为富饶的四郡已经归他所有,剩余三郡也难幸免。

  现在,是时候为桓熙及其麾下将佐评议功劳的时候了。

  桓熙请设军师将军,表奏征虏幕府主薄王猛担任此职。

  又请设河东郡,历数沈劲北伐之功,请求解开吴兴沈氏的禁锢,以沈劲为河东太守,管辖蒲坂等地。

  其余将佐,或为太守,或加将军号,哪怕是留守梁州的朱序,也因牵制石苞有功,由桓熙上奏朝廷,请封汉中太守。

  而另有一封奏表,是雍、梁二州官吏共同所上,请以桓熙身兼雍、梁、秦三州刺史,拜征东大将军,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都督梁州八郡、雍州七郡以及秦州六郡诸军事。

  对于桓熙给将佐请封,朝廷一应准许。

  诚然,满足了桓熙的请求,固然会让这些将佐对桓熙心存感激,但若是拒绝,这些人便会对朝廷心怀怨恨,司马昱、殷浩等人还盼望着能够晓以忠义,将来在私底下拉拢桓熙的将佐。

  至于桓熙的封赏,才是众人争议的焦点。

  司马昱自然不会放任桓熙身兼雍、梁、秦三州刺史。

  特别是秦州,他已经派遣使臣出发,试图招降王擢,以王擢为秦州刺史,都督六郡军事。

  东晋本身是有雍州刺史的,只不过属于侨州,司马昱本想效仿周抚的旧例,以雍州刺史入关,接管关中。

  但那位雍州刺史也是一个聪明人,在得知桓熙有意身兼三州刺史之后,又怎么敢与他争夺关中的归属,毕竟桓温的三万荆州军,如今还驻扎在襄阳。

  朝廷的诏令还未发出,雍州刺史的上表已经送达建康,他坚决请求辞官,打了司马昱等人一个措手不及。

  当然,此后,这位雍州刺史自然能在桓温、桓熙父子的幕府谋求到一席之地。

  司马昱与殷浩商议许久,殷浩心生一计,道:

  “唯独秦州不可许,其余请求,皆可应允,还请大王为桓熙封赏爵位,为京兆郡公。”

  司马昱不明白,殷浩的态度为何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从遏制桓熙的权力,到如今,还得为他封赏爵位。

  殷浩解释道:

  “此前桓熙官拜梁州刺史,兼有都督关中军事之权,雍、梁二州,朝廷本就无法控制,不如许他身兼雍、梁二州刺史。

  “如今桓熙若为征东大将军,京兆郡公,则官爵与征西大将军,临贺郡公桓温相当,桓熙又怎会事事听从其父号令,而桓温也必将因此心生不快。

  “久而久之,他们父子必然生隙。

  “桓温并非独有一子,若能使桓氏内部分裂,大王又何必吝惜这区区京兆郡公之位。”

  司马昱恍然大悟,他欣喜道:

  “深源果真妙策。”

  二人于是请奏褚太后,准许桓熙身兼雍、梁二州刺史,拜征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都督雍、梁十五郡诸军事,册封京兆郡公。

  褚太后听得二人解释缘由,当即应允。

  果不其然,事情传到桓温的耳朵,使他怏怏不乐,若是桓熙再立一些功劳,岂不是官爵更在自己之上。

  往后父子相见,莫非还得让他以下官之礼拜见。

  但是殷浩等人唯独计算错了一件事情,桓温与司马兴男育有五个儿子不假,但桓温早就因为桓济、桓歆、桓、桓伟等人资质愚钝,而不抱任何期望。

  桓温与桓熙之间,纵使发生不快,也不可能真的导致桓氏因此分裂。

  从建康探亲回到江陵的司马兴南见到桓温为此置气,讥笑道:

  “我只听说世上有人嫉贤妒能,不曾想,世间竟有老奴这样的人,见不得儿子平步青云,这事传出去,也不怕世人耻笑。”

  桓温赶忙赔笑道:

  “夫人说的哪里话,熙儿能有今日的成就,为夫欣喜还来不及,怎会心生妒忌。”

  待司马兴男一走,桓温忍不住悲声长叹。

  也不知道桓熙在给他母亲的家书中写了什么,司马兴男自从回到江陵,对自己看管得越发严密,给不到桓温半点偷腥的机会。

  偏偏桓温能够受到朝廷重用,司马兴男身为晋明帝的嫡长女,功不可没。

  如今明摆了他们母子一条心,使得桓温哪怕灭亡成汉,家庭弟位也没有得到改善。

第61章 兵出陇山(3000)

  朝廷的恩旨尚未送抵陇关,但桓熙麾下将士在他的授意下,皆以军师称呼王猛。

  军师将军一职,由刘备首创,他在担任左将军期间,以诸葛武侯为军师将军,署理左将军府事。

  曹魏也同样设置军师将军,为正六品,曹操以荀攸为军师将军,凡军国选举及刑狱法制皆使决之。

  而桓熙对王猛的信任,不亚于曹、刘二人信任诸葛、荀攸,几乎是将日常政务尽数托付给了他。

  唯独军国选举,保留在自己手中,不过在人事方面,桓熙也会听取王猛的意见。

  桓熙对王猛笑称:

  “如今以先生为军师将军,今后,先生便是三军将士的军师,只是我桓熙一人的先生。”

  王猛大受感动,他知道,桓熙一直将自己视为当世诸葛。

  而王猛一直以来,也在以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勉励自己,一心要为桓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桓熙不再受案牍之劳形,自在洒脱。

  至于王猛,则整日处理那些繁琐的政务公文,可谓夙兴夜寐,不敢懈怠,难有喘息之机。

  王猛并未跟随桓熙前往秦州,而是奉命移驻雍县,总揽雍、梁二州十五郡的政务。

  雍县,为三辅之一的扶风郡治所,把持连通雍、梁、秦三州的交通要道,西控散关,北扼陇关,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此时桓熙的战略重心在西侧,以雍县作为幕府所在,王猛若有大事难以决断,也能及时送往前线,请由桓熙定夺。

  当桓熙发布檄文,声称将要讨伐张重华时,王擢第一反应不是向前凉求援,而是遣使前往仇池。

  凉州远在千里之外,而桓熙的大军近在陇关,怎么可能来得及救援。

  仇池国,由世居略阳清水的氐族杨氏所创建,疆域最大时,秦州六郡之中,仇池据有阴平、武都二郡,以及天水、略阳郡的南部,占据了陇南大部分地区。

  不过在前些年,石虎出兵夺取武都郡之后,仇池的国力大不如前。

  王擢的使者星夜奔赴仇池,晓以唇亡齿寒的道理,终于劝得杨初放下仇怨,亲率四千兵马北上。

  此前后赵内乱,杨初曾出兵试图夺取天水,却被王擢迎头痛击。

  如今终于来到了天水城下,却是以友军的身份。

  王擢出城相迎,来不及寒暄,杨初急着问道:

  “王将军,可知晋军有多少兵马?”

  这是杨初最为关切的问题。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桓熙进攻安定等地,王擢虽然未曾救援,但也一直在关注桓熙的军力情况,大致已经摸索清楚。

  他笑道:

  “不过两万步骑罢了。”

  杨初闻言,长舒一口气,两万人而已,他今日与王擢合兵一处,有何惧之。

  然而王擢却向他隐瞒了一点,桓熙麾下这两万步骑,都是经过选拔的精锐之士。

  王擢不曾和盘托出实情,也是担心吓跑了这一支仇池援军。

  永和六年(公元350年),正旦,桓熙督率两万步骑出陇关,杀向略阳郡清水县。

  清水县本为杨氏祖地,如今归属于后赵统治,距离陇关不过七十里。

  起初晋军驻扎在陇关,清水百姓还有些惊惧,唯恐受到晋军袭扰,但这段时日以来,始终不曾见到晋军下山劫掠,也渐渐习惯了陇山上的两万晋军。

  当城中百姓还在庆祝新年之时,邓遐统率五千骑兵为先锋,已然杀到了城外。

  此前石苞进攻长安,军中有一万骑卒,这些骑卒投降后,桓熙从中挑选四千名将士,与此前晋军一千骑卒,合为五千骑兵,为他们一人搭配双马,勉强具备了一定的奔袭能力。

  “敌袭!敌袭!”

  城楼上的戍卒扯开嗓子示警。

  但为时已晚,特意挑选在新年第一天下山的晋军根本就给不到清水县守军反应的时间,百余骑兵抢占城门,使得身后的骑兵能够源源不断地涌入城中。

  前一刻,清水县城还是一片欢腾的景象,如今,全城军民都陷入了恐慌。

  “晋军下山了!”

  “晋军杀来了!”

  到处都是惊呼声,但由于桓熙麾下的这支晋军并未有过针对平民的暴行,因而,清水民众固然恐慌,但也没有太过激烈的反应。

  邓遐四处派人宣读王师纪律,各条巷道上,都有巡逻的晋军骑卒在用各族话语呼喊着,以安民心。

  桓熙是在傍晚时分抵达的清水县,步兵的行军速度不能与骑兵奔袭相提并论。

首节上一节48/116下一节尾节目录